『壹』 智能家居的行業標準是什麼
為更好地規范智能家電市場,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准委共同發布的國家標准《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以下簡稱《通則》)於2012年9月1日正式實施。
作為我國制定的第一個智能家電行業統一標准,其實施將在一定程度上引導智能家電發展方向,規范行業秩序。同時,由於家電的智能化技術突飛猛進,相關標准往往容易滯後於產業發展,建議在做好前瞻性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出台配套的智能家電產品標准。
《通則》明確定義了智能家電、智能特性、智能化技術及智能控制系統結構等概念。其中,智能家電是指採用一種或多種智能化技術,並具有一種或多種智能特性的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智能特性特指人工智慧特性,即家用電器中的控制系統所具有的類似人的智能行為,如自學習、自適應、自協調、自診斷、自推理、自組織、自校正等。
《通則》的出台對於行業發展有引導、規范作用,在產品智能化上促使企業真正按照相關技術通則生產,逐步深化家電智能化發展水平。之所以要出台《通則》,原因在於智能化已成為家電業發展的一大趨勢,由於缺乏一個統一的標准,導致目前智能家電市場魚龍混雜。
智能家電的發展態勢雖然蒸蒸日上,但家電智能概念較為混亂,很多商家都把智能作為宣傳噱頭,而產品是否真正智能,無法評測。
目前國內家電廠商存在濫貼「智能」標簽的情況,現在很多家電都貼著「智能」的標簽,但技術上遠沒有達到宣傳的水平,屬於偽智能。以洗衣機為例,根據智能控制「在無人干預的情況下能自主驅動智能機器實現控制目標的自動控制技術」定義,智能洗衣機除了做到根據衣物重量、纖維成分控制注水量,還應能根據污漬多少調節洗衣液使用量等。然而,目前市面上的一些所謂的智能洗衣機做不到這一點,它們只是按設計者事先規定的時間、模式、程序運行,僅僅實現了自動化管理,離智能化還有很長一段路。
對此,《通則》規定了家電智能特性檢測與評價內容,將其分為智能特性、智能技術、智能結構3個層次,將檢測與評價方式分為整機檢測、聯機檢測和離線檢測3種方式。通過
檢測評價,每款智能家電必須認定採用了何種智能技術,是否因此產生性能提高、功能擴展的效果,並根據總得分將家電「智商」分為5級,即1級至5級,1級為最高級。此外,《通則》規定,根據檢測、評價的結果,對送檢家電確定其智能化等級後,應發放智能化等級標志,貼於產品明顯處,且在包裝箱上標注。
《通則》的實施,對於智能家電行業是一個好消息,但由於該標准並非強制性,加上家電的智能發展是動態的,因此,標准對行業的促進作用有限。
從行業發展角度講,《通則》的實施細則需進一步細化,提高適用性。同時,配套的智能家電產品標准急需出台,與《通則》形成系統的智能家電標准,真正明晰產業發展方向,引導消費。另外,除了出台配套性的標准外,還應依靠類似於節能補貼式的生產性鼓勵措施,促使企業重視信息化工作,真正在產品智能化方面下工夫。
『貳』 《智能化工程施工規范說明》
【摘 要】作者根據多年來專職從事建築智能化系統行業的實踐和體會,認為工程質量存在不少問題,現狀不容
樂觀。概括起來說主要有五個不到位,即設計不到位、施工不到位、監理不到位、檢測不到位、驗收
不到位。這五個不到位嚴重影響了建築智能化系統工程的質量。當然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行業主管
部門、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圖審查單位、招標代理單位、施工單位、設備材料供應單位、監理
單位、檢測單位、質量管理部門等,特別是行業企業、行業從業人員、行業專家,大家共同努力,為
提高行業信譽,提高建築智能化系統工程質量盡一份力。
【關鍵詞】建築智能化系統工程 設計 施工 現狀 問題
1 概述
十多年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建築智能化
系統工程得到了很快的發展,已基本上形成了一個行
業。從建設項目主管部門,到廣大建設單位、行業從
業人員,均認為在現代建築中,智能化系統技術的應
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建築智能化
系統工程設計施工的現狀存在著很多問題。根據本人
多年來專職從事這個行業的實踐和體會,本人認為主
要存在以下問題,概括起來說有五個不到位,即設計
不到位、施工不到位、監理不到位、檢測不到位、驗
收不到位。五個不到位嚴重影響了建築智能化系統工
程的質量和技術水平。從目前已建成的工程項目看,
能夠達到功能要求的,建設單位滿意的較少。這需要
廣大從業企業、從業人員及行業主管部門共同努力。
2 設計不到位
建築智能化系統工程的設計單位主要是建築設
計院和系統集成商。無論是設計院,還是集成商,在
從事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中均存在各自的弱點,以致
由於設計問題影響到工程質量。
(1)建築設計院專業配套,人才濟濟,但主要集
中於建築、結構、水、電、暖五個專業,能從事建築
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的人員缺少。目前從事智能化設
計的人員主要是從電氣專業轉行而來,雖然兩者有所
相通,但專業之間的差異也是明顯的。更何況智能化
技術並非專一,有建築設備監控、通信、計算機網路、
布線、安防監控、防盜、門禁、停車庫管理、公共顯
示、電視、廣播音響、多媒體會議、機房工程等。本
身又涉及到弱電系統的各子專業,要有這么廣泛知識
面的設計人員十分困難,而且這些人員要懂技術,還
要熟悉設備產品。雖然有的設計院領導重視智能化系
統設計,抽調設計人員組建專職的建築智能化設計研
究所,但要完全符合工程設計要求也做不到,以致設
計院的設計圖紙及設備材料表達不到施工招標的要
求,更談不上能指導施工。如果由電氣專業設計人員
兼設計智能化,則施工圖質量問題更嚴重。
(2)系統集成商智能化系統設計人員大大多於
建築設計院,且大多對智能化系統各子系統技術比較
了解,對設備產品也比較熟悉。問題在於這部分人員
走出校門後未經設計培訓,對建築設計不夠了解,施
工圖設計質量較差。而且由於建築設計中建築、結
構、水、電、暖各專業均由設計院設計,系統集成商
只搞智能化設計,與各專業配合困難。本人曾受建設
單位委託,審閱過幾家系統集成商的智能化系統工程
施工圖,均存在較大的問題。從嚴格意義上說,系統
集成商並非勘察設計單位。但他們取得了建築智能化
系統工程專項設計資質,成為專項設計單位,也有建
設口主管部門發的出圖章。其實與建築設計還有很大
差距,這些企業甚至對校審也無規定,我至今未見到
過系統集成商設計項目完整的校審單,在圖簽欄中簽
字的校對、審核、審定人甚至可能連圖紙也未看過。
系統集成商企業領導對參與施工招投標投標文件比較
重視,對於設計目的也想從建設單位中取得施工標,
所以對設計並不重視。
(3)建築智能化系統工程的設計依據主要是國
家現行標准規范和建設單位的投資情況、功能需求。
目前國內關於智能化系統技術的規范很多,但我認為
這些規范功能論述較多,做什麼談得較多,但怎麼做
不夠具體。智能化系統設計人員手頭缺少一本類似
《民用建築電氣設計規范》這樣一冊工具書。目前國
家現行智能化系統技術設計規范並非覆蓋智能化技術
的子系統,建築設備管理系統、計算機網路系統、多
媒體技術、一卡通技術、公共顯示技術、系統集成、
機房工程等均缺少相應設計規范。
(4)根據有關部門規定,建築設計施工圖必須經
具有審圖資格的審圖公司審查,經審查合格才能取得
施工許可證。建築智能化系統工程施工圖經審圖公司
審查的極少,這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一方面部分工
程項目在土建施工開始後才進行智能化系統工程設
計,由系統集成商設計的工程項目施工圖更不會送
審;部分建築設計院設計的智能化系統工程施工圖如
果送審也由於審圖公司未配備相應智能化設計審圖人
員以致走過場。施工圖設計質量未得到有效監督。
(5)建築設計一般有三個階段:方案設計、初步
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前兩個階段一般要經規劃部門、建
設部門組織的評審。由於建築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未與
建築設計一道委託,以致滯後未參加評審。部分工程項
目智能化設計與建築設計同步進行,但由於參加評審者
為有關主管部門,如規劃、建設、環保、消防、交通、
市政、電力等,連電信、廣電部門也未參與,以致智能
化部分無人評審。如果建設單位重視智能化系統設計,
組織有關部門、行業專家進行智能化系統工程專項評
審,則必定對後續的施工圖設計具有指導意義。
3 施工不到位
建築智能化系統工程的施工單位是系統集成商,
系統集成商在智能化系統工程質量方面具有重大責
任。系統集成商承擔深化設計、設備材料采購、安裝
調試試運行,並要負責質保期內維護、業主管理人員
培訓等,其在工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影響施工質量
的原因也很多。
(1)建築智能化系統工程施工單位一般由招投
標產生。由於招標代理公司大多缺乏智能化系統工程
招投標的實踐和經驗,在招標文件的編制,特別是招
標內容和技術要求章節編制中缺乏針對性,套用土建
施工招投標只要求投標單位描述一些施工組織、質量
保證措施、施工進度安排、施工機械等內容,並按此
技術標打分,根據不符合智能化系統技術要求,沒有
投標單位對系統設計圖紙的理解,設備配置的完整
性、先進性,對各子系統的優化建議或合理化建議
等。技術標無技術內容,評標專家對投標單位的技術
水平及能力看不出。
(2)設計單位在完成工程施工圖設計時有一份
主要設備材料表,但這個設備表作為施工招投標時的
工程量清單則還有很大的距離。由於目前設計質量參
差不齊,有的設備表只有名稱、數量;有的甚至連設
備表都沒有。所以業主在施工招投標時委託招標代理
公司或預概算編制單位編制工程量清單,任務也很繁
重,設備的技術性能指標(因設計單位一般不能指定
設備型號),管線的數量,要在設計圖紙上細查。工
程量清單的正確性直接影響商務標的報價及評分。目
前能正確編制智能化系統工程項目工程量清單的單位
也很少。
(3)智能化系統工程商務報價的評分分值高達
60,甚至70 分,以致商務報價可決定中標與否,系
統集成商在投標時也重視商務報價。雖然目前主流評
標辦法為綜合評分法與最低價中標評分法,實際上綜
合評分法也趨向於次低價。由於總的形勢是低價中
標,投標單位也只能報低價。在工程中要能用上著名
品牌高檔設備是困難的。雖然招標文件中推薦品牌為
三個,性能指標完全一樣不可能,往往為三個品牌中
最便宜的那個設備材料品牌中標。系統集成商為了商
務標取得好分數,不惜以低於設備供貨商報價的價格
直接投標,但中標後為了公司利潤,以變更產品型號
規格或品牌施工影響工程質量。
(4)目前有大量的工程施工並非中標單位在做,
而是掛靠企業。這些掛靠企業低資質甚至無資質,
人數少,管理成本低,可以低價中標,低價競爭能
力高於管理規范的高資質企業。但由於低資質、無
資質企業技術力量薄弱,施工能力較差,工程質量
很難保證。
(5)項目經理到場率低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招標
文件中往往規定要一級資質的項目經理,系統集成商
投標時也承諾為一級項目經理,但實際上往往是一般
現場管理人員,施工時無能力指導手下工作,也缺乏
方方面面的組織協調能力,勉強應付完成工程,不能
把工程做精做好。系統集成商企業領導也一般重視投
標中標,不重視施工。
(6)系統集成商施工工藝與技術能力低於機電
安裝公司。本人有時也參加一些工程的竣工驗收,發
現智能化系統工程施工要整改的問題多於機電安裝施
工。例如很簡單的一隻弱電箱,從箱子安裝,進出線
纜管子固定,接地線的規格,線纜端子的標識等均存
在問題,說明項目施工人員缺乏施工工藝的培訓和技
術。有的機櫃背後線纜綁扎也存在問題,進出管線電
纜井內十分無序,弱電管線敷設不規范影響到信號傳
輸的質量。
(7)智能化系統工程子系統涉及眾多設備供貨廠
家,部分系統並非工程總承包單位能施工安裝,如BA
系統、會議系統、專業音響擴聲系統等,需要設備供
貨廠商配合調試。個別工程由於費用等問題存在造成
供貨廠家不配合,以致影響工程施工進度或質量。
4 監理不到位
建設項目工程監理受建設單位委託,對工程質
量承擔責任。現狀是工程監理單位缺乏智能化系統工
程監理人員。監理公司具有土建、設備安裝監理人
員,不少監理公司由電氣監理人員兼管智能化系統工
程施工。電氣監理人員對智能化安裝施工相通的問題
可能會有監理意見,如橋架的安裝、線纜的敷設、接
地端子箱的安裝等。但他們對智能化技術方面的施工
缺少專業知識,沒有發言權,也使施工人員得不到指
導。智能化系統工程施工質量缺乏有效監督。
5 檢測不到位
智能化系統工程施工結束要經過檢測,檢測結
論是評估工程施工質量的依據。目前,第三方檢測得
不到落實,有的僅一、兩個項目經過第三方檢測,有
的工程甚至什麼也不檢測。建設單位也沒有認識到檢
測的重要性。
6 驗收不到位
工程施工完成後是竣工驗收。竣工驗收通過後
建築物可投入使用。質檢部門對建築物驗收重視高於
建築、結構、水、電、暖各專業,質檢部門有這方面
的驗收技術人員,但他們也缺乏智能化系統工程質檢
驗收人員。 筆者認為智能化系統工程施工完成後必須
進行專項驗收,由質檢部門、設計單位、行業專家等
有關人員對工程施工質量進行審查,包括所有文件資
料、竣工圖紙及現場查看,對不符合規范的提出整改
意見,以對建設單位負責,對工程負責。
7 結束語
多年來,由於種種原因,建築智能化系統工程
質量不盡如人意,存在較多的問題,遷涉到方方面
面,主要是行業主管部門、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
工圖審查單位、招標代理單位、施工單位、設備材料
供應單位、監理單位、檢測單位、質量管理部門等,
要提高建築智能化系統工程質量是大家的共同責任。
特別是行業企業、行業從業人員、行業專家,大家共
同努力,為提高行業信譽,提高工程質量盡一份力。
參考文獻
1 盧慶新.建築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的現狀與對策.智能
建築電氣技術,2004(1)
2 盧慶新.努力加強建築智能化系統工程的設計管理.智
能建築論壇,2005(4)
3 盧慶新.建築智能化系統工程施工圖設計主要問題.智
能建築與城市信息,2005(7)
4 盧慶新.建設項目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施工質量控制
要點.智能建築論壇,2005(7)
『叄』 弱電規范,安防規范,監控規范,智能化規范,技術規范,門禁規范
主要的國標規范:
GB/T50314-2006 智能建築設計標准
JGJ/T16-92 民用建築電器設計規范
GB50396-2007 出入口控制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50395-2007 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50394-2007 入侵報警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CJ/T166-2006 建設事業集成電路(IC)卡應用技術
GB50371-2006 廳堂擴聲系統設計規范
GB50339-2003 智能建築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GB50093-2002 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348-2004 安全防範工程技術規范
GB50200-94 有線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GB50174-93 電子計算機房設計規范
GB50343-2004 建築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
GB/T50311-2007 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T50312-2000 建築與建築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
GB50198-94 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肆』 智能化設計中的依據和要求
無論怎麼智能化,最終都是要以人為本的吧~~~~
所謂智能,我的理解是盡可能的讓人操作回或者說控制的時答候更加舒服,方便。 更多的由計算機的運算系統來代替人工的腦力運算系統……
個人理解,不知道對你有木有幫助【攤手~】
然後話說,今年北京國際設計周的主題不是智能城市么?你去搜搜看或許有相關的東西可以參考,當時鳥屎(中華世紀壇)有展出各種智能化的設計產品,包括什麼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統,城市建設規模的可能性發展方向,還有個日本之前出過的智能貓耳(由心跳血壓一類來感知人的情感波動的東西貌似是的)一類的東西……
『伍』 智能化工程有設計和施工的相關標准規范嗎
有許多國標50311。50312國家標准目錄
智能建築設計標准 GB/T504314-2000
智能建築工程質量驗收標准GB50339-2003
《上海智能建築設計標准》DJB-08-47-95
《全國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示範工程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國家建設部99年公布
《天津市住宅建設智能化技術規程》2000年公布 DB29-23-2000
《小康住宅電氣設計(標准)導則》1997年公布《64~1920Kbit/會議電視系統進網技術要求》 GB/T15839-95
《民用建築電氣設計規范》 JGJ/T16-92
《電子計算機房設計規范》 GB/T50314-2000
《CATV行業標准》 GY/T121-95
《有線電視廣播技術規范》 GY/T106-92
《工業企業共用天線電視系統設計規范》 GBJ/T120-98
《30MHz~1GHz聲音和電視信號電纜分配系統》 GB1498-94
《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GB50198-94
《有線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GB50200-94
《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 GB50045-95
《智能建築工程質量驗收標准》GB50339-2003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166-92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 GBJ50116-98
《大樓通信綜合布線系統》 YD/T926.1-97
《建築與建築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50311-2000
《銀行營業場所風險等級和安全防護級別的規定》 GA38-1992
《文物系統博物館風險等級和安全防護級別的規定》 GA27-1992
《安全防範工程程序與要求》 GA/T75-1994
《安全防範系統通用圖形符號》 GA/T74-1994
《文物系統博物館安全防範工程設計規范》 GB/T16571-1996
『陸』 最新的智能化工程設計依據有哪些
這些都是相關的, 但是 如果非商業樓宇還得加入不同專業的標准, 其它弱電系統的我就不列了。
GB 3484-90企業能量平衡通則
GB/T 3486—1993評價企業合理用熱技術導則
GB/T 3485—1998評價企業合理用電技術導則
GB/T 7119—1993評價企業合理用水技術通則
GB/T 6422—86企業能耗計量與測試導則
GB/T 2589—90綜合能耗計算通則
GB/T 13234—91企業節能量計算方法
GB15316-1994節能監測技術通則
GB/T 15587—1995工業企業能源管理導則
GB/T 17166-1997企業能源審計技術通則
GB/T 16614-1996企業能量平衡統計方法
GBT 50314-2006 智能建築設計標准
GB 50378-2006 綠色建築評價標准
中國醫院協會 綠色醫院建築評價標准
ANSI/ASHRAE Standard 62.1-2007 室內空氣品質驗收標准
CE 89/336/EWG電磁兼容技術
BS EN779 一般空調過濾器-過濾器效能標准
EN50133 警報系統.安全用通路控制系統.元件的一般要求
EN50131 警報系統
EN50136 警報發送系統
IEEE 802.15.4 無線標准無線部分的外地網路,使用 2.4 GHz 的頻率范圍
ISO 16484 樓宇自動化與控制系統
『柒』 智能家電標准相關介紹
導語:《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是我國制定的第一個智能家電行業統一標准,正式實施於2012年9月1日。在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下,各類琳琅滿目的智能家電在市場上涌現出來,《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的出台目的正是為了規范智能家電的市場行為,促進智能家電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智能家電標准內容簡述
國家標准GB/T28219-2011《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是國家質量監督局和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於2011年12月5日批准並發布的,於2012年9月1日正式實施。
《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明確規范定義了智能家電、智能化技術和智能特性,智能家電是採用一種或多種智能化技術使之具有一種或多種智能特性的家用電器,具有消費者可感知的具體智能特性是其必備條件;智能化技術是一種將人工智慧和控制相結合產生的交叉應用技術,比如模糊控制和神經網路控制;而智能特性是指人造系統具有一定程度類似人的智能行為的特性,自學習、自適應、自推斷等等都屬於智能特性。
適用於智能家電整機及其組成結構的智能化特性檢測與評價的智能家電的智能化技術及智能特性檢測與評價的條件、方法和要求也在《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中得到了明確的規定。在《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中,智能家電的智能特性檢測和評價有三個層次,分別是智能特性、智能技術和智能結構。《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還規定了智能家電的智能特性檢測和評價的方法有三種,分別是整機檢測、聯機檢測和離線檢測。每款家電通過檢測和評價後將其智能化評為5級,由1級到5級其智能化降低,得分為80~100為最高級1級,2級得分為60~79分,3級得分為40~59分,4級得分為20~39分,5級得分為0~19分。送檢家電在通過檢測並獲得評級後簽發智能化等級標志,生產商應當將標志貼於產品表面顯眼處,並包裝箱上應當進行標注。
《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頒布意義
我國智能家電市場處於發展階段,市場行為較為混亂,《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的出台有利於規范智能家電市場行為,為智能家電市場指明發展的方向。
『捌』 智能化系統的設計標准
一、 智能化系統設計標准
《智能建築設計標准》 GB/T50134—2006
《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 GB50174-2008
《民用建築電氣設計規范》 JGJ16-2008
《建築與建築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T50311—2007
《建築與建築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 GB/T50312—2007
《民用閉路電視監視電視系統技術規范》 GB50198—2011
《建築防雷設計規范》 GB50057-2010
《有線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GB50200—94
《安全防範工程技術規范》 GB50348-2004
《聲系統設備互聯優選配接值》 GB/T14197-93
《電子計算機房設計規范》 GB50174-2008
《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50395-2007
二、 智能化系統設計范圍
1 綜合布線系統
2 計算機網路系統
3 安全防範系統(視頻監控、一卡通)
4 背景音樂及公共廣播系統
5 多媒體信息發布及查詢系統
6 有線電視系統
7 排隊叫號系統
8 會議系統
9 指揮中心機房和大屏
三、 智能化設計原則
1. 實用性
智能化系統的設計與實施必須符合實際需要和投資的合理性,決不片面追求先進性和超前性,以免造成投資的浪費。在每個子系統的實施方案中,都應把系統實用性放在很重要的地位,只有在確保系統穩定、可靠、實用的前提下,才能充分發揮系統的功能,展現系統的其它特點。
2. 可靠性
系統應具備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技術文件規定功能的能力,應具備系統長期和穩定工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