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TA概念淺析之Propagation delay、slew、skew和latency
STA概念淺析之Propagation Delay、Slew、Skew和Latency
Propagation Delay(傳播延遲)
Propagation Delay是指信號在邏輯門或傳輸線上從輸入到輸出所需的時間。它通常分為輸出下降延遲(Tf)和輸出上升延遲(Tr)。以下是對Propagation Delay的詳細解釋:
- 定義:Propagation Delay是信號在邏輯門或傳輸線上傳播時,從輸入信號的變化到輸出信號開始響應這一變化所需的時間。
- 波形分析:在波形圖中,Propagation Delay可以通過比較輸入和輸出信號的邊沿來確定。例如,當輸入信號從高電平變為低電平時,輸出信號從高電平變為低電平所需的時間即為輸出下降延遲(Tf);同理,當輸入信號從低電平變為高電平時,輸出信號從低電平變為高電平所需的時間即為輸出上升延遲(Tr)。
- 理想波形:在理想情況下,Propagation Delay可以簡化為兩個邊沿之間的延遲,即輸入信號的邊沿與輸出信號的對應邊沿之間的時間差。
Slew(斜率)
Slew,即斜率,用於描述信號在兩個電平之間轉換的快慢,也就是信號的上升或下降速率。以下是對Slew的詳細解釋:
- 定義:Slew是信號在兩個電平之間轉換所花費的時間,通常用transition time來表示,它是slew rate的倒數。
- 測量方式:transition time的測量可以通過設置閾值來實現,例如20%~80%或10%~90%的電平變化范圍。在這個范圍內,信號從起始電平變化到目標電平所需的時間即為transition time。
- 影響因素:Slew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邏輯門的類型、電源電壓、負載電容等。較快的slew rate意味著信號能夠更快地從一個電平轉換到另一個電平,這有助於減少信號在傳輸過程中的失真和延遲。
Skew(偏移)
Skew是指兩個或多個時鍾信號之間的時間差。以下是對Skew的詳細解釋:
- 定義:Skew是時鍾樹中不同路徑上的時鍾信號到達各自終點的時間差異。它反映了時鍾信號在傳輸過程中的不均勻性。
- 時鍾樹:時鍾樹是連接時鍾源和同步元件(如觸發器)的網路。時鍾樹的起點是時鍾定義點,終點是同步元件的時鍾端。
- 影響:Skew對系統的時序性能有重要影響。較大的Skew可能導致數據在時鍾邊沿之前或之後到達觸發器,從而破壞數據的同步性和系統的穩定性。
- 控制方法:在時鍾樹綜合過程中,可以通過優化時鍾樹的布局和布線來減小Skew。此外,還可以使用set_clock_uncertainty命令來指定時鍾的不確定性,以包含Skew在內的多種因素。
Latency(延遲)
Latency是指從時鍾源到終點的總時間。以下是對Latency的詳細解釋:
- 定義:Latency是時鍾信號從時鍾源傳播到時鍾樹終點所需的總時間。它反映了時鍾信號在傳輸過程中的整體延遲。
- 與Skew的關系:Latency與Skew不同,它關注的是時鍾信號從源到終點的整體延遲,而Skew則關注不同路徑上的時鍾信號之間的時間差。
- 控制方法:在時鍾樹綜合過程中,可以通過調整時鍾樹的布局和布線來優化Latency。此外,還可以使用set_clock_latency命令來顯式地指定時鍾的延遲。
- 實際應用:在實際項目中,為了進行更加悲觀保守的靜態時序分析(STA),通常需要為Latency增加額外的裕量(margin)。這有助於確保系統在各種條件下都能穩定工作。
綜上所述,Propagation Delay、Slew、Skew和Latency是靜態時序分析(STA)中的關鍵概念。它們分別描述了信號在傳輸過程中的延遲、轉換速率、時鍾信號之間的時間差以及時鍾信號從源到終點的總時間。在設計和優化數字電路時,需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以確保系統的時序性能和穩定性。
2. 時鍾抖動(Jitter)和時鍾偏斜(Skew)
時鍾抖動(Clock Jitter)和時鍾偏斜(Clock Skew)的區別
一、時鍾抖動(Clock Jitter)
時鍾抖動是指由於晶振本身穩定性、電源以及溫度變化等原因造成的時鍾頻率的變化,也即時鍾周期的變化。它表現為相對於理想時鍾沿產生的不隨時間積累的、時而超前、時而滯後的偏移。具體來說:
- 產生原因:時鍾抖動主要由晶振本身的工藝穩定性、電源雜訊、溫度變化等因素引起。這些因素會導致時鍾發生器內部產生的時鍾信號周期發生變化。
- 表現形式:時鍾抖動是指兩個時鍾周期之間存在的差值,這個誤差是在時鍾發生器內部產生的,與晶振或者PLL(鎖相環)內部電路有關,布線對其沒有影響。
- 影響:時鍾抖動會影響數字電路的時序分析,因為時鍾信號的不穩定會導致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在設計中,通常需要在時序裕量中考慮時鍾抖動的影響,以確保電路的穩定工作。
- 圖示:

從圖中可以看出,時鍾偏斜表現為同一時鍾周期內,不同路徑上的時鍾信號邊沿位置存在差異。這種差異是固定的,可以通過優化布局布線來減小。
總結:
- 時鍾抖動是時鍾周期的變化,主要由晶振穩定性、電源雜訊和溫度變化等因素引起,表現為時鍾信號相對於理想時鍾沿的隨機偏移。
- 時鍾偏斜是同一時鍾產生的多個子時鍾信號之間的延時差異,主要由時鍾信號傳輸路徑的差異引起,表現為時鍾信號邊沿位置的固定差異。
- 在數字電路設計中,需要充分考慮時鍾抖動和時鍾偏斜的影響,並通過合理的時序分析和設計來確保電路的穩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