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學電路分析
解:將電阻RL從電路中斷開,得到剩餘電路的戴維南等效電路Uoc、Req。根據最大功率傳輸定理,當RL=Req時,RL可以獲得最大功率,最大功率為Pmax=Uoc²/(4Req)。
(a)10Ω電阻變化為和右端的20Ω、50V電壓源串聯,設該串聯支路的電流為I,方向向右。左端50V電壓源串聯20Ω電阻,設電流為I1,方向也向右。根據KCL則垂直20Ω電阻的電流為I1-I,方向向下。
由KVL:20I1+20(I1-I)=50;(10+20)×I+50=20(I1-I)。
解方程組,得:I=-0.625,I1=0.9375。
所以:Uoc=Uab=20I+50=-0.625×20+50=-37.5(V)。
再將兩個電壓源短路,得:Req=Rab=(10+20∥20)∥20=10(Ω)。
RL=Req=10Ω時,Pmax=(-37.5)²/(4×10)=35.15625(W)。
(b)先將左端的兩個電壓源分別串聯電阻,根據電源等效變換原則進行化簡:
10V串聯3Ω電阻,等效為10/3A電流源、並聯3Ω電阻;10V串聯6Ω電阻,等效為10/6A電流源、並聯6Ω電阻。
兩個電流源同向並聯,等效為10/3+10/6=5(A)電流源;3Ω電阻和6Ω電阻並聯,等效為2Ω電阻。
5A電流源並聯2Ω電阻,等效為2×5=10V電壓源、串聯2Ω電阻。如下圖:
RL斷開後,剩餘電路的電流為電流源電流2A,逆時針方向。同時15Ω電阻中無電流、無電壓,所以:Uoc=Uab=3×2+2×2+10=20(V)。
再將電壓源短路、電流源開路,得到:Req=15+3+2=20(Ω)。
當RL=20Ω時,Pmax=20²/(4×20)=5(W)。
『貳』 電路原理和電路分析有什麼區別
電路原理的內容涵蓋了廣泛的電路基礎知識,包括電路模型和基本定律、線性電阻網路分析、正弦穩態電路分析、非線性電路,以及分布參數電路和均勻傳輸線等。這些內容為學習者提供了理解電路行為的基礎。
相比之下,電路分析則側重於具體的分析與計算方法,包括直流電阻電路、正弦交流電路、互感電路、三相正弦交流電路、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二埠網路、磁路和鐵芯線圈電路等。此外,電路分析還包括電路的計算機輔助設計,為工程實踐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電路原理更適合普通高等學校電類專業師生和科技人員,因為它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基礎和實際應用背景的知識。而電路分析則更適用於二級職業技術學院及民辦高等學校電類各專業師生,以及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因為它更注重電路的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有助於培養實際應用能力。
總的來說,電路原理和電路分析雖然在內容上有所重疊,但側重點不同。電路原理強調基礎知識和應用背景,而電路分析則側重於理論和分析方法。兩者結合起來,可以為學生和工程師提供全面的電路知識。
『叄』 幾種分析電路的常用方法
分析電路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一、直流等效電路分析法
二、交流等效電路分析法
三、時間常數分析法
四、頻率特性分析法
以上四種方法各有側重,可以根據具體電路的特點和分析需求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分析。
『肆』 反相比例運算電路怎樣分析
大概以下兩步:
確定電位,計算輸入電流;
根據運算放大器輸入電阻很大、輸入電流幾乎為0的特點,把理論上的節點簡化為實際的通路,確定反饋電流基本就是輸入電流。
結合下圖兩種反相比例運算電路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種電路,因正端電流i+≈0,則確定u+≈0,u-≈u+=0。
計算輸入電流i1=(ui-U-)/R1≈ui/R1,方向向右
因i-≈0,電阻R1右端的節點退化為通路,if≈i1=ui/R1,if方向與i1相同,都向右。
第二種流行電路,直接確定u+≈0,u-≈u+=0。
計算輸入電流i1=(ui-U-)/R1≈ui/R1,方向向右
因i-≈0,電阻R1右端的節點退化為通路,if≈i1=ui/R1,if方向與i1相同,都向右。
因為輸入電流i1流到電阻R1右端後不能向下轉彎,故把此處運放負端叫做虛地。
詳細參見《模擬電子技術簡明教程》(元增民,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伍』 有哪些著名的電路分析教材
電路分析是電子工程領域的基礎,對於電子工程師來說,選擇合適的教材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著名的電路分析教材:
1. 《尼爾森的電路分析》:第九版的內容全面且深入,講解方式直觀,讓讀者感覺就像作者在面前闡述他對電路的理解。這本書的中文翻譯版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第十版翻譯版也已經發布,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習題答案難以獲取,所以不推薦初學者使用。
2. 《查爾斯的電路基礎》:作者曾擔任IEEE主席,這本書對電路學科的歷史有深入的了解,並為讀者補充了很多背景知識。對於有一定電路基礎的人來說,閱讀這本書會感到非常享受。
3. 《電子學》:這是哈佛大學的教材,已經被譯成多種語言。本書強調了電子電路系統設計者所需的實用方法,即對電路的基本原理、經驗准則以及大量實用電路設計技巧的掌握。
4. 《實用電子元器件與電路基礎》:這本書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入門教材,適合初學者學習電子元器件和電路的基礎知識。
『陸』 什麼是電路分析的節點分析
標出電路里所有相連接的導線,設定每一群相連接的導線為單獨節點。在相鄰的兩個結點之間,必定有一個元件。
選擇一個節點為參考點。設定這參考點為接地點,電位為零,以接地線或底架標示於電路圖。這選擇不會影響結果,但可以簡化運算。通常,選擇連接最多支路的節點可以使解析更加簡易。
對於每一個未知電壓節點,按照基爾霍夫電流定律,寫出一個方程式,要求所有流入這節點的支路電流的總和等於所有流出這節點的支路電流的總和。特別注意,節點的電壓指的是節點與參考點之間的電壓差。
假若有電壓源處於兩個未知電壓節點之間,則可合並這兩個節點為單獨一個「超節點」(supernode),將進入與離開這兩個節點的電流一同按照基爾霍夫電流定律處理。另外,再添加一個電壓方程式,寫出這兩個節點的電壓關系。
解析這一組聯立方程式,尋求每一個未知電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