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路圖中QS、FU、KM、KT、SQ、SB分別是什麼電器元件的文字元號
1、QS:刀開關。復
2、FU:熔制斷器。
3、KM:接觸器。
4、KA:中間繼電器。
5、KI:過流(欠流)繼電器。
6、KT:時間繼電器。
7、SB:按鈕。
8、SQ:行程開關。
(1)電路sb3擴展閱讀:
電器元器件布置圖的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1、必須遵循相關國家標准設計和繪制電器元件布置圖。
2、相同類型的電器元件布置時,應把體積較大和較重的安裝在控制櫃或面板的下方。
3、發熱的元器件應該安裝在控制櫃或面板的上方或後方,但熱繼電器一般安裝在接觸器的下面,以方便與電機和接觸器的連接。
4、需要經常維護、整定和檢修的電器元件、操作開關、監視儀器儀表,其安裝位置應高低適宜,以便工作人員操作。
5、強電、弱電應該分開走線,注意屏蔽層的連接,防止干擾的竄入。
電器元器件的布置應考慮安裝間隙,並盡可能做到整齊、美觀。
㈡ 電路圖SB代表什麼
s start/ stop 都有可能是
b button 按鈕
就是 啟動 或者 停止 按鈕
㈢ 電路圖中SB什麼意思
電路圖中SB是按鈕開關的意思。
按鈕開關是指利用按鈕推動傳動機構,使動觸點與靜觸版點按通或斷開並實現權電路換接的開關。按鈕開關是一種結構簡單,應用十分廣泛的主令電器。在電氣自動控制電路中,用於手動發出控制信號以控制接觸器、繼電器、電磁起動器等。
(3)電路sb3擴展閱讀:
按鈕開關的結構種類很多,可分為普通撳鈕式、蘑菇頭式、自鎖式、自復位式、旋柄式、帶指示燈式、帶燈符號式及鑰匙式等,有單鈕、雙鈕、i鈕及不同組合形式。一般是採用積水式結構,由按鈕帽、復位彈簧、靜觸頭、動觸頭和外殼等組成。
通常做成復合式,有一對常閉觸頭和常開觸頭,有的產品可通過多個元件的串聯增加觸頭對數。還有一種自持式按鈕,按下後即可自動保持閉合位置,斷電後才能打開。
在按鈕未按下時,動觸頭與上面的靜觸頭是接通的,這對觸頭稱為常閉觸頭。此時,動觸頭與下面的靜觸頭是斷開的,這對觸頭稱為常開觸頭:按下按鈕,常閉觸頭斷開,常開觸頭閉合;松開按鈕,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恢復原來的工作狀態。
㈣ 這個電路中的點動怎樣接SB3的5接那裡,我怎樣接都是自鎖
sB3的3號線接常閉進,5號線接常閉出,從3號線接一根短線到SB3的常開另一個常開接線圈,點動時就能把自鎖斷開
㈤ 這個電氣原理圖的SB3作用
這個電氣原理圖的SB3是點動按鈕。
它的作用是工作時斷開電路圖中3-5的同時接通1-5。使自保觸點1-3失去自保作用,線路只能進行點動控制。
㈥ 原理圖中SB3 SB4應該是開關啊,那請問這樣接地有什麼意義呢,開關起不到任何作用啊,能不能解釋一下
應該是接線端子號,RING1代表號位,你可以查一下線路圖。
㈦ 點動雙重聯鎖正反轉電路中如果去掉一個SB3會怎樣
您好,你的問題,我之抄前好像也遇到過,以下是我原來的解決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幫助到你,若有錯誤,還望見諒!首先說明的是,按下點動按鈕SB3時,其固有機械結構保證按鈕的常閉點先斷開,然後常開觸點閉合,你可以找一個連鎖按鈕拆開看看就知道了。
因此,按下電動按鈕時,首先切斷的是KM自鎖迴路,KM斷電,然後SB3才接通KM電動迴路,KM得電吸和,但是此時SB3常閉點仍然斷開自鎖迴路,所以KM不能完成自鎖功能。
當松開SB3時,其常開點先於常閉點斷開迴路,KM失電釋放,然後SB3才達到閉合狀態,但是此時KM已經釋放自鎖觸頭當然是已經同時斷開,所以KM不能得電吸和。這個過程很快,但是按鈕的機械性能保證了電氣連鎖性能的實現。
至於「有些人說自鎖之後按點動運行就沒什麼效果了,就是按下SB3再松開線圈仍然通電自鎖,」是完全錯誤的說法。非常感謝您的耐心觀看,如有幫助請採納,祝生活愉快!謝謝!
㈧ 此電路圖按下SB3測得1200多;按下SB2測得600多。通電後按下SB2電機M1啟動。但按下SB3後就跳閘。
起動次序錯誤了,大負載的起動沖擊電流疊加到小的負載上,使前面的保護開關過載導致跳閘。
應當先起動大負載M2,穩定運行後再起動小負載M1。
㈨ 這個電路圖是如何實現三相電機正反轉!請說明原理,SB1`SB2`SB3按下是如何工作的。
按下啟動按鈕SB1,SB1常開觸點閉合,KM1線圈有電,
kM1常開觸點閉合,構成自鎖,
KM2常閉觸點斷開,防止內誤按下SB2形成短路,構成電容氣閉鎖,
同時SB1常閉觸點斷開,防止KM2線圈迴路有電,構成機械閉鎖;
反轉控制過程類似⋯
㈩ 該電氣控制電路圖中SB3常開和SB3常開之間用虛線連接。有什麼含義
用虛線連接說明SB3按鈕的常開和常閉是聯動的,當按下SB3時常開點閉合,常閉點斷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