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家电大全 > 日本家电什么时候开始衰落的

日本家电什么时候开始衰落的

发布时间:2025-07-13 13:35:34

A. 为什么近几年日本的制造业渐渐没落了

日本企业之溃败,始于家电行业。

2009年,先锋电子陷入经营困难,将Pioneer的品牌使用权出售给苏宁电器。2016年,陷入巨额亏损的夏普卖身富士康。索尼也好不到哪去,在2008至2015年的8个财年里,累计亏损1.15万亿日元(695亿人民币)。最惨的莫过于三洋,先变卖部分业务,又整体卖给松下,最后又被松下卖给了海尔和投资基金。

日本引以为傲的汽车产业,也不容乐观。

2016年4月20日,日本第五大汽车制造商三菱汽车承认油耗造假。不到一个月内,日本第二大轻型汽车生产商铃木汽车也承认燃效数据造假。就连称霸全球的丰田,蝉联4届冠军后,在2016年被大众超越,让出了全球销售第一的宝座。

日本企业的集体溃败,在“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亦见端倪。1996年,日本上榜企业多达99家,与美国并驾齐驱;2006年减少至70家;2016年仅剩52家,比20年前,锐减了近一半。

短短20年,日本企业经历了什么,为何呈现集体溃败的趋势?

高官无能,低层愚忠

最后说一点,日本的大企业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创业家族保持影响力的大企业,并不一定是家族企业,但创业家族在人事方面有决定权,比如丰田汽车,铃木汽车,这种企业的强项是战略决策速度快。也有软肋,一旦决策错误可能导致致命伤。

另一类企业,就如东芝和夏普,其高层是从公司内部提拔上来的,每一届总经理做3-4年,然后就换人,很难期待这些领导有什么先见之明,因为他的责任和任务是在任期内少犯错误,所以,这一类企业的领导层通常没有创新能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比起市场竞争,他们更擅长于在同事之间搞关系。

那为什么大部分日本的大公司没有落到东芝和夏普的地步呢?

应该说,很多公司也不同程度地遇到相同的问题,只是没有暴露出来。另一方面,日本大企业的上层虽然无能,但其中层非常坚固,所以,最上层的领导像走马灯似地换,短期看似乎并不影响其经营管理。

关于这一点,哈佛大学的杜维明教授有非常精典的观察,他指出:“儒学在日本的发展不是孝道,而是忠君。”也就是,日本人可以不孝,但不能不忠。不能说日本社会完全是这样,但有一定道理。忠诚是美德,但同时一个社会和一个企业要有修正领袖错误的能力,才能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否则,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B. 为什么日企在中国正走向衰落

看这篇文章
国际金融危机、日元持续升值、“3.11”大地震、其它国家电企业强有力的竞争。没错,这些都是让日本电子巨头们遭到重创的原因,但是25年前,“全球半导体厂商中前三名是雷打不动的NEC、Toshiba和Hitachi,到2003年,索尼、日立、松下、NEC、东芝5家公司的总利润就已不敌三星一家。”目前为止,也只有日本的晶振行业在中国还有一定的市场,这些原因显然不具备说服力。
2005年,日本手机接二连三的撤出中国;2005年日本空调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报告显示全线亏损,撤出中国;2006年,日本厂商的DC问题不断,尼康电池危机、索尼CCD质量事件、产品召回公告,使得企业声誉一落千丈;2006年底,NEC笔记本电脑已全面退出中国市场。日系电器在中国市场拉开了溃败的序幕。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绝大多数消费者印象中,日本制造甚至成了“质量上乘”的代名词。是什么导致日企日渐衰退,步入沼泽。
抛开宏观的外部因素(如市场大环境不景气,日本政局不稳、外交薄弱、大地震、能源紧张导致原材料成本提高)不谈,从企业内部的经营与管理上,日企也存在一些“致命伤”

1987年,我从日本坐船到上海,一下船马上被一群人包围,问的都是同一句话:“有大件让给我吗?”

有人干脆问我借护照,说借几分钟就给多少钱。当初我完全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想用我的日本护照去领“大件券”,再用券去买日本进口家电。

由此可以想象当时的日货是多么“吃香”,我也曾为此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1997年,我在上海为在华日资企业进行中国市场的调研和整体广告策划,业务非常繁忙。来自家电企业的业务尤其繁多,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是很正常的事,我们服务的不少客户企业普遍存在生产跟不上销售的现象。

十几年后的今天,这样的场景已经看不到了。为何日资企业的处境在短短十几年间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并且被部分韩国企业与中国企业反超?

首先,抛开宏观的外部因素(如市场大环境不景气,日本政局不稳、外交薄弱、大地震、能源紧张导致原材料成本提高)不谈,从企业内部的经营与管理上,日企也存在一些“致命伤”。

比如,对中国市场的认识与解读有误。

我刚到上海时,最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调研市场,然后整理成报告提交给客户。

一次做一个茶饮料的市场调研,定性调查结果表明,当时被访的消费者几乎90%以上是把茶叶放在自己杯子里泡着喝的,而且没有喝凉茶的习惯。于是客户选择了暂时放弃中国市场。

但我当时曾提出,中国的消费者市场还是要加以引导的,千万不要光看调查数据,更何况中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在快速递增,一旦认可你的产品,爆发力极强。后来三得利乌龙茶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即证明了这一点。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怎样设计调查问卷。我们要得到客户同意后才能执行,但客户往往会在一些细节问题上纠结不定,在日本式思维习惯和我们建议的中国式习惯上不停打转。

比如客户想要问受访者:“你平时什么时候看电视?”按我们对中国人的了解,应该设计为:“你平时每天看电视吗”,选项设计为“几乎每天看”、“一周3~4天”、“一周2~3天”、“一周1~2天”、“几乎不看”的单选题就可以。

但日本客户会最终决定从早上6点开始到深夜12点之间每小时都列上去,让受访者多选。结果因为调查问卷所需时间太长,受访者厌倦后不认真填写,甚至直接由调查公司员工填写。

类似事情我经常发现,可能现在还在继续。虽然看起来只是小事,却会影响公司对整个市场的判断,十分危险。

除此之外,还有产品研发力量非本地化导致产品更新不及时、不注重人才培育和正确用人、“下基层”不够、收入分配太均衡、“吃大锅饭”味道太浓等等因素。

C. 东芝公司曾经在家电行业有多强

日本来一直以来都比自较重视制造业,曾经日本在家电这一块还创造过辉煌的历史。那时候日本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制造,日本东芝家电在中国、欧洲等地都十分风靡,在全球都是处于领先地位。不过今时不同往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在家电制造上的能力已经大幅提升,而日本制造却逐渐走向了“下坡路”。

D. 日本为什么会衰落得这么快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被日本文化包围,从小时候的蜡笔小新,聪明一休,到长大点的火影忍者。

再长大点就是各种日本的电子产品,东芝、索尼、松下、夏普、三菱、日立还有nec号称日本的7大电视机品牌横扫亚洲乃至全球。

无论是电视机、录影机、音响、冰箱、洗衣机各种电子设备基本上都是日本的好,而且在当时来说是又好又贵,但是现在通通都没有了,估计可能有很多人只能记住苍老师了。

日本为什么会衰落得这么快?

20年前,日本旅游业、造船业、机械制造业、核工业等大量产业给这个只有一亿人口的小国带来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汽车、电子、动漫,被日本称为三大支柱产业。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想不富都不行。

但是今天,这些领域基本上都没日本什么事情,很多领域在被大量的抢占,有些领域甚至只是在苟延残喘而已。

尤其是汽车行业,日本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每年出口几百万辆汽车,每年创造几万亿日元的巨大收益,养活了国内上万个汽车企业,给日本提供了500万个就业岗位,占日本劳动人口的10%!

日本汽车产业一旦衰落,日本必然衰落,而现在的情况就是正在衰落。

2000年,日本汽车出口量472万辆,中国为1.7万辆;

2010年,日本汽车出口量483万辆,中国为54万辆;

2015年,日本汽车出口量442万辆,中国为75万辆;

2021年,日本汽车出口量382万辆,中国为201万辆;

2022年前5个月,日本汽车出口127万辆,中国出口108万辆!

仅仅20年的时间,日本汽车衰落的迹象非常明显。

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我们的出口占据全球一半以上,而且大家都知道 的

特斯拉,除了品牌不是中国的,车身零件几乎都是中国制造。

往后,在汽车行业我们会把日本越甩越远,更何况日本根本就没有出现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

日本的汽车会像日本的电视机、手机、冰箱、洗衣机那样被这个时代淘汰。

现在日本已经连续10个月贸易逆差了,日本已经危在旦夕,日本的衰落就在眼前,我们这一代人很有幸看到日本一步步从巅峰走向衰落。

E. 东芝集团挥泪大甩卖,美的接手后却起死回生,是经营方法的问题吗

曾几何时,日本制造也曾创下一段辉煌的 历史 ,尤其是物美价廉的日本家电,成为日本人引以为傲的资本。当时,日本的家电产业风靡中国、美国、欧洲,在全球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也成为不少中国企业模范和学习的对象。但三樱嫌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日本制造已经走上了下坡路,甚至走到了要靠中国企业“养活”的地步。
140年老牌日企忍痛割肉,中国企业500亿日元接手!
拥有140年 历史 的东芝,就是日本企业衰落的“代表”。这家公司被爆出在2008年以后持续地做假账,让企业凭空多出了1518亿日元的利润,连续三任社长因为这个问题被迫辞职。这两年,东芝一直在裁员和破产到的边缘试探,对于旗下持续亏损的业务也只能“册洞忍痛割肉”。

据统计,东芝先是以150亿英镑出售了英国的核电资产 ,又在2018年1月以46亿美元卖掉旗下的西屋电气,甚至还打算将旗下美国液化天然气(LNG)业务出售给中国新奥能源,至于旗下的家用电器业务,则卖给了中国的美的集团。

2016年3月,美的宣布以537 亿日元(约合 4.73 亿美元)收购东芝所持白色家电业务80.1%股权,获得了东芝品牌 40 年全球授权、超过5000项家电相关专利、在日本和中国的市场和制造基地、以及东芝家电约250亿日元的债务。
精明的日本人没有想到,中资“救活”了东芝家电!
东芝集团挥泪大甩卖,美的接手其家电业务是不是“捡了个大便宜”呢?在当时看来并不是这样,精明的日本人卖掉的都是持续亏损、没有前景的业务,其核心业务如半导体等是给多少钱都不会卖的;而好心“接盘”其家电业务的中国企业,被他们看成了人傻钱多的“冤大头”。

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被中国收购后的东芝家电竟然“起死回生”了。其营业收入2017财年达到25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7亿元)左右,比处于东芝旗下的2015财年增加了5成,还在州颂枯2018财年成功地扭亏为盈。而且,该公司通过充分利用美的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开始转守为攻。

除了在中国和泰国的自主工厂制造的家电之外,在泰国,仅2018年下半年就推出了30多款产品;在印度,预计将2020年在建设新工厂,并在今后5年里投资计超过200亿日元(东芝家电在2012年从撤离印度市场)。很明显,当初将东芝家电无情甩卖的日本人打错了算盘,果断接手的中国企业赚大了!
那些被中国救活的日本企业,13亿人市场功不可没!
风水轮流转,这些年被中国“救活”的日本品牌并不止东芝家电一家。2005年,陷入经营破产的高尔夫球杆厂商本间高尔夫在中国企业“收入囊中”,目前已经走上了复苏的轨道。其销售额在截至2017财年的最近4年里增长了70%,日本首相访问美国送给美国总统的球杆也正是这家公司出品。

还有,继承三洋电机白色家电业务的AQUA于2012年被收入海尔集团旗下,数年后就实现了扭为盈。另外,被苏宁云商收购的日本大型免税店连锁LAOX(乐购仕)、被山东如意 科技 集团纳入麾下的日本老牌服装企业瑞纳(Renown)、被联想并购的日本公司NEC,都在中国企业的帮助下逐步走向“复活”。

为什么东芝家电等日本企业在获得中资注血之后能迅速复活,而过去一直在破产边缘挣扎呢?这主要得益于中国13亿人的巨大市场、以及远超日本的经济实力。对实力不断增强的中国企业来说,能够“借机”吸收日本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熟练的劳动者,同样能获益巨大!

个人觉得,最大的问题是体量的问题。

对于白电行业,东芝的白电占有率太低,销售完全跟不上,无法实现盈亏平衡。

而销售则一直是美的的强项,吸收东芝的技术能力,同时凭借美的强大的平台能力,销售业绩大大提高。

解决了“开源”的问题后,美的还解决了东芝“节流”的问题。

凭借自身对于上游企业的控制能力,有效的降低了产品原材料成本,已经融入美的平台后,人工及营销等成本也随之下降。

有了美的的开源节流后,起死回生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东芝的微电容电阻半导体各大品牌电器都在用,家电产品人家都不玩了,你还当宝了,天真烂漫!

阅读全文

与日本家电什么时候开始衰落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龙泉什么地方有大的家电配件 浏览:450
家具环保证怎么办理 浏览:762
浪琴表山东维修点 浏览:613
实木家具有哪些材质的好 浏览:394
新房厕所水管周围渗漏怎么做防水 浏览:359
双人坐藤椅怎么翻新 浏览:30
电路改造品牌 浏览:222
卖苹果翻新机如何举报 浏览:499
消防维修教程的视频 浏览:960
望牛墩家具网站推广哪个比较好 浏览:114
三电路图 浏览:241
租赁的本体维修金是什么意思 浏览:393
红木家具为什么有个洞 浏览:318
买房子维修基金是干什么用的 浏览:224
清远水基渗透防水剂怎么使用 浏览:105
乌兰浩特三洋家电维修 浏览:480
苹果跳屏维修视频 浏览:912
卖大家电淘宝客服提成怎么算 浏览:121
电子电路维 浏览:873
天际维修电话 浏览: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