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盗窃亲属财物是盗窃罪吗,盗窃罪初犯一般判刑
盗窃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财物,被原谅的可以不按犯罪处理;盗窃其他亲戚的财物属于盗窃罪。
盗窃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财物,即使给予刑事处罚,也应该从轻处罚。
盗窃罪按照盗窃数额和犯罪情节确定量刑标准。
《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第八条偷拿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财物,获得谅解的,一般可不认为是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酌情从宽。
《刑法》对盗窃罪的处罚规定:
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Ⅱ 如何处理亲戚盗窃罪
亲戚犯扒窃罪的,扒窃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Ⅲ 盗窃亲属财物还可以立案吗
盗窃亲属财物的在刑法理论上构成盗窃罪。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盗窃罪的犯罪对象是属于他人的公私财物,这里的“他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是一般主体,不限于其亲属,因此理论上而言,仍然构成盗窃罪;但在司法实践当中如果获得被害亲属谅解的,一般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应当酌情从宽。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Ⅳ 盗窃亲属财物属于盗窃罪吗
盗窃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财物,被原谅的可以不按犯罪处理;盗窃其他亲戚的财物属于盗窃罪。 盗窃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财物,即使给予刑事处罚,也应该从轻处罚。
根据《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盗窃自己家里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在处理时也应同在社会上作案有所区别。”如何理解“确有必要”追究刑事责任要从盗窃数额、盗窃次数、主观恶性以及亲属的态度等方面综合分析判断。其中,家庭成员或亲属的态度是决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应当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1、对家庭成员及亲属间盗窃虽然达到了普通盗窃数额较大或巨大的规定标准,但没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一般可不作为犯罪处理。
2、“确有必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必须是盗窃数额较大或巨大,同时又具有其他严重情节,引起家庭成员和亲属愤慨,要求追究刑事责任的。
3、如多次盗窃家庭亲属财产,经教育不改,引起家庭成员和亲属不安的;盗窃无生活来源的亲属财产,造成其生活困难,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盗窃数额特别巨大,挥霍浪费,无法追回,给家庭成员和亲属造成重大损失的;盗窃主观恶性深,多次在社会上盗窃,因种种原因限制而盗窃数额不大,而又转为盗窃家庭亲属财产的;因盗窃造成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劣变和其他严重后果的等等。
Ⅳ 盗窃近亲属的财物是否按盗窃罪处理
法律分析:盗窃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财物,被原谅的可以不按犯罪处理;盗窃其他亲戚的财物属于盗窃罪。盗窃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财物,即使给予刑事处罚,也应该从轻处罚。盗窃罪按照盗窃数额和犯罪情节确定量刑标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八条 偷拿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财物,获得谅解的,一般可不认为是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酌情从宽。
Ⅵ 亲属盗窃怎么处理
亲属盗窃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的,构成盗窃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但应当酌情从宽。偷拿近亲属的财物,获得谅解的,一般可不认为是犯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
偷拿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财物,获得谅解的,一般可不认为是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酌情从宽。
Ⅶ 偷用别人家电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属于盗窃行为,看涉案金额和次数,可以刑事处罚的。
法律依据:《供电营业规则》
第一百零一条 禁止窃电行为。窃电行为包括:1、在供电企业的供电设施上,擅自接线用电;2、绕越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用电;3、伪造或者开启供电企业加封的用电计量装置封印用电;4、故意损坏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5、故意使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不准或者失效;6、采用其他方法窃电。
第一百零二条 供电企业对查获的窃电者,应予制止并可当场中止供电。窃电者应按所窃电量补交电费,并承担补交电费三倍的违约使用电费。拒绝承担窃电责任的,供电企业应报请电力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的公私财物,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等,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