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评价青岛这座城市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青岛的现状就是已经自我满足了,未来的前景估计也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西面是黄岛区和胶南市,北面是即墨市城阳区。在先前的激烈辩论中,是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被正式批准后,是开发高新区(城阳洪岛岛)还是西海岸(黄岛胶南段),其方向逐渐明确,因为资源有限。都明白。此后,青岛开始大胆布局,已经搁置多年的地铁项目也开始投资建设。青岛市计划在“十三五”期间投资3400亿美元建设6条地铁。在东海岸,华润集团和招商局集团投资1000亿元人民币,建设了青岛游轮的母港。华润和世茂均已投资。在西海岸,万达集团已向东方影城投资500亿美元,中铁地产已向中铁博览城投资500亿美元。随着投资的引进,青岛市逐步提出了新区规划。如今,青岛已重现了1990年代的景象,它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并落后于许多同级城市。青岛人陷入了自我欣赏,自我满足,坐在井里看着天空的综合症。
❷ 青岛海尔集团的发展为什么在世界上取的这么好的成绩那
集团有好的经营战略,
靠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创造自己的竞争优势,
树立良好的经营信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这三点应该必不可少
❸ 青岛成为我国最具有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有哪些优势
青岛的交通发达:
青岛港是全国五大港口之一,流亭机场,铁路公路发达
地理位置:离日本韩国近,面临黄海,已经成为韩资日资企业的首选地
工业:青岛历来是中国轻工业尤其是纺织工业,家电行业发达的城市,外贸业发达
后期山东半岛蓝海战图,青岛是山东的核心,后期与日照港,烟台,遥相呼应
环海战略,将青岛黄岛胶南胶州等形成环胶州湾开发区
环境特色:旅游城市,崂山,海水浴场,啤酒节等全国闻名
特产:青岛啤酒等全球知名
❹ 把省会斗的一无是处,青岛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发展
和大多租界城市一样,青岛具有很强的商业基础和码头文化,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青岛的发展风格已经逐渐开始脱离山东,成为了国际化大潮中的一员,所以在山东省内,青岛一直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一些新的改革政策往往能够第一时间在市内施行,所以青岛也是山东省内和国际接轨最彻底的地区,而济南作为内陆省会,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本地产业也和全球联系不紧密,大量的办事风格还停留在传统的齐鲁文化之内,有山东的济南,世界的青岛这么一说。
之所以莱芜能独立设市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山的隔绝,所以以济南为核心的放射状经济带有先天的劣势,再加上黄河的水量不比长江,无法通过内河港口取得河海联运,这让大宗商品也无法在济南取得中转。
❺ 青岛以什么工业为主
目前青岛以轻工业为主,特别是家电制造业,出现了如海尔,海信,澳柯玛等规模较大的家电品牌。
2017年,青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2.5%,集体企业增长20.5%,股份制企业增长6.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8.1%,私营企业增长10.7%。
2017年,青岛分行业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2%,金属制品业增长7.7%,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1.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3.0%,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下降8.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8.1%,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7%。
汽车制造业增长27.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2.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7.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5.8%。
2017年,青岛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02.2亿元,增长7.5%。实现利税总额98.7亿元,增长9.1%。
(5)为什么青岛家电行业发达扩展阅读:
"十二五"期间,青岛重点规划的轨道交通、家电电子、石化、汽车等十条工业千亿级产业链加速壮大。截至2014年底,青岛工业产值达到1.67万亿,是"十一五"末的1.5倍,工业产业集聚度与"十一五"末相比,增加了12个百分点,产业体系更趋完善。
此外,产业链龙头项目引进也成为"十二五"工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一汽大众华东基地,北汽新能源汽车,北斗导航数据中心等,"十二五"期间一大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重点项目相继落户青岛。一汽大众青岛工厂项目总协调耿茹滨表示,到2017年华东基地项目投产时,青岛家用轿车制造将实现"零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