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柴油共轨发动机柴油滤芯上电路
原则上每月要检查清洗一次,200-250小时须更换。但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看运行时间长短啊。我们在月保养检查时要注意观察滤芯有无破损,如果是纸质滤芯建议不要超过250小时。
2. 柴油共轨系统组成
柴油共轨燃油供给系统是由电子控制单元ECU、燃油流量计量单元(含燃油流量调节电 磁阀)、共轨压力传感器组成闭环控制系统。
3. 柴油电控高压共轨电路图有吗。我想看看传感器叫什么
电路图很大张,传不了,给个线束图看。
4. 柴油共轨部件装置
主要部件:高压油泵,高压油轨,共轨喷油器,电控单元,以及各种传感器。高压油泵把经过电控单元计算过的油量到高压油轨,高压油轨再到喷油器,电控单元经过计算把适当压力的燃油适当的油量精确的喷射到各个气缸。
5. 柴油共轨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柴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其实跟汽油发动机一样的,每个工作循环也经历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行程。但由于柴油机用的燃料是柴油,其粘度比汽油大,不易蒸发,而其自燃温度却较汽油低,因此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及点火方式都与汽油机不同。
柴油机在进气行程中吸入的是纯空气。在压缩行程接近终了时,柴油经喷油泵将油压提高到10MPa以上,通过喷油器喷入气缸,在很短时间内与压缩后的高温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由于柴油机压缩比高(一般为16-22),所以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空气压力可达3.5-4.5MPa,同时温度高达750- 1000K(而汽油机在此时的混合气压力会为0.6-1.2MPa,温度达600-700K),大大超过柴油的自燃温度。因此柴油在喷入气缸后,在很短时间内与空气混合后便立即自行发火燃烧。气缸内的气压急速上升到6-9MPa,温度也升到2000-2500K。在高压气体推动下,活塞向下运动并带动曲轴旋转而作功,废气同样经排气管排入大气中。
普通柴油机的是由发动机凸轮轴驱动,借助于高压油泵将柴油输送到各缸燃油室。这种供油方式要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做不到各种转速下的最佳供油量。而现在已经愈来愈普遍采用的电控柴油机的共轨喷射式系统可以较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共轨喷射式供油系统由高压油泵、公共供油管、喷油器、电控单元(ECU)和一些管道压力传感器组成,系统中的每一个喷油器通过各自的高压油管与公共供油管相连,公共供油管对喷油器起到液力蓄压作用。工作时,高压油泵以高压将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ECU组成闭环工作,对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彻底改变了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现象。其主要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1、喷油正时与燃油计量完全分开,喷油压力和喷油过程由ECU适时控制。
2、可依据发动机工作状况去调整各缸喷油压力,喷油始点、持续时间,从而追求喷油的最佳控制点。
3、能实现很高的喷油压力,并能实现柴油的预喷射。
相比起汽油机,柴油机具有燃油消耗率低(平均比汽油机低30%),而且柴油价格较低,所以燃油经济性较好;同时柴油机的转速一般比汽油机来得低,扭距要比汽油机大,但其质量大、工作时噪音大,制造和维护费用高,同时排放也比汽油机差。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柴油机的这些缺点正逐渐的被克服,现在的不是高级轿车都已经开始使用柴油发动机了。
6. 柴油机高压共轨油路原理
油箱-低压输油泵-高压油泵-高压油管-高压共轨油管-喷油器-燃烧室。
7. 高压共轨共轨的电路图
当然可以。你的问题不是很清楚。首先,就电路系统而言,泵上面只有一个电磁阀和相内位传感器容(大车系统采用这个相位,小车系统没有)。如果是这两个坏了,当然可以更换。如果笼统讲高压泵坏了,可以维修,要看具体问题在哪里。但是由于精密度高,往往直接更换。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8. 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是什么原理
高压共轨来柴油机原理指在高压油泵自、压力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机器。。共轨系统将燃油压力产生和燃油喷射分离开来,共轨系统开辟了降低柴油发动机排放和噪音的新途径 。
它是由高压油泵将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Rail),通过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Pressure)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程度。
(8)柴油共轨电路扩展阅读:
为满足排放标准,柴油机先进的燃油喷射系统———高压共轨技术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公司在研发和生产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日本电装、德国博世和美国福特。
共轨系统由于其独特的优势,是最具继承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燃油喷射系统之一。高压共轨系统实现了压力建立和喷射过程的分离,从而使控制过程更具有柔性,能更准确地实现小油量的精确控制,更好地实现多次喷射。
9. 电控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结构与工作原理以及检修方法
电控高压来共轨柴油机源中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主要由进气温度压力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凸轮轴转速传感器、曲轴转速传感器、油门位置传感器(电子油门)、燃油温度传感器、机油压力传感器、供油泵、ECU(电控单元)电控喷油器、共轨管、共轨压力传感器、油水分离器、燃油细滤器、线束及CAN总线等,工作原理以潍柴蓝擎WP12系列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为例:首先柴油从燃油箱流到油水分离器进行过滤杂质及分离柴油中的游离水,粗滤后的柴油流到ECU散热板给ECU散热再经过输油泵加大一定压力输送到燃油细滤器进行精细过滤较小的杂质,经过精滤处理的柴油流经到供油泵通过油量计量单元PCV阀控制供油量,供油泵吧柴油加到160~180Mpa超高压柴油送到共轨管,共轨管把高压柴油通过高压油管送到喷油器进行喷射,电控喷油器通过ECU精密计算来控制喷油量,ECU通过接收获取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燃油温度传感器、凸轮轴转速传感器、曲轴转速传感器、共轨压力传感器、机油压力传感器、油门位置传感器反馈的信号经过处理计算来实现控制喷油量,检修方法大部分采用故障检测仪读取数据流或通过电控高压共轨试验台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