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np三极管电路图讲解
当GPRS低时,三极管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工作在放大区,相当于集电结和发射结连通,这样,5.0V就和三极管的下面的电阻R10连通,电流流过LED发亮,当GPRS高时,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工作在截至区,发射结和集电结之间几乎没有电流,相当于5.0V和R10断开,led等无法点亮。就是基极高电平时,N管一般为关,低电平时,N管开。
B. 三极管开关电路原理,
1、截止状态
当加在三极管发射结的电压小于PN结的导通电压,基极电流为零,集电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都为零,三极管这时失去了电流放大作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相当于开关的断开状态,即为三极管的截止状态。开关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的特征是发射结,集电结均处于反向偏置。
2、导通状态
当加在三极管发射结的电压大于PN结的导通电压,并且当基极的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集电极电流不再随着基极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而是处于某一定值附近不再怎么变化,此时三极管失去电流放大作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很小,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相当于开关的导通状态,即为三极管的导通状态。
开关三极管处于饱和导通状态的特征是发射结,集电结均处于正向偏置。而处于放大状态的三极管的特征是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这也是可以使用电压表测试发射结,集电结的电压值判定三极管工作状况的原理。开关三极管正是基于三极管的开关特性来工作的。
3、工作模式
三极管的种类很多,并且不同型号各有不同的用途。三极管大都是塑料封装或金属封装,常见三极管的外观,有一个箭头的电极是发射极,箭头朝外的是NPN型三极管,而箭头朝内的是PNP型。实际上箭头所指的方向是表示电流的方向。
(2)三极管电路图讲解扩展阅读
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就是:集电极电流受基极电流的控制(假设电源能够提供给集电极足够大的电流的话),并且基极电流很小的变化,会引起集电极电流很大的变化。
且变化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集电极电流的变化量是基极电流变化量的β倍,即电流变化被放大了β倍,所以我们把β叫做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一般远大于1,例如几十,几百)。
如果将一个变化的小信号加到基极跟发射极之间,这就会引起基极电流Ib的变化,Ib的变化被放大后,导致了Ic很大的变化。
如果集电极电流Ic是流过一个电阻R的,那么根据电压计算公式U=R*I可以算得,这电阻上电压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将这个电阻上的电压取出来,就得到了放大后的电压信号了。
C. 求用三极管9018做调频收音机的电路图
本机电路图如图所示。由B1及C1-A组成的天线调谐回路感应出广播电台的调幅信号,选出我们所需的电台信号f1进入V1基极。本振信号调谐在高出f1一个中频
(465kHz)的f2进入V1发射极,由V1三极管进行变频(或称混频),在V1集电极回路通过B3选取出f2与f1的差频(465kHz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经V2和V3二级中频放大,进入V4检波管,检出音频信号经V5低频放大和由V6、V7组成变压器耦合功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声。图中D1、D2组成1.3V±0.1V稳压,提供变频、一中放、二中放、低放的基极电压,稳定各级工作电流,保证整机灵敏度。V4发射一基极结用作检波。R1、R4、R6、R10分别为V1、V2、V3、V5的工作点调整电阻,R11为V6、V7功放级的工作点调整电阻,R8为中放的AGC电阻,B3、B4、B5为中周(内置谐振电容),既是放大器的交流负载又是中频选频器,该机的灵敏度、选择性等指标靠中频放大器保证。B6、B7为音频变压器,起交流负载及阻抗匹配的作用。(“X”为各级IC工作电流测试点).
七管调幅收音机的调试及检测
安装
[日期:2009-06-05]来源:作者:邬如梁莫振栋[字体:大中小]
1、安装前用万用表初步判别元器件好坏,测量内容见附表;
2、将所有元器件引脚上的漆膜、氧化膜清除干净,按照装配图正确插入元件,其高低、极性应符合图纸规定。
3、焊接时可按电阻、二极管、瓷片电容、晶体三极管、中周、输入输出变压器、电位器、电解电容、双联、天线线圈、电池夹引线、喇叭引线顺序焊接,注意焊点要光滑,大小不要超出焊盘,不能有虚焊、搭焊、漏焊。
4、特别提示:二极管、三极管的极性不要接错;输入(绿色)、输出(红色)变压器不能调换位置;红中周B2外壳应弯脚焊牢,否则会造成卡调谐盘:黄中周B3外壳一定要焊牢(C2、C4的地由B3外壳连通);将双联CBM-223P安装在印刷电路板正面,将天线组合件上的支架入在印刷电路板反面双联上,收音机装配焊接完成后,检查元件有无装错位置,焊点有否脱焊、虚焊、漏焊。所焊元件有无短路或损坏。发现问题要及时修理,更正。用万用表进行各级工作电流测量.
D. D880三极管的电路图标,哪个代表哪个引脚啊
有箭头的是发射极 (e) ,中间那个,就是Q1 右边的是基极(b),最右边的是集电极(c)。
三极管,全称应为半导体三极管,也称双极型晶体管、晶体三极管,是一种电流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号放大成幅度值较大的电信号, 也用作无触点开关。晶体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整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
E. 《三极管发报机电路图》
这个电路是收音机频带的发报机,用收音机接受电码的声音。三极管采用3DG6型号的高频管,β值大于60,L1,L2是在55毫米长的磁棒上用漆包线绕之,L160圈,L2绕5圈。电路见图。
F. 一道简单的电路分析基础,关于三极管,求等效电路图和讲解
三极管基极电流IB=(5伏-0.7伏)/10K=0.43毫安;因为β=100,所以集电极电流应该等于43毫安。
验算一下输出回路的状态:假设集电极电流43毫安的话则集电极电阻500欧姆上面的压降是43×0.5=21.5伏,发射极电阻200欧姆上面的压降是8.6伏,两者加起来接近30伏。输出回路电源电压是12伏,明显不能提供43毫安电流,所以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
所以计算输出回路状态是:IC=IE=12伏/(200+500)欧姆=17.14毫安;U0=17.14毫安×0.2K=3.43伏;UCE=0伏。
G. 三极管PNP放大10倍的电路图
PNP放大电路原理和NPN放大电路原理相同,只是电源极性、偏置电流方向与NPN电路内相反而已。
R1、容R2、R4组成基极分压偏置电路,同时R4担任交直流负反馈。
静态工作点:R1、R2、R4组成基极分压偏置电路,使R1上电压约为0.8V,则R4上电压为0.8-0.65=0.15V,Ic≈Ie=0.15/100=0.0015A=1.5mA,Uc=-6+Ic*R3=-3V。
电路所示的参数,当负电阻抗是2K时,三极管的输出负载是1K(R3与RL并联),交流负反馈电阻R4是100,因此电压放大倍数约是1K/100=10。
由于这是一个简单的单管放大电路,所以它的放大倍数随负载电阻的变化而变化。
H. 三极管输入端和输出端一般都接有一个电容用来耦合,为什么
在三极管放大电路中,输出端和输入端都接有电容的放大电路称之为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如下图所示为阻容耦合共射极放大电路
图中C1是输入耦合电容,作用是通过交流输入信号,隔断输入直流信号,使前级直流信号不会影响本级的直流工作点。C2是输出耦合电容,作用是输出交流信号,隔断输出直流信号,使本级的直流信号不会影响后级直流工作点。总之就是:通交隔直。
在三极管交流放大电路中,首先要建立稳定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在上图中由Rb和Rc建立直流工作点,提供适合的偏置,即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如果没有C1隔直作用,前级的直流电压(或信号)就会叠加在本级的直流点上,改变本级已经设定的直流工作点,三极管就有可能改变工作状态。同理,输出耦合电容C2的隔直作用,本级的直流信号或直流电压就会影响下一级的直流工作点。
其次要有通畅的交流信号输入和输出电路。而电容器是很好的通过交流信号的电子元件。因此,既要保证静态工作点不被破坏,又要保证交流信号的顺畅通过,所以多采用电容耦合做前后级的交流耦合元件,如上图中的C1和C2。其它交流耦合形式,如变压器耦合等等,都没有电容耦合电路简单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