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单端接线方式 差分接线方式
一般运动控制卡采用脉冲信号加方向信号的输出模式,与驱动器的电路接线有两种接线方式:差分驱动接线和单端驱动接线。单端信号指的是用一个线传输的信号,单端信号是在一跟导线上传输的与地之间的电平差;差分信号指的是用两根线传输的信号,传输的是两根信号之间的电平差。
想要做到运动控制卡正常发脉冲并驱动驱动器和电机正常运行,其接线方式和运动控制卡上的相应跳线设置必须一致,这样才能正常使用控制卡,驱动器和电机。运动控制卡在其正面提供了单端和差分跳线选择,用于设置差分和单端驱动方式,出厂默认设置是差分驱动方式。
DMC2410控制卡差分输出方式的跳线设置,我司控制卡出厂默认设置值是差分输出设置的,即每个轴所对应的两个跳线开关的第1路针角和第2路针角短接,对应关系为控制卡的第一个轴对应J1和J2,即一个脉冲信号和一个方向信号,后面的轴与JX的关系依此类推。图1-3是DMC2410控制卡单端输出方式的跳线设置,即每个轴所对应的两个跳线开关的第2路针角与第3路针角短接。
下图是控制卡差分输出方式和单端输出方式的接口电路图:
⑵ 电路驱动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1. 电路驱动器的工作原理涉及差分信号的产生和传输。该电路使用的芯片专门作为差分驱动器,为每个通道提供互补的Y和Z信号输出。
2. 这些信号可以有两种应用方式:直接连接到差分接收芯片,用于信号的转换和传输;或者用于后续驱动,例如驱动光耦。
3. 使用过程中需注意几个关键点:首先,在差分信号用作传输或转换时,接收端的Y和Z线之间应跨接一个电阻,以减少信号传输线上的反射,确保传输的可靠性。该电阻值通常根据传输线的每100英尺阻抗来确定,一般在100至120欧姆之间。
4. 其次,当差分信号用于驱动后级电路,如光耦时,需要考虑到光耦的最大正向电流,并在Y和Z线上接入限流电阻。
5. 此外,为了防止光耦前级的发光二极管被反向击穿,在Y和Z线之间应反向跨接一个二极管。
6. 单元电路图的特点在于其简洁性和清晰性。这类图为了分析特定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通常会省略与单元电路无关的元件和连线。
7. 单元电路图采用标准的绘图习惯,使得任何人都能迅速理解其含义。
8. 这种类型的图通常只出现在讲解电路工作原理的书籍或期刊中,而在实际的实用电路图中则不会出现。
⑶ 音频差分信号如何转换成单端信号
许多应用都要求通过高分辨率、差分输入ADC来转换单端模拟信号,无论是双极性还是单极性信号。本直流耦合电路可将单端输入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适合驱动PulSAR系列ADC中的18位、1MSPS器件AD7982。该电路采用单端转差分驱动器ADA4941-1和超低噪声5。
0V基准电压源ADR435,可以接受许多类型的单端输入信号,包括高压至低压范围内的双极性或单极性信号。AD7982的差分输入电压范围由REF引脚上的电压设置。当VREF=5V时,差分输入电压范围为±VREF=±5V。从单端源VIN到ADA4941-1的OUTP的电压增益(或衰减)由R2与R1之比设置。
R2与R1之比应等于VREF与输入电压峰峰值VIN之比。当单端输入电压峰峰值为10V且VREF=5V时,R2与R1之比应为0。5。OUTN上的信号为OUTP信号的反相。R1的绝对值决定电路的输入阻抗。反馈电容CF根据所需的信号带宽选择,后者约为1/(2πR2CF)。
20Ω电阻与2。7nF电容构成3MHz单极点低通噪声滤波器。电阻R3和R4设置AD7982的IN输入端的共模电压。如下图所示为单端转差分直流耦合驱动器电路图。
⑷ 什么是差分驱动电路
差分驱动电路就是差分放大电路,特点可以很好的抑制共模信号,抑制零点漂移,放大差模信号
差分输入ADC的一种最普通的驱动方法是使用变压器。不过,因为许多应用中频率响应必须延伸至直流,从而无法使用变压器来驱动。
⑸ 差分RS422电路如何提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和信号反射
1. 每个485回路要有合适的终端匹配。
2. 传输介质易采用屏蔽双绞线组,屏蔽层在整个系统中单点接地。
3. 各信号驱动端添加TVS管是不可或缺的。
4. 必要时,进出线处要绕磁环,驱动电路后端要添加共模滤波器。
5. 布线走线也有很大讲究,要格外注意线路拓扑的合理性。不要任意接入过长的分支,分支过长时应采用422分支器,需要构建星型拓扑时应当采用422星型集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