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路板上面的元器件怎么辨别
1.在诸多引脚的一边,有一个脚上边有个小孔。该孔代表着此处的引脚为第一个引脚。如果给引脚排序的话,那就是“引脚1”。一般的PCB板在进行封装时,会预留一个缺口,缺口处与圆孔处均为正方。在焊接或维修IC芯片的时候,要注意识别圆孔或缺口。
2.带有极性的电容同样具有方向,而电容引脚只有两个,一旦焊接错误,那么会直接导致电容爆掉损坏。在电容的封装外形通常呈现黑灰色,黑色较多,而灰色只有一条。
而在灰色条形处会有一个长方形符号“—”,该灰色处下面的引脚就是负极。“—”符号代表负极。除了颜色符号区分外,电容的引脚长度有长短之分,长脚为正,短脚为负。而引脚长短同样可以用来识别直插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
3.在电路板上经常会看到环色长条块状元件,该元件为极性贴片电容。在识别的时候,注意看贴片的边角,有一块区域颜色较深,呈桔色或灰色。颜色较深的那一段为正极,而另外一边为负极。
4.引脚长短同样可以判断直插发光二极管。而直插二极管类型器件识别同样可以用颜色来区分。二极管作为单向导电元件,一边电阻非常大,而另一边电阻又非常小,当这种二极管接反的话,则会导致整个电路板电路断掉。
此类二极管一样有两种颜色,与电容不同的是,灰色区域所在的方向代表的是负极,而颜色较多的黑色一边为正极,所以不要将电容与二极管混掉。
5.二极管除了直插一类,还有贴片二极管,贴片二极管的正负极识别方法与直插二极管一样,灰色横条的一边为负极,另一端为正极。
B. 电路板上常见的电子元器件有哪些
电阻,电容,二级管,稳压管,三极管等等。
(1)电阻是一个物理量,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
(2)电容是由两块金属电极之间夹一层绝缘电介质构成。当在两金属电极间加上电压时,电极上就会存储电荷,所以电容器是储能元件。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组成一个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由电容器的极板和电介质组成。
(3)二极管,(英语:Diode),电子元件当中,一种具有两个电极的装置,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流过,许多的使用是应用其整流的功能。而变容二极管(VaricapDiode)则用来当作电子式的可调电容器。
(4)稳压二极管(又叫齐纳二极管)是一种硅材料制成的面接触型晶体二极管,简称稳压管。此二极管是一种直到临界反向击穿电压前都具有很高电阻的半导体器件。
(5)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整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
C. 电路板上的TR、TH、J、L、CN、K、X都代表什么电子元件
Tr:三极管(transistor);
TH:热敏电阻(thermistor);
J:跳线或跳接点(jumper);
L:电感(inctor),L6表示编号为6的电感;
CN:接插件;
K:继电器;
X:晶体振荡器,陶瓷谐振器(crystal, ceramic resonator)。
(3)电路板上元件扩展阅读:
各个厂商都有自己的元件库,画电路图时的元件都从库里抓来的(大厂),对于一些不常见的,比如CON,JP,各个厂商的定义也会有所不同。
R(电阻)、FS(保险管)、RTH(热敏电阻)、CY(Y电容:高压陶瓷电容,安规)、CX(X电容:高压薄膜电容,安规)、D(二极管)、C(电容)、Q(晶体管)
ZD(稳压二极管)、T(变压器)、U(IC芯片)、J(跳线)、VR(可调电阻)、W稳压管、K开关类、Y晶振。
电路板上常常见到R107、C118、Q102、D202等编号,一般情况下,第一个字母标识器件类别,比如R代表电阻器,C代表电容器,D表示二极管、Q表示三级管等。
第二个是数字,表示电路功能编号,如“1”表示主板电路,“2”表示电源电路等等,这是由电路设计者自行确定的;第三、四位表示该器件在该电路板上同类器件的序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电子元器件
D. 电路板上的元件名称
1、电路板上都有标示,R为电阻,L为电感线圈(通常为线圈缠绕在铁芯环上,也有些有封闭外壳),C为电容(高大立起圆柱状,包塑料皮,上面有十字压痕的为电解电容,扁平的是贴片电容),其他两条腿的是二极管,3条腿的是三极管,很多腿的是集成电路。
2、 UR为可控硅整流器; VC为控制电路有电源的整流器 ;UF为变频器 ; UC为变流器;UI为 逆变器 ;M为电动机 ;MA为异步电动机 ;MS为同步电动机 ;MD为直流电动机 ; MW 为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 ; MC为鼠笼型电动机 ; YM 为电动阀;YV为电磁阀 等。
(4)电路板上元件扩展阅读:
电子元件有着不同的封装类型,不同类的元件外形一样,但内部结构及用途是大不一样的,比如TO220封装的元件可能是三极管、可控硅、场效应管、或双二极管。TO-3封装的元件有三极管,集成电路等。二极管也有几种封装,玻璃封装、塑料封装及螺栓封装,二极管品种有稳压二极管、整流二极管、隧道二极管、快恢复二极管、微波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等,这些二极管都用一种或几种封装。
贴片二极管及有极性贴片电容与其它贴片则很容易区分,有极性贴片元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极性标志。
E. 各种常见元件在电路板上的字母是什么
各种常见元件在电路板上的字母分别为:电阻R,电容C,二极管/发光二极管D、VD,三极管/可控硅V、VT,轻触开关S,蜂鸣器B,BZ,芯片IC、N,继电器J,变压器B、T,压敏电阻RT,保险丝F,光耦N,接插件J,电机D,天线T。
1、电阻——R
全称Resistor,电阻值大小一般与温度,材料,长度,还有横截面积有关。根据欧姆定律,R=U/I,电阻的基本单位是欧姆,用希腊字母"Ω"表示。
2、电容——C
电容(Capacitance)亦称作“电容量”,是指在给定电位差下的电荷储藏量,记为C,国际单位是法拉(F)。一般来说,电荷在电场中会受力而移动,当导体之间有了介质,则阻碍了电荷移动而使得电荷累积在导体上,造成电荷的累积储存,储存的电荷量则称为电容。
3、二极管——D
二极管(Diode),电子元件当中,一种具有两个电极的装置,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流过,许多的使用是应用其整流的功能。大部分二极管所具备的电流方向性通常称之为“整流”功能。二极管最普遍的功能就是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通过(称为顺向偏压),反向时阻断(称为逆向偏压)。
4、轻触开关——S
轻触开关(英语:Switch),轻触开关有接触电阻荷小、精确的操作力误差、规格多样化等方面的优势,在电子设备及白色家电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5、保险丝——F
保险丝(fuse)也被称为电流保险丝,IEC127标准将它定义为"熔断体(fuse-link)"。其主要是起过载保护作用。电路中正确安置保险丝,保险丝就会在电流异常升高到一定的高度和热度的时候,自身熔断切断电流,保护了电路安全运行。
F. 电路板上主要有哪些元器件啊
根据不同抄功能的电袭路板,元器件也不一样.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不外有固定电阻、可调电阻、固定电容、可调电容、固定电感、可调电感、普通二极管、稳压桥块、发光二极管、稳压二极管、NPN三极管、PNP三极管、光电耦合器件、场效应管(MOS管居多)、可控硅、各种开关、按钮、按键、功能各异的集成电路芯片等等,种类很多.
G. 电路板上元件符号都是代表什么元件
以下列举的是电路板上常见的电子元件符号:
1,B:电池(battery)。
2,C:电容器(capacitor)。
3,D或CR:二极管(diode)。
3,F:保险丝(fuse)。
4,IC: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
5,L:电感(inctor)。
6,LED: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
7,Q:三极管(transistor)。
8,R:电阻器(resistor)。
9,T:变压器(transformer)。
10,TP:测试点(testpoint)。
11,VR:可变电阻(variableresistor)。
12,X:晶体振荡器,陶瓷谐振器(crystal,ceramicresonator)。
(7)电路板上元件扩展阅读:
电阻分类:
1,电阻器(Resistor):固定的电阻值。
2,电阻网络(ResistorNetwork)。
3,微调器:小型可变电阻器。
4,可变电阻:可变的电阻值。
5,加热器:电热元件(HeatingElement)。
6,电热线(ResistanceWire):高电阻材质的线,近似于加热元件。
7,热敏电阻(Thermistor):温度改变电阻值。
8,压敏电阻(Varistor):变压电阻。
H. 电路板上的元件名称
1、电路板上都有标示,R开头的是电阻,L开头的是电感线圈(通常为线圈缠绕在铁芯环上,也有些有封闭外壳),C开头的是电容(高大立起圆柱状,包塑料皮,上面有十字压痕的为电解电容,扁平的是贴片电容),其他两条腿的是二极管,3条腿的是三极管,很多腿的是集成电路。
2、可控硅整流器UR;控制电路有电源的整流器VC;变频器UF;变流器UC;逆变器UI;电动机M;异步电动机MA;同步电动机MS;直流电动机MD;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MW;鼠笼型电动机MC;电动阀YM;电磁阀YV等。
(8)电路板上元件扩展阅读:
电路板的组成:
电路板主要由焊盘、过孔、安装孔、导线、元器件、接插件、填充、电气边界等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如下:
焊盘:用于焊接元器件引脚的金属孔。
过孔:有金属过孔和非金属过孔,其中金属过孔用于连接各层之间元器件引脚。
安装孔:用于固定电路板。
导线:用于连接元器件引脚的电气网络铜膜。
接插件:用于电路板之间连接的元器件。
填充:用于地线网络的敷铜,可以有效的减小阻抗。
电气边界:用于确定电路板的尺寸,所有电路板上的元器件都不能超过该边界。
I. 简述电路板上元件的拆卸方法
电路板上元件的拆卸方法:增加焊锡融化拆卸法。该方法是一种省事的方法,只要给待拆回卸的集成块引脚答上再增加一些焊锡,使每列引脚的焊点连接起来,这样以利于传热,便于拆卸。拆卸时用电烙铁每加热一列引脚就用尖镊子或小“一”字螺丝刀撬一撬,两列引脚轮换加热,直到拆下为止。一般情况下,每列引脚加热两次即可拆下。
J. 如何识别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
想熟练快速辨别出元器件的前提是先掌握丰富的元件知识,多接触实物。然后可通过以下几点来辨别:
一,器件标示,器件上一般都有刻印或丝印上的标示,可做为辨别最主要的依据。
二,PCB板上的丝印,一般在PCB板的器件对应安装位都会有丝印符号,可做为辨别依据。
三,外形结构,多了解常规元器件封装后可通过外形结构上做一个参考依据。
四,仪表测量,有些外观太过相似的元器件可通过仪表测量其参数来辨别。
很多电子产品中,电容器都是必不可少的电子元器件,它在电子设备中充当整流器的平滑滤波、电源和退耦、交流信号的旁路、交直流电路的交流耦合等。由于电容器的类型和结构种类比较多,因此,使用者不仅需要了解各类电容器的性能指标和一般特性,而且还必须了解在给定用途下各种元件的优缺点、机械或环境的限制条件等。下文介绍电容器的主要参数及应用,可供读者选择电容器种类时用。
1、标称电容量(CR):电容器产品标出的电容量值。
云母和陶瓷介质电容器的电容量较低(大约在5000pF以下);纸、塑料和一些陶瓷介质形式的电容量居中(大约在0005μF10μF);通常电解电容器的容量较大。这是一个粗略的分类法。
2、类别温度范围:电容器设计所确定的能连续工作的环境温度范围,该范围取决于它相应类别的温度极限值,如上限类别温度、下限类别温度、额定温度(可以连续施加额定电压的最高环境温度)等。
3、额定电压(UR):在下限类别温度和额定温度之间的任一温度下,可以连续施加在电容器上的最大直流电压或最大交流电压的有效值或脉冲电压的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