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路分析基础 第五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题:
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回的是功率答的知识点: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多少,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的数量一定,时间越短,功率值就越大。求功率的公式为功率=功/时间。功率表征作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称为功率,用P表示。故功率等于作用力与物体受力点速度的标量积。
功率计算公式:1.P=W/t(平均功率)2.P=FV;P=Fvcosα(瞬时功率)。
因为W=F(F力)×S(s位移)(功的定义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导出P=F·v:P=W /t=F*S/t=F*V(此公式适用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电功率计算公式:P=W/t =UI;在纯电阻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U=IR代入P=UI中还可以得到:P=I2R=(U2)/R。
⑵ 电路分析基础3-16 ,u老是算不对答案是2.8v,不懂是不是答案错,求详解
⑶ 电路分析基础,用电源等效变换求i,为什么答案里面直接吧左边的3A电流源和2欧姆直接忽略了,秋详解
电源等效变换的原则就是这样的:
1、3A电流源串联2Ω电阻,等效为3A的电流源,所以等效掉了2Ω电阻;
2、电流源与电压源并联,等效为电压源,因此,3A电流源也可以直接去掉。
另外的电源等效变化规则还有:
1、电压源与电阻并联,等效为电压源;
2、电压源与电流源串联,等效为电流源。
⑷ 大学《电路分析基础》题目,求答案
兴化电路图
⑸ 电路分析基础 习题 求答案
解:求Uoc:
使用叠加定理:1、300V电压源单独作用,3A电流源开路。
电路的串并联结构为:150Ω电阻串联10Ω电阻,然后和40Ω电阻并联,最后和8欧姆电阻串联,所以电路总电阻为:R=40∥(150+10)+8=40(Ω)。
所以电源电流为:I=300/40=7.5(A)。
40∥(150+10)支路的电压为:U2=32×7.5=240(V)。8Ω电阻两端电压为:7.5×8=60(V),方向上正下负。
(150+10)支路电压为240V,则支路电流为:240/160=1.5(A),因此10Ω电阻两端电压为:U1=1.5×10=15(V),方向右正左负。
因此:U'oc=U'ab=U1+U2=15+60=75(V)。
2、3A电流源单独作用,300V电压源短路。
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R=150∥(40∥8+10)=15(Ω),因此电流源两端电压为:U3=15×3=45(V),方向为左正右负。而电流源左端接b、右端接a,因此:此时U"ab=-U"ba=-U3=-45(V),即:U"oc=U"ab=-45V。
根据叠加定理,因此:Uoc=U'oc+U"oc=75-45=30(V)。
求Req:
将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从ab端看进去,可得到:Req=150∥(10+40∥8)=150∥(50/3)=15(Ω)。
⑹ 大学大一《电路分析基础》几个选择题,求答案和详细解析。
虽然我是华电的,可是无奈我是水货💔抱歉兄弟
⑺ 《电路分析基础》上册练习题答案
1.网络
2.正电荷
3.参考方向
4.电压差
5.电压或电流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
7.p=ui p>0 吸收功率 p<0 供出功率
8.节点
9.回路
10.代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