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器电路 > 与阵列电路图

与阵列电路图

发布时间:2022-03-07 02:44:31

⑴ 达林顿阵列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即电路图

⑵ 磁盘阵列的原理

磁盘阵列作为独立系统在主机外直连或通过网络与主机相连。磁盘阵列有多个端口可以被不同主机或不同端口连接。一个主机连接阵列的不同端口可提升传输速度。
和当时PC用单磁盘内部集成缓存一样,在磁盘阵列内部为加快与主机交互速度,都带有一定量的缓冲存储器。主机与磁盘阵列的缓存交互,缓存与具体的磁盘交互数据。
在应用中,有部分常用的数据是需要经常读取的,磁盘阵列根据内部的算法,查找出这些经常读取的数据,存储在缓存中,加快主机读取这些数据的速度,而对于其他缓存中没有的数据,主机要读取,则由阵列从磁盘上直接读取传输给主机。对于主机写入的数据,只写在缓存中,主机可以立即完成写操作。然后由缓存再慢慢写入磁盘。

⑶ RAID5的具体原理

raid代表re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or independent) drive。raid的优点在于三个方面即可用性、容量(capacity)及性能(performance)。利用raid技术于存储系统的好处主要有以下三种

通过把多个磁盘组织在一起作为一个逻辑卷提供磁盘跨越功能
通过把数据分成多个数据块并行写入/读出多个磁盘以提高访问磁盘的速度
通过镜像或校验操作提供容错能力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raid级别可以满足用户对存储系统可用性、性能和容量的要求。常用的raid级别有以下几种:nraid,jbod,raid0,raid1,raid0+1,raid3,raid5等。为提高可靠性和性能,常使用raid5和raid。下面分别简要介绍各自的原理及特点:

nraid即non-raid,所有磁盘的容量组合成一个逻辑盘,没有数据块分条。nraid不提供数据冗余。要求至少一个磁盘。

jbod代表just a bunch of drives,磁盘控制器把每个物理磁盘看作独立的磁盘,因此每个磁盘都是独立的逻辑盘。jbod也不提供数据冗余。要求至少一个磁盘。

raid0即data stripping数据分条技术。整个逻辑盘的数据是被分条分布在多个物理磁盘上,可以并行读/写,提供最快的速度,但没有冗余能力。要求至少两个磁盘。我们通过raid 0可以获得更大的单个磁盘的容量,且通过对多个磁盘的同时读取获得更高的存取速度。raid 0首先考虑的是磁盘的速度和容量,忽略了安全,只要其中一个磁盘住了问题,那么整个阵列的数据都会不保了。

raid 1,又称镜像方式,也就是数据的冗余。在整个镜像过程中,只有一半的磁盘容量是有效的(另一半磁盘容量用来存放同这一半完全一样的数据)。同raid 0相比,raid 1首
先考虑的是安全性,容量减半、速度不变。为了达到既高速又安全,出现了raid 10(或者叫raid 0+1),可以把raid 10简单地理解成由多个磁盘组成的raid 0阵列再进行镜像。

raid 3和raid 5都是校验方式。raid 3的工作方式是用一块磁盘存放校验数据。由于任何数据的改变都要修改相应的数据校验信息,存放数据的磁盘有好几个且并行工作,而存放校验数据的磁盘只有一个,这就带来了校验数据存放时的瓶颈。raid 5的工作方式是将各个磁盘生成的数据校验切成块,分别存放到组成阵列的各个磁盘中去,这样就缓解了校验数据存放时所产生的瓶颈问题,但是分割数据及控制存放都要付出速度上的代价。raid 30、raid 50相对应的工作方式可以像raid 10那样去理解。
由此可见,使用raid功能组成阵列,总能做到单个磁盘无法做到的功能,所以说raid卡+多磁盘对我们来说是充满诱惑的。

⑷ RAID0,RAID1和RAID5有什么区别和原理

RAID 0:无差错控制的带区组

要实现RAID0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硬盘驱动器,RAID0实现了带区组,数据并不是保存在一个硬盘上,而是分成数据块保存在不同驱动器上。因为将数据分布在不同驱动器上,所以数据吞吐率大大提高,驱动器的负载也比较平衡。如果刚好所需要的数据在不同的驱动器上效率最好。它不需要计算校验码,实现容易。它的缺点是它没有数据差错控制,如果一个驱动器中的数据发生错误,即使其它盘上的数据正确也无济于事了。不应该将它用于对数据稳定性要求高的场合。如果用户进行图象(包括动画)编辑和其它要求传输比较大的场合使用RAID0比较合适。同时,RAID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比如所需读取的文件分布在两个硬盘上,这两个硬盘可以同时读取。那么原来读取同样文件的时间被缩短为1/2。
RAID 1:镜象结构

对于使用这种RAID1结构的设备来说,RAID控制器必须能够同时对两个盘进行读操作和对两个镜象盘进行写操作。通过下面的结构图您也可以看到必须有两个驱动器。因为是镜象结构在一组盘出现问题时,可以使用镜象,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它比较容易设计和实现。每读一次盘只能读出一块数据,也就是说数据块传送速率与单独的盘的读取速率相同。因为RAID1的校验十分完备,因此对系统的处理能力有很大的影响,通常的RAID功能由软件实现,而这样的实现方法在服务器负载比较重的时候会大大影响服务器效率。当您的系统需要极高的可靠性时,如进行数据统计,那么使用RAID1比较合适。而且RAID1技术支持“热替换”,即不断电的情况下对故障磁盘进行更换,更换完毕只要从镜像盘上恢复数据即可。当主硬盘损坏时,镜像硬盘就可以代替主硬盘工作。镜像硬盘相当于一个备份盘,可想而知,这种硬盘模式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但带来的后果是硬盘容量利用率很低,只有50%,是所有RAID级别中最低的。
RAID5:分布式奇偶校验的独立磁盘结构

从它的示意图上可以看到,它的奇偶校验码存在于所有磁盘上,其中的p0代表第0带区的奇偶校验值,其它的意思也相同。RAID5的读出效率很高,写入效率一般,块式的集体访问效率不错。因为奇偶校验码在不同的磁盘上,所以提高了可靠性。但是它对数据传输的并行性解决不好,而且控制器的设计也相当困难。RAID 3 与RAID 5相比,重要的区别在于RAID 3每进行一次数据传输,需涉及到所有的阵列盘。而对于RAID 5来说,大部分数据传输只对一块磁盘操作,可进行并行操作。在RAID 5中有“写损失”,即每一次写操作,将产生四个实际的读/写操作,其中两次读旧的数据及奇偶信息,两次写新的数据及奇偶信息。

⑸ 分析下图所示由 ROM 阵列构成的电路,写出输出 D 和 Ci 的最小项表达式, 列出真值表并总结其逻辑功能。

c=C(i-1)
D=A'B'c+A'Bc'+AB'c'+ABc=A⊕B⊕c ,A异或B异或c
Ci=A'B'c+A'Bc'+A'Bc+ABc=A'B'c+A'Bc'+Bc(A'+A)
=A'B'c+A'Bc'+Bc=c(A'B'+B)+B(A'c'+c)=c(A'+B)+B(A'+c)
=A'c+A'B+Bc。

⑹ 关于电路板

电阻加电容典型的滤波嘛
既然要用到AD来采集
那你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是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特别容易受到干扰
那个放大电路我看很有可能是接成射随电路了
因为我实习的时候,碰到过一个温度采集电路
它是用AD590来采集信号
然后经过滤波,再经过LM358
再经过一个1451AD(型号好像是1451,反正那个AD的引脚只有8个引脚)传给单片机的

电路图你网络一下RC滤波器
就能看到很多的

⑺ 自动控制原理中劳斯阵列是怎么写出来的方程是s3+3s2+2s+K=o

设线性系统特征方程为:D(s)=a0sn+a1sn-1+a2sn-2+……+an=0,a0>0劳斯表为:s3 1 2,s2 3 K,s1 (3*2-k*1)/1=6-k 0,s0 [(6-k)k-3*0]/3=(6-k)k/3。

反馈控制系统在反馈控制系统中,控制装置对被控装置施加的控制作用,是取自被控量的反馈信息,用来不断修正被控量和控制量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被控量进行控制的任务,这就是反馈控制的原理。

自动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任务,首先要将被控制对象和控制装置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自动控制系统。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对象的输出量即被控量是要求严格加以控制的物理量。

它可以要求保持为某一恒定值,例如温度、压力或飞行轨迹等;而控制装置则是对被控对象施加控制作用的相关机构的总体,它可以采用不同的原理和方式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但最基本的一种是基于反馈控制原理的反馈控制系统。

⑻ RAID 0 1 3 5的工作原理

楼上的RAID0和RAID5说法错误!!!RAID0是2块(或2以上)硬盘做,不需要2的倍数!
raid5是3块(或3以上)做。而不是楼上说的4或4的倍数。

RAID0:N(N不小于2)块盘组成raid0,容量是单盘的N倍,将一个数据平分写到N块盘里。写入速度是单盘的N倍。但若有一块盘坏了,那么服务器所有数据丢失。
RAID1:2块盘组成raid1,容量和单盘容量一样。2块盘写入的数据完全相同(当然你只能看到一个盘),写入速度不变。允许坏一个盘,数据不丢失。
RAID5:N(N不小于3)块盘组成raid5,容量是单盘的“N-1”倍。写入速度加快(具体看raid卡所支持的速度比)。数据平分到N块盘,每盘除写自己的数据,还要分担其他所有盘的一部分数据。当其中坏了一块盘,其他所有盘分担的数据可以组成坏盘丢失的数据。允许坏一个盘,数据不丢失。

希望采纳!

⑼ CAD中如何沿弯曲线路阵列

使用measure定距等分命令,将需要阵列的对象设置为块,然后按照提示操作就可以,实现的结果如下图。

⑽ 阵列天线的工作原理

阵列天线的辐射电磁场是组成该天线阵各单元辐射场的总和(矢量和)。由于各单元的位置和馈电电流的振幅和相位均可以独立调整,这就使阵列天线具有各种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是单个天线无法实现的。
图1为最简单的二元天线阵。把功率P馈给一个天线单元时,在天线最大辐射方向足够远(距离r)的A点产生场强E0,当把同样的功率馈给等幅同相二元天线阵(图1)时,每个天线单元得到一半功率,它们在A点各产生相同的场,则合成场强。也就是说,总馈电功率不变,而产生的场强却增大到原来倍,即天线阵的增益增大,与一个单元相比,辐射也较集中。上述结论是在认为两天线单元间相互没有影响时得出的,这只有当两单元相距很远时才能达到。天线阵的单元数越多,天线阵的增益就可能越高,当然天线阵的尺寸也就越大。

阅读全文

与与阵列电路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收到保险公司赔的小车维修怎么做账 浏览:988
pubg12月2日什么时候维修好 浏览:920
农机乱档维修视频 浏览:143
nzone保修时间查询 浏览:769
属于节水家电有哪些 浏览:945
定远电器维修 浏览:236
联想显示器维修多少钱 浏览:436
晋城煤气灶家电维修 浏览:452
贴片电路板 浏览:341
家电来源渠道有哪些 浏览:348
防水三元丁什么材料好 浏览:664
4s店显示屏保修多少年 浏览:655
家居产品的设计分析 浏览:257
厕所防水油怎么去除 浏览:212
京东家电专卖店关集店怎么样 浏览:20
南京市民维修热线电话 浏览:42
金正音箱维修点查询 浏览:220
保修后刷机 浏览:607
绍兴方太特约维修电话号码 浏览:619
雅士尔家具 浏览: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