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全地址译码方式译码是 什么意思
把09H的内容传送给DL,把DL中的内容(09中的内容)和30H中的内容进行或运算把02H的内容传送给AH下面是21号中断
⑵ 什么是译码电路
一种将二进制数据转换为被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据的译码电路,包括:第一移位寄存器,用于从LSD起4位4位地最后储存译码的被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据,该第一移位寄存器具有4位×N级(其中N是任意正整数),并由第一时钟信号进行移位控制;第二移位寄存器,用于从MSD起4位4位地储存要译码的二进制数据,该第二移位寄存器具有4位×M级(其中M是任意正整数),并由第二时钟信号进行移位控制,其控制方式是:对于第一移位寄存器中的每N级,在第二移位寄存器中移位一级;运算/逻辑装置,用于周期性地进行译码,其方式是:将从要译码的二进制数据的MSD起顺序选出的每个4位数据乘以16,并将其结果加到后面的4位数据上,从而输出译码的被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据,所述的译码包括:(a)第一过程,将从第一移位寄存器的每个4位数据乘4,并进行十进制校正和进位处理,在第一时钟信号的每一周期的前半周期输出中间结果;(b)第二过程,将所述每个中间结果乘4,并进行十进制校正和进位处理,将结果加到从第二移位寄存器来的4位数据上,以在第一时钟信号的每一周期的后半周期输出要储存在第一移位寄存器中的译码的被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据;以及缓存器,用于暂时储存从运算/逻辑装置输出的每一个中间结果。
⑶ 各个电路板上的字母都代表什么意思
U一般代表集成电路,也有ic表示的
V代表晶体管,二极管三极管之类
R代表电阻
C代表电容
L代表电感
J代表插座
TP代表检测点
F表示保险。举例说明。比如R代表电阻器、Q表示三级管等,表示电路功能编号。
R117:发光二极管
LAMP,C代表电容器;第三,D表示二极管,四位表示该器件在该电路板上同类器件的序号;第二个是数字,如“1”表示主板电路电路板上的各类符号的意思:主板上的电阻,一般情况下,第一个字母标识器件类别:主板上的变压器,“2”表示电源电路等等:晶体三极管:发射极,这是由电路设计者自行确定的,序号为17,C)。
(3)全译码电路板扩展阅读
电路板的名称有:陶瓷电路板,氧化铝陶瓷电路板,氮化铝陶瓷电路板,线路板,PCB板,铝基板,高频板,厚铜板,阻抗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铜刻蚀技术)电路板等。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
电路板可称为印刷线路板或印刷电路板,英文名称为(Printed Circuit Board)PCB、(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线路板(FPC线路板又称柔性线路板柔性电路板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
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和软硬结合板(reechas,Soft and hard combination plate)-FPC与PCB的诞生与发展,催生了软硬结合板这一新产品。因此,软硬结合板,就是柔性线路板与硬性线路板,经过压合等工序,按相关工艺要求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FPC特性与PCB特性的线路板。
⑷ 电路板上的TR、TH、J、L、CN、K、X都代表什么电子元件
Tr:三极管(transistor);
TH:热敏电阻(thermistor);
J:跳线或跳接点(jumper);
L:电感(inctor),L6表示编号为6的电感;
CN:接插件;
K:继电器;
X:晶体振荡器,陶瓷谐振器(crystal, ceramic resonator)。
(4)全译码电路板扩展阅读:
各个厂商都有自己的元件库,画电路图时的元件都从库里抓来的(大厂),对于一些不常见的,比如CON,JP,各个厂商的定义也会有所不同。
R(电阻)、FS(保险管)、RTH(热敏电阻)、CY(Y电容:高压陶瓷电容,安规)、CX(X电容:高压薄膜电容,安规)、D(二极管)、C(电容)、Q(晶体管)
ZD(稳压二极管)、T(变压器)、U(IC芯片)、J(跳线)、VR(可调电阻)、W稳压管、K开关类、Y晶振。
电路板上常常见到R107、C118、Q102、D202等编号,一般情况下,第一个字母标识器件类别,比如R代表电阻器,C代表电容器,D表示二极管、Q表示三级管等。
第二个是数字,表示电路功能编号,如“1”表示主板电路,“2”表示电源电路等等,这是由电路设计者自行确定的;第三、四位表示该器件在该电路板上同类器件的序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电子元器件
⑸ cpu采用8088,译码电路采用全译码方式,则片内地址为哪些
8088 CPU地址总线宽度为20位(A0~A19),6264芯片容量为8K×8位,使用低13位地址信号(A0~A12)作为片内寻址,使用高7位地址信号(A13~A19)作为片选地址译码。根据题目要求,6264芯片所占地址范围写成二进制形式为:
开始地址:0011 0010 0000 0000 0000
结束地址:0011 0011 1111 1111 1111
英特尔最新推出了第六代酷睿产品,采用全新一代的架构,性能提示、功能降低、续航更加长久、无论办公学习、畅玩游戏或者观看超高清影音,均得心应手,您也可以试试。
感谢您对英特尔产品的支持!
⑹ 有一全译码电路如图所示。试指出RAM芯片的地址范围
地址是8C00H-8DFFH,你自己在看看对不对!
A19-A18-A17-A16-A15-A14-A13-A12'A11----A0
1----0-----0----0----1-----1----0-----0---'0--------0;起始地址8C00H
1----0-----0----0----1-----1----0-----1---'1--------1;结束地址8DFFH
A19接G1自然为H有效,A18-A16经过或门接G2B\,全部为L有效,A15-A13接C-A,那么为了实现Y6\输出L则A15A14A13(即CBA)应该为HHL,不知你有没看懂,可以查一查138的datasheet,再看不懂就没办法了。
⑺ 已知CPU地址线为16位,如何用全译码的方式,设计一个译出地址为382H的地址译码电路
自己参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吧
⑻ 什么是全译码什么是部分译码
全译码法:全译码法将除片内寻址外的全部高位地址线都作为地址译码器的输入,译码器的输出作为各芯片的片选信号,将它们分别接到存储芯片的片选端,以实现对存储芯片的选择。
全译码法的优点是每片芯片的地址范围是唯一确定的,而且是连续的,也便于扩展,不会产生地址重叠的存储区,但全译码法对译码电路要求较高
部分译码法:所谓部分译码法即用除片内寻址外的高位地址的一部分来译码产生片选信号,部分译码法会产生地址重叠。
(8)全译码电路板扩展阅读
用预先规定的方法将文字、数字或其他对象编成数码,或将信息、数据转换成规定的电脉冲信号。编码在电子计算机、电视、遥控和通讯等方面广泛使用。编码是根据一定的协议或格式把模拟信息转换成比特流的过程。
在计算机硬件中,编码(coding)是在一个主题或单元上为数据存储,管理和分析的目的而转换信息为编码值(典型地如数字)的过程。在软件中,编码意味着逻辑地使用一个特定的语言如C或C++来执行一个程序。在密码学中,编码是指在编码或密码中写的行为。
将数据转换为代码或编码字符,并能译为原数据形式。是计算机书写指令的过程,程序设计中的一部分。在地图自动制图中,按一定规则用数字与字母表示地图内容的过程,通过编码,使计算机能识别地图的各地理要素。
n位二进制数可以组合成2的n次方个不同的信息,给每个信息规定一个具体码组,这种过程也叫编码。
数字系统中常用的编码有两类,一类是二进制编码,另一类是二—十进制编码。
⑼ 使用6116(2k×8)芯片组成4k×8存储器,起始地址为40000H,CPU用8088,使用全译码法设计译码电路。
微机原理与接口哇
⑽ 一全译码电路如图所示,试指出RAM芯片的地址范围.
8c000 H~8dfff H.顺便解释一下吧:A19必须为1,A18/17/16接到或门上,输出为0,因此它们输入也必须都为0,即000;RAM片选信号连接到138译码器第六脚,输入端A15/14/13为110,这样可以确定的A19~A13为1000 110,剩下A0~A12为可变引脚,范围为0 0000 0000 0000~1 1111 1111 1111,合起来就是8c000 H ~8dfff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