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报告,,麻烦大家给个参考
你可以在网络基尔霍夫定律验证实验报告,有很多的,个人觉得文科那个不错,还有道客巴巴的也挺精彩的。有非常多的相关知识,报告,你可以参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是你自己的啦。望采纳。
⑵ 在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试验中,若有误差,请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基尔霍夫定律验证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
1、测量误差;
2、电源内阻影响专;属
3、电源波动影响;(不是所有参数同时测量时)
4、连接线路的电阻和结点的接触电阻。
基尔霍夫(电路)定律既可以用于直流电路的分析,也可以用于交流电路的分析,还可以用于含有电子元件的非线性电路的分析。
(2)基尔霍夫电路实验报告扩展阅读:
由于似稳电流(低频交流电)具有的电磁波长远大于电路的尺度,所以它在电路中每一瞬间的电流与电压均能在足够好的程度上满足基尔霍夫定律。因此,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范围亦可扩展到交流电路之中。
在列写节点电流方程时,各电流变量前的正、负号取决于各电流的参考方向对该节点的关系(是“流入”还是“流出”);而各电流值的正、负则反映了该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的关系(是相同还是相反)。
通常规定,对参考方向背离(流出)节点的电流取正号,而对参考方向指向(流入)节点的电流取负号。
⑶ 急需 基尔霍夫定理的验证的心得体会 谢谢!
测量电压电流时,应该注意仪表的极性和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这样记录的数据才是准确的。
⑷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及故障判断的实验报告
1,测量误差
2,电源内阻影响
3,可能电源的波动影响(如果不是所有参数同时测量的)
4,连接线路的电阻和结点的接触电阻
⑸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报告
额。。。
可见光波长在400到700纳米,玻璃的尺寸远大于电磁波波长,如果要用电路分析的理论,那么用的也是分布参数的理论,这样基尔霍夫定理就不适用了
⑹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报告思考题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掌握直流电流表的使用以及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3.学习检查、分析电路简单故障的能力.
二.原理说明
1.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它们分别用来描述结点电流和回路电压,即对电路中的任一结点而言,在设定电流的参考方向下,应有ΣI =0,一般流出结点的电流取正号,流入结点的电流取负号;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在设定电压的参考方向下,绕行一周,应有ΣU =0,一般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的电压取正号,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相反的电压取负号.
在实验前,必须设定电路中所有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其中电阻上的电压方向应与电流方向一致,见图8-1所示.
2.检查、分析电路的简单故障
电路常见的简单故障一般出现在连线或元件部分.连线部分的故障通常有连线接错,接触不良而造成的断路等;元件部分的故障通常有接错元件、元件值错,电源输出数值(电压或电流)错等.
故障检查的方法是用用万用表(电压档或电阻档)或电压表在通电或断电状态下检查电路故障.
(1)通电检查法: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用万用表的电压档或电压表,根据电路工作原理,如果电路某两点应该有电压,电压表测不出电压,或某两点不应该有电压,而电压表测出了电压,或所测电压值与电路原理不符,则故障必然出现在此两点间.
(2)断电检查法: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根据电路工作原理,如果电路某两点应该导通而无电阻(或电阻极小),万用表测出开路(或电阻极大),或某两点应该开路(或电阻很大),而测得的结果为短路(或电阻极小),则故障必然出现在此两点间.
本实验用电压表按通电检查法检查、分析电路的简单故障.
三.实验设备
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根据型号的不同,EEL—Ⅰ型为单独的MEL-06组件,其余型号含在主控制屏上)
2.恒压源(EEL—Ⅰ、Ⅱ、Ⅲ、Ⅳ、Ⅴ均含在主控制屏上,根据用户的要求,可能有两种配置(1)+6 V(+5V),+12V,30V可调或(2)双路0~30V可调.)
3.EEL-30组件(含实验电路)或EEL-53组件
四.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如图8-1所示,图中的电源US1用恒压源中的+6V(+5V)输出端,US2用0~+30V可调电压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12V(以直流数字电压表读数为准).实验前先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1、I2、I3所示,并熟悉线路结构,掌握各开关的操作使用方法.
1.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红接线端插入数字毫安表的红(正)接线端,电流插头的黑接线端插入数字毫安表的黑(负)接线端.
2.测量支路电流
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各个电流值.按规定:在结点A,电流表读数为‘+’,表示电流流出结点,读数为‘-’,表示电流流入结点,然后根据图8-1中的电流参考方向,确定各支路电流的正、负号,并记入表8-1中.
表8-1 支路电流数据
各元件电压(V)
US1
US2
UR1
UR2
UR3
UR4
UR5
计算值(V)
测量值(V)
相对误差
4.检查、分析电路的简单故障(EEL—Ⅴ型无此实验)
在图8-1实验电路中,用选择开关已设置了开路、短路、元件值、电源值错误等故障,用电压表按通电检查法检查、分析电路的简单故障:首先用选择开关选择‘正常’,在单电源作用下,测量各段电压,记入自拟的表格中,然后分别选择‘故障1~5’,测量对应各段电压,与‘正常’时的电压比较,并将分析结果记入表8-3中.
表8-3 故障原因
故障1
故障2
故障3
故障4
故障5
⑺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报告以及实验数据
依照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知:b节点: I1+I2=I3 或 I1+I2-I3=0e节点同b节点依照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可知: 左环路 10V = I1×500Ω + I3 ×300Ω + I1×510Ω和右环路 8V = I2×1000Ω + I3 ×300Ω + I2×220Ω三式联立可求解:I1,I2,I3 ,然后 I3 ×300Ω即为电压表读数适中均按标量定义。
(7)基尔霍夫电路实验报告扩展阅读:
波长分布规律:
实际物体的辐射能的波长分布规律,随物体和温度而异。设实际物体辐射任一波λ的辐射能力为Eλ,在同温度下的黑体辐射相同波长的能力为E0λ。
若Eλ/E0λ=常数,即物体的辐射能力与波长无关,则这种物体称为灰体。大多数工程材料在热辐射波长范围内接近于灰体。灰体的辐射能力E可表示为:式中C(<C0)为灰体的辐射系数,其数值与物体的表面状况及温度有关。
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同一温度下黑体的辐射能力之比ε,等于各自的辐射系数之比ε=E/E0=C/C0。ε称为黑度,它代表物体的相对辐射能力。
G.R.基尔霍夫发现,任何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吸收率A的比值都相同,且该比值恒等于同温度下绝对黑体的辐射能力,即:此式称为基尔霍夫定律。它表明物体的吸收率与黑度在数值上相等,即物体的辐射能力越大,吸收能力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