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正尖脉冲什么是负尖脉冲
相对高于基准电平的脉冲就是正尖脉冲,低于基准电平的脉冲就是负尖脉冲。基准电平是电子电路的公共地,当然也可以接大地。
脉冲指电子电路中的电平状态突变,既可以是突然升高(脉冲的上升沿),也可以是突然降低(脉冲的下降沿),正尖脉冲就是脉冲的上降沿; 负尖脉冲就是脉冲的下降沿。
在t=t1时,u1突然下降到零(这时输入端不是开路,而是短路),也由于uC不能跃变,所以在这瞬间,u2=-uC=-U=-6V, 极性与前相反。而后电容经电阻很快放电,u2很快衰减到零。这样,就输出一个负尖脉冲。
如果输入的是周期性矩形脉冲,则输出的是周期性正、负尖脉冲。比较u1和u2的波形,可看到在u1的上升跃变部分, u2=U=6V,此时正值最大;在u1的平直部分,u2≈0;在u1的下 降跃变部分,u2=-U=-6V,此时负值最大。
这种输出尖脉冲反映了输入矩形脉冲的跃变部分,是对矩形脉冲微分的结果。因此这种电路称为微分电路。
RC微分电路具有两个条件:τ《tp(一般τ<0.2 tp);从电阻端输出。在脉冲电路中,常应用微分电路把矩形脉冲变换为尖脉冲,作为触发信号。
② 晶闸管正常工作,触发电路应该满足那些要求。
①触发脉冲信号应具有足够大的电压和电流,一般要求触发电压幅度为4~10V。
②触发电路不输出触发脉冲时,触发电路因漏电流产生的漏电压应小于0.15~0.2V,以避免误触发。
③触发脉冲要有一定的宽度以保证晶闸管可靠导通。触发脉冲的宽度最好取20~40us。
④触发脉冲前沿要陡,以保证触发时间的准确性,一般要求前沿时间不大于10us。
⑤触发脉冲应与主回路同步,保证主电路中的晶闸管在每个周期的导通角相等。
⑥触发信号应具有足够的移相范围,相位应能连续可调。
③ 有谁能给我解释一下汽车电路中的"正触发"和"负触发"具体是什么意思
正负触发原理,其实很简单的,就是外界传感器对控制器的信号输入。在汽车上正触发一般代表高电位--12v,负触发一般代表低电位--搭铁--0v。正触发就是通过传感器把高电位输入到控制器中来,负触发同理;正负触发也同理
④ 急!!!触发声控电路原理图
可以的。蜂鸣片的信号加到开关三极管基极上作为触发信号。如要控制交流电(220V),执行器件要用可控硅安全。至于是正触发还是负触发,就看你三极管的输入电路的设置了。反正一般是有声响就动作。
⑤ 为什么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脉冲移相范围比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要大
由于脉冲“G”、“K”输出端有电容影响,故观察输出脉冲电压波形时,需将输出端“G”和“K”分别接到晶闸管的门极和阴极(或者也可用约100Ω左右阻值的电阻接到“G”、“K”两端,来模拟晶闸管门极与阴极的阻值),否则无法观察到正确的脉冲波形。
⑥ 按住触发开关只输出一个脉冲的电路
用常见的555时基集成电路做双稳开关,具有线路简洁、动作可靠、输出电流大的优点,可直版接驱动继电权器类负载,实现用一只轻触键控制负载的通断。 电路见图1。电路刚通电时,C1的存在使IC(555)⑥脚获得一正脉冲,其③脚输出低电平,此时C2上无电压。按一下轻触键S,C2上“0”电平作用于IC的②脚,③脚翻转为高电平,通过R3对C2充电。S释放后,C2充电到Vcc,而IC的②、⑥脚被R1、R2偏置于1/2Vcc,③脚高电平状态保持不变。再按一下S,C2上电压使IC⑥脚电压大于2/3Vcc,③脚又翻转为低电平。S释放后,C2上电压通过R3、IC③脚放电,②、⑥脚的电压仍为1/2Vcc,③脚低电平的状态可维持不变。由此可见,每按S一次,IC③脚高、低电平就变换一次。 本双稳开关只要每次按键的时间不超过1秒,就能正常实现IC③脚高低电平的变换。但如果按住S不放,则IC③脚高低电平不断变化。向左转|向右转
⑦ 预充电路的作用是什么
富路车厂配充电器应该是英博尔充电器的,有需求可以发消息我,我们是潍坊天能办事处、同时和铁成、英博尔、华为等品牌产品做地区代理。不知道你车上是免维护还是加水电池的?
⑧ 触发二极管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作用
原理:当电路接通交流市电后,交流市电便通过负载电阻R1、电位器专RP
、电阻R2
向电容器属C充电只要电容器C上的充电电压高于双向触发二极管的转折电压.电容器C
便通过限流电阻R1以及双向触发二假管VD1向双向可控硅VS的控制极放电.触发可控硅VS
导通。改变电位器RP的阻值便可改变向C充电的速度.也就改变了
双向可控硅的导通角。由于双向触发二极管在正、反电压下均能工作,所以整个电路可以工作于交流电的正
、负两个半周。
触发二极管用来触发双向可控硅
,在电路中作过压保护等用途。
⑨ 触发器的初始状态Q1Q2=0,加入3个时钟正脉冲后,电路的状态将变为
第一个时钟脉冲到来之前,第一个触发器由于J=K=1,R=1,它的功能是“计数”,第二个触发器J=K=Q1=0,它的功能是“记忆”。因此第一个脉冲之后,Q1Q2=10;
第二个时钟脉冲到来之前,第一个触发器由于J=K=1,R=1,它的功能是“计数”,第二个触发器J=K=Q1=1,它的功能是“计数”。因此第二个脉冲之后,Q1Q2=11;
第三个时钟脉冲到来之前,第一个触发器由于J=K=1,R=/Q2=0,它的功能是“复位”,第二个触发器J=K=Q1=1,它的功能是“记忆”。因此第三个脉冲之后,Q1Q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