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家用照明电路一般采用什么电路
家庭照明,一般用的是两线制,即零线+火线,很少提供地线的。只有插座等动力线才有专地线提供属。
如果是自己家改造,建议敷设一根黄绿双色地线,将照明灯具金属外壳提供的接地与其相连,增加安全系数。
灯具常用的是并联方式,每一个或者两个房间敷设一路线供电,家庭可以根据房间多少敷设2~4路照明线路,不要为了省线敷设一路,那样出了问题就都不能亮了。
⑵ 日常生活中,照明电路的接法为什么如题 谢谢了
生活中的照明电抄路的接法叫“袭单相一火一零”接法,在整个小区或者供配电系统中一般都为“三相四线制”方式供电,不是什么星形或者是三角形接法,星形接法或三角形接法是指三相的电器设备(比如电动机等)的接线方法,不是指单相的照明线路的接法,“供电方式”和“接线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是一回事。
⑶ 照明电路接线规则,急啊
1.一般多为单控制接线,特殊场合回用到双控,甚至多控的接法,但二者的原则是必须保证制回路中的相线(火线)必须首先通过开关,然后通过灯具,最后再回到零线。
2.在实际的接线过程中,当然也会遇到,多灯一控的情况,这里最好采用灯具之间并联的方法,因为这样能保证各独立灯具之间尽量工作在额定电压下,使其独立高光效。
电路:由金属导线和电气、电子部件组成的导电回路,称为电路。在电路输入端加上电源使输入端产生电势差,电路即可工作。有些直观上可以看到一些现象,如电压表或电流表偏转、灯泡发光等;有些可能需要测量仪器知道是否在正常工作。按照流过的电流性质,一般分为两种。直流电通过的电路称为“直流电路”,交流电通过的电路称为“交流电路”。
⑷ 照明电路的工作原理
照明电路的工作原理:
1、启辉阶段:接通电源→启辉器辉光放电→电路接通→灯丝预热→辉光放电停止后→双金属片冷却收缩→与静触片断开→镇流器产生较高的脉冲电压→灯管内水银蒸气弧光放电→辐射出紫外线发出白光。2、工作阶段:灯管启辉后,镇流器由于其高电抗,两端电压增大;启辉器两端电压大为减少,氖气不再辉光放电,电流由灯管内气体导电形成回路,灯管进入工作状态。
(4)庭照明电路的扩展阅读
通常来说照明线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电度表;断路器(漏电保护开关);连接导线;闸刀开关;开关、插座、电器控制器;照明灯具。
灯座:作用是固定灯泡(或者灯管)。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螺丝口和卡口(插口)灯座;按其安装方式可分为吊式灯座(俗称灯头)、平灯座和管式灯座;按其外壳材料可分为胶木、瓷质和金属灯座;按其用途还可分为普通灯座、防水灯座、安全灯座和多用灯座等等。
开关:作用是接通或断开电源的器件,一般称灯开关。根据安装形式分为明装式和暗装式。明装式有拉线开关、拨把开关(又称平开关)等,暗装式多采用拨把开关(也称跳板式开关)。按其结构分为单极开关、双极开关、三极开关、单控开关、双控开关、多控开关及旋转开关等。
插座:作用是为移动式照明电器、家用电器或其它用电设备提供电源。它连接方便、灵活多用,有明装和暗装之分,按其结构可分为单相双极双孔、单相三级三孔(有一极为保护接地或接零)和三相四极四孔(有一极为接零或接地)插座等。
⑸ 220v家用照明电路的电流是多少
电压是220-240伏,电流是根据家庭电器及使用程度有关,一般3口之家,电流在10安(用电量最大时回)左右,我国的家庭用答电电压是220V,而电器的功率一般是一定的,所以家庭用电的电流就是(电器的功率/220)。
⑹ 什么是照明电路是家用电路吗
照明电路就是家里楼上楼下客厅厨房所有有关照明的电路,家用电路还涵盖了插座空调什么的
⑺ 什么是离舍照明电路
离舍照明电路,顾名思义,离开房子的照明电路,就是室外照明的意思。
包括庭院照明,路灯等等。
⑻ 照明电路连接电路步骤
电路图如下:
1.先把闸刀开关,吊线盒,拉线开关,圆木在五合板或木板的预定位内置固定好。闸容刀开关的安装,必须使向上推时为闭合,不可倒装。
2.把两条铝心导线平行架设,用瓷夹板将导线固定好;并按电路用铝心导线把闸刀开关,拉线开关和吊线盒接好,用花线把吊线盒跟灯头连接起来。拉线开关必须与火线串接,螺口灯头的螺旋套必须与地线连接。灯头和吊线盒接线时裸铜丝不能外露,以防短路。在闸刀开关的输入端用插头接线,接线时注意不要使接插头的两导线裸露部分相碰而发生短路。
3.经检查无误后,在闸刀开关上接好保险丝,安上灯泡后将插头插入实验室插座内,将闸刀开关合上,拉动拉线开关,看灯泡是否发光。
⑼ 照明电路的连接方法
两跟线先通过电能表-熔断器-闸刀开关再进入家庭
火线和开关串联开关和各个用电器(灯泡)并联
插座是左边零线右边火线中间接地线
⑽ 常见的照明电路敷设分哪三种
在室内照明线路进行敷设时如采用管配线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明管配线,钢管壁厚不应小于1.0mm,装于潮湿、易腐蚀场所的明管,以及埋在混凝土内的暗管,钢管壁厚不应小于2.5mm,管壁应经过除锈和防腐处理。
2、采用硬塑料管配线时,明敷设管壁厚不应小于2mm;暗敷设管壁厚不应小于3mm。在易燃、易爆场所,明敷设时,禁止使用硬塑料管配线。
3、钢管或硬塑料管的管径选择,管内导线截面总和(包括绝缘层)不应超过管子有效面积的40 %,最小管径不应小于13mm。
4、管子转角处的弯曲半径,一般不小于管子外径的6倍。敷设于混凝土内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子外径的10倍。管子的弯曲角度不应小于90°。
5、明管采用管卡固定。钢管管卡间的距离一般不大于2.5m,当管子外径大于50mm时,管卡间的距离可不大于3.5m。硬塑料管管卡间的距离,管径在20mm以下时为1m,管径在20~40mm 时为1.5m,管径在40mm以上时为2m。
6、钢管与钢管之间或钢管与接线盒之间,一般采用丝扣连接。硬塑料管之间可采用套接或焊接。
7、采用钢管布线时,同一管路的导线必须穿在一根管内。不同电压的回路,禁止同管敷设,管内导线不得有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