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太阳电池给铅酸蓄电池原理图,太阳能电池给5v蓄电池充电的电路图
电压合适的话 直接通过一个二极管连接蓄电池即可!
不过没5V的蓄电池 。
铅酸蓄电池都是2V一格,常见的是6V 12V 。。
❷ 求一24V铅酸蓄电池充电器电路
你需要提供蓄电池的容量,这与充电电流的选择有关系。
❸ 求铅酸蓄电池充电电路
你可以买一个温控开关来控制初级电压,达到次级电压连续可调,电流会在电压提高的情况下成比例提高,
注..温控开关必须是双向可控硅组成的。
❹ 12V的蓄电池充电器电路图是什么
12V的蓄电池充电器电路图是:
❺ 求一个12V铅蓄电池的简易充电电路
三段式充电是针对锂电池的。13.8v也是对锂离子电池的,因为锂离子电池每节电压是3.7v,4节串联就是13.8v。
你是铅酸电池,是不需要三段式充电的。12v的铅酸电池,充电时由于内阻有呀降,所以充电电压要13.5v-15v才行。用13.8v的充电器给12v的铅酸电池充电,是合理的。由于充电器会保证充电电流不会超过要求,可以保证铅酸电池充电安全。
❻ 铅酸蓄电池充电原理的原理
1.极板
根据蓄电池容量选择适当规格极板及数量组合而成。于充放电时,两极活性物质随着体积的变化而反复膨胀与收缩。两极活性物质中,阴极板之海绵状铅的结合力较强,而阳极板之过氧化铅的结合力弱,因而在充放电之际,会徐徐脱落,此即为铅蓄电池寿命受到限制的原因。期使蓄电池使用期限延长,能耐震并耐冲击,则阳极板的改良即成当急要务。
玻璃纤维管式的阳极板:
此乃以玻璃纤维制的软管接在铅合金制的栉状格子(蕊金)上,在软管和蕊金间充填铅粉之后,将软管密封,使其发生变化,产生活性化物质,由于活性化物质不会脱落,与电解液接触亦良好,是一种非常好的极板材料。使用具有这种极板的蓄电池是电动车唯一的选择。编织式软管乃以9microm(μ)的玻璃纤维编成管袋状,弹性好,可耐膨胀或收缩,而且对电解液的渗透度也非常良好,此软管乃是最佳产品,长久以来,实用绩效良好。
糊状式极板:
就是将稀硫酸炼制之糊状铅粉涂覆在铅合金制的格子上,俟其
干燥后所形成之活性物质。这种方式一直被采用在铅蓄电池的阴极板上,同时亦使用在汽车,小货车的蓄电池阳极板上。
2.隔离板
能防止阴、阳极板间产生短路,但不会妨碍两极间离子的流通。而且经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劣化,或释放杂质。铅蓄电池一般都使用胶质隔离板。
3.电池外壳
耐酸性强,兼具机械性强度。电动车用的蓄电池外壳乃使用材质强韧之合成树脂经特殊处理制成,其机械性强度特别强,上盖亦使用相同材质,以热熔接着。
4.电解液
电解液比重以20℃的值为标准,电动车用的蓄电池完全充电时之电解液标准比重为1.280。
5.液口栓
液口栓的功能为排出充电时所产生的气体及补充纯水,测定比重。
❼ 铅酸蓄电池充电器的电路原理图
充电原理分析:1.维护充电:当电池电压较低时(可设定,本电路预设在9V以下),充电器工作在小电流维护充电状态下,工作原理为U1C⑨脚(同相端)电位低于⑧脚(反相端),U1C输出低电位,T4截止。U1D 11 脚电位约0.18V.此时充电电流约250mA(恒流电路由R14,U1D,T1B周边外围电路构成,恒流原理).2. 快速充电:随着维护充电继续,电池电压逐渐升高,当电池电压超过9V时,充电器转入大电流快充模式下,U1C⑨脚(同相端)电位高于⑧脚(反相端),U1C输出高电位,T4导通,U1D 11 脚电位约为0.48V,充电器恒定输出约1A电流给电池充电。3. 限压浮充:当电池接近充足电时,充电器自动转入限压浮充状态下(限压浮充电压设定为13.8V,如为6V蓄电池,则浮充电压应设定为6.9V), 此时的充电电流会由快速充电状态下逐渐下降,至电池完全充足电后,充电电流仅为10~30mA,用以补充电池因自放电而损失的电量。4. 保护及充电指示电路:本电路设有反极性保护电路,由D4,U1C,U1D,T1及外围元件构成,当电池反接时,充电器限制输出电流不致发生事故。充电指示由U1A,D7及外围元件构成,充电时,D7点亮,充电器进入浮充状态后,D7熄灭,表示充电结束。5. 本电路略为修改电路参数即可任意调整充电电流,浮充电压以满足不同规格电池的需要。6. 物料清单
❽ 来一个懂得给我说一下铅酸蓄电池充电 电路的工作原理!有图!
当12V电池接入电路后,由VT2、R1、C1组成振荡器开始工作,通过变压器T2将振荡信号输出给晶闸管 VT1的控制栅极,使控制晶闸管 VT1随着控制信号的节奏进行开启与关闭,输出脉冲电压,为12V电池充电。随着12V电池电压的升高,T2输出的脉冲变窄,晶闸管 VT1输出电流减小。
可调电池RP用于调节输出电压,控制充电电流的大小和充电限制电压。
❾ 请教关于开关型铅酸蓄电池充电电路有关问题
你是学单片机的?使用MCU来控制PWM?
先入正题。
1、PWM的DUTY(占空比)设置有两种方式:
[1]、根据电池的情况(是否充满和充电程度)来设置PWM的DUTY。比如电池已经接近充满,单个12V铅酸电池达到13.8V,且电流小于电池容量的40分之一时(10AH电池小于0.25A)认为电池充满,这个时候不管外部光电池板功率可以输出很大的情况也只是很小的功率为电池充电,虽然保护了电池,但浪费了电能;
[2]、根据光电池板的最大输出功率为电池充电。这种是为光电池最大功率跟踪状态,是最节约电能的做法,但电池充满时一样会过充。但在实际使用中,过充较少发生,所以对电池只有很小的危害。 在实际使用中,电池经常处于半饱状态,如果电池经常处于4分之3饱状态时则最高效,电池不受损且整个系统工作在最高效率模式。这是最推荐的使用的工作方式。
2、PWM的工作频率不会像你说的那么低,0.1秒的周期,只能算是间歇工作,而不是脉冲工作。真正带有铅酸电池修复功能的脉冲频率是8.333KHZ。所以,你也不用考虑在它开或关的时候去检测电压和电流了。你不可能用这么快速准确的AD转换器,不是买不到,而是价格非常贵,AD公司的模拟AD转换器,高速的一颗十几美金,而且非常不好买。况且,快速处理大量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处理本身数据离散性大,设计高精密高速的算法编程也是一个较难的问题。也许你想问,为什么是高精密的?因为,如果你的电池容量非常大,也就意味着内阻极小,较小的充电电流比如5A,对于电池电压的上升也是非常小的,可能是毫伏特级,不用超精密的AD转换器能行吗?
3、电压电流都必须电容滤波后检测,不用管是开是关。
我还发现了你设计思路问题。你说的检测到电池电压比光电池高的情况,这是肯定有的了。为什么,当然是光电池电压被拉低后MCU检测到低光电池电压关闭。总之,不止是你的控制方式有问题,而且你的M1工作在非DC/DC下很容易发热发烫而使寿命减少。
❿ 铅酸蓄电池的充电电路,看不懂能请高人仔细指点(每个阶段:涓电流-》大电流-》涓电流)如何检测是否
R12=0.47欧姆,这个电阻就是取样电阻,根据电阻上的压降计算涓电流和大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