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维修费多少以上要予以资本化处理
您好,会计学堂晓海老师为您解答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第三内十一条规定,纳税人的容固定资产修理支出可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纳税人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如有关固定资产尚未提足折旧,可增加固定资产价值;如有关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可作为递延费用,在不短于5年的期间内平均摊销。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定资产修理,应视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一) 发生的修理支出达到固定资产原值20%以上;
(二) 经过修理后有关资产的经济使用寿命延长二年以上;
(三) 经过修理后的固定资产被用于新的或不同的用途。
按照原国税发[2000]84号的规定,这里是否含本数没有明确说明,通常情况下理解(仅限于理解)是含本数的。但是还应该注意“修理支出达到固定资产原值20%以上”不是唯一标准,如果达到(二)、(三)任何一条情形的修理费,税法都要求进行资本化处理。
欢迎点我的昵称-向会计学堂全体老师提问
2. 会计科目里修理费和维修费意思一样吗
修理费是不动产
机器设备或电子设备等坏了修理的费用,维修费就是平时的设备维护或设备坏了修理,所以修理费和维修费意思是基本相同,但是维修费的用途大于修理费。
3. 固定资产维修费支出与一般维修费之间的区别
会计上对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与维修费(大修)没有和税法那样进行明确的一刀切的规范,但是也作了理论上的描述:
固定资产的技术改造支出。包括为了改进产品性能,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对固定资产进行的技术改造。如对原机器设备进行改装,对房屋建筑物进行改建、扩建,或易地重建,或者提高装修档次等。
大修理,是对达到一定使用年限的固定资产,根据技术规程的规定进行全面的检修。机器设备大修理的内容包括把设备全部拆卸、更换和修复全部的磨损零件,校正和调整整个设备,恢复机器设备的原有精度、性能和效率;房屋建筑物大修理的内容包括就原有规模、原在地点和原有结构进行翻修和改善地面工程,房屋建筑物的效能得以恢复和较以前有一定的提高;或者是对部分倒塌、毁损的房屋建筑物,尽可能地利用其原有材料进行修复。大修理的特点是:修理范围大,间隔时间长,所需费用多,并具有固定资产局部再生产性质。
比较一下很容、容易看出来,凡是对固定资产进行“修复”,没有改变其“性质”的,属于局部再生产性质的是修理费;对固定资产进行“改造”的,改变其用途、属性等等,即固定资产发生全局性变化的就属于更新改造了。
4. 维修费核算哪些内容
修理费通常是指固定资产修理费。
由于固定资产使用期较长,为了使固定专资产经常处于最佳状属态,恢复其使用价值,就需要经常进行修理或修复,或发出的费用支出,就是修理费。
5. 维修费和维护费的区别,税率一样吗
维修费和维护费来的税率不一样。自
维修费和维护费的区别:
1、包括范围不同
维修费包括20款,即电力建设基金收入、三峡工程建设基金收入、养路费收入、车辆购置附加费收入、铁路建设基金收入、公路建设基金收入、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收入、邮电附加费基金收入、港口建设费收入。
而维护费包括企业依法交纳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教育费附加等税费、
矿产资源补偿费、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税费,以及在上缴国家之前,由企业代收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等。
2、计算方法不同
维修费计算公式为:
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
而维护费计算公式表示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3、性质不同
维修费是社会性的内涵因素决定,维护费是价值的体现,维护费往往不等于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维修费
网络-维护费用
6. 维修材料以前年度做的固定资产,现在能否更改为修理费
若维修不可以增加使用功能或延长使用寿命,则是不可以增加“固定资产”原值的。如题的账务处理可以作为会计差错进行调整,因为金额较小,且涉及多年的以前年度,所以可在发现当年作一次性的调整。
调整分录如下:
1、原值冲出 Dr:管理费用(营业成本)
Cr:固定资产
2、按维修费计提的累计折旧折旧冲出
Dr:累计折旧
Cr:管理费用(营业成本)
注:若该管道涉及的产品只有一项,则可以直接入该产品的营业成本,若生产的产品多项,则需要按一定合理的比例进行分摊。
因为调整的均为以前年度已经实现的损益,故不在“制造费用”中归集,直接入销售成本科目。
若该管道是无关生产,或主要非生产用途,则调整的损益科目为“管理费用”。
7. 修理费应该计入那个科目
修理费应记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制造费用、营业成本会计科目(不同用途计入不同科目),例如管理部门的修理费计入管理费用,销售部门的修理费计入销售费用。
企业为生产加工业的,设备修理费,取得的进项票是维修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票,应计入制造费用科目。固定资产的修理费,取得的进项票是维修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票,应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如果是车间部门的修理费,有以下几种情况:
(1)属车间使用的房屋建筑物的固定资产发生的维修费都计入:管理费用。
(2)属车间的机器设备发生的维修费应计入:制造费用。
(7)维修费要改修理费扩展阅读:
会计科目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共同类科目:共同类科目的特点是需要从其期末余额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质。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类科目:有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6、损益类科目:有收入性科目和费用支出性科目。收入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科目。费用支出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科目。
8. 改造是属于维修费还是属于固定资产更
判断固定资产修理支出是资本化支出还是费用化支出:
(一)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企业将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的,应将相关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待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二)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在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生产车间使用固定资产发生的修理费用计入管
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扩展阅读: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在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上规定有着不同之处,要注意区分。
一、会计准则规定: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满足“(一)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扣除其账面价值;不满足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的固定资产先转入“在建工程”,完成后再转入固定资产。
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管理费用——修理费用“,”销售费用——修理费用“等科目核算。
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
(一)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是指改变房屋或者建筑物结构、延长使用年限等发生的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
(二)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是指改变房屋或者建筑物结构、延长使用年限等发生的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
(三)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改建过程中发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计税基础。应当适当延长折旧年限,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一)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二)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通过长期待摊费用或固定资产科目核算。
(四)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
改建过程中发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计税基础。应当适当延长折旧年限,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通过长期待摊费用或固定资产科目核算。
三、异同分析处理
一般情况下的固定资产修理费在会计上是计入当期的成本费用,税务上也是可以税前扣除,对固定资产原值和计税基础不产生影响。对于更新改造和大修支出,会计上规定只要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即可计入被改造的固定资产原值,同时扣减被替换的部分,否则就进入当期损益。按会计准则规定对于更新改造或大修理支出是不能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的。
税务上对后续支出不能当期扣除的处理则有较多条件。首先分成了可以计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和“长期待摊费用”两种处理方式。其次对于可以计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的情况,只是说发生改扩建发生的支出可以增加计税基础,没有说可以扣减被替换部分的计税基础。而会计上对该情况的处理确是可以扣减,如因扣减产生的差额要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对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很有可能产生会计和税务差异。
做账要遵循会计准则,纳税要遵循税法,二者不同时通过纳税调整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