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温度信号采集电路及原理,求详细
要用热电偶测量温度,那就先说说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在两种不同导电材料构成的闭合回路中,当两个接点温度不同时,回路中产生的电势使热能转变为电能——温差电动势(Seebeck电压),这就是塞贝克效应。
热电偶Seebeck电压如果直接连到测量系统上连接到测量系统上会产生附加温差电路,因此不能通过简单地同电压表或者其他测量系统连接而进行测量。
热电偶需要一个特定的温度基准来补偿该冷端产生的误差。最常用规定方法就是使用可直接读取的温度传感器测量得到参考端温度,减去寄生端电压分量。这个处理方法被称为冷端补偿,
现有两种实现冷端补偿的技术——硬件补偿和软件补偿。硬件补偿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每种热电偶必须拥有一个分开的能够附加修正补偿电压的补偿电路,这样就会大大增加电路的成本。通常情况下,硬件补偿在精度上也不及软件补偿。您可以选择使用软件来进行冷端补偿。在使用可直接读取传感器测量得到基准端温度后,软件能够在被测电压上附加一个适合的电压值来消除冷端电压的影响。
图三为某种热电偶采集模块内部框图,温差电动势从右侧IN**输入,具体接法见图二,经过ADC(模数转换)转换成数字信号,存入存储器(EEPROM)经由RS-485接口输出到计算机,计算机上要有采集模块相应的驱动程序,通过相关软件进行显示(一般模块厂商会提供,或者可以借助驱动程序自己写)。
㈡ 求电路图,要求:我手中有一个温度电路,它是通过ds18b20测温,当温度超过80度时,该电路输出端
怎么这么复杂啊,简单的的,购买一个温控表,把探头放在你测量温度的地方,温控表接控制风扇,温度到你的风扇就启动了,温控表有12v输出的,不行添加个变压器加个二极管就可以了。
㈢ 温度传感器电路图
TA75458是双运算放大器,A1和A2是它的两个运算单元。
2SC1815是NPN型硅三极管。
6.2V那个元件是稳回压二极管,输出电压为6.2伏。答
12V当然是直流了,前面的“+”号就表示电源的正极。
看来你是个门外汉,还是先学学基础知识吧。
㈣ 简单的温度控制电路设计
你这个题目是个模拟温控器,只要求开和关两种状态,没有PID温度调节的要求,没有精度要求,不要求线性刻度,简单得很啊。
基本思路,温度传感器可以用热敏电阻,可以用热电偶,热电偶输出一个与温度有关的电压,需要有冷端参考点,稍微麻烦点儿。半导体热敏电阻和铂热敏电阻,温度与阻值非线性关系。最省事的是用AD590这个温度传感器,就2条腿儿,温度与电流大小呈线性关系,每变化1℃(1K),流过的电流变化1uA。AD590的V+端接5V,V-端接1KΩ采样电阻,电阻另一头接地。电阻两端得到与温度呈线性关系的电压,1mV/℃。
这个电压用运算放大器同相放大10倍,送进电压比较器的一个输入端,比较器的另一输入端接一个10KΩ滑动变阻器的滑臂,滑动变阻器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20KΩ电阻再接5V,用于设定温度。比较器有两个,一个用于设定温度上限,另一个设定温度下限,决定加热器开关和风扇开关。用晶体管驱动继电器,继电器驱动加热器和风扇。两个比较器的输出可以先做逻辑处理,比如开加热就关风扇,开风扇就关加热。
运放最便宜的四运放LM324、双运放LM358、单运放uA741、OP07都行,比较器可以用运放做,也可以用专用的双比较器LM393。具体电路网上找或者模电书都有,或者这些器件的datasheet上也有。
分块做好,连到一起调试即可。
㈤ 温度开关电路原理
固体膨胀式 温度开关的工作原理
温度仪表对于不同的温度测量范围,应选用结构不同的温度开关,在0℃~100℃的温度范围内,通常采用固体膨胀式的温度开关,在100℃~250℃的温度范围内,大多采用气体膨胀式温度开关,对于250℃以上的温度范围,则只能采用热电偶或热电阻温度计,经过测量变送器转换为模拟量电信号,再将电信号转换为开关量信号。
固体膨胀式温度开关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不同固体受热后长度变化的差别而产生位移,从而使触点动作,输出温度的开关量信号。例如,有一种温度开关是用双金属片(黄铜片叠在铟钢片上)构成的,由于黄铜片的线膨胀系数较铟钢片大,在受热后,双金属片就会发生弯曲。当达到规定温度时双金属片自由端(温度开关的动触点〕产生足够的位移,与固定的静触点断开,送出开关量信号。温度仪表 气体膨胀式温度开关是按气体压力式温度计的原理工作的。它有一个测温包,内充氮气,通过密封毛细管接到压力开关的测量元件中。当被测温度达到规定值时,温包内的充气压力使压力开关动作
工作原理及控制过程
1.温度开关各部电路组成及元件作用
是KSW-3型温度自动控制器电气原理。三极管BGl、线圈L1、L2、L3和电容器C1、C2、C3、C5、C8等元件构成了高频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振荡信号经D1检波输出。BG2、R6和R7、继电器J等元件组成一级直流放大电路。交流接触器CJ则完成对高温电炉的电源控制。电源变压器B除给温度转换电路和红、绿指示灯提供交流低压外,还通过D3、D4整流输出12V直流电压作为振荡电路、放大电路的电源。电流表A串接在高温炉的电源上,与指示灯XD1、XD2共同显示高温炉的通电与断电。温度转换电路由热电偶R和R9~R13、C9组成。D5并接在热电偶两端,以防止热电偶断开时。因电流过大损坏仪表。另由振荡线圈L3和C8所组成的谐振回路与毫伏计构成指示控制部分。
2.温度开关工作原理及控制过程
接通电源,振荡器和放大器开始工作,振荡信号由BGl射极输出,经D1检波后使BG2导通,继电器J吸持,带动交流接触器CJ吸合,高温炉开始加温。炉膛内的温度经热电偶转变为电信号(电动势)传递给动圈式毫伏计,使其带有铝片的指针向右偏转。当指针进入振荡线圈L3的间隙时(预定温度).由于铝片上的高频涡流效应,使L3的总电感量大为减小,导致L3与C8的谐振回路对于振荡频率的电流阻抗增大。振荡幅度减小,甚至停振。这时通过D1检波后输给BG2的基极信号大为减弱,使BG2截止,继电器J的触点释放.交流接触器CJ随之开路.触点释放.切断高温炉电源,高温炉停止加温。待炉温逐渐下降,热电偶R的电动势也随之减弱,使毫伏计指针向左偏转。当指针退出振荡线圈L3的间隙时,电路又恢复振荡。BG2导通、J吸持,CJ的电源接通,触点吸合,高温炉又开始加温。如此反复动作,就使炉温维持在预定范围之内,实现温度自动控制。
㈥ 简单的温度控制电路怎么做
工作原理是通过温度传感器对环境温度自动进行采样、即时监控,当环境温度高于控制设定值时控制电路启动,可以设置控制回差。如温度还在升,当升到设定的超限报警温度点时,启动超限报警功能。
被控制的温度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时,为了防止设备的毁坏还可以通过跳闸的功能来停止设备继续运行。主要应用于电力部门使用的各种高低压开关柜、干式变压器、箱式变电站及其他相关的温度使用领域。
控制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由被冷却对象的温度变化来进行控制,多采用蒸气压力式温度控制器,另一种由被冷却对象的温差变化来进行控制,多采用电子式温度控制器。
其采用的模糊控制技术如PID控制,P(Proportional)比例+I(Integral)积分+D(Differential)微分控制。
(6)温度电路扩展阅读:
温控器的分类
一、突跳式温控器
1、双金属片突跳式温控器是一种将定温后的双金属片作为热敏感反应组件,产品主件温度升高时所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双金属圆片上,达到动作温度设定时迅速动作,通过机构作用是触点断开或闭合。
2、当温度下降到复位温度设定时,双金属片迅速回复原状,使触点闭合或断开,达到接通或断开电路的目的,从而控制电路。
二、液涨式温控器
1、被控制对象的温度发生变化时使温控器感温部内的物质(一般是液体)产生相应的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体积变化),与感温部连通一起的膜盒产生膨胀或收缩。以杠杆原理,带动开关通断动作,达到恒温目的。
2、液胀式温控器具有控温准确,稳定可靠,开停温差小,控制温控调节范围大,过载电流大等性能特点。液涨式温控器主要用于家电行业,电热设备,制冷行业等温度控制场合用。
三、压力式温控器
1、通过密闭的内充感温工质的温包和毛细管,把被控温度的变化转变为空间压力或容积的变化,达到温度设定值时,通过弹性元件和快速瞬动机构,自动关闭触头,以达到自动控制温度的目的。
2、由感温部、温度设定主体部、执行开闭的微动开关或自动风门等三部分组成。压力式温控器适用于制冷器具(如电冰箱冰柜等)和制热器等场合。
㈦ 温度控制电路怎么设计
首先你用的材料和方法就不对,其一:7812、7805的极限耐压达不到32V。其二:两个内三端稳压并联使用也犯错误。我容建议还是采用串联调整稳压式电路,既然输入电压变化从5V---32V波动这么之大,调整管子的极限耗散功率必须足够,实际最大耗散功率(32V-5V)×0.3A=8.1W,再乘上一定的安全系数至少要选择耐压50伏、10瓦、05安的中功率管子担任调整管。
你要求的控制温度不再上升问题:在你现有的电路上只能加大散热面积改善散热条件来解决,不过你用的器件参数不够用。
你说的电流不再继续加大问题:是由于你用的器件耐压不够再加上设计的不合理造成温度升高形成的软击穿现象,温度越高软穿透电流越大,这是个恶性循环直至烧毁器件。
㈧ 如何用一个lm358做一个简单的温度控制电路
358只运放。温控,还需要传感器,设置基准。执行等电路,
㈨ 测温度电路图
原理:PT100是个高精度的温度电阻,阻值在温度测量范围内成比例变化,15V经过PT100和R510到地,可以计算R510两端的电压,这个电压经过多个放大器后产生电压U01,根据U01的变化来反推阻值的变化从而反推温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