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影響售後服務管理業務的服務績效指標有哪些(上)
售後服務管理行業存在一些關鍵績效指標,用於評估企業的業務水平。通過設備維護管理系統,可以通過數據加工分析,自動計算KPI並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報告和儀錶板,從而發現企業管理問題,推動業務水平的提升。
1.首次修復率(First Time Fix Rate)
首次修復率可能是售後服務管理類企業中的最重要的一項指標。如果你的首次修復率一直低於競爭對手,那麼現場維保團隊就需要比競爭對手擁有更高的能力來保持競爭力,但通常也需要付出更高判枯的代價和成本。通過提高首次維修率,可以避免這個問題和減少無效運輸,從而節省更多的成本。
藉助耕雲設備維護管理系統,通過為現場團隊配備實時訪問設備知識庫和相關資源的移動應用程序,您可以大幅提高首次修復率。這意味著讓他們能夠輕松地與其他團隊成員和外部服務商進行溝通,以及訪問服務協議、工單歷史記錄和SOP操作手冊等文檔。
2.平均維修時間(Mean Time to Repair)
平均維修時間(MTTR)是指完成維修工作訂單所需的平均時間。這通常是在一段時間內測量的,並且可能跨越多個工作訂單。此外,用於進行測量的開始和結束時間可能會有所不同。
移動端故障排除和維護資源及培訓的知識庫都有利於提升此項指標。技術人員在收到報修工單時,首先就是做設備故障排除,有時簡單的文字描述就可以了,但有時需要照片或現場視頻才可以判斷。耕雲移動端應用支持報故障同時上傳現場圖片、語音及視頻。
3.合同附加率(Contract Attach Rate)
一般來說,合同附加率=合同數量/客戶數量。
合同附加率對業務十分重要。它棚大們可以帶來穩定的現金流,而現金流是公司的重要命脈。如果在銷售時錯過了一份附加合同,則意味失去了一筆可觀的收入。因此,彌補空缺以及增加現有的合同,能夠增加整個服務團隊的貢獻價值。
4.漏洞(Leakages)
漏洞是指由於維保人員誤認為客戶在合同或保修期內,而免費向客戶提供零件或服務而產生的損失。這通常是因為維保人員無法快速在現場識別客戶的權利范圍。
很多公司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有多大,或者沒有合適的系統去統計這部分損失。
5.凈推薦掘和洞值指數(Net Promoter Score)
NPS指數在衡量企業與客戶關系的整體健康度時非常重要,它也是售後客戶調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問問周圍的人:「你有多大可能把一個品牌推薦給朋友或同事?」如果他們給9分或10分,那他們就屬於推廣者。
以上簡單講述了影響售後服務管理業務的前5項服務績效指標,下篇文章將給大家帶來另外的4項服務績效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