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汽車維修的市場問題
新車只要不虧本就賣,車主買了車總要用,用車必然需要進行維修保養,這才是經銷商利潤的主要來源。車市持續低迷讓眾多經銷商認識到,整車銷售起伏太大,售後服務市場則一直保持平穩增長,是穩定的利潤來源。
據了解,2007年我國零部件廠家不下4萬家,其中大部分都是規模較小的廠家,這是零配件價格降不下來的重要原因。隨著這些企業之間競爭的加劇和不斷整合,大中型零配件供應商將加速形成。這樣,運營成本會降低,零配件價格也會降低。同時,面對競爭日趨復雜而激烈的汽配市場,零配件降價已是箭在弦上。
以前在整車光芒掩蓋之下的零部件、維修等汽車售後市場開始吸引越來越多投資者的目光。從銷售利潤看,國外成熟汽車市場中整車的銷售利潤約占整個汽車業利潤的20%、零部件供應的利潤約佔20%,而50%至60%的利潤是在服務領域中產生的。從中可以看出零部件市場及售後服務市場無疑將成為中國汽車產業鏈上的兩顆明珠,並完全融入全球汽車產業鏈。
10倍利潤很平常?
記者隨意聯系部分車主,大部分人對維修費用不滿意,包括維修站點巧立名目隨意收費、收取高額「工時費」、「材料費」等問題。一位做了多年汽車配件的朋友曾向記者談起維修市場的黑幕,配件的市場價根本不是以成本定價的,而是在成本價基礎上乘以一定的系數,並按照相應的地理位置再調整,因此幾乎每個地方的配件價格都不一樣,這個行業10倍的暴利很平常。
從整車的價格構成來看,零部件要佔到70%左右的份額。整車價格的下調,有相當大的比重是通過零部件價格下調來實現的。但2007年的現實情況是,整車價格下調了,而零部件及配件價格依然堅挺,因此,售後利潤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暴利也就成為必然。4S店正是憑借對原廠配件以及檢測維修設備專車專用等技術壁壘占據市場。 忽悠排行榜1:車內瞬間製冷
忽悠:能讓熾熱的車內瞬間變冷
雷先生在經過汽配市場的時候,被一款名為車內「車用噴霧快速降溫劑」所吸引,產品號稱「降溫王」,即使汽車在戈壁烈日環境下暴曬兩小時,車溫高達60℃以上,只要輕輕一噴,幾秒鍾就可「清涼宜人」。一看價格,才幾十元,出於好奇他買了一瓶。在愛車里噴了幾下,所謂的「瞬間」製冷效果是有,不過只有短短幾秒鍾的時間,而車內卻充斥著一股難以消散的異味。
朱先生點評:這些號稱車用快速製冷的噴霧產品,在夏天特別容易吸引車主的關注,都說是採用了特殊的製冷材料,利用熱傳遞的能量守恆定律,噴幾下就達到全車製冷的效果,但大多是商家吹得天花亂墜。假如真的如此之好,別說車上的空調顯得多餘,就連家用空調都可以替代了。
忽悠排行榜2:節油器、節油球、節油貼
忽悠:具有「神奇」的節油效果
遠紅外光子能量節油球、××納米節油器、××環保節油器……在汽配市場上,不同品牌的節油產品多不勝數,每種節油器都聲稱工作原理科學可靠,譬如說「利用遠紅外線滲透技術改變汽油分子鍵和激活氧分子,能達到助燒和節油的功效」、「將納米材料添加到橡皮管內,聚集的油分子團擊碎變成單個的油分子,能促使燃油進入氣缸時與空氣充分混合進而達到完全燃燒」。聽起來還真是煞有介事。
朱先生點評:節油器、節油球、節油貼、大部分產品純屬忽悠!譬如聲稱利用紅外線能量達到節油效果的產品,其實紅外線能量會導致汽油更容易揮發,不知道它的原理何在?有的說用了「納米」技術的,納米並非能量,如何助燃?如果產品真的好,為什麼那麼多汽車製造商不採用呢?一個節油器的成本不過佔一輛汽車的價格的九牛一毛。所以節油器不過是一個「永動機」的概念,純屬忽悠。
忽悠排行榜3:油路清洗添加劑
忽悠:自清洗油路,不用去維修店
在做保養和維修時,如果車輛油路過臟甚至堵塞,就需要清洗,師傅一般會建議車主做一次專業的油路清理,但需要一定費用。汽配市場上有很多「油路清洗汽油添加劑」,有的產品說明書上聲稱是採用了納米技術的高科技,能自動清潔油路,去除油路污垢,達到提高汽車動力、降低油耗的效果。吸引車主的是,用這些產品不僅添加方便,僅用一百元左右就能「自己清洗油路」,不用去維修店做專業清洗項目。不過,可別被這些「好處」誘惑了。
朱先生點評:油路清洗劑的製造門檻並不高,使得一些偽劣小品牌充斥市場。假如車主圖省錢買了這些偽劣產品,不僅油路沒清洗好,還可能損害發動機。
值得留意的是,油路污垢主要成分是膠質,如果油路清潔劑號稱能溶解或分離膠質,那麼也許會同時腐蝕油路中沒污垢的地方。假如該類產品的成分能燃燒,則可能會改變燃燒值和燃點、燃速,對發動機大有影響;如果自稱為非燃燒產品,則可能會沉積在汽缸內壁、氣門、火花塞等處,那麼毀車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忽悠排行榜4:抗磨劑
忽悠:免機油、大幅度降低尾氣排放
汽車用品市場上有種新產品,稱使用後能讓車輛承受幾百公里無機油行駛。由於技術門檻問題,此類產品在市場上是「龍蛇混雜」,偽劣產品如雨後春筍涌現。
不過,對於車主來說確是一個誘惑——以後不用頻繁地花幾百元換機油。有的產品使用說明稱,不僅免拆修復,可以修補車輛部件的磨損,能「節油減排」——節省燃油30%,能使尾氣中的廢氣降低2~10倍之類,號稱絕對的環保!建議車主還是在專業人士指導下使用。
朱先生點評:其實,大多「抗磨劑」的工作原理是靠沉積和吸附來填補活塞和缸壁的磨損間隙,但是要想通過這樣小小的產品就試圖想讓發動機內的曲軸、軸承、齒輪、氣門等金屬件不會沉積加厚,似乎有點誇張。而且加入抗磨劑等添加劑可能會造成機油分層等失調,車主應該小心選擇!至於產品聲稱能「大幅度」降低尾氣排放,建議發明者去整車廠家應聘,應該受青睞。
忽悠排行榜5:磁化供氧器
忽悠:使車上廢氣變氧氣
有修車師傅向伊蘭特車主小陳推薦了一款過濾磁化供氧裝置。該產品的包裝外寫著:將其加至廢氣歧管內,就能把廢氣磁化,同時還能產生氧,使之有氧燃燒更充分,以提升汽車引擎功率,在不同路況上行駛,節約油耗6%~16%!小陳花500多元買來用了一個月,沒感到有效果,卻惹了些麻煩——要定期回店清洗該裝置。
朱先生點評:試圖以磁場來使廢氣變為氧氣,在原理上就有些難度。廢氣變為氧氣屬於裂解反應,一般實驗室的裂解爐體積如冰箱,工業化裂解爐體積比油罐車還大。如此小的一個磁化供氧器如果誇大作用,車主就該額外留神!實際上,此類產品有的只是一個鐵管加了塊磁石,沒有太多技術含量,與拔下進氣歧管是一樣的。用了之後,反而可能導致汽缸吸入灰塵,加劇磨損。所以謹慎用之!
忽悠排行榜6:GPS車載導航
忽悠:精準定位、功能強大
如果要數汽車配件用品市場上最常見的產品,車載GPS導航儀絕對算得上一種。品牌之多讓人眼花繚亂。每一款的說明書都號稱自己定位「精確」、功能強大。
不過省質監局最近的一份抽檢就讓部分品牌的「謊言」無所遁形。通過在廣州、深圳、珠海、東莞四個城市抽檢的40批次車載導航儀產品後發現,多達3/4的產品質量不合格,系統定位精度項目合格率僅過半數,而且「輻射干擾場強」項目抽樣批次合格率也僅為一半,系統沒有經度、緯度信息顯示,根本沒法進行定位精度的檢測的產品也超過了一半。
朱先生點評:把GPS車載導航列為忽悠黑名單榜並不冤枉,因為市場上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有的甚至是商家自己利用廢舊產品拼湊出來的所謂最新款GPS導航產品。
這些產品不僅存在虛報參數的情況,而且定位精度不高,容易發生錯誤引導;輻射干擾場強的產品,長期使用會導致司機頭痛、失眠、記憶力下降等。GPS車載導航可是「路盲」一族的新手司機們特別愛用的產品。不過,在你知道有的產品擁有如此強大的輻射威力和如此薄弱的指路功能後,還敢亂買么?
B. 江淮汽車質量怎麼樣和一汽奔騰比誰好
江淮汽車質量還是非常的不錯的,是可以進行購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