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繼電保護裝置作用及性能
電力系統中其實是有很多重要裝置的,正是有了這些裝置,我們的生活才能很好地進行,而繼電保護裝置就是電力系統中一件很重要的裝置,它相當於一個「警衛員」,當電力系統出現故障的時候,繼電保護裝置能夠迅速產生報警訊息,或者直接跳閘切斷電力系統運行,以保障電力系統運行過程的安全性。本文將相信說明繼電保護裝置的作用及性能。
保護措施:
1瓦斯保護
2差動保護或電流速斷保護
3過電流保護
4零序電流保護
5過負荷保護
6過歷次保護。
繼電保護裝置的主要作用
(1)監視電力系統運行情況,當被保護的電力系統元件發生故障時,應該由該元件的繼電保護裝置迅速准確地給脫離故障元件最近的斷路器發出跳閘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時從電力系統中斷開,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電力系統元件本身的損壞,降低對電力系統安全供電的影響。當系統和設備發生的故障足以損壞設備或危及電網安全時,繼電保護裝置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對電力系統元件本身的損壞,降低對電力系統安全供電的影響。
(2)反應電氣設備的不正常工作情況,並根據不正常工作情況和設備運行維護條件的不同發出信號,提示值班員迅速採取措施,使之盡快恢復正常,或由裝置自動地進行調整,或將那些繼續運行會引起事故的電氣設備予以切除。反應不正常工作情況的繼電保護裝置允許帶一定的延時動作。
(3)實現電力系統的自動化和遠程操作,以及工業生產的自動控制。如:自動重合閘、備用電源自動投入、遙控、遙測等。
繼電保護裝置的各種性能:
選擇性
指首先由故障設備或線路本身的保護切除故障,當故障設備或線路本身的保護或斷路器拒動時,才允許由相鄰設備保護、線路保護或斷路器失靈保護來切除故障。上、下級電網繼電保護之間的整定,應遵循逐級配合的原則,以保證電網發生故障時有選擇性地切除故障。
靈敏性
指在設備或線路的被保護范圍內發生金屬性短路時,保護裝置應具有必要的靈敏系數。靈敏度高,說明繼電保護裝置反映故障的能力強,可以加速保護的起動。靈敏性是通過繼電保護的整定值來實現的,整定值的校驗一般一年進行一次,由供電部門有資質的專業人員進行整定校驗。
快速性
指保護裝置應盡快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統穩定性,減輕故障設備和線路的損壞程度,縮小故障波及范圍,提高自動重合閘和備用設備自動投入的效果。
繼電保護裝置用途廣泛,在各種工業和民用電器的電力系統裝置中都有用到。作為一種重要的監控設備,繼電保護裝置的作用不僅僅是監控和警告,而且還能幫助維修。發生故障後,維修人員會通過繼電保護裝置中所現實的電氣量變化數值進行分析和故障排除,最終找到故障根源,解決問題。所以說,繼電保護裝置在電力系統運行過程中可以說是功不可沒的。
⑵ 繼電保護的作用是什麼
繼電保護的作用是對電力系統中發生的故障或異常情況進行檢測,從而發出報警信號,或直接將故障部分隔離、切除。
正常運行時,測量阻抗為負荷阻抗;金屬性短路時,測量阻抗轉變為線路阻抗,故障後測量阻抗顯著減小,而阻抗角增大。
不對稱短路時,出現相序分量,如兩相及單相接地短路時,出現負序電流和負序電壓分量;單相接地時,出現負序和零序電流和電壓分量。這些分量在正常運行時是不出現的。
利用短路故障時電氣量的變化,便可構成各種原理的繼電保護。
此外,除了上述反應工頻電氣量的保護外,還有反應非工頻電氣量的保護,如瓦斯保護。
(2)繼電保護維修什麼擴展閱讀
繼電保護可按以下4種方式分類。
①按被保護對象分類,有輸電線保護和主設備保護(如發電機、變壓器、母線、電抗器、電容器等保護)。
②按保護功能分類,有短路故障保護和異常運行保護。前者又可分為主保護、後備保護和輔助保護;後者又可分為過負荷保護、失磁保護、失步保護、低頻保護、非全相運行保護等。
③按保護裝置進行比較和運算處理的信號量分類,有模擬式保護和數字式保護。
一切機電型、整流型、晶體管型和集成電路型(運算放大器)保護裝置,它們直接反映輸入信號的連續模擬量,均屬模擬式保護;採用微處理機和微型計算機的保護裝置,它們反應的是將模擬量經采樣和模/數轉換後的離散數字量,這是數字式保護。
④按保護動作原理分類,有過電流保護、低電壓保護、過電壓保護、功率方向保護、距離保護、差動保護、縱聯保護、瓦斯保護等。
⑶ 繼電保護具體是做什麼的
繼電保護就是當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或出現非正常狀態時,利用一些電氣裝置去保護電氣設備不受損害和縮小事故范圍。對執行上述任務的電氣裝置稱作繼電保護裝置,其用途有三:
①當電網發生足以損壞設備或危及電網安全的故障,使被保護設皆快速脫離電網。
②對電網的非正常運行及某些設備的非正常工作狀態能及時發出警報信號,以便迅速處理恢復正常(如電流接地系統的單相接地;變壓器的過負荷等)
③實現電力系統自動化和遠動化,以及工業生產的自動控制等(如自動合閘;備用電源的自動投入;搖控、遙測、遙訊)。
⑷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是什麼
在電力系統中,繼電保護是保障電力設施可靠運行,當電力系統在危及安全運行的異常工況下,其對策的反事故自動化措施突發故障時,通過繼電保護能及時作出反應,保護後備單元,減少損失,實現這種自動化措施的成套設備一般通稱為繼電保護裝置,其原理是由測量比較部分、邏輯控制部分和執行輸出部分組成,為了完成它的任務,繼電保護原理的最大特點是選擇性、速動性,靈敏性、可靠性,繼電保護原理是否可靠,是由配置合理、質量和技術性能優良的繼電保護裝置以及正常的運行維護和管理來保證。
選擇性:選擇性就是指當電力系統中的設備或線路發生短路時,繼電保護僅將故障的設備或線路從電力系統中切除,當故障設備或線路的保護或斷路器拒動時,應由相鄰設備或線路的保護將故障切除,也就是說,每一項保護都有多項保護措施,有效避免保護單元自身的穩定性引起的拒動。
速動性:速動性速動性是指繼電保護裝置針對不同的保護單元,接收到故障信號時,應能盡快地切除故障,以減少設備及用戶在大電流、低電壓運行的時間,降低設備的損壞程度,提高系統並列運行的穩定性,考量速度性的時間單位是mS(毫秒)。
靈敏性:靈敏性是指電氣設備或線路在被保護范圍內發生短路故障或不正常運行情況時,保護裝置的反應能力,靈敏度在測量繼電保護時是一項重要的技術指標。
可靠性:可靠性包括安全性和信賴性,是對繼電保護最根本的要求,在對繼電保護預防性試驗時,必須保障每次動作都有效,動作時間、延長時間等必須符合設計規范。
總的來說,繼電保護是發電、輸電和用電不可缺少的保護單元,除了充分利用繼電保護原理還得保證優良的保護設施設備和定期檢測的測量設備,鼎升電力提醒廣大用戶,繼電保護裝置有可能少發生繼電保護行為,但是選擇良好的繼電保護測試儀定期檢測,也是提高穩定性的一項重要指標。
回復者:華天電力
⑸ 針對不同的變壓器故障或不正常運行狀態,我們應該設置什麼樣的繼電保護類型呢
變壓器維修專家通意達提醒您,針對當下電力企業的發展,變壓器繼電保護方案主要從以下方面入手,分別為瓦斯保護、差動保護和過電流保護。企業應從變壓器的原理,運行中所需的技術支持入手,以保持變壓器正常的工作狀態為前提,進行設計、維持和繼電保護處理。
1.瓦斯保護。該保護在變壓器運行中較為常見,是一種電力變壓器內部的裝置,以氣體變壓器為主。瓦斯保護的目的是保證電力變壓器油箱內部的氣體可以及時排出,防止油箱溫度突然上升,並且確保了絕緣油的基本性能,防止出現漏電和短路等安全隱患。針對不同的變壓器故障,瓦斯保護的原理不同。在正常運行狀態下,變壓器信號由油箱的上觸點連通中間變壓器發出,當系統存在故障時,則警報信號由油箱的下觸點連通信號迴路發出,並輔以跳閘應急處理,此時可以確保故障的正確預警,並且降低了故障的可能范圍,提高了故障排除和維修的效率。
2.變壓器的差動保護。差動保護實際上是利用了變壓器高壓端和低壓端電流和相位的不同,根據變壓器的運行原理,將兩側的不同電流互感器進行連接,形成環流。通過判斷電流變化來判斷是否存在故障,此方法也被稱為相位補償,分別將變壓器星形側和三角形側的電流互感器連接成三角形和星型。正常狀態下,星型互感器和三角形、星形之間的電流差值為零或者接近於零,此時差動保護無動作,而在出現故障時,繼電器的兩側電流差值會增大,並且是快速增大,此時的電流值為繼電保護裝置的兩側互感電流所形成的二次電流之和,遠大於故障點的短路電路,從而造成系統短路,安裝繼電保護裝置的主要目的就是在系統某處出現故障時做出相應的動作,縮小短路帶來的影響。由繼電保護裝置發出相應的差動信號,預示存在故障,並協助解決故障。差動保護原理清晰,能夠保持靈敏度高、選擇性好、實現簡單等特點,在發電機、電動機以及母線等設備上均能得到廣泛應用,作為電器主設備的主保護,優勢比較明顯。
3.電力變壓器的過電流保護和負荷保護。電力變壓器過電流保護常用於上述所述兩種方案的備用保護方案。過電流保護分為幾種,主要是按照不同的短路電流來劃分。其中過電流保護主要用於降壓變壓器。復合電壓啟動的過電流保護則應用於升壓變壓器,對其靈敏度不足具有彌補作用。負序電流和單相式低電壓啟動的過電流保護,則多應用於系統聯絡變壓器和63MV-A及以上大容量升壓變壓器。與之相對應的變壓器負荷保護主要應用於故障預防,變壓器長期處於大負荷狀態下,會導致其電流增大,負荷保護就是通過降低負荷來控制過電流。該裝置通常指採用一隻電流繼電器與某個單相線路相連的一對一的接線方式,一般在經過一定延時後動作於信號,或延時跳閘。
⑹ 繼電保護的用途是什麼
繼電維護是指研究電力系統問題和危及安全運行的異常工況,以探討其對策的反事故自動化措施。因在其發展過程中曾主要用有觸點的繼電器來維護電力系統及其元件(發電機、變壓器、輸電線路、母線等)使之免遭損害,所以沿稱繼電維護。 電力系統繼電維護的基本任務是:當電力系統發生問題或異常工況時,在可能實現的最短時間和最小區域內自動將問題裝備從系統中切除,或者給出信號由值班人員消除異常工況的根源,以減輕或避免裝備的損壞和對相鄰地區供電的影響。 繼電維護的簡史 19世紀的最後25年裡,作為最早的繼電維護裝置熔斷器已開始應用。電力系統的發展,電網結構日趨復雜,短路容量不斷增大,到20世紀初期產生了作用於斷路器的電磁型繼電維護裝置。雖然在1928年電子器件已開始被應用於維護裝置,但電子型靜態繼電器的大量推廣和生產,只是在50年代晶體管和其他固態元器件迅速發展之後才得以實現。靜態繼電器有較高的靈敏度和動作速度、維護簡單、壽命長、體積小、消耗功率小等優點,但較易受環境溫度和外界干擾的影響。1965年出現了應用計算機的數字式繼電維護。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的飛速發展,微處理機和微型計算機的普遍應用,極大地推動了數字式繼電維護技術的開發,目前微機數字維護正處於日新月異的研究試驗階段,並已有少量裝置正式運行。 繼電維護的基本性能 繼電維護的正確工作不僅有力地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安全可靠性,並且正確使用繼電維護技術和裝置,還可能在滿足系統技術條件的前提下降低一次裝備的投資。繼電維護為完成其功能,必須具備以下5個基本性能。 ①安全性:繼電維護裝置應在不該動作時可靠地不動作,即不應發生誤動作現象。 ②可靠性:繼電維護裝置應在該動作時可靠地動作,即不應發生拒動作現象。 ③快速性:繼電維護裝置應能以可能的最短時限將問題部分或異常工況從系統中切除或消除。 ④選擇性:繼電維護裝置應在可能的最小區間將問題部分從系統中切除,以保證最大限度地向無問題部分繼續供電。 ⑤靈敏性:表示繼電維護裝置反映問題的才能。通常以靈敏系數klm表示。靈敏系數有兩種表達方式,即反映問題參量上升的維護靈敏系數,klm=維護區內金屬性短路時問題參量的最小計算值/維護的動作參量;反映問題參量下降的維護靈敏系數,klm=維護的動作參量/維護區內金屬性短路時問題參量的最大計算值。 繼電維護須具備的 5個性能彼此緊密聯系。在選擇維護方案時,還應注意經濟性。所謂經濟性,不僅指維護裝置的裝備投資和運行維護費,還必須考慮由於維護裝置不完善而發生誤動或拒動時對國民經濟所造成的損失。 繼電維護可按以下4種方式分類:①按被維護對象分類,有輸電線維護和主裝備維護(如發電機、變壓器、母線、電抗器、電容器等維護)。 ②按維護功能分類,有短路問題維護和異常運行維護。前者又可分為主維護、後備維護和輔助維護;後者又可分為過負荷維護、失磁維護、失步維護、低頻維護、非全相運行維護等。 ③按維護裝置進行比較和運算處理的信號量分類,有模擬式維護和數字式維護。一切機電型、整流型、晶體管型和集成電路型(運算放大器)維護裝置,它們直接反映輸入信號的連續模擬量,均屬模擬式維護;採用微處理機和微型計算機的維護裝置,它們反應的是將模擬量經采樣和模/數轉換後的離散數字量,這是數字式維護。 ④按維護動作原理分類,有過電流維護、低電壓維護、過電壓維護、功率方向維護、距離維護、差動維護、高頻(載波)維護等。 系統維護 實現繼電維護功能的裝備稱為繼電維護裝置。雖然繼電維護有多種類型,其裝置也各不相同,但都包含著下列主要的環節:①信號的採集,即測量環節;②信號的分析和處理環節;③判斷環節;④作用信號的輸出環節。以上所述僅限於組成電力系統的各元件(發電機、變壓器、母線、輸電線等)的繼電維護問題,而各國電力系統的運行實踐已經證明,僅僅配置電力系統各元件的繼電維護裝置,還遠不能防止發生全電力系統長期大面積停電的嚴重事故。為此必須從電力系統的全局和整體出發,研究問題元件被相應繼電維護裝置動作而切除後,系統將呈現何種工況,系統失去穩定時將出現何種特徵,如何盡快恢復系統的正常運行。這些正是系統維護所需研究的內容。系統維護的任務就是當大電力系統正常運行被破壞時,盡可能將其影響范圍限制到最小,負荷停電時間減小到最短。
⑺ 什麼是繼電保護
繼電保護是對電力系統中發生的故障或異常情況進行檢測,從而發出報警信號,或直接將故障部分隔離、切除的一種重要措施。
因在其發展過程中曾主要用有觸點的繼電器來保護電力系統及其元件(發電機、變壓器、輸電線路等),使之免遭損害,所以也稱繼電保護。
基本任務是:當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或異常工況時,在可能實現的最短時間和最小區域內,自動將故障設備從系統中切除,或發出信號由值班人員消除異常工況根源,以減輕或避免設備的損壞和對相鄰地區供電的影響。
(7)繼電保護維修什麼擴展閱讀
繼電保護的社會背景:
繼電保護是隨著電力系統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20世紀初隨著電力系統的發展,繼電器開始廣泛應用於電力系統的保護,這時期是繼電保護技術發展的開端。最早的繼電保護裝置是熔斷器。
從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末,在40餘年的時間里,繼電保護完成了發展的4個階段,即從電磁式保護裝置到晶體管式繼電保護裝置、到集成電路繼電保護裝置、再到微機繼電保護裝置。
隨著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工智慧技術如人工神經網路、遺傳演算法、進化規模、模糊邏輯等相繼在繼電保護領域的研究應用,繼電保護技術向計算機化、網路化、一體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⑻ 繼電保護是什麼工作
研究電力系統故障和危及安全運行的異常工況,以探討其對策的反事故自動化措施。因在其發展過程中曾主要用有觸點的繼電器來保護電力系統及其元件(發電機、變壓器、輸電線路等),使之免遭損害,所以也稱繼電保護。
基本任務是:當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或異常工況時,在可能實現的最短時間和最小區域內,自動將故障設備從系統中切除,或發出信號由值班人員消除異常工況根源,以減輕或避免設備的損壞和對相鄰地區供電的影響。
(8)繼電保護維修什麼擴展閱讀:
為切實加強農業生產前電網安全生產和應急處理工作,提升繼電保護對電網的安全保障能力,防範大面積停電事故,國網即墨市供電公司開展了即墨電網農耕前繼電保護特巡工作。
據了解,即墨市是青島市重點農業生產區,每年春季的農耕繁忙時,都是該地區的用電高峰,用電負荷超過春節。因此,為農業保電繼電是該公司春季重點工作之一。
在農耕來臨前,國網即墨市供電公司對所有變電站保護定值進行了核對,保證了裝置定值的與定值單相對應,並對端子排、繼電器接點等處進行了檢查,查看連線接點是否緊固可靠。
確保保護裝置正常運行,同時,做好巡查記錄,對變電站二次設備台賬、定值單重新進行了梳理和修正。
據悉,此次繼電保護巡檢,對變電站二次設備進行了檢查,保證了電網設備地正常運行和正確動作,為電網的正常運行和農耕用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⑼ 繼電保護裝置主要是起什麼作用的
一旦發生故障或不正常運行狀態,繼電保護裝置將迅速動作,實現故障隔離並發出告警,保障電力系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