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維修問題 > 機械維修工的要求有哪些

機械維修工的要求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1-05 12:53:14

㈠ 機械設備的修理一般包括哪些內容

機械設備的修理一般包括如下內容:
1、 故障分析:根據故障現象進行分析、判斷,並得出故障回本質原因;
2、答 方案擬制:擬制多種修理方案,並選定最佳一個。預留應急處置預案(在撤卸設備中發現與判斷有出入時使用);
3、 設備撤卸:有序撤卸並做好標志、保護,進一步確認故障原因,落實維修方案;
4、 齊備部件:購置需更換的部件,對可修復的進行修理保養;
5、 設備修復:將合格的新的部件、修復的部件按序正確安裝回系統。過程中注意一些裝配工藝要求(如潤滑、位置形狀誤差等);
6、 運行調試:試運行,並確認故障修復(故障若未修復需重復1-5步棸),然後對設備進行調試,達到設備相應的精度等技術要求;
7、 記錄歸檔:做好維修記錄,並歸檔。

㈡ 我要進工廠了,當一名機電維修工,需要哪些常識

帶式輸送機:是在一定的線路上連續輸送物料的物料搬運機械,又稱連續輸送機。輸送機可進行水平、傾斜和垂直輸送,也可組成空間輸送線路,輸送線路一般是固定的。輸送機輸送能力大,運距長,還可在輸送過程中同時完成若干工藝操作,所以應用十分廣泛。
帶式輸送機(直線式)該輸送機用於物料的輸送。採用不銹鋼網帶作為載體,適用於各種食品行業的烘乾、去濕、冷凍等、熱處理等;不銹鋼製成,具有耐高溫、便於清洗等特點;具體尺寸可以根據客戶要求定做。
帶式輸送機應用行業:食品、冶金、電力、煤炭、化工、建材、碼頭、糧食等。
帶式輸送機結構形式有: 水平直線輸送、提升爬坡輸送、轉彎輸送等多種形式,輸送帶上還可增設提升擋板、側擋板等附件,能滿足各種工藝要求。
帶式輸送機輸送機材質:有A3低碳鋼、201不銹鋼、304不銹鋼等。
驅動方式有: 減速電機驅動。
調速方式有: 變頻調速、無極變速。
板式輸送機(apron coveyor 或pallet conveyer)
板式輸送機,利用固接在牽引鏈上的一系列板條在水平或傾斜方向輸送物料的輸送機,以單片鋼板鉸接成環帶作為運輸機的牽引和承載構件承載面具有橫向隔片置於槽箱中驅動環帶借隔片將煤刮運輸出。它由驅動機構、張緊裝置、牽引鏈、板條、驅動及改向鏈輪、機架等部分組成。在冶金、煤炭、化工、電力、機械製造及國民經濟的其他工業部門中均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板式輸送機的特點:
1、適用范圍廣。除粘度特別大的物料外,一般固態物料和成件物均可用它輸送;
2、輸送能力大。特別是鱗板板式輸送機(一般稱為雙鏈有擋邊波浪型板式輸送機)的生產能力可高達1000t/h;
3、牽引鏈的強度高,可用作長距離輸送;
4、輸送線路布置靈活。與帶式輸送機相比,板式輸送機可在較大的傾角和較小的彎曲半徑的條件下輸送,因此布置的靈活性較大。板式輸送機的傾角可達30°-35°,彎曲半徑一般約為5-8m;
5、在輸送過程中可進行分類、乾燥、冷卻或裝配等各種工藝加工;
6、運行平穩可靠。

㈢ 工程機械維修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1、不能正確判斷分析故障,盲目大拆大卸的現象司空見慣
一些維修人員由於對工程機械結構、原理不清楚,不認真分析故障原因,不能准確判斷故障部位,憑著「大概、差不多」的思想盲目對機械大拆大卸,結果不但原故障未排除,而且由於維修技能和工藝較差,又出現新的問題。因此,當機械出現故障後,要通過檢測設備進行檢測,如無檢測設備,可通過「問、看、查、試」等傳統的故障判斷方法和手段,結合工程機械的結構和工作原理,確定最可能發生故障的部位。在判定工程機械故障時,一般常用「排除法」和「比較法」,按照從簡單到復雜、先外表後內部、先總成再部件的順序進行,切忌「不問青紅皂白,盲目大拆大卸」。
2、盲目更換零部件,一味「換件修理」的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工程機械故障的判斷和排除相對困難一些,有些維修人員一貫採用換件試驗的方法,不論大件小件,只要認為可能是導致故障的零部件,一個一個更換試驗,結果非但故障沒排除,且把不該更換的零部件隨意更換了,增加了消費者的開支。還有些故障零部件完全可以通過修理恢復其技術性能,不需要復雜修理工藝即可修復,但維修人員卻要求用戶更換新件,一味採取「換件修理」的方法,造成嚴重的浪費。上述盲目換件試驗和一味更換可修復零件的做法在一些修理單位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在維修時,應根據故障現象認真分析判斷故障原因及部位,對能修復的零部件要採取修理的方法恢復技術性能,杜絕盲目更換零部件的做法。
3、不檢查新件質量,裝配後出現故障的問題比較常見
在更換配件前,有些維修人員對新配件不做技術檢查,拿來後直接安裝到工程機械上,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目前市場上出售的零配件質量良莠不均,一些假冒偽劣配件魚目混珠;還有一些配件由於庫存時間過長,性能發生變化,如不經檢測,裝配後常常引起故障的發生。在更換新配件前一定要進行必要的檢查測試,檢測包括外觀及性能測試,確保新配件無故障,杜絕其引起的不必要麻煩。
4、不注意配件型號,配件代用或錯用的現象較普遍
在維修工程機械時,配件代用或錯用的現象仍然較普遍,有些配件應急代用是可行的,但長時間使用卻有害無益,影響機械的安全和技術性能。有些維修人員對機械結構、原理了解較少,很多零配件型號不符,但卻認為只要能裝上就行,不考慮能否發揮機械的技術性能。因此在維修工程機械時,應盡量使用原裝型號的配件,不可用其它型號配件代用,更不能錯用。
5、不重視螺栓的選用,螺栓使用混亂的現象較突出
在維修工程機械時,亂用螺栓的現象還比較突出,因螺栓性能、質量不符合技術要求,導致維修後機械故障頻出。工程機械使用的專用螺栓,如傳動軸螺栓、缸蓋螺栓、連桿螺栓、飛輪螺栓、噴油器固定螺栓等是用特殊材質經過特殊加工製成的,其強度大、抗剪切力強,確保聯接、固定可靠。實際維修作業中,有些維修人員發現這些螺栓損壞或缺失時,一時找不到標准螺栓,有的隨意取來其它螺栓代替,有的自行加工代用,這些螺栓因材質差或加工工藝不合格,給工程機械的後期使用留下故障隱患。有些部位需用「小螺距」的「細扣自緊」螺栓、銅螺栓、鍍銅螺栓,卻使用普通螺栓代替,導致出現螺栓自行松脫、拆卸困難等現象;有些螺栓經使用後會出現拉伸、變形等缺陷,有些技術要求規定拆裝幾次後必須換新的螺栓,因維修人員不了解這些情況,多次重復使用不合格的螺栓,也易導致機械故障或事故的發生。因此,在維修工程機械時,當螺栓損壞或丟失要及時更換符合要求的螺栓,切忌亂用螺栓。
6、螺栓擰緊方法不當的情況較嚴重
工程機械各部位固定或聯接螺栓多數有擰緊力矩要求,如噴油器固定螺栓、缸蓋螺栓、連桿螺栓、飛輪螺栓等,有些規定了擰緊力矩,有些規定了擰緊角度,同時還規定了擰緊順序。一些維修人員,認為擰緊螺栓誰都會做,無關緊要,不按規定力矩及順序擰緊(有的根本不了解有擰緊力矩和順序要求),不使用扭力(公斤)扳手,或隨意使用加力桿,憑感覺擰緊,導致擰緊力矩相差很大。力矩不足,螺栓易發生松脫,導致沖壞氣缸襯墊、軸瓦松動、漏油、漏氣;力矩過大,螺栓易拉伸變形,甚至斷裂,有時還會損壞螺紋孔,影響了修理質量。因此,在維修工程機械時,一定要按規定力矩和順序擰緊螺栓,防止因螺栓擰緊力矩過大、過小或順序不當而導致機械發生故障。
7、不注意檢測零部件配合間隙的現象為數不少
柴油機活塞與缸套配合間隙、活塞環「三隙」、活塞頂隙、氣門間隙、柱塞余隙、制動蹄片間隙、主從動齒輪嚙合間隙、軸承軸向和徑向間隙、氣門桿與氣門導管配合間隙等,各類機型都有嚴格的要求,在維修時必須進行測量,對不符合間隙要求的零部件要進行調整或更換。實際維修工作中,不測量配合間隙而盲目裝配零部件的現象為數不少,導致軸承早期磨損或燒蝕、柴油機燒機油、起動困難或爆燃、活塞環折斷、機件撞擊、漏油、漏氣等故障,有時甚至會因零部件配合間隙不當,導致機械嚴重損壞事故的發生。
8、不成對、成套更換偶件或組件的情況也不少見
工程機械上有很多偶件,如柴油機燃油系統的柱塞副、出油閥副、噴油嘴針閥副偶件;驅動橋主減速器內的主、從動齒輪;液壓操縱閥中的閥塊與閥桿;全液壓轉向器中的閥芯與閥套等,這些配合偶件在工廠製造時經過特殊加工,成對研磨而成,配合十分精密,在使用的壽命期內始終成對使用,切不可互換;一些相互配合組件,如活塞與缸套、軸瓦與軸頸、氣門與氣門座、連桿大頭瓦蓋與桿身等,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使用,相對配合較好,在維修時,也應注意成對裝配,不要弄串;柴油機連桿、活塞、風扇皮帶、高壓油管、挖掘機中央回轉接頭油封、推土機主離合器膠布節等,這些一台機械同時使用一套的配件,發生損壞一定要成套更換,否則由於配件質量差別大、新舊程度不同、長短尺寸不一,會導致柴油機運轉不穩、液壓系統漏油、載荷集中現象嚴重、更換的配件易早期損壞等。在實際維修工作中,有人為了減少開支、有人不了解技術要求,不成對或成套更換上述零部件的情況還不少見,降低了工程機械的維修質量,縮短了機件壽命,增加了故障發生的可能性,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9、裝配時零部件裝反的情況時有發生
在維修工程機械時,一些零部件裝配有著嚴格的方向要求,只有正確安裝,才能保證零部件正常工作。有些零部件外部特徵不明顯,正反都可以安裝,在實際工作中時常出現裝反的情況,導致零件早期損壞、機械不能正常工作、工程機械損壞事故等。
如發動機氣缸襯墊、不等距氣門彈簧(如F6L912柴油機)、發動機活塞、活塞環、風扇葉片、齒輪油泵側板、骨架油封、止推墊圈、止推軸承、止推墊片、擋油圈、噴油泵柱塞、離合器摩擦片盤轂、傳動軸萬向節等,這些零部件在安裝時,如不了解結構及安裝注意事項,最易裝反,致使裝配後工作不正常,導致工程機械故障的發生。因此,維修人員在裝配零部件時,一定要掌握零部件的結構及安裝方向要求,不可想當然盲目安裝。
10、維修方法不正規,「治標不治本」仍是一些維修單位慣用的手段
在維修工程機械時,一些維修人員不採取正確的維修方法,認為應急措施是萬能的,以「應急」代「維修」,「治標不治本」的現象還很多。如經常遇到的「以焊代修」,就是一例,一些部件本可進行修理,但有些維修人員圖省事,卻常採用「焊死」的方法。液壓油缸耳環和油缸活塞桿聯接螺紋損壞後,用直接焊接的方法,致使油缸油封損壞後無法更換,漏油嚴重;當發現工作裝置動作緩慢或轉向困難時,不查故障原因,盲目調高系統的工作壓力,導致系統壓力過高,易損壞油封、管路、液壓元件等;為了使柴油機「有勁」,人為調大噴油泵的供油量和調高噴油器噴油壓力。這些不正規的維修方法只能應急,卻不可長期使用,必須從根本上查出故障原因,採取正規的維修方法排除故障,應引起維修人員的注意。
11、墊片使用不規范,隨意使用的現象仍然存在
工程機械零部件配合面間使用的墊片種類很多,常用的有石棉墊、橡膠墊、紙板墊、軟木墊、毛氈墊、有色金屬墊(銅墊、鋁墊)、銅皮(鋼皮)石棉墊、絕緣墊、彈簧墊、平墊等。一些用來防止零部件配合面間漏油、漏水、漏氣、漏電,一些起緊固防松作用。每一類墊片使用的時機和場合有不同的規定和要求,在維修工程機械時,墊片使用不規范甚至亂用的現象還比較嚴重,導致配合面間經常發生泄漏,螺栓、螺母自行松動、松脫,影響工程機械的正常使用。如發動機氣缸墊過厚,導致壓縮比降低,發動機起動困難;噴油器與氣缸蓋配合面間使用銅墊片,如使用石棉墊代替,易使噴油器散熱不良發生燒蝕;柴油機輸油泵和噴油泵結合面間墊片過厚,導致輸油量及輸油壓力不足,柴油機功率下降;如漏裝彈簧墊、鎖緊墊、密封墊,致使接合不緊,易發生松動或漏油等現象;因墊片中間有孔而忘記開孔導致油道、水道堵塞,發動機燒瓦抱軸、水箱開鍋的現象也經常發生。在此提醒廣大維修人員維修工程機械時,切記「墊片雖小用處大」。
12、 「小件」好壞不重視,因「小」失「大」導致故障增加
在維修作業時,一些維修人員往往只重視噴油泵、輸油泵、活塞、缸套、活塞環、液壓油泵、操縱閥、制動、轉向系統等零部件的維護,卻忽視了對濾清器、溢流閥、各類儀表等「小件」的保養,他們認為這些「小件」不影響機械的工作,即使損壞也無關緊要,只要機械能動就湊合著用,孰不知,正是這些「小件」缺乏維護,導致機械發生早期磨損,縮短使用壽命。如工程機械使用的柴油濾清器、機油濾清器、空氣濾清器、液壓油濾清器、水溫表、油溫表、油壓表、感應塞、感測器、報警器、預熱塞、油液濾網、水箱蓋、油箱蓋、加機油口蓋、黃油嘴、儲氣筒放污開關、蓄電池箱、噴油器回油接頭、開口銷、風扇導風罩、傳動軸螺栓鎖片等,這些「小件」是工程機械正常工作及維護保養必不可少的,對延長機械的使用壽命至關重要,在維修作業時,如不注意維護保養,常會「因小失大」,導致工程機械故障的發生。
13、維修禁忌忘腦後,隱性故障頻繁出
維修工程機械時,有些維修人員不了解維修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導致拆裝中經常出現「習慣性」的錯誤,影響機械的維修質量。如熱車拆裝發動機氣缸蓋,易導致缸蓋變形裂紋;安裝活塞銷時,不加熱活塞而直接把活塞銷打入銷孔內,導致活塞變形量增大,橢圓度增加;曲軸主軸瓦或連桿瓦背加銅墊或紙墊,易堵塞油道,導致燒瓦抱軸事故;在維修柴油機時過量刮削軸瓦,軸瓦表面的減摩合金層被刮掉,導致軸瓦鋼背與曲軸直接摩擦發生早期磨損;拆卸軸承、皮帶輪等過盈配合零部件時不使用拉力器,硬打硬敲,易導致零部件變形或損壞;啟封新活塞、缸套、噴油嘴偶件、柱塞偶件等零件時,用火燒零件表面封存的油質或臘質,使零件性能發生變化,不利於零件的使用。
14、零件除污、清洗不徹底,早損、腐蝕常發生
維修工程機械時,正確清除零部件表面的油污、雜質對提高修理質量,延長機械使用壽命有著重要意義。由於不注意加強零件的清洗、清洗劑選用不合理、清洗方法不當等,導致零部件早期磨損、腐蝕性損壞的現象,在一些修理單位還時有發生。如不徹底清除缸套台階、活塞環槽內積炭、螺栓孔內雜物、液壓元件內砂粒,導致螺栓扭矩不足、活塞環易折斷、缸墊燒蝕、液壓元件早期磨損。
在大修工程機械時,不注意清除柴油濾清器、機油濾清器、液壓油濾清器、柴油機水套、散熱器表面、潤滑油油道等處積存的油污或雜質,使維修工作不徹底,減少工程機械無故障運行時間。修理人員在清洗零部件時,一要正確選用清洗劑。對各種零部件的清洗,應根據它們對清潔度的不同要求,正確選用不同的清洗劑;二要防止零部件腐蝕、生銹。為確保零部件質量,應防止零部件腐蝕生銹,尤其對精密零部件更不允許有任何程度的腐蝕或生銹。因此在清洗時,不可用鹼性清洗劑(特別是強鹼清洗劑)清洗鋁合金類零部件(如鋁合金氣缸蓋等),更不可用強酸清洗劑清洗銅類零部件(如節溫器主閥),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機件的腐蝕;三是不同零部件應分類清洗。鋁合金類零部件、銅類零部件不宜放在鹼性或酸性清洗劑中一道清洗,橡膠類零部件不宜和其它鋼鐵類零件放在汽、柴油及酸、鹼性清洗劑中一起清洗。

㈣ 工程機械維修工的崗位職責有哪些

工程機械維修工的崗位職責:
1、檢修工接受本段段長的領導,在業務上接受專業專工和班組技內術員容的指導,
負責分工范圍內的工作,確保檢修質量。
2、對自己所管轄的設備負安全運行及保證健康水平的責任。
3、對班長安排的各項生產及非生產作業任務,負有全面貫徹執行的責任。
4、對設備的安全運行、預防和消滅各種事故、障礙、異常、缺陷和減少設備臨
修,負有直接責任。
5、對設備的檢修工藝、進度和質量、原始記錄的准確、齊全、文明生產負有直
接責任。

㈤ 做好機修工應具備哪些條件

做好一個機修工應具有以下基本條件:

1、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基本知識

職業守則

(1)遵守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

(2)愛崗敬業、具有高度的責任心。

(3)嚴格執行工作程序、工作規范、工藝文件和安全操作規程。

(4)工作認真負責,團結合作。

(5)愛護設備及工具、夾具、刀具、量具。

(6)著裝整潔,符合規定;保持工作環境清潔有序,文明生產。

2、基礎知識

基礎理論知識

(1)識圖知識。

(2)公差與配合。

(3)常用金屬材料及熱處理知識。

(4)常用非金屬材料知識。

機械加工基礎知識

(1)機械傳動知識。

(2)機械加工常用設備知識(分類、用途)。

(3)金屬切削常用刀具知識。

(4)典型零件(主軸、箱體、齒輪等)的加工工藝。

(5)設備潤滑及切削液的使用知識。

(6)工具、夾具、量具使用與維護知識。

鉗工基礎知識

(1)劃線知識。

(2)鉗工操作知識(鏨、銼、鋸、鑽、絞孔、攻螺紋、套螺紋)。

電工知識

(1)通用設備常用電器的種類及用途。

(2)電力拖動及控制原理基礎知識。

(3)安全用電知識。

安全文明生產與環境保護知識。

(1)現場文明生產要求。

(2)安全操作與勞動保護知識

(3)環境保護知識。

質量管理知識

(1)企業的質量方針。

(2)崗位的質量要求。

(3)崗位的質量保證措施與責任。

相關法律、法規知識

(1)勞動法相關知識。

(2)合同法相關知識。

(5)機械維修工的要求有哪些擴展閱讀:

安全操作規范

1.工作開始前,先檢查電、液、氣動力源是否斷開。在開關處掛「正在修理禁止開動」的警示牌。必要時應將開關箱上鎖或設人監護。如果機器與動力未切斷時,禁止工作。

2.在裝拆側面機件時,如齒輪箱的箱蓋,應先拆下部螺釘,裝配時應先緊上部螺釘,重心不平衡的機件拆卸時,應先拆離重心遠的螺釘,裝時先裝離重心近的螺釘,裝拆彈簧時,應注意防止彈簧崩出傷人。

3.拆卸下來的零件,應盡量放在一起,並按規定安放穩妥,不要亂丟亂放,有回轉機構者應卡死,不讓其轉動。

4.用人力移動機件時,人員要妥善配備。多人搬抬應有一人統一指揮,工作時動作要一致。抬軸桿、螺桿、管子和大梁時,必須同肩。要穩起,穩放、穩步前進。搬運機床或吊運大型、重型機件,應嚴格遵守起重工,搬運工的安全操作規程。

5.鏟刮設備或機床導軌面時,工件底部要墊平穩,結合面應保持水平。用千斤頂時,支承面要墊牢實,以保安全。

6.刮研操作時,被刮工件必須穩固,不得串動,校準工具必須裝有固定拿手環或吊環。兩人以上做同一工件時,必須注意刮刀方向,不得對著人體部位挑刮。往復研合時,手指不準伸向研合面,研合板運行位置應適應其重心,不得超出工件研合面范圍,防止滑落。機動研合時,需有專人看守電氣開關或裝有聯鎖裝置。

7.使用工具時,應按鉗工常用工具安全操作規程正確操作。

8.工作地點要保持清潔,油液污水不得流在地上,以防滑倒傷人。

9.清洗零件時,嚴禁吸煙、點火或進行其他明火作業。不準用汽油清洗零件,擦洗設備或地面。廢油要倒在指定容器內,定期回收,不準倒入下水道。

10.機器設備上的安全防護裝置在安裝好之前,不準試車,不準移交生產。

11.檢修有毒、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事先必須經過卸壓、清洗、置換或中和,清除室器內氣、液、渣,並採取通風措施方可操作。

12.遵守「一般鉗工」安全操作規程。

機修工的主要任務:

主要分為以下幾個加工零件,設備維修,製造和維修。

1、加工零件

一些採用機械方法不適宜或不能解決的加工,都可由鉗工來完成。如:零件加工過程中的劃線,精密加工(如,刮削挫削樣板和製作模具等等)以及檢驗及修配等。

裝配: 把零件按機械設備的裝配技術要求進行組件,部件裝配和總裝配,並經過調整,檢驗和試車等,使之成為合格的機械設備。

2、設備維修

當機械在使用過程中產生故障,出現損壞或長期使用後精度降低,影響使用時,也要通過鉗工進行維護和修理。

3、製造和修理

製造和修理各種工具,卡具,量具,模具和各種專業設備。

4、安全事項

(1)銼刀是右手工具,應放在台虎鉗的右面,放在鉗台上時銼刀柄不可露在鉗桌外面,以免碰落掉地上砸傷腳或損壞銼刀。

(2)沒用裝柄的銼刀或銼刀柄已裂開的銼刀不可使用。

(3)銼削時銼刀柄不能撞擊到工件,以免銼刀柄脫落造成事故。

(4)不能用嘴吹銼屑,防止鐵屑進入眼睛。也不能用手擦摸銼削表面。

(5)銼刀不可作撬棒或手錘用。

5、保養

(1)為防止銼刀過快的磨損,不要用銼刀銼削毛坯件的硬皮或工件的淬硬表面,而應先用其它工具或用挫刀的前端、邊齒加工。

(2)銼削時應先用挫刀的一面,待這個面用鈍後再用另外一面。因使用過的銼齒易銹蝕。

(3)銼削時要充分的利用銼刀的有效工作面,避免局部磨損。

(4)不能用銼刀作為裝拆、敲擊和撬物的工具,防止因銼刀材質較脆而折斷。

(5)用整形銼和小銼時,用力不能太大,防止把挫刀折斷。

(6)銼刀要防水防油。沾水後銼刀易生銹。沾油後銼刀在工作時易打滑。

(7)銼削過程中,若發現銼紋上嵌有切屑,要及時將其除去,以免切屑刮傷加工表面。銼刀用完後,要用銼刷或銅片順著銼紋刷掉殘留下的切屑,以防生銹。千萬不能用嘴吹切屑,以防止切屑飛入眼內。

(8)放置銼刀時要避免與硬物相碰,避免銼刀與銼刀重疊堆放,防止損壞銼刀。

工作特點:

鉗工有三大優點(加工靈活、可加工形狀復雜和高精度的零件、投資小),兩大缺點(生產效率低和勞動強度大、加工質量不穩定)。

(1)加工靈活在不適於機械加工的場合,尤其是在機械設備的維修工作中,鉗工加工可獲得滿意的效果。

(2)可加工形狀復雜和高精度的零件技術熟練的鉗工可加工出比現代化機床加工的零件還要精密和光潔的零件,可以加工出連現代化機床也無法加工的形狀非常復雜的零件,如高精度量具、樣板、開頭復雜的模具等。

(3)投資小鉗工加工所用工具和設備價格低廉,攜帶方便。

(4)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

(5)加工質量不穩定加工質量的高低受工人技術熟練程度的影響。

工作范圍:

主要有劃線、加工零件、裝配、設備維修和創新技術。

(1)劃線對加工前的零件進行劃線。

(2)加工零件對採用機械方法不太適宜或不能解決的零件以及各種工、夾、量具以及各種專用設備等的製造,要通過鉗工工作來完成。

(3)裝配將機械加工好的零件按機械的各項技術精度要求進行組件、部件裝配和總裝配,使之成為一台完整的機械。

(4)設備維修對機械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損壞、產生故障或長期使用後失去使用精度的零件要通過鉗工進行維護和修理。

(5)創新技術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質量,不斷進行技術革新,改進工具和工藝,也是鉗工的重要任務。總之,鉗工是機械製造工業中不可缺少的工種。

參考資料:網路-機修鉗工

㈥ 數控設備維修人員都有哪些要求

設備維修人員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素質。對特定的維修對象,維修人員首先要分解掌握系統每一部分的工作原理和車床的機械結構;其次要了解設備的操作方法,動作順序;最後就是對可能造成故障的各種因素進行全面分析並進行實際檢查維修。每次維修後應建立詳細的設備檔案,記錄好故障發生的時間、現象,以及故障分析、診斷方法、排除故障的方法,如有遺留問題也應詳盡記錄,這樣不僅能使每次故障都有據可查,而且可積累維修經驗,為以後的故障維修打好基礎。

㈦ 機械維修工需要哪些技能

機械維修工需要的技能比較多,一般機械操作的技能基本都需要,特別是需要鉗工技能,一般修理都是需要製作小部件的,也要修修補補。

㈧ 設備維修的內容都包括哪些內容

設備維修是指通過修復或更換磨損零件,調整精度,排除故障,恢復設備原有功能而進行的技術活動,其主要作用在於恢復設備精度,性能,提高效率,延長使用壽命,保持生產能力。設備維修的基本內容包括:設備維護保養、設備檢查和設備修理。
一、設備維護保養
設備維護保養的內容是保持設備清潔、整齊、潤滑良好、安全運行,包括及時緊固松動的緊固件,調整活動部分的間隙等。簡言之,即「清潔、潤滑、緊固、調整、防腐」十字作業法。實踐證明,設備的壽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維護保養的好壞。維護保養依工作量大小和難易程度分為日常保養、一級保養、二級保養、三級保養等。
日常保養,又稱例行保養。其主要內容是:進行清潔、潤滑、緊固易松動的零件,檢查零件、部件的完整。這類保養的項目和部位較少,大多數在設備的外部。
一級保養,主要內容是:普遍地進行擰緊、清潔、潤滑、緊固,還要部分地進行調整。日常保養和一級保養一般由操作工人承擔。
二級保養。主要內容包括內部清潔、潤滑、局部解體檢查和調整。
三級保養。主要是對設備主體部分進行解體檢查和調整工作,必要時對達到規定磨損限度的零件加以更換。此外,還要對主要零部件的磨損情況進行測量、鑒定和記錄。二級保養、三級保養在操作工人參加下,一般由專職保養維修工人承擔。
在各類維護保養中,日常保養是基礎。保養的類別和內容,要針對不同設備的特點加以規定,不僅要考慮到設備的生產工藝、結構復雜程度、規模大小等具體情況和特點,同時要考慮到不同工業企業內部長期形成的維修習慣。
二、設備檢查
設備檢查,是指對設備的運行情況、工作精度、磨損或腐蝕程度進行測量和校驗。通過檢查全面掌握機器設備的技術狀況和磨損情況,及時查明和消除設備的隱患,有目的地做好修理前的准備工作,以提高修理質量,縮短修理時間。
檢查按時間間隔分為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日常檢查由設備操作人員執行,同日常保養結合起來,目的是及時發現不正常的技術狀況,進行必要的維護保養工作。定期檢查是按照計劃,在操作者參加下,定期由專職維修工執行。目的是通過檢查,全面准確地掌握零件磨損的實際情況,以便確定是否有進行修理的必要。
檢查按技術功能,可分為機能檢查和精度檢查。機能檢查是指對設備的各項機能進行檢查與測定,如是否漏油、漏水、漏氣,防塵密閉性如何,零件耐高溫、高速、高壓的性能如何等。精度檢查是指對設備的實際加工精度進行檢查和測定,以便確定設備精度的優劣程度,為設備驗收、修理和更新提供依據。
三、設備修理
設備修理,是指修復由於日常的或不正常的原因而造成的設備損壞和精度劣化。通過修理更換磨損、老化、腐蝕的零部件,可以使設備性能得到恢復。設備的修理和維護保養是設備維修的不同方面,二者由於工作內容與作用的區別是不能相互替代的,應把二者同時做好,以便相互配合、相互補充。
1、設備修理的種類。根據修理范圍的大小、修理間隔期長短、修理費用多少,設備修理可分為小修理、中修理和大修理三類。
(1)小修理。小修理通常只需修復、更換部分磨損較快和使用期限等於或小於修理間隔期的零件,調整設備的局部結構,以保證設備能正常運轉到計劃修理時間。小修理的特點是:修理次數多,工作量小,每次修理時間短,修理費用計入生產費用。小修理一般在生產現場由車間專職維修工人執行。
(2)中修理。中修理是對設備進行部分解體、修理或更換部分主要零件與基準件,或修理使用期限等於或小於修理間隔期的零件;同時要檢查整個機械繫統,緊固所有機件,消除擴大的間隙,校正設備的基準,以保證機器設備能恢復和達到應有的標准和技術要求。中修理的特點是:修理次數較多,工作量不很大,每次修理時間較短,修理費用計入生產費用。中修理的大部分項目由車間的專職維修工在生產車間現場進行,個別要求高的項目可由機修車間承擔,修理後要組織檢查驗收並辦理送修和承修單位交接手續。
(3)大修理。大修理是指通過更換,恢復其主要零部件,恢復設備原有精度、性能和生產效率而進行的全面修理。大修理的特點是:修理次數少,工作量大,每次修理時間較長,修理費用由大修理基金支付。設備大修後,質量管理部門和設備管理部門應組織使用和承修單位有關人員共同檢查驗收,合格後送修單位與承修單位辦理交接手續。
2、設備修理的方法
常用的設備修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一些:
(1)標准修理法,又稱強制修理法,是指根據設備零件的使用壽命,預先編制具體的修理計劃,明確規定設備的修理日期、類別和內容。設備運轉到規定的期限,不管其技術狀況好壞,任務輕重,都必須按照規定的作業范圍和要求進行修理。此方法有利於做好修理前准備工作,有效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但有時會造成過度修理,增加了修理費用。
(2)定期修理法,是指根據零件的使用壽命、生產類型、工件條件和有關定額資料,事先規定出各類計劃修理的固定順序、計劃修理間隔期及其修理工作量。在修理前通常根據設備狀態來確定修理內容。此方法有利於做好修理前准備工作,有利於採用先進修理技術,減少修理費用。
(3)檢查後修理法,是指根據設備零部件的磨損資料,事先只規定檢查次數和時間,而每次修理的具體期限、類別和內容均由檢查後的結果來決定。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但由於修理計劃性較差,檢查時有可能由於對設備狀況的主觀判斷誤差引起零件的過度磨損或故障。

㈨ 機械設備維修保養四項要求

一、設備的維護保養
通過擦拭、清掃、潤滑、調整等一般方法對設備進行護理,以維持和保護設備的性能和技術狀況,稱為設備維護保養。設備維護保養的要求主要有四項:
(1) 清潔 設備內外整潔,各滑動面、絲杠、齒條、齒輪箱、油孔等處無油污,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氣,設備周圍的切屑、雜物、臟物要清掃干凈;
(2) 整齊 工具、附件、工件(產品) 要放置整齊,管道、線路要有條理;
(3) 潤滑良好 按時加油或換油,不斷油,無干摩現象,油壓正常,油標明亮,油路暢通,油質符合要求,油槍、油杯、油氈清潔;
(4) 安全 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不超負荷使用設備,設備的安全防護裝置齊全可靠,及時消除不安全因素。
設備的維護保養內容一般包括日常維護、定期維護、定期檢查和精度檢查,設備潤滑和冷卻系統維護也是設備維護保養的一個重要內容。
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是設備維護的基礎工作,必須做到制度化和規范化。對設備的定期維護保養工作要制定工作定額和物資消耗定額,並按定額進行考核,設備定期維護保養工作應納入車間承包責任制的考核內容。設備定期檢查是一種有計劃的預防性檢查,檢查的手段除人的感官以外,還要有一定的檢查工具和儀器,按定期檢查卡執行,定期檢查有人又稱為定期點檢。對機械設備還應進行精度檢查,以確定設備實際精度的優劣程度。
設備維護應按維護規程進行。設備維護規程是對設備日常維護方面的要求和規定,堅持執行設備維護規程,可以延長設備使用壽命,保證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其主要內容應包括:
(1) 設備要達到整齊、清潔、堅固、潤滑、防腐、安全等的作業內容、作業方法、使用的工器具及材料、達到的標准及注意事項;
(2) 日常檢查維護及定期檢查的部位、方法和標准;
(3) 檢查和評定操作工人維護設備程度的內容和方法等。
二、設備的三級保養制
三級保養制度是我國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在總結前蘇聯計劃預修制在我國實踐的基礎上,逐步完善和發展起來的一種保養修理制,它體現了我國設備維修管理的重心由修理向保養的轉變,反映了我國設備維修管理的進步和以預防為主的維修管理方針的更加明確。三級保養制內容包括: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一級保養和二級保養。三級保養制是以操作者為主對設備進行以保為主、保修並重的強制性維修制度。三級保養制是依靠群眾、充分發揮群眾的積極性,實行群管群修,專群結合,搞好設備維護保養的有效辦法。
(一)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
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一般有日保養和周保養,又稱日例保和周例保。
1.日例保
日例保由設備操作工人當班進行,認真做到班前四件事、班中五注意和班後四件事。
(1) 班前四件事 消化圖樣資料,檢查交接班記錄。擦拭設備,按規定潤滑加油。檢查手柄位置和手動運轉部位是否正確、靈活,安全裝置是否可靠。低速運轉檢查傳動是否正常,潤滑、冷卻是否暢通。
(2) 班中五注意 注意運轉聲音,設備的溫度、壓力、液位、電氣、液壓、氣壓系統,儀表信號,安全保險是否正常。
(3) 班後四件事 關閉開關,所有手柄放到零位。清除鐵屑、臟物,擦凈設備導軌面和滑動面上的油污,並加油。清掃工作場地,整理附件、工具。填寫交接班記錄和運轉台時記錄,辦理交接班手續。
2.周例保
周例保由設備操作工人在每周末進行,保養時間為:一般設備2h,精、大、稀設備4h。
(1) 外觀 擦凈設備導軌、各傳動部位及外露部分,清掃工作場地。達到內外潔凈無死角、無銹蝕,周圍環境整潔。
(2) 操縱傳動 檢查各部位的技術狀況,緊固松動部位,調整配合間隙。檢查互鎖、保險裝置。達到傳動聲音正常、安全可靠。
(3) 液壓潤滑 清洗油線、防塵氈、濾油器,油箱添加油或換油。檢查液壓系統,達到油質清潔,油路暢通,無滲漏,無研傷。
(4) 電氣系統 擦拭電動機、蛇皮管表面,檢查絕緣、接地,達到完整、清潔、可靠。
(二)一級保養
一級保養是以操作工人為主,維修工人協助,按計劃對設備局部拆卸和檢查,清洗規定的部位,疏通油路、管道,更換或清洗油線、毛氈、濾油器,調整設備各部位的配合間隙,緊固設備的各個部位。一級保養所用時間為4-8h,一保完成後應做記錄並註明尚未清除的缺陷,車間機械員組織驗收。一保的范圍應是企業全部在用設備,對重點設備應嚴格執行。一保的主要目的是減少設備磨損,消除隱患、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為完成到下次一保期間的生產任務在設備方面提供保障。
(三) 二級保養
二級保養是以維修工人為主,操作工人參加來完成。二級保養列入設備的檢修計劃,對設備進行部分解體檢查和修理,更換或修復磨損件,清洗、換油、檢查修理電氣部分,使設備的技術狀況全面達到規定設備完好標準的要求。二級保養所用時間為7天左右。
二保完成後,維修工人應詳細填寫檢修記錄,由車間機械員和操作者驗收,驗收單交設備動力科存檔。二保的主要目的是使設備達到完好標准,提高和鞏固設備完好率,延長大修周期。
實行「三級保養制」,必須使操作工人對設備做到「三好」、「四會」、「四項要求」 並遵守「五項紀律」。三級保養制突出了維護保養在設備管理與計劃檢修工作中的地位,把對操作工人「三好」、「四會」的要求更加具體化,提高了操作工人維護設備的知識和技能。三級保養制突破了原蘇聯計劃預修制的有關規定,改進了計劃預修制中的一些缺點、更切合實際。在三級保養制的推行中還學習吸收了軍隊管理武器的一些做法,並強調了群管群修。三級保養制在我國企業取得了好的效果和經驗,由於三級保養制的貫徹實施,有效地提高了企業設備的完好率,降低了設備事故率,延長了設備大修理周期、降低了設備大修理費用,取得了較好的技術經濟效果。
三、精、大、稀設備的使用維護要求
(一) 四定工作
(1) 定使用人員。按定人定機制度,精、大、稀設備操作工人應選擇本工種中責任心強、技術水平高和實踐經驗豐富者,並盡可能保持較長時間的相對穩定;
(2) 定檢修人員。精、大、稀設備較多的企業,根據本企業條件,可組織精、大、稀設備專業維修或修理組,專門負責對精、大、稀設備的檢查、精度調整、維護、修理;
(3) 定操作規程。精、大、稀設備應分機型逐台編制操作規程,加以顯示並嚴格執行;
(4) 定備品配件。根據各種精、大、稀設備在企業生產中的作用及備件來源情況,確定儲備定額,並優先解決。
(二) 精密設備使用維護要求
(1) 必須嚴格按說明書規定安裝設備;
(2) 對環境有特殊要求的設備(恆溫、恆濕、防震、防塵)企業應採取相應措施,確保設備精度性能:
(3) 設備在日常維護保養中,不許拆卸零部件,發現異常立即停車,不允許帶病運轉;
(4) 嚴格執行設備說明書規定的切削規范,只允許按直接用途進行零件精加工。加工餘量應盡可能小。加工鑄件時,毛坯面應預先噴砂或塗漆;
(5) 非工作時間應加護罩,長時間停歇,應定期進行擦拭,潤滑、空運轉;
(6) 附件和專用工具應有專用櫃架擱置,保持清潔,防止研傷,不得外借。
四、動力設備的使用維護要求
動力設備是企業的關鍵設備,在運行中有高溫、高壓、易燃、有毒等危險因素,是保證安全生產的要害部位,為做到安全連續穩定供應生產上所需要的動能,對動力設備的使用維護應有特殊要求:
(1) 運行操作人員必須事先培訓並經過考試合格;
(2) 必須有完整的技術資料、安全運行技術規程和運行記錄;
(3) 運行人員在值班期間應隨時進行巡迴檢查,不得隨意離開工作崗位;
(4) 在運行過程中遇有不正常情況時,值班人員應根據操作規程緊急處理,並及時報告上級;
(5) 保證各種指示儀表和安全裝置靈敏准確,定期校驗。備用設備完整可靠;
(6) 動力設備不得帶病運轉,任何一處發生故障必須及時消除;
(7) 定期進行預防性試驗和季節性檢查;
(8) 經常對值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嚴格執行安全保衛制度。
五、設備的區域維護
設備的區域維護又稱維修工包機制。維修工人承擔一定生產區域內的設備維修工作,與生產操作工人共同做好日常維護、巡迴檢查、定期維護、計劃修理及故障排除等工作,並負責完成管區內的設備完好率、故障停機率等考核指標。區域維修責任制是加強設備維修為生產服務、調動維修工人積極性和使生產工人主動關心設備保養和維修工作的一種好形式。
設備專業維護主要組織形式是區域維護組。區域維護組全面負責生產區域的設備維護保養和應急修理工作,它的工作任務是:
(1) 負責本區域內設備的維護修理工作,確保完成設備完好率、故障停機率等指標;
(2) 認真執行設備定期點檢和區域巡迴檢查制,指導和督促操作工人做好日常維護和定期維護工作;
(3) 在車間機械員指導下參加設備狀況普查、精度檢查、調整、治漏,開展故障分析和狀態監測等工作。
區域維護組這種設備維護組織形式的優點是:在完成應急修理時有高度機動性,從而可使設備修理停歇時間最短,而且值班鉗工在無人召請時,可以完成各項預防作業和參與計劃修理。
設備維護區域劃分應考慮生產設備分布、設備狀況、技術復雜程度、生產需要和修理鉗工的技術水平等因素。可以根據上述因素將車間設備劃分成若干區域,也可以按設備類型劃分區域維護組。流水生產線的設備應按線劃分維護區域。
區域維護組要編制定期檢查和精度檢查計劃,並規定出每班對設備進行常規檢查時間。為了使這些工作不影響生產,設備的計劃檢查要安排在工廠的非工作日進行,而每班的常規檢查要安排在生產工人的午休時間進行。
六、提高設備維護水平的措施
為提高設備維護水平應使維護工作基本做到三化,即規范化、工藝化、制度化。
規范化就是使維護內容統一,哪些部位該清洗、哪些零件該調整、哪些裝置該檢查,要根據各企業情況按客觀規律加以統一考慮和規定。
工藝化就是根據不同設備制訂各項維護工藝規程,按規程進行維護。
制度化就是根據不同設備不同工作條件,規定不同維護周期和維護時間,並嚴格執行。
對定期維護工作,要制定工時定額和物質消耗定額並要按定額進行考核。
設備維護工作應結合企業生產經濟承包責任制進行考核。同時,企業還應發動群眾開展專群結合的設備維護工作,進行自檢、互檢,開展設備大檢查

閱讀全文

與機械維修工的要求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家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53
蘋果指紋保修嗎 瀏覽:270
木質傢具摔裂怎麼固定 瀏覽:296
防水塗料如何用滾筒刷 瀏覽:563
華苑冠華維修電話 瀏覽:698
頂樓雨棚多久需要維修 瀏覽:864
海爾空調武漢維修點 瀏覽:603
北碚長安4s店維修電話號碼 瀏覽:924
小米售後維修大概需要多久 瀏覽:949
電腦保修鍵盤進水保修嗎 瀏覽:398
維修車子需要帶什麼 瀏覽:829
維修電腦與家電怎麼辦理執照 瀏覽:518
瑞士珠寶保修單 瀏覽:284
中式古典傢具質量怎麼樣 瀏覽:296
合肥傢具除甲醛如何處理 瀏覽:457
樓頂開裂用什麼防水材料 瀏覽:441
蘋果廣西售後維修點嗎 瀏覽:739
廣州市蘋果維修電話 瀏覽:46
家電的市場部活動怎麼寫 瀏覽:535
開平二手家電市場在哪裡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