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修維修 > 自願放棄免費保修具有法律效力嗎

自願放棄免費保修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2023-04-11 10:49:51

Ⅰ 簽訂自願放棄社會保險的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社會保險是指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那麼簽訂自願放棄社會保險的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我為您整理出來相關的內容,歡迎大家瀏覽,謝謝。
簽訂自願放棄社會保險的協議有沒侍鎮悶有法律效力
沒有法律效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不繳納或少繳納社會保險費的,雙方約定無效,應視為因用人單位原因導致未繳納或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旅此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本案中,用人單位違反了這兩條法律規定,應承擔法律責任。
在此,希望用老彎人單位不要僅看眼前利益,一定要自覺守法,依法用工、依法訂立合同、依法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只有這樣才能受到法律法規的保護。

Ⅱ 個人免責聲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個人免責聲明具有法律效力。

中國法律規定的免責條件主要有:

1、不可抗力:《合同法》第117條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延遲履行後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本法所稱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漏斗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2、貨物本身的自然性質、貨物的合理損耗:《合同法》第311條規定:承運人對運輸過程中貨物的毀損、滅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坦搜散,但承運人證明貨物的毀損、滅失是因不可抗力、貨物本身的自然性質或者合理損耗以及托運人、收貨人的過錯造成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3、債權人的過錯:《合同法》第311條規定、第370條規定: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有瑕疵或者按照保管物的性質需要採取特殊保管措施的,寄存人應當將有關情況告知保管人。

寄存人未告知,致使保管物受損失的,保管人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保管人因此受損失的,除保管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並且未採取補救措施的以外,寄存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擴展資讓氏料:

1、免責條款是一種合同條款,它是合同的組成部分。

2、免責條款是事先約定的。

3、免責條款旨在免除或限制當事人未來所應負的責任。

基於不同的目的,免責條款可以分為兩類:一是限制責任條款,即將當事人的法律責任限制在某種范圍內的條款。例如,在合同中規定,賣方的賠償責任不超過貨款的總額。

二是免除責任條款,如某些商店在其櫃台上標明「貨物出門,恕不退換」,就屬於免除責任條款。嚴格地說,限制和免除責任的條款還是有區別的。

Ⅲ 員工簽屬自願放棄社保申請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這種協議不受法律保護,法律明確規定為職工購買社會保險是企業的法定義務,不具有法律效力。

我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規定:「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我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規定:「職工應當參加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我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而且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勞動者因用人單位未繳納社會保險費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3)自願放棄免費保修具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勞動者權利

(1)平等就業的權利。《勞動法》規定,凡具有勞動能力的公民,都有平等就業的權利,即勞動者擁有勞動就業權。勞動就業權是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獲得參加社會勞動的切實保證按勞取酬的權利。公民的勞動就業權是公民享有其他各項權利的基礎。如果公民的勞動就業權不能實現,其他一切權利也就推動了基礎。

(2)選擇職業的權利。《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有權根據自己的意願、自身的素質、能力、志趣和愛好,以及市場信息等選擇適合自己才能、愛好的職業,即勞動者擁有自由選擇職業的權利。選擇職業的權利有利於勞動者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既是勞動者勞動權利的體現,也是社會進步的一個標志。

(3)取得勞動薪酬的權利。《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有權依照勞動合同及國家有關法律取得勞動薪酬。獲取勞動薪酬的權利是勞動者持續行使勞動權不可少的物質保證。

(4)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有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這是對勞動者在勞動中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以及享受勞動權利的最直接的保護。

(5)享有休息的權利。我國憲法規定,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為此,國家規定了職工的工作時間和休假制度,並發展勞動者休息和休養的設施。

(6)享有社會保險的福利的權利。為了給勞動者患疾病時和年老時提供保障,我國《勞動法》規定,勞動者享有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即勞動者享有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在內的勞動保磨孝險和福利。社會保險和福利是勞動力再生產的一種客觀需要。

(7)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所謂受教育既包括受普通教育,也包括受職業教育。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是勞動者實現勞動權的唯缺基礎條件,因為勞動者要實現自己的勞動權,必須擁有一定的職業技能,而要獲得這些職業技能,就必須獲得專門的職業培訓。

(8)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勞動法》規定,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時,勞動者享有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即勞動者享有依法向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勞動仲裁委員會和法院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的權利。其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用人單位、工會和職工代表組成,勞動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的代表、同級工會、用人單位代表組成。

(9)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包括:依法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包括: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依法享有參與民主管理的權利,勞動者依法享有參加瞎山稿社會義務勞動的權利。

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革新、發明創造的權利,依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拒絕執行的權利,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有權提出批評、舉報和控告的權利,對違反勞動法的行為進行監督的權利等。

Ⅳ 社會保險的自願放棄書有法律效力嗎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本案中,用人單位違反了這兩條法律規定,應承擔法律責任。
單位在仲裁期間辯稱與小張是自願簽訂的放棄辦理社會保險協議,難道勞動人事爭議仲裁不支持自己的觀點嗎?
依據津人社局發〔2013〕24號第十五條,用散銀人單位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因用人單位原因導致未繳納或者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並要念賣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不繳納或少繳納社會保險費的,雙方約定無效,應視為因用人單位原因導致未繳納沖高宴或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
在此,希望用人單位不要僅看眼前利益,一定要自覺守法,依法用工、依法訂立合同、依法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只有這樣才能受到法律法規的保護。

Ⅳ 簽訂自願放棄社會保險的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是違法的協議、無效的協議、不受法律保護的協議,完全是廢紙一張。

閱讀全文

與自願放棄免費保修具有法律效力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沂南海爾維修電話 瀏覽:83
大楓葉傢具 瀏覽:578
焊電路板公司 瀏覽:910
新潮傢具什麼時候上市 瀏覽:509
國外買的電子設備怎麼維修 瀏覽:523
黃色偏深色的木地板怎麼配傢具 瀏覽:258
做歐式傢具的廠家電話是多少 瀏覽:681
天梭手錶怎樣保修 瀏覽:370
傢具維修平台有哪些 瀏覽:981
球鞋是怎麼防水的 瀏覽:648
名星裝修保修效果圖 瀏覽:179
如何考高級維修電工 瀏覽:591
買家電軟裝多少錢 瀏覽:719
國家電網公司入網證書是什麼 瀏覽:907
一拖三充電器維修 瀏覽:882
張黎明獲得國家電網哪些榮譽 瀏覽:31
青浦戴爾維修點 瀏覽:633
辦公傢具工程網 瀏覽:119
追風鳥電動車電器維修 瀏覽:671
縣城開一家電影院線多少錢 瀏覽: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