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匠精神典型事例有哪些
1、三菱的電飯煲
即使現在已經進入了高科技時代,許多智能產品取代了傳統手工產品,但製造者們並沒有因此而形成流水線作業,而是依然遵循傳統工匠們的精神精工細作,不為一時的利益而降低品質。
三菱電機集團便是其中一個,他們用沿襲工匠們的執著精神,製造出非同一般的電飯煲,贏得了消費者們的青睞和好評。
成立於1921年的日本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綜合性企業集團,總部位於東京,憑著強大的技術實力和良好的企業信譽,三菱電機有限公司在全球的電力設備、通信設備、工業自動化、電子元器件、家電等市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2013年《財富》世界500強排名中,三菱電機公司排在第244位。
作為一家製造多種高端電子產品的企業,三菱電機集團完全可以不製造電飯煲這樣的普通小產品。因為在一般人看來,電飯煲在當今時代太普通了,就像以前的鐵鍋一樣尋常,而且根本做不出新意來。
但三菱電機集團並不這樣認為,他們看好電飯煲市場,並堅信只要把電飯煲做出新意,就一定能夠佔領市場,成為電飯煲的領軍產品。
他們調研發現,雖然人們已經進入簡便快捷的電氣化時期,卻非常懷念傳統土灶鐵鍋做出來的米飯,紛紛認為那是最美味的食物。或許平常人會覺得這只是一個懷舊的信息,但三菱電機集團的製造者們卻從中抓住了電飯煲的本質:那就是口感。
三菱電機集團於是專注於這一點上,把它列為電飯煲的主要功能,並力爭把它做到極致。為了做出與土灶相同口感的米飯,製造者們充分發揮執著的工匠精神,遍訪日本各地老建築與高級日料的土灶,徹底分析其構造及火勢,同時將土灶烹制米飯的軟硬、水分等數據化,並把這些數據應用到電飯煲的製造中去。
他們經過無數次的試驗,請許多人試吃,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發現利用純度為99.9%的炭材料製成內膽,這樣能加強電飯煲的加熱能力,使米飯有傳統土灶鐵鍋的香味,並最終讓電飯煲烹飪再現土灶品質。
三菱電機集團的電飯煲一經問世,就受到了主婦們的喜愛。因為用這款產品做出來的米飯能夠使家人胃口大開,而這也是主婦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但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家有著高端製作設備的企業生產電飯煲時,卻採用了看似非常落後的工藝。
三菱電機集團的電飯煲名為「本炭釜」內膽電飯煲,在這款產品中,凝聚工匠精神的點在內膽上。一個內膽全部都是炭製成,因此名為炭膽。生產炭膽的周期非常長,從最初加工到最終完成需要5個月,而且完全是人工作業。
這種做法看似落後於工業化時代的步伐,卻將米飯的口感做到了極致。而三菱電機集團也因其執著再現「土灶」米飯口感的匠人精神,贏得了消費者的尊敬和忠誠。雖然價格比同類產品要高兩三倍,卻在銷量上位居首位,成為電飯煲產品的經典之作。
工匠之美,並不是一味地創新,也不是固執地守舊,而是抓住本質,將守舊和創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產品的品質得到質的飛躍。
精神簡介
工匠們喜歡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著產品在雙手中升華的過程。工匠們對細節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極致,對精品有著執著的堅持和追求,把品質從0提高到1,其利雖微,卻長久造福於世。
工匠精神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國製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業競爭發展的品牌資本、是員工個人成長的道德指引。「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
② 求幾個體現工匠精神或精益求精的名人事例 簡潔點 謝謝
「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
1、心細如發,探手輕柔,李峰高倍顯微鏡下手工精磨刀具,5微米的公差也要 「執拗」返工。
2、心有精誠,手有精藝,顧秋亮僅憑一雙手捏捻搓摸,便可精準感知細如發絲的鋼板厚度。
3、蒙眼插線,穿插自如,李剛方寸之間也能插接百條線路,成就領跑世界的「中國製造」。
4、高鳳林是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焊工,國家特級技師。他心懷夢想,心平手穩,焊接飛天神箭。
5、馬宇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修復師,他能在毫釐之間,把握分寸,重現曠世兵馬俑。
6、中國高飛集團高級鈑金工王偉,在肉眼難辨的誤差里,手工打造精美弧線,托舉中國大飛機翱翔藍天。
(2)有哪些藝術傢具有工匠精神擴展閱讀
現實意義:
「工匠精神」在當今企業管理中有著重要的學習價值。當今社會心浮氣躁,追求 「短、平、快」(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帶來的即時利益,從而忽略了產品的品質靈魂。因此企業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長期的競爭中獲得成功。
當其他企業熱衷於「圈錢、做死某款產品、再出新品、再圈錢」的循環時,堅持「工匠精神」的企業,依靠信念、信仰,看著產品不斷改進、不斷完善。
最終,通過高標准要求歷練之後,成為眾多用戶的驕傲,無論成功與否,這個過程,他們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脫俗的、也是正面積極的。
③ 中國古代工匠精神的代表性人物有哪些
1、蔡倫
《後漢書.蔡倫傳》:「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後世傳為我國造紙術的發明人。
2、魯班
木工師傅們用的手工工具,如鑽、刨子、鏟子、曲尺、畫線用的墨斗,據說都是魯班發明的,魯班的名字已經成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
3、孫臏
皮匠和鞋匠以孫臏為祖師。他是戰國時的軍事家,在齊國任軍師。相傳齊國士兵本來都穿草鞋、木鞋,行軍作戰極為不便,孫臏下令改穿皮製及布制的鞋。
因此,他被製革、製鞋行業奉為祖師。
4、黃帝
縫紉業以傳說中的黃帝為祖師。
上古時,人們不會縫制衣服,而將樹葉、獸皮串在一起披在身上禦寒。相傳黃帝在位期間,中國有許多重要發明,其中之一是衣裳。這樣一來,黃帝便成了縫紉鋪的開山祖師。
5、蒙恬
制筆匠以蒙恬為祖師。他是秦朝的大將,曾主持監修萬里長城,相傳毛筆是他發明的。其實在他之前,中國已使用毛筆。
6、李春
趙州橋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結晶,開創了中國橋梁建造的嶄新局面。
它是中國第一座石拱橋,在漫長的歲月中,雖然經過無數次洪水沖擊、風吹雨打、冰雪風霜的侵蝕和8次地震的考驗,卻安然無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④ 工匠精神的人物及事跡有哪些
1、心細如發,探手輕柔,李峰高倍顯微鏡下手工精磨刀具,5微米的公差也要 「執拗」返工。
2、心有精誠,手有精藝,顧秋亮僅憑一雙手捏捻搓摸,便可精準感知細如發絲的鋼板厚度。
3、蒙眼插線,穿插自如,李剛方寸之間也能插接百條線路,成就領跑世界的「中國製造」。
4、高鳳林是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焊工,國家特級技師。他心懷夢想,心平手穩,焊接飛天神箭。
5、馬宇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修復師,他能在毫釐之間,把握分寸,重現曠世兵馬俑。
6、中國高飛集團高級鈑金工王偉,在肉眼難辨的誤差里,手工打造精美弧線,托舉中國大飛機翱翔藍天。 (4)有哪些藝術傢具有工匠精神擴展閱讀 現實意義: 「工匠精神」在企業管理中,有著重要的學習價值。
(4)有哪些藝術傢具有工匠精神擴展閱讀
現實意義:
"工匠精神"在當今企業管理中有著重要的學習價值。今社會心浮氣躁,追求 "短、平、快"(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帶來的即時利益,從而忽略了產品的品質靈魂。因此企業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長期的競爭中獲得成功。
當其他企業熱衷於"圈錢、做死某款產品、再出新品、再圈錢"的循環時,堅持"工匠精神"的企業,依靠信念、信仰,看著產品不斷改進、不斷完善。
最終,通過高標准要求歷練之後,成為眾多用戶的驕傲,無論成功與否,這個過程,他們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脫俗的、也是正面積極的。
⑤ 工匠精神人物有哪些
工匠精神人物有魯班、墨子、宋應星、馬鈞、施品芳等。
工匠精神並不是個新詞,在德國、日本、瑞士等發達國家,正是因為工匠的堅持專注,正是因為對產品完美形態的不斷追求,才最終生產出舉世聞名的精品。無論瑞士手錶、軍刀,還是日本的家用電器,德國的汽車,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現實意義
「工匠精神」在當今企業管理中有著重要的學習價值。
當今社會心浮氣躁,追求 「短、平、快」(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帶來的即時利益,從而忽略了產品的品質靈魂。因此企業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長期的競爭中獲得成功。
當其他企業熱衷於「圈錢、做死某款產品、再出新品、再圈錢」的循環時,堅持「工匠精神」的企業,依靠信念、信仰,看著產品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最終,通過高標准要求歷練之後,成為眾多用戶的驕傲,無論成功與否,這個過程,他們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脫俗的、也是正面積極的。
中國很多企業的產品質量為什麼搞不好?原因雖然很多,但最終可以歸結到一個方面上來,就是做事缺乏嚴謹的工匠精神。
企業不能盲目學習和引進日本式管理。日式管理最值得學習的是一種精神,而不是具體做法。這種精神就是匠人精神。所謂工匠精神,第一是熱愛你所做的事,勝過愛這些事給你帶來的錢;第二就是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精益管理就是「精」「益」兩個字。
在日本人的概念里,你把它從60%提高到99%,和從99%提高到99.99%是一個概念。他們不跟別人較勁,跟自己較勁。
⑥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2016工匠精神
「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為:
熱心公益的磨刀老人吳錦泉;
幫助寶貝回家的志願者張寶艷、秦艷友夫婦;
帶領女排重奪世界盃的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
雕刻火葯的大國工匠徐立平;
琴弦上的放歌者閻肅;
促進民族團結的基層村幹部買買提江·吾買爾;
鞠躬盡瘁的化緣校長莫振高;
中國首位獲諾貝爾科學獎的本土科學家屠呦呦;
奮不顧身拯救「東方之星」落水乘客的潛水員官東;
為養育孤兒賣唱的老藝術家王寬,以及全體抗戰老兵和愛國僑胞。
⑦ 有哪些皮影藝術傢具有工匠精神
匠心獨運,泰山皮影的每一步發展都牽動著無數皮影人的心血。72歲的范正安先生是個不折不扣的「戲迷」,他幾十年如一日地表演皮影,並於2011年把泰山皮影戲演進了聯合國「國際木偶藝術周」,在這個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同台競技的舞場上,一場泰山皮影贏得滿堂喝彩,得到了國際友人的認可和贊譽。
⑧ 我國歷史上具有工匠精神的兩位傑出人物
我國歷史上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物不少,以魯班和墨子為例:
一、建築鼻祖木匠鼻祖魯班
1、木工工具
《事物紺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記載,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創造的,如曲尺(也叫矩或魯班尺),又如墨斗、刨子、鑽子、鋸子等工具傳說也都是魯班發明的。這些木工工具的發明使當時工匠們從原始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勞動效率成倍提高。
2、古代兵器
鉤和梯是春秋末期常用的兵器。《墨子·魯問》記魯班將鉤改製成舟戰用的「鉤強」,楚國軍隊用此器與越國軍隊進行水戰,越船後退就鉤住它,越船進攻就推拒它。《墨子·公輸》則記他將梯改製成可以凌空而立的雲梯,用以攻城。
3、農業機具
先進農機具的發明和採用是中國古代農業發達的重要條件之一。《世本》說魯班製做了石,《物原·器原》又說他製做了礱、磨、碾子,這些糧食加工機械在當時是很先進的。另外,《古史考》記載魯班製做了鏟。
二、墨子的機械製造
墨子精通手工技藝,可與當時的巧匠公輸班相比。墨子擅長防守城池,在止楚攻宋時與公輸般進行的攻防演練中,已充分地體現了他在這方面的才能和造詣。他曾花費了3年的時間,精心研製出一種能夠飛行的木鳥(風箏、紙鳶),成為中國古代風箏的創始人。
他又是一個製造車輛的能手,可以在不到一日的時間內造出載重30石的車子。他所造的車子運行迅速又省力,且經久耐用,為當時的人們所贊賞。
墨子幾乎諳熟了當時各種兵器、機械和工程建築的製造技術,並有不少創造。在《墨子》一書中,他詳細地介紹和闡述了城門的懸門結構,城門和城內外各
種防禦設施的構造,弩、桔槔和各種攻守器械的製造工藝,以及水道和地道的構築技術。
(8)有哪些藝術傢具有工匠精神擴展閱讀
其他傑出工匠:
1、新式織綾機
他深入到生產過程中,對舊式織綾機進行了認真研究,重新設計了一種新式織綾機。新織綾機簡化了踏具,改造了桄運動機件(即開口運動機件)。馬鈞將踏具改成十二躡,經過這樣一改進,新織綾機不僅更精緻,更簡單適用,而且生產效率也比原來的提高了四、五倍。
2、指南車
馬鈞在沒有資料,沒有模型的情況下,苦鑽苦研,反復實驗,沒過多久,終於運用差動齒輪的構造原理,製成了指南車。馬鈞製成的指南車,在戰火紛飛、硝煙彌漫的戰場上,不管戰車如何的翻動,車上木人的手指始終指南,引起了滿朝大臣的敬佩。
3、龍骨水車
經過反復研究、試驗,他終於創造出一種翻車,把河裡的水引上了土坡,實現了老百姓的多年願望。馬鈞創造的這種翻車,"其巧百倍於常",用時極其輕便,連小孩也能轉動。它不但能提水,而且還能在雨澇的時候向外排水。
⑨ 工匠精神代表人物有哪些
工匠精神代表人物有:
1、蔡倫
《後漢書.蔡倫傳》:「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後世傳為我國造紙術的發明人。
2、魯班
木工師傅們用的手工工具,如鑽、刨子、鏟子、曲尺、畫線用的墨斗,據說都是魯班發明的,魯班的名字已經成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
3、孫臏
皮匠和鞋匠以孫臏為祖師。他是戰國時的軍事家,在齊國任軍師。相傳齊國士兵本來都穿草鞋、木鞋,行軍作戰極為不便,孫臏下令改穿皮製及布制的鞋。
因此,他被製革、製鞋行業奉為祖師。
4、黃帝
縫紉業以傳說中的黃帝為祖師。
上古時,人們不會縫制衣服,而將樹葉、獸皮串在一起披在身上禦寒。相傳黃帝在位期間,中國有許多重要發明,其中之一是衣裳。這樣一來,黃帝便成了縫紉鋪的開山祖師。
5、蒙恬
制筆匠以蒙恬為祖師。他是秦朝的大將,曾主持監修萬里長城,相傳毛筆是他發明的。其實在他之前,中國已使用毛筆。
「工匠精神」一詞,最早出自於聶聖哲,他培養出來的一流木工匠士,正是來自於這種精神。相信隨著國家產業戰略和教育戰略的調整,人們的求學觀念、就業觀念以及單位的用人觀念都會隨之轉變,「工匠精神」將成為普遍追求,除了「匠士」,還會有更多的「士」脫穎而出。
⑩ 你知道哪些極具工匠精神的人
王震華,前後耗時5年,不用一顆釘子,不用一管膠水,歷經10萬多道步驟,共7108個零件,用全榫卯結構復刻了天壇祈年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