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藝術運動的風格
倡導自然風格,強調自然中不存在直線和平面,裝飾上突出表現曲線和有機形態。
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歐洲和美國產生並發展的一次影響面相當大的「裝飾藝術」的運動,是一次內容廣泛的、設計上的形式主義運動,涉及十多個國家,從建築、傢具、產品、首飾、服裝、平面設計、書籍插畫一直到雕塑和繪畫藝術都受到影響,延續長達十餘年,是設計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形式主義運動。
名詞解釋:
自普法戰爭之後,歐洲得到了一個較長時期的和平,政治和經濟形勢穩定。不少新近獨立或統一的國家力圖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並打入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這就需要一種新的、非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
所謂「整體藝術」的哲學思想在藝術家中甚為流行,他們致力於將視覺藝術的各個方面,包括繪畫、雕塑、建築、平面設計及手工藝等與自然形式融為一體。
❷ 「新藝術運動的風格及特點」請直接回答不要給鏈接,感激不盡
在不同的資料上,可以看到兩種說法,一種是說新藝術風格起源於法國,另一種認為新藝術風格起源於比利時。不論哪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新藝術(art Nouveau)一詞源於1895年薩姆爾.賓(samuel.Bing 或siegfried.Bing)在巴黎開設的一家同名商店。這個經銷美術和工藝品的商店,出售經過精心挑選的、反映世紀末藝術家審美趣味的新產品和新作品,從而使它成為這種審美潮流的代名詞。而比利時是歐洲大陸工業化最早的國家之一,工業製品的藝術質量問題在那裡比較尖銳。從19世紀初,布魯塞爾就已經是歐洲文化和藝術的一個中心,在那裡產生了一些典型的新藝術品,並且比利時人霍爾塔(Victor Horta)開創了新藝術的建築風格。
新藝術風格的藝術家除了摒棄傳統,師法自然,更從中世紀、日本、中東的藝術中吸取所需,尤其是日本的浮世繪和陶瓷藝術。
並且在不同的國家,新藝術有著不同的名稱。
這一風格的大師,例如,西班牙的戈地、比利時的霍爾塔,還有世界各地的建築師設計的新藝術運動風格的建築具有鮮明的特色,那就是鐵藝裝飾的細部,玻璃和馬賽克的應用。 新藝術運動的焦點在於個性的張揚,其中有兩種彼此相似、但絕不相同的派別:螺旋形、波浪形、蔓藤花紋及扭曲的形狀為一派,另一派以查爾斯·雷尼·麥金托什展出的矩形風格為主.
❸ 談談新藝術運動在德國、英國、西班牙這三個國家的具體發展
我慷慨一下!!!"十九世紀中葉,歐洲各國的資本主義得到長足的發展。技術革命已經完成,一個工業化大生產的高潮在英、法等先進國家出現,它推動了城市生活和社會結構的改變,從而帶來了新的社會思潮,引起審美觀的變化。勞動者、職員、中產的市民家庭逐漸成為城市生活的主體,藝術所服務的對象也漸漸地轉移到了他們中間,從而受到他們的審美趣味影響。在英國有拉斐爾前派產生,而在法國和比利時則表現為「新藝術運動」。「新藝術運動」的興起是時代的必然,在歐洲大部分國家廣泛發展,後來在中國也產生一定的影響。其在設計史上的重要地位也是不可埋沒的。
一、 新藝術運動在各個國家的表現形態
新藝術運動在歐洲各國的性質和表現不盡相同,但也存在著一些共同的特色。比如他們通過藝術家集體的力量去探索現代工藝美術的語言,他們對反對傳統的風格,要以新的工藝美術形式表現出時代的特徵。尤其是新藝術運動所帶來的影響和所形成的藝術特徵更有相互一直的地方。
下面我列舉一下幾個國家,說明一下「新藝術運動」在各自國家的表現形態。在介紹的內容方面有所側重,由於法國是「新藝術運動」的發源地,所以介紹的內容比其他國家相對詳細一些。
法國是「新藝術運動」的發源地,「新藝術」(Art Nouveu)本是巴黎一家商店的名稱,由出版商薩穆爾▪賓(Samuel Bing)1895年12月創立,是在仿效威廉▪莫里斯設計事務所的基礎上開設的,取名「新藝術畫廊」,(The Gallery De I』 art Nouveu)。雖然名稱是「新藝術畫廊」,其實主要經營和展覽風格新穎的傢具及室內陳設用品。「新藝術運動」在十九世紀末就初見端倪,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覽會為「新藝術運動」提供了強大的展示舞台,從那時候起「新藝術運動」在法國持續二十餘年,並影響到其他國家,因而,我們稱法國是「新藝術運動」的發源地。
法國的「新藝術運動」的發展主要有兩個中心:巴黎和南錫(Nancy)。南錫主要集中在傢具設計上,而巴黎則包羅萬象,涉及領域非常廣泛,包括傢具、建築、室內、平面設計等。在巴黎,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建築師格里馬爾。他為巴黎許多建築以其出色的很多相當精美的裝飾,其中最出色的是巴黎地下鐵路的出入口站,一共有141種不同圖案。他還為卡斯第爾.布拉齊旅店設計了一扇非常出色門,上面的圖形變化莫測,線條優美,更是體現了新藝術的風格。在南錫,玻璃工藝家加萊是個十分重要的人物,以他為核心有南錫派的工藝美術聯盟。他的玻璃器皿,運用砂輪磨花、酸腐蝕、金屬鑲疊、金屬鏤嵌和吹泡等特殊技法,加工出來的圖案和花草昆蟲都流暢美觀,因而被成為「玻璃玻璃鑲嵌細工」也不足為奇。
具有影響的「新藝術運動」組織有「新藝術之家」、「現代之家」、「六人集團」等。
英國的新藝術運動是莫里斯美術與工藝運動的繼續。在莫里斯和拉斯金相繼謝世之後,他們的學生馬克默多建立了""新世紀藝術家協會"",生產新穎的傢具和裝飾品,成為向""新藝術""的過渡。稍後,在格拉斯哥,出現了以麥金托什為首的設計家集團。1896-1909年間,他們為格拉斯哥的四家茶室進行了別出心裁的設計,風格簡練、明快。1909年建成的格技斯哥藝術學院新主樓,被喻為英國第一所新藝術風格的建築。
比利時地處英國和法國之間,經濟和文化交流非常密切,英國工業革命對比利時影響很大,工業發展十分迅速。1859年,在藝術上比利時出現了一些基金的組織,如「二十人社」(Les Vingts)。「二十人社」由奧克塔▪毛斯(Octave Maus)領導,在比利時經常展出雷東、修拉、勞特累克、高更。梵谷。塞尚等人的美術作品。
亨利•凡•威爾德是比利時「新藝術運動」核心人物,
新藝術在義大利的「自由風格」,主要表現在建築設計方面,參加這一運動的建築師、設計師,分布在義大利一些大城市裡面,他們的創作大都與地區特色相練習,但新藝術在義大利新藝術發展中,一些期刊雜志的出版發行,起到了推進作用。都靈
新藝術運動在佛羅倫薩也得到了發展。佛羅倫薩是義大利中部的文化名城,這個歷史上藝術家雲集、群星璀璨的城市,建築物古香古色,已經形成獨特的建築格局。建築師喬萬尼▪米凱拉澤的作品很有代表性,他不受傳統的束縛,而是從中汲取為新藝術有益的成分、參照文藝復興建築的典雅形式,充分運用優美、流動的曲線,裝飾建築物的內部和外觀。在傳統中融合了現代藝術的成分
奧地利新藝術的代表是""維也納分離派""中的工藝家和畫家們。他們有建築與設計家奧托▪瓦格納、霍夫曼、奧布里奇,畫家克里姆特、莫賽等人。奧托▪瓦格納為首的維也納學派在新藝術運動的影響下形成了。奧托▪瓦格納早期從事建築設計,並發展形成了自己的學說,但在設計界的影響則是從1894年擔任維也納藝術學院建築系教授開始的。他早期建築風格傾向於古典主意,後來在工業時代技術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新的建築觀點。1895年,他出版的《現代建築》一書中,指出新結構和新材料必然導致新的設計形式出現,建築領域的復古主意樣式是極其荒謬的,設計是為現代人服務的,而不是為古典復興而產生的。在維也納藝術學院就職演說中,他說:「現代生活是藝術創造唯一可能處罰點:。」所有現代化的形式必須與我們時代的新要求相適應「。在《電代建築一書中,他對未來建築的預測是非常激進的,認為未來建築」像在古代流行的橫線條他們設計的分離派陳列館、印刷廣告、裝飾畫等,主題上頗受象徵主義影響。
德國新藝術運動是以""青年風格""出現的。它得名於1896年在慕尼黑創刊的《青春》雜志。年輕的設計家埃克曼、雕刻家奧布里斯特是其骨幹。他們設計的綴錦、封面和各種美麗的花卉圖案,被廣泛地應用。此外,凡.德.維爾德和建築家貝倫斯在柏林方面以抽象的青年風格設計建築和建築裝飾。
西班牙的新藝術運動只限於巴塞羅那。建築師高迪和蒙塔列分別代表著兩種不同的風格。高迪以富有中世紀哥特藝術趣味的、簡化的曲線形,設計了離奇古怪的卡薩.米拉公寓和聖家族教堂,至今是西班牙人的驕傲。蒙塔列所設計的卡蘭塔音樂廳,代表了大陸風的歷史主義的新藝術風格。
新藝術運動在歐洲大陸「曇花一現」,但在中國的哈爾濱卻持續了30年。 哈爾濱的藝術運動建築數量居世界第三。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就有人將中央大街同柏林的菩提樹大街、東京的銀座大街、上海的外灘、天津的維多利亞(解放北路)大街相提並論,可見其影響之深遠。此次「修舊如舊」的改造原則基本保持了中央大街建築的歐式風格。中央大街整體改造完成,市民發現原來松雷商廈門前側面大廣告牌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堵造型新穎、別致的「假牆」。這是一堵「新藝術運動」牆,它與所依附的中央大街58號保護建築的前臉一模一樣。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樓後樓就極有新藝術運動時期的風格,現在世界上已不多見。這是1920年的作品,希臘陶立克柱式,厚重的石礎,挺拔的柱身,柱身上勻稱的凹槽,中段柔美的牆飾,與底層陽剛形成對比。目前是一類保護建築。建於1927年的哈爾濱攝影社(現中央大街58號)就是世界「新藝術運動」建築風格的句號。
二、新藝術運動在設計史上的地位
新藝術運動在設計史上有是有重要意義的。「新藝術運動」實質上是英國「工藝美術運動」在歐洲大陸的延續與傳播,在思想和理論上並且沒有超越「工藝美術運動」。它主張藝術家從事產品設計,以此實現技術與藝術的統一。在具體的設計中,避免使用直線,注重從自然中獲得自然形式的運用,但還沒有從功能、結構、形式的統一上進行產品設計。在追求自然形式上,「新藝術運動」試圖擺脫任何古代亡靈,真正從自然中獲得啟迪,完全走向自然主意風格,強調自然中不存在直線和平面,在裝飾上突出表現曲線、有機造型,裝飾的構思主要來源於自然形態。藝術家在「師法自然」的過程中尋找一種抽象,把自然形式賦予一種有機的象徵情調,以運動感的線條作為形式美的基礎。
新工藝運動時期的建築裝飾的大膽實踐,至今對探索新建築發生潛在的影響。新藝術風格表現了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藝術家感到需要影響現代人生活的整個環境。這種風格當時不僅影響到工藝美術,而且還影響到建築、雕塑和繪畫。它是有意識地抵抗「循環論」,因而在工藝方面,如在陶瓷設計方面,為獲自由的形式開拓了道路。良好地解決了藝術趣味同工業生產利益之間的沖突。與此同時,強調實用的主張,從建築擴大到陶瓷、玻璃、金屬器皿在內阿弟其他工藝美術,「形式服從於功能」的思想在各個領域表現日趨明顯,工藝美術發展階段也進入了造型簡潔、裝飾單純的形式,對後來的藝術形式影響甚遠。
❹ 穆卡的藝術風格是什麼
新藝術運動開始在1880年代,在1892年至1902年達到頂峰。新藝術運動的名字源於薩穆爾·賓(Samuel Bing)在巴黎開設的一間名為「現代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他在那裡陳列的都是按這種風格所設計的產品。此藝術運動是在20世紀之初,位於大眾文化最高點的藝術和設計風格。
簡史
當時,它只是被簡單地稱為現代風格,就象洛可可風格在它那個時代的稱呼一樣。另一方面,很多小范圍團體的互相聚集,稍微改良了當時矯飾的流行風格,形成20世紀現代主義的前奏。其中包括因時髦的先鋒派期刊《青年》(Jugend)而得名的德國青年風格;維也納的維也納分離派運動,那裡的高瞻遠矚的藝術家和設計師脫離主流的(一年一度在巴黎舉行的)沙龍畫展,而把風格一致的作品集合在一起展覽。在義大利,用倫敦商店的櫥窗為來源於工藝美術運動,又歸於好的現代設計,命名為自由風格。其包括新藝術運動的商業外觀,同時又保留了義大利重要特色標志。
這種風格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充滿有活力、波浪形和流動的線條。象是使傳統的裝飾充滿了活力,表現形式也象是從植物生長出來。
作為一種藝術運動,它與拉菲爾前派和象徵主義的畫傢具有某些密切的關系,就像某些名人如奧伯利·比亞茲萊(Aubery Beardsley)。可以把阿爾豐斯·穆卡(Alfons Mucha)、愛德華·伯納-瓊斯(Edward Burne-Jones)、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和讓·圖洛普(Jan Toorop)歸入多於一種風格中。不像象徵主義畫家,無論如何,新藝術運動具有一個自己的特殊形象,而且不像保守的拉菲爾前派,新藝術運動沒有躲避使用新材料、使用機器製造外觀和抽象的純設計服務。
玻璃製造使這種風格找到一個可以展示驚人表現力的領域,例如:路易斯·蒂凡尼(Louis Comfort Tiffany)在紐約的作品、艾米里·加利(Emile Gallé)和法國南西市的Daum兄弟。
新藝術運動在建築風格和室內設計方面,避開維多利亞時代折衷的歷史主義。通過新藝術運動設計師的挑選和「現代化」某些洛可可風格中萃取的元素(例如火焰和貝殼的紋理),代替從歷史衍生和高維多利亞風格的根本結構或寫實自然主義的裝飾。新藝術運動主張運用高度程序化的自然元素,使用其作為創作靈感和擴充「自然」元素的資源,例如:海藻、草、昆蟲。
相應地,其開始廣泛使用有機形式、曲線,特別是花卉或植物等。日本木刻畫以其曲線、圖案外觀、強烈對比的空間和平坦的畫面,同樣啟發了新藝術運動。自此以後,從在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作品中,都能發現其中某些線條和曲線圖案成為繪畫中的慣用手段。一個重要事實是新藝術運動沒有象某些其它運動(例如:工藝美術運動)那樣否定機器的作用,而是發揮其所長。根據材料的使用(主要是使用玻璃和鍛鐵),使建築風格方面,也能找到象精雕細琢般的品質。
新藝術運動中好的一面,是其考慮了完整的風格。這意味著它無論是在建築風格、室內設計、傢具和織物設計、器皿和藝術品、燈具等方面,都有了一個等級尺度。
新藝術運動發展的最高峰是1900年在巴黎舉行的世界博覽會,現代風格在各方面都獲得了成功。在此後十年,新風格因為在最普通的大批量產品中迅速地普及,導致新藝術運動在大約1907年以後就開始被忽視。
就象表現主義、立體派、超現實主義和裝飾藝術運動那樣,如今,新藝術運動被視為20世界文化運動中最有創新力的先行者
❺ 「新藝術運動」主要人物的設計思想與作品風格
主要人物:安東尼·高迪。
設計思想:
他作為一位具有獨特風格的建築師和設計家,他出身卑微,是一名普通手藝銅匠的兒子。他一生被肺炎折磨,從小就沉默寡言。17歲開始在巴塞羅納學建築,其設計靈感大量來自他廣泛閱讀的書籍。早期具有強烈的阿拉伯摩爾風格特徵,也就是其設計生涯的「阿拉伯摩爾風格」階段。
作品風格:
在這個階段中,他的設計不單純復古而是採用折衷處理,把各種材料混合利用。屬於這種風格的典型設計是建於1883——1888年間,位於巴塞羅那卡羅林區的文森公寓。
(5)新藝術風格傢具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自普法戰爭之後,歐洲得到了一個較長時期的和平,政治和經濟形勢穩定。不少新近獨立或統一的國家力圖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並打入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這就需要一種新的、非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
所謂「整體藝術」的哲學思想在藝術家中甚為流行,他們致力於將視覺藝術的各個方面,包括繪畫、雕塑、建築、平面設計及手工藝等與自然形式融為一體。
設計師對於探索鑄鐵等新的結構材料有很高的熱情。對於藝術家自身而言,新藝術正反映了他們對於歷史主義的厭惡和新世紀需要一種新風格與之為伍的心態。
❻ 威爾德的新藝術的第一件作品是什麼
威爾德的新藝術的第一件作品是在布魯塞爾附近為自己建築的住宅,這是當時藝術家們表現自己藝術思想和天才的一種流行方式。威爾德還設計了住宅內的傢具和裝修,甚至夫人的服裝。這一系列設計在豪華中加入了新藝術的明快,被批評家稱做「遊艇風格」。
❼ 新藝術運動有哪幾種風格
新藝術運動開始在1880年代,在1890年至1910年達到頂峰。新藝術運動的名字源於薩穆爾·賓(Samuel Bing)在巴黎開設的一間名為「現代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他在那裡陳列的都是按這種風格所設計的產品。 准確的說新藝術是一場運動,而不是單一的一種風格,可分為直線風格和曲線風格,裝飾上的和平面藝術的風格,並以其對流暢、婀娜的線條的運用、有機的外形和充滿美感的女性形象著稱。 這種風格影響了建築、傢具、產品和服裝設計,以及圖案和字體設計。
❽ 簡述新藝術運動的風格特點
主張人類生活環境的一切人為因素都應經過設計,新藝術運動的藝術家們反對將藝術劃分為純藝術與實用藝術或大藝術與小藝術,認為藝術家不應僅致力於創作單件的「藝術品」,而應創造出一種為社會生活提供優美環境的綜合藝術。強調手工藝,否定工業化和機械化生產
新藝術運動的風格特徵: 一是用流動的有韻律的波浪起伏的線或外形輪廓塑造形體的曲線形風格,這是新藝術運動最具代表性的風格。在這里術家們從自然界中歸納出基本線條, 把自然界中植物的莖葉和花瓣以浪漫或誇張的手法或互相纏繞,或延伸,或彎曲或變形,形成如藤蔓般生長向上的、蜿涎交織的有機線型,ps素材體 現了向上的生命活力。凡-德威爾德所言:線條是一種力量,它象徵著活力與精華,一語道破了新藝術運動追求自然紋樣的精髄和內核。二是以簡潔、抽象的直線和 方格有規律結合的直線型風格。這以職斯哥卞派為代表在這軍―,雅緻的直線與幾何形狀相結合,簡潔成幾何形狀的玫瑰花圖案與誇張的富有節奏感的長線條聯系起 來,形成一種至善至美的理性與和諧感。
和曲線形風格相比,這跟現代主義設計的理件主義靠得史近:法國是新藝術運動的發源地,設計素材網范 包括傢具、建築、室內、公共設施裝飾、海報及其他平面設計。1889年由橋梁工程師居斯塔夫艾菲爾設計的艾菲爾鐵塔就是法國新藝術運動的精彩之作二法國政 府為了顯示法國革命以來的成就,決定在1889年舉辦100周年大慶活動,包括舉辦規模空前的世界博覽會和建造一座雄偉的紀念碑。
❾ 歐洲傢具的風格
給你介紹兩種說法:
一.
簡潔舒適的北歐傢具,摩登豪華的義大利傢具,浪漫激情的西班牙傢具,嚴謹的德國傢具,完美與感性的法國傢具,古典優雅的英國傢具……看歐洲傢具,就像看一場歐洲的藝術展覽。從古羅馬到羅馬式,再到哥特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歐洲傢具經歷了一個漫長而有歷史意義的發展時期。時至今日,歐洲傢具的古典氣質逐漸被簡潔、清新、灑脫、自然、個性,和實用、舒適、兼容、耐人尋味的現代風格所代替。歐洲各國的傢具設計師,大多有自己的觀點與個性,加上自由的創作環境,促使歐洲現代傢具流派的形成,尤以義大利、丹麥、瑞典為典型代表。這三個典型代表,也不拘泥於流派的固有風格,而是各自發揮所長,共同構築不可動搖的歐洲傢具的品牌王國地位。
在今後幾期《萬客會》,我們將引領大家一起品味歐洲的一系列不同風格,細細咀嚼歐洲現代傢具設計的深蘊。
二.
傢具的選擇和采購在家居裝飾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所以呢在這里我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些傢具的風格,不同風格傢具的概要可幫助我們選擇合適的傢具。
巴洛克風格(Baroque)
巴洛克風格的傢具以極具裝飾性為特點,經常飾有雕刻的人物或曲線花邊,它可以追溯到17世紀末期和18世紀初期。當時兩家最重要的傢具製造商和傢具雕刻商是丹尼爾·麥若特龍(Daniel Marot)和安德·布盧斯特龍(Andrea Brustolon).
英國安妮王後風格(Queen Anne of England)
這種含蓄優雅型傢具主要由核桃木做成,起源於安妮王後統治時期(1702—1714年)。這種傢具款式的特點是支柱細而尖,呈彎曲形,而且椅子靠背呈花瓶型。
洛可可風格(Rococo)
這種風格與巴洛克風格相近,但更輕快,更富有想像力,更有趣。這種風格的裝飾品通常是不對稱的,帶有貝殼、樹葉或者花朵形的花紋,大約在1720年開始於法國,這種風格在英國被稱為期彭代爾式(Chippendale)。
路易十五時期風格(Louis XV)
這種風格讓人聯想起剪影曲折的輪廓和不對稱的形狀,洛可可風格在路易十五統治時期達到極甚,當時人們開始偏愛舒適,在這類傢具上可以看到中國及東方風格的影響。
新古典主義風格(Neoclassicism)
這種風格起源於19世紀末期,是人們發現龐培(義大利古都)、赫庫蘭尼姆(Herculaneum)遺址後的結果,這一發現激發了公眾的想像力,引起人們對古希臘的興趣。柱子上、花環上、面具上都很快出現了古典的花紋,這種風格的傢具以其優雅、輕快而聞名。對稱、復雜的浮雕、筆直的線條也是其顯著特點。
路易十六時期風格(Louis XVI)
這種風格筆直的線條與路易十五時期風格形成對比,椅背是橢圓的,椅子腿又窄又直而且刻有凹槽,鍍金的傢具在這一時期開始流行,正如鑲嵌細工、稀有木料一樣,路易十六時期風格是新古典主義運動的一部分,盛行於路易十六統治時期,結束於法國大革命時期。
英國攝政時期風格 (Regency)
受古典主義影響,這種風格的傢具在外形上要比新古典主義運動時期的傢具外形更笨重、更含蓄,源自羅馬、希臘及古埃及,其特點是裝飾的花紋,不要把這種風格 與法國攝政時期的前洛可可風格想混淆。
帝國統治時期風格(Imperial)
這種風格指的是與英國攝政時期同時期流行於法國的傢具風格,產生 於拿破崙執政時期(1804—1815年),它的特點是線條簡潔,傢具裝飾力求簡單,並且沒有鑲嵌和雕刻,裝飾通常包括金屬製品、天鵝、軍事主題,鷹、戰利品以及拿破崙時期的徽章等。
維多利亞女王時期風格(Victorian)
這類傢具融合新哥特式、洛可可式以及新古典主義風格於一體,維多利亞女王時期風格的裝飾通常非常精巧復雜,有許多的雕刻、鑲嵌以及金屬製品。這一時期的傢具風格受到英國工藝美術運動以及法國新藝術運動的影響。
工藝美術運動(Arts and crafts)
這場運動起源於英國,是19世紀末工業革命的結果,它極大地傾向於工匠的精心製作、經濟簡單的設計和避免多餘的裝飾,並把傳統技巧應用於時尚創造。
托內特(Thonet)
19世紀後期德國設計師邁克爾·托內特(Michael Thonet)不僅產生曲木傢具,而且還提出了成批生產這種傢具的方法,很多由他設計,在歐洲、美洲製造的椅子現在仍很有價值。
❿ 誰能介紹一下法國新藝術派Art Nouveau
新藝術派Art Nouveau重新樹立了19世紀失去了的藝術統一性,革新了當時被禁錮在過去的風格以及平庸性中的建築和傢具設計。而繪畫則帶有象徵主義色彩,但是很華麗和溫存。最後在玻璃器和陶瓷上發展到頂峰,這是典型的工業催生的藝術形式。
新藝術派藝術的集大成者是奧地利藝術大師----Gustav Klimt這是一個天才創造性的藝術家。1897年創立了維也納分離派。他將抽象轉化為詩意的象徵,在油畫顏料中滲入金色和銀色,並將女性線條風格化,並且從拜占庭的鑲嵌畫里借鑒了圖案裝飾手法。
在一戰前的資本主義幸福年代,抒情而過激的象徵主義題材---挑釁、色情、諷刺和殘忍的風格通過油畫,彩色玻璃畫,雕塑,海報來充斥著藝術環境。裝飾性的表現手法迎合了資本主義的口味。女性的曲線、植物的圖案化重復的表現。簡化後的構圖磨平了深度感。色彩單一,色調極為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