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對於新入職的員工,待遇怎麼樣啊 - 知乎
新入職員工在國家電網的待遇主要分為幾個檔次,根據不同地區和崗位,待遇差異較大。一般而言,轉正後的新員工待遇大致可分為三檔,第一檔涵蓋北京、上海、江蘇、冀北、浙江、山東等地區,年收入約在二十萬左右;第二檔包括天津、福建、河南等地區,年收入約在十五萬左右;第三檔則涉及重慶、安徽、江西、甘肅、新疆、青海等地,年收入約為十萬左右。這些數字指的是生產崗位的平均水平。各地市之間的差距以及不同崗位級別的差異也很大。
以江蘇省電力公司為例,各市的待遇排名與當地的經濟用電量成正相關。蘇州局作為全國首屈一指的單位,稅後到手收入不會低於24萬元/年;蘇中幾個城市略低於蘇南,在20-24萬元/年左右;蘇北則略低,大致在17-20萬元/年左右。不過,待遇也隨考核指標和領導態度動態變化,有的領導更傾向於將利潤上繳省公司,而非直接發放給員工。
北京、上海等地擁有政治和經濟雙重屬性,待遇遠高於其他省份的平均水平,但市區與郊縣的差距顯著。以北京為例,市區的收入可能比某郊縣一年低八萬元左右。外地戶口進入北京供電公司的員工通常會被分派到郊縣,難以留在市區。
山東電網的待遇在業內口碑良好,青島局、濟南局、煙台、濰坊等地的待遇在20萬元/年左右,其他地市公司則在14-17萬元/年左右,部分城市收入稍低,如十三萬元左右,特別指出威海局。
浙江作為富庶之地,電網待遇同樣不俗,杭州局、寧波局的待遇約在20萬元/年左右,紹興、嘉興、湖州等地的待遇在15-16萬元/年左右。
冀北公司的收入在北方地區領先,非在京單位中,唐山工資最高,廊坊其次,秦皇島略低於廊坊。
湖南、河北、河南等地的工資水平處於中間檔位,約在12-16萬元左右,其中嶽陽局的工資與其他地方的對比可能會顯得較低。
安徽電網的待遇近年來有所提升,合肥局、蕪湖、馬鞍山等地的待遇在14-15萬元左右,皖北幾個城市的待遇大致在十萬左右,縣級供電公司的待遇普遍在十萬以下。
重慶局作為直轄市,工資水平在國網系統中處於較低位置,工作三年的新員工待遇約在十三萬元左右,老員工待遇可能不超過十四五萬元。
四川電網中,成都局的待遇最高,相比重慶高出四萬元以上,四川各地市的待遇差異較大,德陽位於最後,甘孜、阿壩雖然經濟落後,但補貼和獎金豐厚。省送變電單位在全國范圍內待遇領先,工作環境雖艱苦,但待遇也相對較好。
福建電網待遇較為不錯,廈門、福州轉正兩年多的員工稅後到手收入在16-18萬元,具體取決於崗位。去年廈門工作三年的調度員年終獎約六萬元。
陝西電網在西北地區待遇最高,稅後到手收入約在14-18萬元,其中西安的待遇最好,延安、商洛、安康等城市待遇較低。陝西電網的待遇相比陝西地電稍有優勢。
內蒙古東部電網的工資待遇在國網系統中處於倒數位置,與非國網的蒙西電網相比待遇更低,大部分市公司的普通員工月薪在五六千元左右,年終獎在2-4萬元左右。招聘要求較低,年輕人晉升機會較大。
東北地區的電網待遇普遍不高,省會局的工資較高,地市之間的待遇差異大,從年薪幾萬到十萬出頭不等,有些單位的正式員工待遇甚至不如華東地區的臨時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