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開關邏輯電路怎麼設計的
開關邏輯電路有現成的晶元,如果你僅要電路,選用合適的晶元就很簡單。如版果你要懂它的原權理,就得從基本的電路學起了。下面就是一個能達到你的要求的電路。
『貳』 邏輯電路中開關的開狀態用什麼表示
高低電平,1個0表示
『叄』 通用開關邏輯電路 和 模擬開關邏輯電路 有什麼區別
開關邏輯電路只能傳輸「1」或「0」信號,如數據選擇邏輯電路。
模擬開關邏輯電路,能傳輸一定電壓幅度(如1V幅值電壓)的模擬信號,如CD4066。
『肆』 三個開關控制一個燈的數字邏輯電路圖。。用74ls10和74ls86設計。
給你這個四個開關控制一個燈電路,你接3個即可。
『伍』 邏輯電路到底是怎麼回事,書上完全看不懂,急!!!
數字電路來和邏輯電路基自本可以理解成一樣。
邏輯電路也是由普通電路來構成的,只是電路的目標是進行邏輯運算,或者說就是進行計算的。
符號就自己看吧。
0和1,可以理解成有電沒電,這個沒有問題。用1個開關接上電池,合上開關,開關的輸出端有電壓,為1,斷開開關,輸出端沒電壓,為0。這就是一個基本的邏輯電路。沒問題。
基本邏輯電路就是這樣,輸出一個值(0,或者1)。在此基礎上,構成各種門邏輯。比如你有兩個輸入,1個1,1個是0,那麼輸出是什麼?需要設計不同的門電路,設計一種電路,輸出是0,那就是與門電路,輸出是1,就是或門電路。輸入1,輸出0,輸入0,輸出1,就是非門電路。這些是基本邏輯電路。
很多個基本邏輯電路組合在一起(各種串並),就可以進行復雜的運算,包括加法、減法,以致現在計算機的全部功能。到這個層次,就不需要去管電路在怎麼實現了(基本門電路已經具體實現了,現在的實現就是把他們摞起來),而是去研究邏輯關系了。
『陸』 如何設計3個開關獨立控制一個燈的邏輯電路
相信你的意思應該是這樣的:由開關A、、C和燈Y構成一個邏輯電路,滿足以下條件:
不論A、B、C、Y當前的狀態如何,任意改變A、B、C其中一個的狀態,都將導致Y的狀態的改變。
如果是這樣,那麼樓上的答案就是錯誤的了:他給出的表達式整理後得到:
Y=A+B+C;
它表示:A、B、C中只要有1個閉合,Y就是亮的——重要的是:只要有一個是閉合的,那麼其他兩個不論怎樣變化,都無法影響Y的狀態。這顯然是不符合題意的。
正確的思路是:
(1)不必關心Y與A、B、C初始的狀態對應關系,只需關心A、B、C的變化對Y的影響;
(2)我們對A、B、C變化的要求是:
A、B、C中,1個發生變化,另外2個不變;
這種變化在邏輯代數中叫做「相鄰狀態」的變化。其實,「卡諾圖」就是依據這個要求設計的:
在卡諾圖中,任意兩個相鄰(上下或左右)的單元格,它們所對應的邏輯變數的狀態,必然是「相鄰的」——即:有且只有1個變數的狀態不同。
(3)我們對Y的反應的要求是:
變為相鄰狀態後,Y必然改變;
這就表示:
在卡諾圖中,任意相鄰的兩個單元格,它們的賦值必然是相反的。即:表格中的值,一定是0、1、0、1……交替出現的。
當然,至於是先出現0還是先出現1,那就無所謂了。這就表示本題應該有2種答案。
若取ABC格內填1,那麼得到的結果就是:
Y=ABC+AB′C′+A′B′C+A′BC′;
若取ABC格內填0,那麼得到的結果就是:
Y=A′B′C′+A′BC+ABC′+AB′C;
『柒』 邏輯控制開關
1. 如果來感線1觸發開,感線自2觸發作為下次觸發的許可,則可以將感線1的觸發信號作為開關的開信號,延時電路設定10秒關斷即可.當感線2有效後,電路恢復到待觸發初始態,...
2. 如果感線1與感線2是關聯關系,感線1有效,感線2有效後才觸發,那麼可以採用這種思路:感線1觸發開允許(開關並不打開),當感線2有效,打開開關並延時10秒關斷,初始化器件等待下次,...
『捌』 開關邏輯電路是用來干什麼用的
開關邏輯電路是用來反相或者觸發別的電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