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電子電路本質

電子電路本質

發布時間:2021-02-11 21:09:14

『壹』 軟體為何可以驅動電子電路通或者斷軟體的本質是什麼

首先單片機 是有 很小的晶體管組成
在你軟體賦值 0 或1 時,就會對其中的晶體內管控制通斷
再加上容輔助的上拉、下拉電路,就可以輸出高低電平
高低電平具有一定的驅動能力
在在單片機外面賦予一定的驅動電路
就可以控制更大功率器件的通斷了

『貳』 電子電路的工作原理是什麼電流是如何工作的

電子電路宏觀上是由各類的電子元件例如電阻、電容、電感以及集成回電路等組成的,每個元答件分別實現各自相應的功能,從而使整體電路達到計劃的目的。至於單獨的的原件是如何實現自己的功能的,需要從微觀上考慮。
比如電阻,是由於導體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碰撞而傳遞能量;晶體管等原件則涉及元素之間相互作用導致的價態變化,從而表現出一定的獨特特性,比如二極體的單向導電性等;IC原件內部本質上是由一系列的邏輯電路組成的,與門、或門、非門等,任何的邏輯代數式都可以化為用這一完備集表示的形式,因此也就可以以這三種最基本的形式實現。現場可編程邏輯陣列FPGA就是最好的例子。
電流本質上是導體原子的定向移動,可以類比水流。電流傳遞的是能量,沒有電流也就沒有原子的移動和相互作用,電路也就無法工作。

『叄』 電路是怎麼形成的

不是電路形成,而是迴路的形成,是由於電路中有電子在流動,因而產生了電迴流;
帶電微粒有很答多,帶正電的帶負電的,一般都是電子的定向移動產生電流(電流方向與電子移動方向相反,因為電子帶負電,而電流是正電荷移動的方向);

漏電通過大地能形成迴路是因為漏電一端具有高電勢,而大地的電勢是視為0的,因此二者間產生電勢差(電勢差即是電壓),因此就形成了迴路;

電池的工作原理對於初三應該深了一點了,還是講給你聽一下吧:電流是由於電子的定向移動產生的,但如果沒有電源,電子從負極移動到電路的正極後就無法繼續移動了,即不會產生穩定的電流,而電源的作用就是在電子移動到正極後繼續給它做功(電場力做功)使它繼續在電源的內部從正極到負極再繼續從迴路中流過,就能產生穩定的電流。

不知道你能不能聽明白,有一些知識是高中的,進入高中學習後相信你會更容易理解。

『肆』 在電子電路中放大的實質是什麼

實際電子電路中,放大的實質是利用極管或場效應管的以小控大、以弱控強的作用版,把若干個基本放大電路權通過一定的耦合方式(阻容耦合、變壓器耦合、直接偶合)連接起來組成多級放大電路,對電流、電壓、功率、頻率等信號進行放大的過程。

在基本放大電路中,對於交流信號而言,根據輸入信號與輸出信號的公共端是三極體的集電極、基極或發射極的特點,基本放大電路可分為三種組態:共集電極組態、共基極組態、共發射極組態。

共集電極組態:

『伍』 電子電路高手進,誰知道倍壓電路能升壓的物理原理本質是什麼

「書中電流的方向是指電子的流動方向,與我國教科書相反」這話是錯誤的,應內該是箭頭方向是容指電子的流動方向。因為電流的方向是正電荷的流動方向,與電子(電子帶負電)的流動方向相反。與我國教科書是一樣的只是說法不同。電路里的電容標極性是指電荷極性(這里一般用無極電容),即電容充電後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個電池。

『陸』 電解本質是啥

1、電解(Electrolysis)是將電流通過電解質溶液或熔融態物質,又稱電解液,而在陰極和回陽極上引起氧化答還原反應的過程叫電解的一種方法,電化學電池在外加電壓時可發生電解過程。即電流通過物質而引起化學變化的過程。化學變化是物質失去或獲得電子(氧化或還原)的過程。電解過程是在電解池中進行的。電解池是由分別浸沒在含有正、負離子的溶液中的陰、陽兩個電極構成。電流流進負電極(陰極),溶液中帶正電荷的正離子遷移到陰極,並與電子結合,變成中性的元素或分子;帶負電荷的負離子遷移到另一電極(陽極),給出電子,變成中性元素或分子。
2、電解池就是用於電解專門用的池狀容器
電子流動方向:電子由負極出發,最終流回正極(外電路);由負極出發,最終流回正極(內電路)
電極判斷方式:與電源的正極相連的電極稱為陽極。物質在陽極上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與電源的負極相連的電極成為陰極。物質在陰極上得到電子,發生還原反應。
3、現象:陽極產生黃綠色氣體、陰極上附著一層紅色物質
電子流動方向:電子由負極出發,Cu2+結合電子形成Cu,溶液中Cl-在陽極上失去電子,兩兩形成Cl2。

『柒』 1.放大電路中的放大的本質是什麼

本質是:
將一個微弱的交流小信號(疊加在直流工作點上),通過一個裝置(核心為三極體、場效應管),得到一個波形相似(不失真),但幅值卻大很多的交流大信號的輸出。實際的放大電路通常是由信號源、晶體三極體構成的放大器及負載組成。

放大電路:
增加電信號幅度或功率的電子電路。應用放大電路實現放大的裝置稱為放大器。它的核心是電子有源器件,如電子管、晶體管等。為了實現放大,必須給放大器提供能量。常用的能源是直流電源,但有的放大器也利用高頻電源作為泵浦源。放大作用的實質是把電源的能量轉移給輸出信號。輸入信號的作用是控制這種轉移,使放大器輸出信號的變化重復或反映輸入信號的變化。現代電子系統中,電信號的產生、發送、接收、變換和處理,幾乎都以放大電路為基礎。20世紀初,真空三極體的發明和電信號放大的實現,標志著電子學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20世紀40年代末晶體管的問世,特別是60年代集成電路的問世,加速了電子放大器以至電子系統小型化和微型化的進程。
現代使用最廣的是以晶體管(雙極型晶體管或場效應晶體管)放大電路為基礎的集成放大器。大功率放大以及高頻、微波的低雜訊放大,常用分立晶體管放大器。高頻和微波的大功率放大主要靠特殊類型的真空管,如功率三極體或四極管、磁控管、速調管、行波管以及正交場放大管等。
放大電路的前置部分或集成電路元件變質引起高頻振盪產生"噝噝"聲,檢查各部分元件,若元件無損壞,再在磁頭信號線與地間並接一個1000PF~0.047F的電容,"噝噝"聲若不消失,則需要更換集成塊。

『捌』 哪位知道電子電路中放大的實質是什麼,對象是什麼

等效於一個 電壓控制電源——既可以是電壓控制電壓源:前級運放,也可以是電壓控制電流源:射極跟隨,也可以是混合的功率放大

『玖』 電子線路和電子電路的區別是什麼

電子抄線路一般是指實物,
電子襲元件、線路板和它們之間的連接關系,以及整體或部分所組成的功能;
分析電子線路一般是指觀摩實物來分析。

電子電路指的一般是電路圖,
圖紙上所標的電子元件和它們之間的連接關系,以及整體或部分所組成的功能;
分析電子電路一般就指通過看電路圖來分析。

可見,
能看懂電子電路,
不一定就能看懂電子線路。
看完一個電子線路,就能把它的電路圖准確無誤的畫出來,
才算是行家。

『拾』 電的本質是什麼到底什麼是電

人們對電現象的初步認識很早就有記載,早在公元前585年,古希臘哲學家塞利斯,已經發現了摩擦過的琥珀能吸引碎草等輕小物體.我國在東漢時期的王充在《論衡》一書中提到"頓牟掇芥"等問題,所謂頓牟就是琥珀,掇芥意即吸引籽菜,就是說摩擦琥珀能吸引輕小物體。西漢末年,有關於"玳瑁吸(細小物體之意)的記載,以及"元始中(公元三年)……矛端生火",即金屬制的矛的尖端放電的記載。晉朝(公元三世紀)還有關於摩擦起電引起放電現象的記載:"今人梳頭,解著衣,有隨梳解結,有光者,亦有聲。
在對電現象的早期研究中,最早進行系統研究的首推英國醫生威廉.吉爾伯特,他在文章中說:"隨便用一種金屬製成一個指示器……在這個指示器的另一端,移近一個輕輕摩擦過的琥珀或者是光滑的磨擦過的寶石這指示器就會立即轉動",他通過大量的實驗駁斥了許多關於電的迷信說法,並且發現不僅摩擦過的琥珀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而且其它物質象金剛石、水晶、硫磺、硬樹脂、明礬等也有這種性質,他把這種性質稱為電性。1660年,馬德堡的蓋利克發明了第一台摩擦起電機,他用硫磺製成形如地球儀的可轉動物體,用乾燥的手掌擦著乾燥的球體使之停止可獲得電,蓋利克的摩擦起電機經過不斷改進,在靜電實驗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8世紀中葉,電學實驗逐漸普及,在法國和荷蘭有不少人公開表演認為娛樂。1731年,英國牧師格雷從實驗中發現,由摩擦產生的電在玻璃和絲綢這類物體上可以保持下來而不流動,而有的物體如金屬,它們不能由摩擦而產生電,但卻可以用金屬絲把房裡摩擦產生的電引出來繞花園一周,在末端仍具有對輕小物體的吸引作用,他第一次分清了導體和絕緣體,並認為電是一種流體。電既是一種流體,而流體比如水是可以用容器來蓄存的,1745年,德國牧師克茉斯脫,試用一根釘子把電引到瓶子里去,當他一手握瓶,一手摸釘子時,受到了明顯的電擊。1746年,荷蘭萊頓城萊頓大學的教授彼得.馮.慕欣布羅克無意中發現了同樣的現象,用他自己的話說:"手臂和身體產生了一種無形的恐怖感覺,總之,我認為自己的命沒了",。就這樣穆欣布羅克公布了自己意外的發現:把帶電的物體放進玻璃瓶里,就可以把電保存起來。
穆欣布羅克 的發現,使電學史上第一個保存電荷的容器誕生了。它是一個玻璃瓶,瓶里瓶外分別貼有錫箔,瓶里的錫箔通過金屬鏈跟金屬棒連接,棒的上端是一個金屬球,由於它是在萊頓城發明的。所以叫做萊頓瓶,這就是最初的電容器萊頓瓶很快在歐洲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電學家們不僅利用它們作了大量的實驗,而且做了大量的示範表演,有人用它來點燃酒精和火葯。其中最壯觀的是法國人諾萊特在巴黎一座大教堂前所作的表演,諾萊特邀請了路易十五的皇室成員臨場觀看萊頓瓶的表演,他讓七百名修道士手拉手排成一行,隊伍全長達900英尺(約275米)。然後,諾萊特讓排頭的修道士用手握住萊頓瓶,讓排尾的握瓶的引線,一瞬間,七百名修道士,因受電擊幾乎同時跳起來,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口瞪目呆,諾萊特以令人信服的證據向人們展示了電的巨大威力。
萊頓瓶的發明使物理學第一次有辦法得到很多電荷,並對其性質進行研究。1746年,英國倫敦一名叫柯林森的物理學家,通過郵寄向美國費城的本傑明.富蘭克林贈送了一隻萊頓瓶,並在信中向他介紹了使用方法,這直導致了1752年富蘭克林著名 的費城實驗。 他用風箏將"天電"引了下來,把天電收集到萊頓瓶中,從而弄明白了"天電"和"地電"原來是一回事。
十八世紀後期,貝內特發明驗電器,這種儀器一直沿用到現在,它可以近似地測量一個物體上所帶的電量。另外,1785年,庫侖發明扭秤,用它來測量靜電力, 推導出庫侖定律, 並將這一 定律推廣到磁力測量上 。 科學家使用了驗電器 和扭秤後 ,使靜電現象的研究工作從定性走上了定量的道路。
主要參考書目:《電磁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趙凱華 陳熙謀著

閱讀全文

與電子電路本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木頭門貼什麼防水 瀏覽:945
顯卡返廠維修後保修多久 瀏覽:801
怎麼去除新傢具的膠味 瀏覽:927
汽車售後維修流程 瀏覽:322
寶安哪裡有二手家電市場 瀏覽:588
沃爾沃卡車全國維修點 瀏覽:745
國家電網考試怎麼分類 瀏覽:242
奶奶衣櫃怎麼翻新 瀏覽:684
24v迷你電動車充電器維修 瀏覽:974
勞力士售後維修福五中心 瀏覽:598
如何維修超聲波清洗機發生器故障 瀏覽:723
荔灣區電器維修點 瀏覽:517
實木拼花傢具怎麼去跟客戶講 瀏覽:291
cav維修點 瀏覽:585
傢具廠女孩怎麼樣 瀏覽:131
北京錦綉傢具 瀏覽:256
車被惡意劃傷怎麼維修 瀏覽:792
lv的包翻新一個拉鏈多少錢 瀏覽:650
晶剛膜透明防水膠多少錢一桶 瀏覽:854
濟寧電信寬頻維修電話 瀏覽: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