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般DIY的音響音調(無源衰減式)電路用在前置放大前面好還是在後面好(請別說一般音箱沒有前置放大所以...
衰減式無源音調控制電路只能放在前置放大器後面,因為無源衰減式音調電路本身具有20dB的插入損耗,並因此要求前置放大器具有20dB(10倍)的電壓增益,這個是必須的。
❷ 功放音調電路,RC衰減的好還是負反饋的好
從電路上來看,RC無源衰減好的音質好一些,負反饋電路實際上是有源放大器和RC反饋網路的組合,其曲線和深度都要比簡單的無源RC衰減網路要好,但有一點不利的是深度負反饋會帶來所謂的瞬態失真對音質的影響。
目前的專業調音電路都以RC有源負反饋網路為主流,即你所說的後者。
❸ 請大神幫我具體講解一下這個分段音調控制器電路的原理和這樣做的優缺點!拜託了!!!
此電路是衰減反饋式音調電路,具有失真小的優點,但安裝不好會產生自激。
可變電阻連的是電阻,是低音控制電路,這是加電容就隔離了低頻成分,而另外兩個連的是電容,電容對高音相當於通路。
最後一個運放的反饋是電壓並聯負反饋,其電壓放大作用。
可變電阻兩端分別放一個一樣大小的電阻,是起隔離作用,防止本音段電路調節時不影響其它頻段的調節效果。
❹ 誰能幫我講解下這張電路圖啊,功率放大器的
你好:
——★1、圖中第一個運算放大器是前置級,負責小信號放大。
——★2、圖中的電位器R5,是高音音調調節;與C6連接的電位器是控制低音調節的。
——★3、R4、R5、R6、C4、C5為高音調節元件,C6、C7和與之連接的電位器是調節低音的元件。
——★4、與R10相連接的運算放大器,是推動放大級。
——★5、VT1~VT3,和VT4~VT6組成OCL功率輸出級。
❺ 功放調音電路原理及優劣
第一個只用RC電路雖然簡單但損耗肯定很大,而且也不太准確(易受溫度影響)
第二個用運放的好處就是不太容易失真,而且可以調的比RC還多低中高都可以獨立調整
❻ lm1875的電路原理
LM1875採用TO-220-5封裝結構,形如一隻中功率管,體積小巧,外圍電路簡單,且輸出功率較大。該集成電路內部設有過載過熱及感性負載反向電勢安全工作保護。
LM1875功放板由一個高低音分別控制的衰減式音調控制電路和LM1875放大電路以及電源供電電路三大部分組成,音調部分採用的是高低音分別控制的衰減式音調電路,其中的R02,R03,C02,C01,W02組成低音控制電路;C03,C04,W03組成高音控制電路;R04為隔離電阻,W01為音量控制器,調節放大器的音量大小,C05為隔直電容,防止後級的LM1875直流電位對前級音調電路的影響。放大電路主要採用LM1875,由1875,R08,R09,C066等組成,電路的放大倍數由R08與R09的比值決定,C06用於穩定LM1875的第4腳直流零電位的漂移,但是對音質有一定的影響,C07,R10的作用是防止放大器產生低頻自激。本放大器的負載阻抗為4→16Ω。為了保證功放板的音質,電源變壓器的輸出功率不得低於80W,輸出電壓為交流2*15V,濾波電容採用2個2200UF/25V電解電容並聯,正負電源共用4個2200UF/25V的電容,兩個104的獨石電容是高頻濾波電容,有利於放大器的音質。
❼ 功放的高音和低音怎麼設計
功放的高音和低音控制電路的作用主要是為了滿足聽音者自己的聽音愛好,通過對聲音某部分頻率信號進行提升或者衰減,使整個的聲場更加符合聽音者對聽覺的要求。一般音響系統中通常設有低音調節和高音調節兩個旋鈕,用來對音頻信號中的低頻成分和高頻成分進行提升或衰減。比較高檔的音響設備中多採用多頻段頻率均衡方式,以達到更細致地校正頻響的效果。
高低音調節的音調電路,根據其在整機電路中的位置,可分為衰減式、負反饋式以及衰減負反饋混合式音調控制電路三種。這種電路一般使用高音、低音兩個調節電位器;但在少數普及型機中,也有用一個電位器兼作高低音音調控制電路的。
圖4所示為負反饋式高低音調節的音調控制電路。該電路調試方便、信噪比高,目前大多數的普及型功放都採用這種電路。圖中C1、C2的容量大於C3,對於低音信號C1與C2可視為開路,而對於高音信號C3可視為短路。低音調節時,當W1滑臂到左端時,C1被短路,C2對低音信號容抗很大,可視為開路;低音信號經過R1、R3直接送入運放,輸入量最大;而低音輸出則經過R2、W1、R3負反饋送入運放,負反饋量最小,因而低音提升最大;當W1滑臂到右端時,則剛好與上述情形相反,因而低音衰減最大。不論W1的滑臂怎樣滑動,因為C1、C2對高音信號可視為是短路的,所以此時對高音信號無任何影響。高音調節時,當W2滑臂到左端時,因C3對高音信號可視為短路,高音信號經過R4、C3直接送入運放,輸入量最大;而高音輸出則經過R5、W2、C3負反饋送入運放,負反饋量最小,因而高音提升最大;當W2滑臂到右端時,則剛好相反,因而高音衰減最大。不論W2的滑臂怎樣滑動,因為C3對中低音信號可視為是開路的,所以此時對中低音信號無任何影響。普及型功放一般都使用這種音調處理電路。使用時必須注意的是,為避免前級電路對音調調節的影響,接入的前級電路的輸出阻抗必需盡可能地小,應與本級電路輸入阻抗互相匹配。
圖5所示為衰減式高低音調節的音調控制電路。電容C1、C2的容量大於電容C3、C4;對於高音信號C1與C2可視為短路,而對於低音信號則可視為開路;C3與C4對於高音信號可視為短路,而對於中低音信號則可視為開路,具體原理分析讀者可自行參考圖4的情況分析。
圖6所示為衰減負反饋混合式高低音調節的音調控制電路。低音輸入衰減網路由R1、R2、W1左臂、C1組成,低音負反饋網路由R6、R3、W1右臂、C2組成;高音輸入衰減網路由R1、R4、W2左臂、C3組成,高音負反饋網路由R6、R5、W2右臂、C3組成;C1、C2、C3的作用與圖2中的完全一樣。電路原理分析讀者亦可自行參考圖4的情況分析。
目前,許多中高檔AV功放電路中都採用了專用音調控制IC,如LM1040M62411FP、TDA7315、TDA7449等。圖7所示的AV功放電路,使用了TDA7449,其內部含有高低音調節電路,它通過I2C匯流排由單板CPU輸入控制數據來調節音調,高、低音調節范圍均為±14dB,調節步進台階為2dB每級;該電路外接元件少,控制簡單、精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