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紅外感測電路

紅外感測電路

發布時間:2022-09-12 18:35:01

❶ 這個紅外反射感測器電路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原理很簡單,紅外發光管發射紅外線到目標反射區,無反射物體時紅外線無法反射到光電管而截止,輸出高電平,經施密特非門U1反相後輸出低電平,當目標區檢測到反射物體時,光電管受光飽和導通,經U1反相後輸出高電平。

❷ 紅外感測器的原理和構造是什麼

最近在和用到紅外濾光片做感測器的朋友討論了一下紅外感測器的組成,關於紅外濾光片的用途和原理都需要一些基礎的專業知識了解,它的應用面將會越來越廣。

紅外感測器由以下四個主要部分構成:

①構成電路的鋁基板、場效應晶體管(FET);

②具有熱釋電效應的陶瓷材料;

③ 限制入射紅外波長的窗口材料;

④ 外殼TO—5型管帽和管座。



紅外組合件的構造由於探測器元件單獨使用時,存在著探測距離較短、獲得的信號後續電路不易處理的不足,所以目前多選用紅外組合件來探測。紅外組合件由熱釋電紅外感測器、紅外濾光片、測量轉換電路和密封管殼構成。紅外濾光片可以擴大探測范圍,提高測量的靈敏度;測量轉換電路可以完成濾波、放大等信號處理過程;密封管殼能防止因外界雜訊引起的錯誤動作。這種組合件體積小、成本低、功能多樣,所以應用廣泛。

❸ 紅外感應原理

紅外感應原理:

這種是通過紅外線反射原理,當人體的手或身體的某一部分在紅外線區域內,紅外線發射管發出的紅外線由於人體手或身體摭擋反射到紅外線接收管,通過集成線路內的微電腦處理後的信號發送給脈沖電磁閥,電磁閥接受信號後按指定的指令打開閥芯來控制頭出水;當人體的手或身體離開紅外線感應范圍,電磁閥沒有接受信號,電磁閥閥芯則通過內部的彈簧進行復位來控制的關水。

拓展資料:

紅外線感應器是根據紅外線反射的原理研製的,屬於一種智能節水、節能設備。包括感應水龍頭、自動干手器、醫用洗手器、自動給皂器、感應沖水器、感應便器。
這是標準的稱呼,也有稱為熱紅外人體感應器

紅外智能節電開關是基於紅外線技術的自動控制產品,當有人進入感應范圍時,專用感測器探測到人體紅外光譜的變化,自動接通負載,人不離開感應范圍,將持續接通;人離開後,延時自動關閉負載。人到燈亮,人離燈熄,親切方便,安全節能,更顯示出人性化關懷。

什麼是紅外線?
在光譜中波長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稱為紅外線,紅外線是不可見光線。所有高於絕對零度(-273.15℃)的物質都可以產生紅外線。現代物理學稱之為熱射線。醫用紅外線可分為兩類:近紅外線與遠紅外線。

真正的紅外線夜視儀是光電倍增管成像,與望遠鏡原理完全不同,白天不能使用,價格昂貴且需電源才能工作。

近紅外線或稱短波紅外線,波長0.76~1.5微米,穿入人體組織較深,約5~10毫米;遠紅外線或稱長波紅外線,波長1.5~400微米,多被表層皮膚吸收,穿透組織深度小於2毫米。

❹ 紅外感測器外圍電路為啥接三極體

紅外感測器外圍電路接三極體的原因在於感測器本身輸出的信號非常弱,需要三極體將信號放大,才能送往信號處理單元進一步處理。

❺ 反射式紅外光電感測器原理圖

反射式紅外光電感測器原理圖:

反射式光電感測器是把發射器和接收器裝入同一個裝置內,在其前方裝一塊反光板,利用反射原理完成光電控製作用的光電感測器。可以用來檢測地面明暗和顏色的變化,也可以探測有無接近的物體。

反射式光電感測器的工作原理:自帶一個光源和一個光接收裝置,光源發出的光經過待測物體的反射被光敏元件接收,再經過相關電路的處理得到所需要的信息。可以用來檢測地面明暗和顏色的變化,也可以探測有無接近的物體。

(5)紅外感測電路擴展閱讀:

反射式光電感測器

1、被檢測的工件或物體表面必須有黑白相間的部位用於吸收和反射紅外光,這樣接收管才能有效的截止和飽和達到計數的目的。所以在選擇工作點、安裝及使用中最關健的一點是接收管必須工作於截止區和飽和區。

2、使用中反射式光電感測器的前端面與被檢測的工件或物體表面必須保持平行,這樣反射式光電感測器的轉換效率最高。

3、反射式光電感測器的前端面與反光板的距離保持在規定的范圍內。

4、反射式光電感測器必須安裝在沒有強光直接照射處,因強光中的紅外光將影響接收管的正常工作。

5、反射式光電感測器的紅外發射管的電流在2~10ma之間時發光強度與電流的線性最佳,所以在電流取值一般不超過這個范圍,若取值太大發射管的光衰也大長時間工作影響壽命;若在電池供電的情況下電流取值應小,此時抗干擾性下降,在結構設計時應考慮這點,盡量避免外界光干擾等不利因素。

6、安裝焊接時,反射式光電感測器的引腳根部與焊盤的最小距離不得小於5mm,否則焊接時易損壞管芯。或引起管芯性能的變化。焊接時間應小於4秒。

7、反射式光電感測器在具體的工作環境中最佳工作狀態的參數選擇方法:根據實際的檢測距離選取反射式光電感測器的型號。

❻ 紅外感應報警器電路原理

紅外感應報警器電路原理:紅外感應報警器,由菲涅爾濾光片,熱釋電感測器,以及專門晶元組成,也可以自己搭建,該晶元內部實現放大,比較,延時以及包含施密特觸發器等。當感測器感應到紅外信號,會輸出一個變化的電平,將此電平進行放大,整形,比較和延時等,確認是有效的觸發信號,然後輸出報警信號電平,實現告警。

❼ 紅外感測器開關怎麼接入電路中

是這個紅外感測器嗎?

可以模擬模擬,紅外的遙控的發射和接收。但編碼需要自己編。與實際紅外遙控器發/發有很大區別的,下面是一個簡單應用。

❽ 熱釋電紅外感測無線電遙控報警電路設計它的原理及電路圖

時器及控制輸出等電路組成。紅外感測器BH 能在較遠的距離探測到由人體移動所發出
的微弱紅外線,當BH 檢測到人體移動所發出的7~14μm 的紅外信號後,BH 中的s 腳
便輸出極微弱的信號直接送到IC1a 放大器的同相輸入端,IC1a 對信號放大約2200 倍後,
再由電容C1 藕合到IC1b 作進一步放大。IC1C、IC1d 構成窗口式電壓比較器,當IC1d 輸
出電壓幅度在UA 和UB 之間時(小於UA,大與UB),IC1c、IC1d 的輸出端均無電平輸出;
當IC1b 輸出電壓幅度大於UA 或小於UB 時,IC1C、IC1d 的輸出端分別都會有高電平輸出,
經二極體VD1、VD2 相互隔離和「或」的作用從P 點輸出控制脈沖信號。RW 用於設定
窗口的閾值電平,調節RW 可調節檢測器的靈敏度。IC2a 和IC2C等原件是作開機延時電
路(剛開機時,電路各工作點尚還未被建立,P 點電壓處於不穩定狀態)。由於電容C3
的二端電壓不能突變,IC2C的正輸入端瞬間為1,故它的輸出也為1,通過二極體VD4 向
電容C4 充電,則IC2a 負端也為高電平,輸出為低電平,故P 點電平就被箝在低電平上,
保證了輸出為低電平。之後隨著電容C4 通過R4、R3 的放電,IC2a 的負輸入端電位變低
(小於1/2VCC),則輸出為高電平,二極體VD2 被截止,此時P 點電平就成了穩定狀
態。IC2b 為P 點電壓輸出比較器。IC2d 等器件構成輸出控制電路的積分延時器。改變電
容C5 的容量,則就可改變輸出延時的時間。
3. 安裝與調試:
在製作熱釋紅外線感測器中,可以邊安裝邊調試,當然也可以全部安裝完畢後再作
總調。總之,首先要掌握它的工作原理,然後就能迎刃而解。剛開始可以先不裝菲涅耳
透鏡進行調試,把手在BH 上作來回移動,IC1b 輸出否有較大電平變化,因為IC1a 和IC1b
是該電路前置放大器,增益過高信號會產生漂移,過低會使增益下降,被測距離變近。
所以在調試中一定要二者兼顧,缺一不可。然後再調節Rw,使檢測反應最為靈敏。開
機延時時間應略大於P 點電壓的穩定時間。輸出工作時間的長短要根據實際控制需要
而定。最後加上菲涅耳透鏡再作進一步的調整。對紅外感測來說不加透鏡探測半徑較近,
配上透鏡後,其探測距離將十倍的增加。
器件簡介:
適用製作熱釋電型紅外感測器的光敏材料很多,使用最多的有:陶瓷氧化物
(PbTiO3)鉭酸鋰(LiTaO3)、硫酸三甘肽(LATGS)及鈦鋯酸鉛(PZT)等。
熱釋電型紅外感測器的結構示意見圖(a)所示。感測器的敏感元件是PZT(或其
他材料),在它的上下兩面做上電極,並在表面加以一層黑色氧化膜以提高其轉換效率。
它的等效電路是一個在負載電阻Rg 上並聯一個電容的電壓發生器,它的輸出阻抗極高
而且輸出電壓也很微弱,故在器件內附有一個場效應管(FET)加以放大,並達到阻抗
變換的目的,見圖(b)
常見熱釋電型紅外感測器的外形見圖(c)所示,TO-5 封裝的透光鏡設在管殼頂部,樹
脂封裝的透光鏡則設在側面。
根據不同使用需要,熱釋電型紅外感測器的透光窗口使用不同的窗口材料,通常
它們在0.2~20μm 的光譜范圍內其敏感度是相當平坦的,且不受可見光的影響。表1
是幾種常見透光材料的用途。
不同透光材料的用途
根據熱釋電紅外感測器敏感元件的個數可分為單元件型和雙元件兩種,雙元件型傳
感器中有兩個反相串聯的敏感元件,見圖(d)所示。只有一個敏感元件的則稱為單元
件型。
雙元件型熱釋電紅外感測器具有如下特徵:
(1) 當入射的能量順序地到兩個元件時,由於兩個元件反相
串聯,故輸出比單元件型要高2 倍;
(2) 由於兩個敏感元件相連接,因此對於同時輸出的能量會
互相抵消。由於上述特徵,所以雙元件型感測器具有下述優點;
1)可以防止因太陽光等非控制紅外線所引起的誤差或誤動作;
2)PZT 元件同時又具有壓電效應,所以雙元件可消除因振動而引起的誤差;
3)可以防止因周圍環境溫度變化而引起的誤差。
菲涅耳透鏡:
為了提高熱釋電型紅外感測器的接收靈敏度,通常備需要在感測器上加裝菲涅耳透
鏡。實驗表明,感測器如不裝菲涅耳透鏡當檢測人體走時,檢測距離僅2m 左右,而加
菲涅耳透鏡後,其檢測距離可增加到10m 以上,甚至更遠。
菲涅耳透鏡的工作原理是將移動物體或人體發射的紅外線進入透鏡,產生一個交替
的「盲區」和「高靈敏度區」,這樣就產生光脈沖。透鏡有很多盲區和高靈敏度區組成,
則物體或人體的移動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光脈沖而進入感測器,從而提高接收靈敏度。

❾ 紅外感測器電路圖

弄清其工作原理,電路圖呼之欲出了。
原理:
待測目標
根據待測目標的紅外輻射特性可進行紅外系統的設定。
大氣衰減
待測目標的紅外輻射通過地球大氣層時,由於氣體分子和各種氣體以及各種溶膠粒的散射和吸收,將使得紅外源發出的紅外輻射發生衰減。
光學接收器
它接收目標的部分紅外輻射並傳輸給紅外感測器。相當於雷達天線,常用是物鏡。
輻射調制器
對來自待測目標的輻射調製成交變的輻射光,提供目標方位信息,並可濾除大面積的干擾信號。又稱調制盤和斬波器,它具有多種結構。
紅外探測器
這是紅外系統的核心。它是利用紅外輻射與物質相互作用所呈現出來的物理效應探測紅外輻射的感測器,多數情況下是利用這種相互作用所呈現出的電學效應。此類探測器可分為光子探測器和熱敏感探測器兩大類型。
探測器製冷器
由於某些探測器必須要在高溫下工作,所以相應的系統必須有製冷設備。經過製冷,設備可以縮短響應時間,提高探測靈敏度。
信號處理系統
將探測的信號進行放大、濾波,並從這些信號中提取出信息。然後將此類信息轉化成為所需要的格式,最後輸送到控制設備或者顯示器中。
顯示設備
這是紅外設備的終端設備。常用的顯示器有示波器、顯像管、紅外感光材料、指示儀器和記錄儀等。
紅外感測系統是用紅外線為介質的測量系統,按照功能可分成五類, 按探測機理可分成為光子探測器和熱探測器。 紅外感測技術已經在現代科技、國防和工農業等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紅外技術已經眾所周知,這項技術在現代科技、國防科技和工農業科技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紅外感測系統是用紅外線為介質的測量系統,按照功能能夠分成五類:
(1)輻射計,用於輻射和光譜測量;
(2)搜索和跟蹤系統,用於搜索和跟蹤紅外目標,確定其空間位置並對它的運動進行跟蹤;
(3)熱成像系統,可產生整個目標紅外輻射的分布圖像;
(4)紅外測距和通信系統;
(5)混合系統,是指以上各類系統中的兩個或者多個的組合。

閱讀全文

與紅外感測電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帝豪空調保修 瀏覽:164
黃檀木傢具怎麼擦 瀏覽:956
coach包保修卡 瀏覽:86
如何是網考試維修 瀏覽:905
中山榮御傢具 瀏覽:224
挪威傢具品牌 瀏覽:665
重慶港天汽車維修中心 瀏覽:528
女式睡衣家居 瀏覽:628
大連佳合家居 瀏覽:613
5系保修期 瀏覽:709
客廳三個窗戶怎麼擺傢具 瀏覽:362
申請監控維修費 瀏覽:947
銀佳裝訂機維修電話 瀏覽:821
如何給房子做防水防霉 瀏覽:197
申請螺桿空壓機維修怎麼寫 瀏覽:541
汽車pec故障如何維修 瀏覽:371
凈水器上門維修收電話 瀏覽:328
蘋果6s維修大概要多久 瀏覽:572
別墅後院如何做防水 瀏覽:475
大平米sbs防水為什麼一直漏水 瀏覽: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