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路圖分析
互換後這兩三極體就不能正常工作,就不可能產生超聲波信號。
㈡ 請問這個電路圖 輸入高電平和低電平,Q1,Q2,Q3,Q4分別工作在什麼狀態
若IN1為高電平時,Q1、Q3導通,UOT1輸出低電平。其它雷同。
㈢ 這張電路圖上的各個符號都代表了什麼
天線下面的L是電感,T1是變壓器,K1是轉換開關,R是電阻 C為電容Q代表三極體 SP是揚聲器SPEAKER的縮寫,DC為直流電源,C13下面的那個符號是接地的意思。
㈣ 74LS175的工作原理和電路圖,使用時該怎麼接
一、74LS175的工作原理:
74LS175為4D觸發器。1腳為0時,所有Q輸出為0,Q非輸出為1;9腳位時鍾輸入端,9腳上升沿將回相應的答觸發器D的電平,鎖存入D觸發器。
電路通電後,按下復位按鍵S,1Q、Q2、Q三、Q4輸出高電平。電路進入籌辦狀態。
二、電路圖:
因為74LS175是下降沿觸發的,故按下除復位之外的不論什麼的按鍵都將不會發生電路狀態的變化,即輸入被鎖定。達到了既定的功能方針。
(4)電路圖Q4擴展閱讀:
D觸發器(data flip-flop或delay flip-flop)由4個與非門組成,其中G1和G2構成基本RS觸發器。
電平觸發的主從觸發器工作時,必須在正跳沿前加入輸入信號。如果在CP高電平期間輸入端出現干擾信號,那麼就有可能使觸發器的狀態出錯。
而邊沿觸發器允許在CP觸發沿來到前一瞬間加入輸入信號。這樣,輸入端受干擾的時間大大縮短,受干擾的可能性就降低了。
邊沿D觸發器也稱為維持-阻塞邊沿D觸發器。邊沿D觸發器可由兩個D觸發器串聯而成,但第一個D觸發器的CP需要用非門反向。
㈤ 可以給我詳細解釋一下這個電路圖嗎
Q7Q8差分對輸入,Q3電流源,Q10Q11鏡像電流源,輸入信號經Q7到Q9放大後輸出(沒有畫出輸出端)Q1是Q9的負載電流源;
不好理解的是Q4Q5等部分電路,按其偏置形式,Q4Q5大概處在導通狀態,從而把Q9的輸出端,通過C3與其輸入端連接起來。C3的值很小了,大概是起著消振作用吧;
另外 R2 你確定沒有畫錯?他和Q3電流源是並聯關系哦;
㈥ 求電工大佬幫忙看下電路圖並說明原理
Q1管是一級放大;
Q2管是二級放大;
Q4~Q7管組成三級放大的推挽放大電路。Q4與Q5組合相當於一個放大倍數更大的 PNP管,Q6與Q7組合相當於一個放大倍數更大的 NPN管;
R7~R9、RP 三個電阻與 Q3 組成推挽放大電路的驅動電路,可以防止過零時失真;
R6 是負反饋電路。
㈦ 德國電控櫃電路圖怎麼看
按元器件上的接線腳查,比如-
Q5
的2,4,6
線的另一端接線為G5的U,V,W,這樣你就可以查到實物接線為Q5的2腳接G5的U端,可以在實物上測試一下。德國人都不
標線
號,但實物和圖基本上都吻合的,所以不用線號。
㈧ 電車控制器100w電路圖
電動車控制器是用來控制電動車電機的啟動、運行、進退、速度、停止以及電動車的其它電子器件的核心控制器件,它就象是電動車的大腦,是電動車上重要的部件。電動車就目前來看主要包括電動自行車、電動二輪摩托車、電動三輪車、電動三輪摩托車、電動四輪車、電瓶車等,電動車控制器也因為不同的車型而有不同的性能和特點。對此,下面為大家分享一個電動車控制器電路圖以及相應的原理分析。
電動車控制器電路圖如下圖所示,該控制器由穩壓電源電路、PWM產生電路、電機驅動電路、蓄電池放電指示電路、電機過流及蓄電池過放電保護電路等組成。穩壓電源 由V3(TL431),Q3等元件組成,從36V蓄電池經過串聯穩壓後得到+12V電壓,給控制電路供電,調節VR6可校準+12V電源。PWM電路 以脈寬調制 器TL494為核心組成。R3、C4與內部電路產生振盪,頻率大約為12kHz。
H是高變低型霍爾速度控制轉把,由松開到旋緊時,其輸出端可得到4V—1V的電壓。該電壓加到TL494的②腳,與①腳電壓進行比較,在⑧腳得到調寬脈沖。②腳電壓越低,⑧腳輸出的調寬脈沖的低電平部分越寬,電機轉速越高,電位器VR2用於零速調節,調節VR2使轉把松開時電機停轉再過一點。電機驅動電路 由Q1、Q2、Q4等元件組成。電機MOTOR為永磁直流有刷電機。TL494的⑧腳輸出的調寬脈沖,經Q1反相放大驅動VDMOS管Q2。TL494的⑧腳輸出的調寬脈沖低電平部分越寬,則Q2導通時間越長,電機轉速越高。D1是電機續流二極體,防止Q2擊穿。TL494的⑧腳輸出低電平時,Q1、D2導通,Q4截止,Q2導通;TL494的⑧腳輸出高電平時,Q1、D2截止,Q4導通,迅速將Q2柵極電荷泄放,加速Q2的截止過程,對降低Q2溫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蓄電池放電指示電路 由LM324組成四個比較器,12V由R24、VR1、VR4、VR3、VR5、R21分壓形成四個不同基準電壓分別加到四個比較器的反相端。蓄電池電壓經R23和R22分壓加到每個比較器的同相端,該電壓和蓄電池電壓成比例。VA=VB*R22/(R22+R23)。當蓄電池電壓不低於38V時,LED1、LED2、LED3均點亮;當電池電壓低於38V時,LED3熄滅;當電池電壓低於35V時,LED2熄滅;當電池電壓低於33V時,LED1熄滅,此時應給電池充電。調節VR1、VR4、VR3可分別設定LED3、LED2、LED1熄滅時的電壓。LED4用作電源指示,LED5用作欠壓切斷控制器輸出指示。
蓄電池過放電保護 當蓄電池放電到31.5V時.LM324的①腳輸出低電平,三極體Q5導通,約5V電壓加到TL494的死區控制端④腳.該腳電位≥3.5V,就會迫使TL494內部調寬脈沖輸出管截止,從而使三極體Q1、Q2截止,電機停止運轉,蓄電池放電停止,進入電池保護狀態。此時LED5點亮,指示出該狀態。VR5用於設定電池保護點電壓。電機過流保護 R30為電機電流取樣電阻,當過流時,取樣電壓經R14加到TL494的⑩腳。當⑩腳電位高於⑩腳電位時,TL494內部運放2輸出高電平,迫使TL494內部調寬脈沖輸出管截止,從而使Q1、Q2截止,電機停止運轉,從而保護了電機。制動保護 當剎車制動時,KEY2接通.5V電壓加到TL494的死區控制端④腳,迫使TL494內部調寬脈沖輸出管截止,從而使Q1、Q2截止,電機停止運轉,實施制動保護。
調速電路零速調試:速度轉把完全松開.調節VR2使電機停轉並再調過一點以保證可靠置零速。制動調試:轉動速度轉把,電機旋轉。此時閉合制動開關KEY2,Q2柵極應立即變為低電平0V。過流保護調試:轉動速度轉把,Q2柵極為高電平12V。此時在源極對地之間加上0.8V左右的電壓,柵極應很快變為低電平。由電動車控制器電路圖可以知道,蓄電池放電指示電路用可調電源代替蓄電池。電壓為38V時,調節VR1,使LED3剛好熄滅;電壓為35V時,調節VR2,使LED2剛好熄滅;電壓為33V時,調節VR3,使LED1剛好熄滅;電壓為31V時,調節VR5,使LED5剛好點亮,此時TL494的④腳應為高電平5V左右,進入電池欠壓保護狀態。通過上述設置,僅LED1點亮時,電壓為33V-34V,應及時給蓄電池充電,不過LED1熄滅至LED5點亮這段時間,蓄電池還可維持運行,但LED5點亮時,進入欠壓保護狀態。此時應注意,過一會兒電池電壓因電機停轉而回升,保護解除,又恢復工作。如此反復保護-工作-保護的結果會損壞電池和控制器,故應避免出現這種狀況。
㈨ 這個由2個NPN三極體組成的恆流源電路是怎樣工作的,Q4的VCEO是多少 啊
原理是:(電路圖無法放大,看不清不能標出元件的標號等,請諒解)運放輸出設備電流增大,Q3、Q4輸出電流增大,發射極電流增大,發射極電阻壓降增大,運放負輸入端反饋增大,運放輸出電流減小。如此過程,就是Q3和Q4組成恆流源的原理。
㈩ 請問如何才能學會看電路圖(維修電工)
1.判斷信號處理流程方向
根據電路圖的整體功能,找出整個電路圓的總輸入端和總輸出端,即可判斷出電路圖的信號處理流程方向。無線話筒的功能是將話音信號調制到高頻信號上發射出去,圖1電路圖中,話筒BM為總輸入端,天線W為總輸出端。從總輸入端到總輸出端即為信號處理流程方向,圖1為從左到右的方向依次排列。
2.劃分單元電路
一般來講,晶體管、集成電路等是各單元電路的核心元器件。因此,我們可以以晶體管或集成電路等主要元器件為標志,按照信號處理流程方向將電路圖分解為若干個單元電路,並據此畫出電路原理方框圖。方框圖有助於我們掌握和分析電路圖。
下圖電路可分解為3個單元電路:
(1)由駐極體話筒BM等構成的話音信號接收電路,其功能是將話音
通過以上兩步分析,我們對無線話筒電路已有基本的了解,即可對照圖1電路圖和圖6方框圖,對無線話筒電路原理作系統的分析。
電路工作過程如下:話音信號被駐極體話筒BM接收轉換為電信號後,通過耦合電容C1輸入到晶體管VT基極。R1為BM的負載電阻。晶體管VT等構成電壓放大器,將C1耦合過來的音頻信號放大後,經C2耦合輸出。R2為基極電阻,R3為集電極電阻。集成電路IC等構成高頻振盪器,振盪頻率由L、C4串聯諧振迴路決定,C4是微調電容,用於調節振盪頻率。C3為反饋電容。C2耦合過來的音頻信號對高頻振盪信號進行頻率調制,調頻信號經C5耦合至天線W發射出去。
4.分析直流供電電路
電路圖中通常將電源安排在右側,直流供電電路按照從右到左的方向排列。圖1中,整機電路的直流工作電源是6V電池,R4、C6和穩壓二極體VD構成穩壓電路,以提高電路工作的穩定性。S為電源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