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蜂鳴器的電路

蜂鳴器的電路

發布時間:2022-09-02 05:43:11

Ⅰ 蜂鳴器怎麼接線

下面跟大家介紹下一般的接線方法。

1.蜂鳴器信號一個接地一個接信號,電路設計採用直接接正,三極體接控制地。

2.首先要確認蜂鳴器的正負,新的長腳是正,短腳為負。蜂鳴器的電壓限制,一般的蜂鳴器選擇5V電壓。

3.蜂鳴器的聲音主要與參數有關,有高分貝和低分貝的。

Ⅱ 蜂鳴器驅動電路的原理是什麼

叮咚門鈴
下圖是一種能發出「叮、咚」聲的門鈴的電原理圖。它是利用一塊時基電路集成塊和外圍元件組成的。它的音質優美逼真,裝調簡單容易、成本較低,一節6V迭層電池可用三個月以上,耗電量較低。
圖中的IC便是時基電路集成塊555,它構成無穩態多諧振盪器。按下按鈕AN(裝在門上),振盪器振盪,振盪頻率約700Hz,揚聲器發出「叮」的聲音。與此同時,電源通過二極體D1給C1充電。放開按鈕時,C1便通過電阻R1放電,維持振盪。但由於AN的斷開,電阻R2被串入電路,使振盪頻率有所改變,大約為500Hz左右,揚聲器發出「咚」的聲音。直到C1上電壓放到不能維持555振盪為止。「咚」聲的餘音的長短可通過改變C1的數值來改變。
不用電池的雙音門鈴
隨著電話機的普及率越來越高,擁有住宅電話的家庭也越來越多,但大多數住宅電話使用率很低,利用電話入戶饋線提供的48V(60V)直流饋電作電子門鈴的工作能源是經濟實用的。現介紹一款不用電池的雙音門鈴電路。電路原理如圖所示,不難看出,圖中電路是常規的電話機振鈴電路的變型。a、b分別是電話機入戶線的正、負兩端。AN為常開型門鈴按鈕,在電話機候機時,按下AN,程式控制交換機提供的48V(或60V)電壓,直流饋電經VD1、R1對電容C1充電,當C1端電壓Vc達到IC1的起控電壓時,IC1起振送出雙音電子鈴流使蜂鳴器B發聲,告知主人有客來訪。而當電話機正在使用時,則圖中a、b之間的電壓較低達不到IC1的起控電壓,此時,即使按下AN門鈴按鈕也不工作,這是因為由於R1取值較大,遠大於電話機的阻抗。故AN按下時對電話機的正常通話無影響。也對程式控制交換機無不良影響,僅在使用門鈴時對其間打入的電話遇忙。
一種對講門鈴的剖析及改進
有一種對講門鈴的電路如圖,其工作原理如下:平時掛機時叉簧開關HS的1、2觸點接通,用AC220V供電,V1有直流輸出,此電壓既對電池充電,也加到音樂IC的③腳。如按一下S,則音樂IC的②腳受觸發,④腳有音樂信號輸出,經V2放大後推動揚聲器發聲,同時經R5推動Y2、Y3。摘機後,叉簧開關HS的1、3接點接通,通話電路接通電源,這時可進行對講。
本對講門鈴由於音頻放大器IC2(LM386)的增益很高,容易使Y2、Y3產生嘯叫聲。經筆者實際驗證,只要在Y2、Y3兩端並聯一隻幾pF的小電容,嘯叫聲即可消除。
不用按鈕的音樂門鈴
本文介紹一種不用按鈕的音樂門鈴,來人只要站在門鈴前,便可自動發出門鈴聲。
該音樂門鈴電路原理如附圖所示。IC1等元件組成紅外發射電路,由IC1、RP、R1、C1構成多諧振盪頻率,按圖示元件數據,振盪頻率約40kHz,輸出電流為100--200mA,可驅動紅外發光二極體D1發射出40kHz調制紅外脈沖。IC2是紅外接收晶元,靈敏度高、增益高、輸出波形好,並具有鑒頻功能。紅外接收管D2接收到40kHz頻率的紅外脈沖後,轉換為電信號,送入IC2第⑦腳,經放大和C5、L調諧以及IC2內部電路檢波、整形後,由第①腳輸出脈沖信號。
平時,IC2第①腳輸出低電瓶,D3截止,音樂集成電路IC3無觸發脈沖,不產生音樂信號輸出,揚聲器B不發聲。當有人站在門前遮擋D1發射的紅外信號時,IC2第①腳電位瞬間由低電平變為高電平,經D3觸發IC3輸出音樂信號,由V放大推動揚聲器發聲。
IC1選用NE555,IC2為μPC1373,IC3選用9300系列音樂集成電路。D1可用SE303A或LM66R型
5mm圓形紅外發光二極體,D2可用PH302方形紅外接收二極體。V為9013NPN管,β≥100。B選用YD58--1型、8Ω/0.25W小口徑揚聲器。L用?0.08mm高強度漆包線,在小型晶體管收音機的中頻變壓器骨架上密繞30匝即可。
兩種無按鈕音樂門鈴
門鈴均需安裝按裝,因而存在著安裝麻煩和易於丟失損壞等問題。用復合開關管代替機械觸發開關製作的音樂門鈴,即可克服上述弊端。
圖1為振動式。當有人用手敲門時,安裝在門內側的壓電陶瓷片YD受到振動而產生相應的音頻電壓,使復合管開關BG1和BG2導通,音樂電路CIC受到觸發即演奏一段樂曲。壓電陶瓷片以採用直徑較大的為宜,用502膠水

Ⅲ 單片機蜂鳴器工作原理是什麼哪位高手可以指教一下

工作原理:蜂鳴器主要由多諧振盪器、壓電蜂鳴片、阻抗匹配器及共鳴箱、外殼等組成。有的壓電式蜂鳴器外殼上還裝有發光二極體。

多諧振盪器由晶體管或集成電路構成。當接通電源後(1.5~15V直流工作電壓),多諧振盪器起振,輸出1.5~2.5kHZ的音頻信號,阻抗匹配器推動壓電蜂鳴片發聲。

壓電蜂鳴片由鋯鈦酸鉛或鈮鎂酸鉛壓電陶瓷材料製成。在陶瓷片的兩面鍍上銀電極,經極化和老化處理後,再與黃銅片或不銹鋼片粘在一起。

接通電源後,振盪器產生的音頻信號電流通過電磁線圈,使電磁線圈產生磁場。振動膜片在電磁線圈和磁鐵的相互作用下,周期性地振動發聲。

(3)蜂鳴器的電路擴展閱讀:

蜂鳴器的分類:

1、按其驅動方式的原理分,可分為:有源蜂鳴器(內含驅動線路,也叫自激式蜂鳴器)和無源蜂鳴器(外部驅動,也叫他激式蜂鳴器);

2、按構造方式的不同,可分為:電磁式蜂鳴器和壓電式蜂鳴器;

3、按封裝的不同,可分為:DIP BUZZER(插針蜂鳴器)和SMD BUZZER(貼片式蜂鳴器);

驅動電路:

蜂鳴器驅動電路一般都包含以下幾個部分:一個三極體、一個蜂鳴器、一個續流二極體和一個電源濾波電容。

1、蜂鳴器

發聲元件,在其兩端施加直流電壓(有源蜂鳴器)或者方波(無源蜂鳴器)就可以發聲,其主要參數是外形尺寸、發聲方向、工作電壓、工作頻率、工作電流、驅動方式(直流/方波)等。這些都可以根據需要來選擇。

2、續流二極體

蜂鳴器本質上是一個感性元件,其電流不能瞬變,因此必須有一個續流二極體提供續流。否則,在蜂鳴器兩端會產生幾十伏的尖峰電壓,可能損壞驅動三極體,並干擾整個電路系統的其它部分。

3、濾波電容

濾波電容C1的作用是濾波,濾除蜂鳴器電流對其它部分的影響,也可改善電源的交流阻抗,如果可能,最好是再並聯一個220uF的電解電容。

4、三極體

三極體Q1起開關作用,其基極的高電平使三極體飽和導通,使蜂鳴器發聲;而基極低電平則使三極體關閉,蜂鳴器停止發聲。

Ⅳ 蜂鳴器的驅動電路

由於蜂鳴器的工作電流一般比較大,以致於單片機的I/O 口是無法直接回驅動的*(但AVR可以答驅動小功率蜂鳴器),所以要利用放大電路來驅動,一般使用三極體來放大電流就可以了。
蜂鳴器驅動電路一般都包含以下幾個部分:一個三極體、一個蜂鳴器、一個續流二極體和一個電源濾波電容。
1.蜂鳴器
發聲元件,在其兩端施加直流電壓(有源蜂鳴器)或者方波(無源蜂鳴器)就可以發聲,其主要參數是外形尺寸、發聲方向、工作電壓、工作頻率、工作電流、驅動方式(直流/方波)等。這些都可以根據需要來選擇。
2.續流二極體
蜂鳴器本質上是一個感性元件,其電流不能瞬變,因此必須有一個續流二極體提供續流。否則,在蜂鳴器兩端會產生幾十伏的尖峰電壓,可能損壞驅動三極體,並干擾整個電路系統的其它部分。
3.濾波電容
濾波電容C1的作用是濾波,濾除蜂鳴器電流對其它部分的影響,也可改善電源的交流阻抗,如果可能,最好是再並聯一個220uF的電解電容。
4.三極體
三極體Q1起開關作用,其基極的高電平使三極體飽和導通,使蜂鳴器發聲;而基極低電平則使三極體關閉,蜂鳴器停止發聲。

Ⅳ 蜂鳴器電路工作原理設計是怎樣的

蜂鳴器電路的工作原理
蜂鳴器 電路原理圖使用SH69P43 為控制晶元,使用4MHz 晶振作為主振盪器。
PORTC.3/T0 作為I/O 口通過三極體Q2 來驅動蜂鳴器LS1,而PORTC.2/PWM0 則作為PWM 輸出口通過三極體Q1 來驅動蜂鳴器LS2。另外在PORTA.3 和PORTA.2 分別接了兩個按鍵,一個是PWM 按鍵,是用來控制PWM 輸出口驅動蜂鳴器使用的;另一個是PORT 按鍵,是用來控制I/O 口驅動蜂鳴器使用的。連接按鍵的I/O 口開內部上拉電阻。
先分析一下蜂鳴器。所使用的蜂鳴器的工作頻率是2000Hz,也就是說蜂鳴器的驅動信號波形周期是500μs,由於是1/2ty 的信號,所以一個周期內的高電平和低電平的時間寬度都為250μs。軟體設計上,將根據兩種驅動方式來進行說明。
a) 蜂鳴器工作原理:PWM 輸出口直接驅動蜂鳴器方式
由於PWM 只控制固定頻率的蜂鳴器,所以可以在程序的系統初始化時就對PWM 的輸出波形進行設置。
首先根據SH69P43 的PWM 輸出的周期寬度是10 位數據來選擇PWM 時鍾。系統使用4MHz 的晶振作為主振盪器,一個tosc 的時間就是0.25μs,若是將PWM 的時鍾設置為tosc 的話, 則蜂鳴器要求的波形周期500μs 的計數值為500μs/0.25μs=(2000)10=(7D0)16,7D0H 為11 位的數據,而SH69P43 的PWM
輸出周期寬度只是10 位數據,所以選擇PWM 的時鍾為tosc 是不能實現蜂鳴器所要的驅動波形的。
這里將PWM 的時鍾設置為4tosc,這樣一個PWM 的時鍾周期就是1μs 了,由此可以算出500μs 對應的計數值為500μs/1μs=(500)10=(1F4)16,即分別在周期寄存器的高2 位、中4 位和低4 位三個寄存器中填入1、F 和4,就完成了對輸出周期的設置。再來設置占空比寄存器,在PWM 輸出中占空比的實現是
通過設定一個周期內電平的寬度來實現的。當輸出模式選擇為普通模式時,占空比寄存器是用來設置高電平的寬度。250μs 的寬度計數值為250μs/1μs=(250)10=(0FA)16。只需要在占空比寄存器的高2 位、中4 位和低4 位中分別填入0、F 和A 就可以完成對占空比的設置了,設置占空比為1/2ty。
以後只需要打開PWM 輸出,PWM 輸出口自然就能輸出頻率為2000Hz、占空比為1/2ty 的方波。
b) 蜂鳴器工作原理:I/O 口定時翻轉電平驅動蜂鳴器方式
使用I/O 口定時翻轉電平驅動蜂鳴器方式的設置比較簡單,只需要對波形分析一下。由於驅動的信號剛好為周期500μs,占空比為1/2ty 的方波,只需要每250μs 進行一次電平翻轉,就可以得到驅動蜂鳴器的方波信號。在程序上,可以使用TIMER0 來定時,將TIMER0 的預分頻設置為/1,選擇TIMER0 的始終為系統時鍾(主振盪器時鍾/4),在TIMER0 的載入/計數寄存器的高4 位和低4 位分別寫入00H 和06H,就能將TIMER0 的中斷設置為250μs。當需要I/O 口驅動的蜂鳴器鳴叫時,只需要在進入TIMER0 中斷的時候對該I/O 口的電平進行翻轉一次,直到蜂鳴器不需要鳴叫的時候,將I/O 口的電平設置為低電平即可。不鳴叫時將I/O 口的輸出電平設置為低電平是為了防止漏電。

Ⅵ 單片機驅動蜂鳴器電路

單片機驅動蜂鳴器電路如下:

Ⅶ 四種蜂鳴器驅動電路分析及疑問,求解答

圖1和圖3採用的是NPN型三極體驅動,圖2和圖4採用的是PNP型三極體驅動。

如圖所示,四種驅動蜂鳴器的電路。

採用圖1和圖3方,法驅動,蜂鳴器工作電壓可以隨便取,只要不超過管子的極限參數即可。

如圖1,採用這種方法驅動蜂鳴器,在用STC89C52的任何IO口控制,蜂鳴器都能響。採用這種方式接,蜂鳴器沒有圖3響。

如圖3,採用這種方法驅動蜂鳴器,只有使用P0口(P0由於內部沒有上拉電阻,在電路板上外接了1K的上拉電阻,其他IO口內部都有上拉電

阻)控制,蜂鳴器才會響,若採用其他IO口,雖然蜂鳴器兩側電壓能達到4.3V左右,但是電流卻只有1~2mA,根本無法驅動蜂鳴器。這是什麼

原因?當採用其他IO(內部有上拉電阻)控制時,通過測該口的電平發現是低電平。由電路可以分析,蜂鳴器驅動是應該是高電平驅動的。出

現這種原因,可能是B極拉低了電平值,導致電路根本無法工作。也許是跟單片機內部、外部的上拉電阻有關。有待查閱。

圖2和圖4兩種方式驅動都是可以的,任何IO口都能通過低電平驅動。但採用圖4的方式,流過蜂鳴器的電流比圖2的大。

Ⅷ 蜂鳴器的工作原理

蜂鳴器的結構原理
1.壓電式蜂鳴器
壓電式蜂鳴器主要由多諧振盪器、壓電蜂鳴片、阻抗匹配器及共鳴箱、外殼等組成。有的壓電式蜂鳴器外殼上還裝有發光二極體。
多諧振盪器由晶體管或集成電路構成。當接通電源後(1.5~15v直流工作電壓),多諧振盪器起振,輸出1.5~2.5khz的音頻信號,阻抗匹配器推動壓電蜂鳴片發聲。
壓電蜂鳴片由鋯鈦酸鉛或鈮鎂酸鉛壓電陶瓷材料製成。在陶瓷片的兩面鍍上銀電極,經極化和老化處理後,再與黃銅片或不銹鋼片粘在一起。
2.電磁式蜂鳴器
電磁式蜂鳴器由振盪器、電磁線圈、磁鐵、振動膜片及外殼等組成。
接通電源後,振盪器產生的音頻信號電流通過電磁線圈,使電磁線圈產生磁場。振動膜片在電磁線圈和磁鐵的相互作用下,周期性地振動發聲。
電鈴
通電時,電磁鐵有電流通過,產生了磁性,把小錘下方的彈性片吸過來,使小錘打擊電鈴發出聲音,同時電路斷開,電磁鐵失去了磁性,小錘又被彈回,電路閉合,不斷重復,電鈴便發出連續擊打聲了。

Ⅸ 蜂鳴器的電路原理圖

如圖1-3 所示,使用SH69P43 為控制晶元,使用4MHz 晶振作為主振盪器。
PORTC.3/T0 作為I/O 口通過三極體Q2 來驅動蜂鳴器LS1,而PORTC.2/PWM0 則作為PWM 輸出口通過三極體Q1 來驅動蜂鳴器LS2。另外在PORTA.3 和PORTA.2 分別接了兩個按鍵,一個是PWM 按鍵,是用來控制PWM 輸出口驅動蜂鳴器使用的;另一個是PORT 按鍵,是用來控制I/O 口驅動蜂鳴器使用的。連接按鍵的I/O 口開內部上拉電阻。
軟體設計方法
先分析一下蜂鳴器。所使用的蜂鳴器的工作頻率是2000Hz,也就是說蜂鳴器的驅動信號波形周期是500μs,由於是1/2ty 的信號,所以一個周期內的高電平和低電平的時間寬度都為250μs。軟體設計上,我們將根據兩種驅動方式來進行說明。
a) PWM 輸出口直接驅動蜂鳴器方式
由於PWM 只控制固定頻率的蜂鳴器,所以可以在程序的系統初始化時就對PWM 的輸出波形進行設置。
首先根據SH69P43 的PWM 輸出的周期寬度是10 位數據來選擇PWM 時鍾。系統使用4MHz 的晶振作為主振盪器,一個tosc 的時間就是0.25μs,若是將PWM 的時鍾設置為tosc 的話, 則蜂鳴器要求的波形周期500μs 的計數值為500μs/0.25μs=(2000)10=(7D0)16,7D0H 為11 位的數據,而SH69P43 的PWM
輸出周期寬度只是10 位數據,所以選擇PWM 的時鍾為tosc 是不能實現蜂鳴器所要的驅動波形的。
這里我們將PWM 的時鍾設置為4tosc,這樣一個PWM 的時鍾周期就是1μs 了,由此可以算出500μs 對應的計數值為500μs/1μs=(500)10=(1F4)16,即分別在周期寄存器的高2 位、中4 位和低4 位三個寄存器中填入1、F 和4,就完成了對輸出周期的設置。再來設置占空比寄存器,在PWM 輸出中占空比的實現是
通過設定一個周期內電平的寬度來實現的。當輸出模式選擇為普通模式時,占空比寄存器是用來設置高電平的寬度。250μs 的寬度計數值為250μs/1μs=(250)10=(0FA)16。只需要在占空比寄存器的高2 位、中4 位和低4 位中分別填入0、F 和A 就可以完成對占空比的設置了,設置占空比為1/2ty。
以後只需要打開PWM 輸出,PWM 輸出口自然就能輸出頻率為2000Hz、占空比為1/2ty 的方波。
b) I/O 口定時翻轉電平驅動蜂鳴器方式
使用I/O 口定時翻轉電平驅動蜂鳴器方式的設置比較簡單,只需要對波形分析一下。由於驅動的信號剛好為周期500μs,占空比為1/2ty 的方波,只需要每250μs 進行一次電平翻轉,就可以得到驅動蜂鳴器的方波信號。在程序上,可以使用TIMER0 來定時,將TIMER0 的預分頻設置為/1,選擇TIMER0 的始終為系統時鍾(主振盪器時鍾/4),在TIMER0 的載入/計數寄存器的高4 位和低4 位分別寫入00H 和06H,就能將TIMER0 的中斷設置為250μs。當需要I/O 口驅動的蜂鳴器鳴叫時,只需要在進入TIMER0 中斷的時候對該I/O 口的電平進行翻轉一次,直到蜂鳴器不需要鳴叫的時候,將I/O 口的電平設置為低電平即可。不鳴叫時將I/O 口的輸出電平設置為低電平是為了防止漏電。

Ⅹ 蜂鳴器 電路原理

這是放大輸出電路部分。
音頻信號經R52送到三極體基極,放大的信號驅動蜂鳴器發出聲音。

閱讀全文

與蜂鳴器的電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自己買家電清洗機自己做選什麼牌的 瀏覽:289
消防水帶為什麼會滲水 瀏覽:735
北京蘇寧維修空調的電話是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308
選中式傢具需要注意什麼 瀏覽:598
電腦維修視頻硬碟 瀏覽:718
經適房保修期從什麼時候開始 瀏覽:513
生活中哪些家電有電磁輻射 瀏覽:137
雅馬哈400維修視頻教程 瀏覽:232
武漢科龍空調售後維修中心 瀏覽:917
滑雪要多少防水的褲子 瀏覽:335
家用電器招商方案結束語 瀏覽:150
維修電工應聘注意什麼 瀏覽:915
管道漏水防水用什麼方法 瀏覽:492
淮南哪裡有維修美的洗衣機 瀏覽:973
澳柯瑪呼市維修工的電話 瀏覽:746
怎麼找人上門維修 瀏覽:946
北京市供水維修電話 瀏覽:455
臨平售後維修電話 瀏覽:223
家裡防水層怎麼判斷壞沒壞 瀏覽:177
宜家家居刀 瀏覽: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