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電路電加熱器

電路電加熱器

發布時間:2022-09-01 16:20:37

❶ 柴暖加熱器一般故障

一般故障:內部系統故障、溫度感測器損壞、電加熱器不能加熱、電加熱器出現燒斷故障、外殼破裂很容易會產生漏電。

1、內部系統故障:電加熱器的內部故障常見是內部發生短路的現象,內部系統短路我們可不能忽視,首先可能影響設備的正常工作,同時還有可能給操作工人帶來危險,所以如果出現了短路現象,我們要及時排除故障。

2、溫度感測器損壞:在電加熱器設備中溫度感測器如果損壞,則會影響整個的溫度控制工作,所以這個也是常見和我們必須要重視的問題。

3、電加熱器不能加熱:考慮可能是由於電加熱器主迴路電路問題或是調壓模塊內部保險燒壞。

4、電加熱器出現燒斷故障:影響電加熱器的交流電源控制,加熱器內部的交流電源通斷主要是依靠溫度控制儀表的觸點來控制,如果出現燒斷故障,則會影響儀表的正常控制和顯示,從而導致操作人員誤判,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5、外殼破裂很容易會產生漏電:控制電路被水淋濕的情況下,也會導致熱水器漏電,所以我們可以在電源部分加裝上漏電保護器,為的就是防止熱水器漏電的。

❷ 誰能知道電加熱器的原理,及使用說明

利用電流的焦耳效應將電能轉變成熱能以加熱物體。通常分為直接電阻加熱和間接電阻加熱。前者的電源電壓直接加到被加熱物體上,當有電流流過時,被加熱物體本身(如電加熱熨平機)便發熱。可直接電阻加熱的物體必須是導體,但要有較高的電阻率。由於熱量產生於被加熱物體本身,屬於內部加熱,熱效率很高。間接電阻加熱需由專門的合金材料或非金屬材料製成發熱元件,由發熱元件產生熱能,通過輻射、對流和傳導等方式傳到被加熱物體上。由於被加熱物體和發熱元件分成兩部分,因此被加熱物體的種類一般不受限制,操作簡便。

間接電阻加熱的發熱元件所用材料,一般要求電阻率大、電阻溫度系數小,在高溫下變形小且不易脆化。常用的有鐵鋁合金、鎳鉻合金等金屬材料和碳化硅、二硅化鉬等非金屬材料。金屬發熱元件的最高工作溫度,根據材料種類可達1000~1500℃;非金屬發熱元件的最高工作溫度可達1500~1700℃。後者安裝方便,可熱爐更換,但它工作時需要調壓裝置,壽命比合金發熱元件短,一般用於高溫爐、溫度超過金屬材料發熱元件允許最高工作溫度的地方和某些特殊場合。

感應加熱

利用導體處於交變電磁場中產生感應電流(渦流)所形成的熱效應使導體本身發熱。根據不同的加熱工藝要求,感應加熱採用的交流電源的頻率有工頻(50~60赫)、中頻(60~10000赫)和高頻(高於10000赫)。工頻電源就是通常工業上用的交流電源,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工頻為50赫。感應加熱用的工頻電源加到感應裝置上的電壓必須是可調的。根據加熱設備功率大小和供電網容量大小,可以用高壓電源(6~10千伏)通過變壓器供電;也可直接將加熱設備接在380伏的低壓電網上。

中頻電源曾在較長時間內採用中頻發電機組。它由中頻發電機和驅動非同步電動機組成。這種機組的輸出功率一般在50~1000千瓦范圍內。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已使用的是晶閘管變頻器中頻電源。這種中頻電源利用晶閘管先把工頻交流電變換成直流電,再把直流電轉變成所需頻率的交流電。由於這種變頻設備體積小,重量輕,無雜訊,運行可靠等,已逐漸取代了中頻發電機組。

高頻電源通常先用變壓器把三相 380伏的電壓升高到約2萬伏左右的高電壓,然後用閘流管或高壓硅整流元件把工頻交流電整流為直流電,再用電子振盪管把直流電轉變為高頻率、高電壓的交流電。高頻電源設備的輸出功率有從幾十千瓦到幾百千瓦。

感應加熱的物體必須是導體。當高頻交流電流通過導體時,導體產生趨膚效應,即導體表面電流密度大,導體中心電流密度小。

感應加熱可對物體進行整體均勻加熱和表層加熱;可熔煉金屬;在高頻段,改變加熱線圈(又稱感應器)的形狀,還可進行任意局部加熱。

電弧加熱

利用電弧產生的高溫加熱物體。電弧是兩電極間的氣體放電現象。電弧的電壓不高但電流很大,其強大的電流靠電極上蒸發的大量離子所維持,因而電弧易受周圍磁場的影響。當電極間形成電弧時,電弧柱的溫度可達3000~6000K,適於金屬的高溫熔煉。

電弧加熱有直接和間接電弧加熱兩種。直接電弧加熱的電弧電流直接通過被加熱物體,被加熱物體必須是電弧的一個電極或是媒質。間接電弧加熱的電弧電流不通過被加熱物體,主要靠電弧輻射的熱量加熱。電弧加熱的特點是:電弧溫度高,能量集中,煉鋼電弧爐溶池的表面功率可達560~1200千瓦/平方米。但電弧的雜訊大,其伏安特性為負阻特性(下降特性)。為了在電弧加熱時保持電弧的穩定、在電弧電流瞬時過零時電路電壓的瞬時值大於起弧電壓值,同時為了限制短路電流,在電源迴路中,必須串接一定數值的電阻器。

電子束加熱

利用在電場作用下高速運動的電子轟擊物體表面,使之被加熱。進行電子束加熱的主要部件是電子束發生器,又稱電子槍。電子槍主要由陰極、聚束極、陽極、電磁透鏡和偏轉線圈等部分組成。陽極接地,陰極接負高位,聚焦束通常和陰極同電位,陰極和陽極之間形成加速電場。由陰極發射的電子,在加速電場作用下加速到很高速度,通過電磁透鏡聚焦,再經偏轉線圈控制,使電子束按一定的方向射向被加熱物體。

電子束加熱的優點是:①控制電子束的電流值Ie,可以方便而迅速地改變加熱功率;②利用電磁透鏡可以自由地變更被加熱部分或可以自由地調整電子束轟擊部分的面積;③可增加功率密度,以使被轟擊點的物質在瞬間蒸發掉。

紅外線加熱

利用紅外線輻射物體,物體吸收紅外線後,將輻射能轉變為熱能而被加熱。

紅外線是一種電磁波。在太陽光譜中,處在可見光的紅端以外,是一種看不見的輻射能。在電磁波譜中,紅外線的波長范圍在0.75~1000微米之間,頻率范圍在3×10~4×10赫之間。在工業應用中,常將紅外光譜劃分為幾個波段:0.75~3.0微米為近紅外線區;3.0~6.0微米為中紅外線區;6.0~15.0微米為遠紅外線區;15.0~1000微米為極遠紅外線區。不同物體對紅外線吸收的能力不同,即使同一物體,對不同波長的紅外線吸收的能力也不一樣。因此應用紅外線加熱,須根據被加熱物體的種類,選擇合適的紅外線輻射源,使其輻射能量集中在被加熱物體的吸收波長范圍內,以得到良好的加熱效果。

電紅外線加熱實際上是電阻加熱的一種特殊形式,即以鎢、鐵鎳或鎳鉻合金等材料作為輻射體,製成輻射源。通電後,由於其電阻發熱而產生熱輻射。常用的電紅外線加熱輻射源有燈型(反射式)、管型(石英管式)和板型(平面式)三種。燈型是一種紅外線燈泡,以鎢絲為輻射體,鎢絲密封在充有惰性氣體的玻璃殼內,如同普通照明燈泡。輻射體通電後發熱(溫度比一般照明燈泡低),從而發射出大量波長為1.2微米左右的紅外線。若在玻璃殼內壁鍍反射層,可將紅外線集中向一個方向輻射,所以燈型紅外線輻射源也稱為反射式紅外線輻射器。管型紅外線輻射源的管子是用石英玻璃做成,中間是一根鎢絲,故亦稱石英管式紅外線輻射器。燈型和管型發射的紅外線的波長在0.7~3微米范圍內,工作溫度較低,一般用於輕、紡工業的加熱、烘烤、乾燥和醫療中的紅外線理療等。板型紅外線輻射源的輻射表面是一個平面,由扁平的電阻板組成,電阻板的正面塗有反射系數大的材料,反面則塗有反射系數小的材料,所以熱能大部分由正面輻射出去。板型的工作溫度可達到1000℃以上,可用於鋼鐵材料和大直徑管道及容器的焊縫的退火。

由於紅外線具有較強的穿透能力,易於被物體吸收,並一旦為物體吸收,立即轉變為熱能;紅外線加熱前後能量損失小,溫度容易控制,加熱質量高,因此,紅外線加熱應用發展很快。

介質加熱

利用高頻電場對絕緣材料進行加熱。主要加熱對象是電介質。電介質置於交變電場中,會被反復極化(電介質在電場作用下,其表面或內部出現等量而極性相反的電荷的現象),從而將電場中的電能轉變成熱能。

介質加熱使用的電場頻率很高。在中、短波和超短波波段內,頻率為幾百千赫到300兆赫,稱為高頻介質加熱,若高於300兆赫,達到微波波段,則稱為微波介質加熱。通常高頻介質加熱是在兩極板間的電場中進行的;而微波介質加熱則是在波導、諧振腔或者在微波天線的輻射場照射下進行的。

電介質在高頻電場中加熱時,其單位體積內吸取的電功率為P=0.566fEεrtgδ×10(瓦/厘米)

如果用熱量表示,則為:

H=1.33fEεrtgδ×10(卡/秒·厘米)

式中f為高頻電場的頻率,εr為電介質的相對介電常數,δ為電介質損耗角,E為電場強度。由公式可知,電介質從高頻電場中吸取的電功率與電場強度E的平方、電場的頻率f以及電介質的損耗角δ成正比。E和f由外加電場決定,而εr則取決於電介質本身的性質。所以介質加熱的對象主要是介質損耗較大的物質。

介質加熱由於熱量產生在電介質(被加熱物體)內部,因此與其他外部加熱相比,加熱速度快,熱效率高,而且加熱均勻。

介質加熱在工業上可以加熱熱凝膠,烘乾穀物、紙張、木材,以及其他纖維質材料;還可以對模製前塑料進行預熱,以及橡膠硫化和木材、塑料等的粘合。選擇適當的電場頻率和裝置,可以在加熱膠合板時只加熱粘合膠,而不影響膠合板本身。對於均質材料,可以進行整體加熱。

❸ 電加熱器的加熱方式

利用電流的焦耳效應將電能轉變成熱能以加熱物體。通常分為直接電阻加熱和間接電阻加熱。前者的電源電壓直接加到被加熱物體上,當有電流流過時,被加熱物體本身(如電加熱熨平機)便發熱。可直接電阻加熱的物體必須是導體,但要有較高的電阻率。由於熱量產生於被加熱物體本身,屬於內部加熱,熱效率很高。間接電阻加熱需由專門的合金材料或非金屬材料製成發熱元件,由發熱元件產生熱能,通過輻射、對流和傳導等方式傳到被加熱物體上。由於被加熱物體和發熱元件分成兩部分,因此被加熱物體的種類一般不受限制,操作簡便。
間接電阻加熱的發熱元件所用材料,一般要求電阻率大、電阻溫度系數小,在高溫下變形小且不易脆化。常用的有鐵鋁合金、鎳鉻合金等金屬材料和碳化硅、二硅化鉬等非金屬材料。金屬發熱元件的最高工作溫度,根據材料種類可達1000~1500℃;非金屬發熱元件的最高工作溫度可達1500~1700℃。後者安裝方便,可熱爐更換,但它工作時需要調壓裝置,壽命比合金發熱元件短,一般用於高溫爐、溫度超過金屬材料發熱元件允許最高工作溫度的地方和某些特殊場合。 利用導體處於交變電磁場中產生感應電流(渦流)所形成的熱效應使導體本身發熱。根據不同的加熱工藝要求,感應加熱採用的交流電源的頻率有工頻(50~60赫)、中頻(60~10000赫)和高頻(高於10000赫)。工頻電源就是通常工業上用的交流電源,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工頻為50赫。感應加熱用的工頻電源加到感應裝置上的電壓必須是可調的。根據加熱設備功率大小和供電網容量大小,可以用高壓電源(6~10千伏)通過變壓器供電;也可直接將加熱設備接在380伏的低壓電網上。
中頻電源曾在較長時間內採用中頻發電機組。它由中頻發電機和驅動非同步電動機組成。這種機組的輸出功率一般在50~1000千瓦范圍內。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已使用的是晶閘管變頻器中頻電源。這種中頻電源利用晶閘管先把工頻交流電變換成直流電,再把直流電轉變成所需頻率的交流電。由於這種變頻設備體積小,重量輕,無雜訊,運行可靠等,已逐漸取代了中頻發電機組。
高頻電源通常先用變壓器把三相 380伏的電壓升高到約2萬伏左右的高電壓,然後用閘流管或高壓硅整流元件把工頻交流電整流為直流電,再用電子振盪管把直流電轉變為高頻率、高電壓的交流電。高頻電源設備的輸出功率有從幾十千瓦到幾百千瓦。
感應加熱的物體必須是導體。當高頻交流電流通過導體時,導體產生趨膚效應,即導體表面電流密度大,導體中心電流密度小。
感應加熱可對物體進行整體均勻加熱和表層加熱;可熔煉金屬;在高頻段,改變加熱線圈(又稱感應器)的形狀,還可進行任意局部加熱。 利用電弧產生的高溫加熱物體。電弧是兩電極間的氣體放電現象。電弧的電壓不高但電流很大,其強大的電流靠電極上蒸發的大量離子所維持,因而電弧易受周圍磁場的影響。當電極間形成電弧時,電弧柱的溫度可達3000~6000K,適於金屬的高溫熔煉。
電弧加熱有直接和間接電弧加熱兩種。直接電弧加熱的電弧電流直接通過被加熱物體,被加熱物體必須是電弧的一個電極或是媒質。間接電弧加熱的電弧電流不通過被加熱物體,主要靠電弧輻射的熱量加熱。電弧加熱的特點是:電弧溫度高,能量集中,煉鋼電弧爐溶池的表面功率可達560~1200千瓦/平方米。但電弧的雜訊大,其伏安特性為負阻特性(下降特性)。為了在電弧加熱時保持電弧的穩定、在電弧電流瞬時過零時電路電壓的瞬時值大於起弧電壓值,同時為了限制短路電流,在電源迴路中,必須串接一定數值的電阻器。 利用在電場作用下高速運動的電子轟擊物體表面,使之被加熱。進行電子束加熱的主要部件是電子束發生器,又稱電子槍。電子槍主要由陰極、聚束極、陽極、電磁透鏡和偏轉線圈等部分組成。陽極接地,陰極接負高位,聚焦束通常和陰極同電位,陰極和陽極之間形成加速電場。由陰極發射的電子,在加速電場作用下加速到很高速度,通過電磁透鏡聚焦,再經偏轉線圈控制,使電子束按一定的方向射向被加熱物體。
電子束加熱的優點是:①控制電子束的電流值Ie,可以方便而迅速地改變加熱功率;②利用電磁透鏡可以自由地變更被加熱部分或可以自由地調整電子束轟擊部分的面積;③可增加功率密度,以使被轟擊點的物質在瞬間蒸發掉。 利用紅外線輻射物體,物體吸收紅外線後,將輻射能轉變為熱能而被加熱。
紅外線是一種電磁波。在太陽光譜中,處在可見光的紅端以外,是一種看不見的輻射能。在電磁波譜中,紅外線的波長范圍在0.75~1000微米之間,頻率范圍在3×10~4×10赫之間。在工業應用中,常將紅外光譜劃分為幾個波段:0.75~3.0微米為近紅外線區;3.0~6.0微米為中紅外線區;6.0~15.0微米為遠紅外線區;15.0~1000微米為極遠紅外線區。不同物體對紅外線吸收的能力不同,即使同一物體,對不同波長的紅外線吸收的能力也不一樣。因此應用紅外線加熱,須根據被加熱物體的種類,選擇合適的紅外線輻射源,使其輻射能量集中在被加熱物體的吸收波長范圍內,以得到良好的加熱效果。
電紅外線加熱實際上是電阻加熱的一種特殊形式,即以鎢、鐵鎳或鎳鉻合金等材料作為輻射體,製成輻射源。通電後,由於其電阻發熱而產生熱輻射。常用的電紅外線加熱輻射源有燈型(反射式)、管型(石英管式)和板型(平面式)三種。燈型是一種紅外線燈泡,以鎢絲為輻射體,鎢絲密封在充有惰性氣體的玻璃殼內,如同普通照明燈泡。輻射體通電後發熱(溫度比一般照明燈泡低),從而發射出大量波長為1.2微米左右的紅外線。若在玻璃殼內壁鍍反射層,可將紅外線集中向一個方向輻射,所以燈型紅外線輻射源也稱為反射式紅外線輻射器。管型紅外線輻射源的管子是用石英玻璃做成,中間是一根鎢絲,故亦稱石英管式紅外線輻射器。燈型和管型發射的紅外線的波長在0.7~3微米范圍內,工作溫度較低,一般用於輕、紡工業的加熱、烘烤、乾燥和醫療中的紅外線理療等。板型紅外線輻射源的輻射表面是一個平面,由扁平的電阻板組成,電阻板的正面塗有反射系數大的材料,反面則塗有反射系數小的材料,所以熱能大部分由正面輻射出去。板型的工作溫度可達到1000℃以上,可用於鋼鐵材料和大直徑管道及容器的焊縫的退火。
由於紅外線具有較強的穿透能力,易於被物體吸收,並一旦為物體吸收,立即轉變為熱能;紅外線加熱前後能量損失小,溫度容易控制,加熱質量高,因此,紅外線加熱應用發展很快。 利用高頻電場對絕緣材料進行加熱。主要加熱對象是電介質。電介質置於交變電場中,會被反復極化(電介質在電場作用下,其表面或內部出現等量而極性相反的電荷的現象),從而將電場中的電能轉變成熱能。
介質加熱使用的電場頻率很高。在中、短波和超短波波段內,頻率為幾百千赫到300兆赫,稱為高頻介質加熱,若高於300兆赫,達到微波波段,則稱為微波介質加熱。通常高頻介質加熱是在兩極板間的電場中進行的;而微波介質加熱則是在波導、諧振腔或者在微波天線的輻射場照射下進行的。
電介質在高頻電場中加熱時,其單位體積內吸取的電功率為P=0.566fEεrtgδ×10(瓦/厘米)
如果用熱量表示,則為:
H=1.33fEεrtgδ×10(卡/秒·厘米)
式中f為高頻電場的頻率,εr為電介質的相對介電常數,δ為電介質損耗角,E為電場強度。由公式可知,電介質從高頻電場中吸取的電功率與電場強度E的平方、電場的頻率f以及電介質的損耗角δ成正比。E和f由外加電場決定,而εr則取決於電介質本身的性質。所以介質加熱的對象主要是介質損耗較大的物質。
介質加熱由於熱量產生在電介質(被加熱物體)內部,因此與其他外部加熱相比,加熱速度快,熱效率高,而且加熱均勻。
介質加熱在工業上可以加熱熱凝膠,烘乾穀物、紙張、木材,以及其他纖維質材料;還可以對模製前塑料進行預熱,以及橡膠硫化和木材、塑料等的粘合。選擇適當的電場頻率和裝置,可以在加熱膠合板時只加熱粘合膠,而不影響膠合板本身。對於均質材料,可以進行整體加熱。

❹ 電加熱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是一種國際流行的高品質長壽命電加熱設備。用於對流動的液態、氣態介質的升溫、保溫、加熱。當加熱介質在壓力作用下通過電加熱器加熱腔,採用流體熱力學原理均勻地帶走電熱元件工作中所產生的巨大熱量,使被加熱介質溫度達到用戶工藝要求。

加熱方式
電阻加熱

利用電流的焦耳效應將電能轉變成熱能以加熱物體。通常分為直接電阻加熱和間接電阻加熱。前者的電源電壓直接加到被加熱物體上,當有電流流過時,被加熱物體本身(如電加熱熨平機)便發熱。可直接電阻加熱的物體必須是導體,但要有較高的電阻率。由於熱量產生於被加熱物體本身,屬於內部加熱,熱效率很高。間接電阻加熱需由專門的合金材料或非金屬材料製成發熱元件,由發熱元件產生熱能,通過輻射、對流和傳導等方式傳到被加熱物體上。由於被加熱物體和發熱元件分成兩部分,因此被加熱物體的種類一般不受限制,操作簡便。

間接電阻加熱的發熱元件所用材料,一般要求電阻率大、電阻溫度系數小,在高溫下變形小且不易脆化。常用的有鐵鋁合金、鎳鉻合金等金屬材料和碳化硅、二硅化鉬等非金屬材料。金屬發熱元件的最高工作溫度,根據材料種類可達1000~1500℃;非金屬發熱元件的最高工作溫度可達1500~1700℃。後者安裝方便,可熱爐更換,但它工作時需要調壓裝置,壽命比合金發熱元件短,一般用於高溫爐、溫度超過金屬材料發熱元件允許最高工作溫度的地方和某些特殊場合。

感應加熱

利用導體處於交變電磁場中產生感應電流(渦流)所形成的熱效應使導體本身發熱。根據不同的加熱工藝要求,感應加熱採用的交流電源的頻率有工頻(50~60赫)、中頻(60~10000赫)和高頻(高於10000赫)。工頻電源就是通常工業上用的交流電源,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工頻為50赫。感應加熱用的工頻電源加到感應裝置上的電壓必須是可調的。根據加熱設備功率大小和供電網容量大小,可以用高壓電源(6~10千伏)通過變壓器供電;也可直接將加熱設備接在380伏的低壓電網上。

中頻電源曾在較長時間內採用中頻發電機組。它由中頻發電機和驅動非同步電動機組成。這種機組的輸出功率一般在50~1000千瓦范圍內。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已使用的是晶閘管變頻器中頻電源。這種中頻電源利用晶閘管先把工頻交流電變換成直流電,再把直流電轉變成所需頻率的交流電。由於這種變頻設備體積小,重量輕,無雜訊,運行可靠等,已逐漸取代了中頻發電機組。

高頻電源通常先用變壓器把三相 380伏的電壓升高到約2萬伏左右的高電壓,然後用閘流管或高壓硅整流元件把工頻交流電整流為直流電,再用電子振盪管把直流電轉變為高頻率、高電壓的交流電。高頻電源設備的輸出功率有從幾十千瓦到幾百千瓦。

感應加熱的物體必須是導體。當高頻交流電流通過導體時,導體產生趨膚效應,即導體表面電流密度大,導體中心電流密度小。

感應加熱可對物體進行整體均勻加熱和表層加熱;可熔煉金屬;在高頻段,改變加熱線圈(又稱感應器)的形狀,還可進行任意局部加熱。

電弧加熱

利用電弧產生的高溫加熱物體。電弧是兩電極間的氣體放電現象。電弧的電壓不高但電流很大,其強大的電流靠電極上蒸發的大量離子所維持,因而電弧易受周圍磁場的影響。當電極間形成電弧時,電弧柱的溫度可達3000~6000K,適於金屬的高溫熔煉。

電弧加熱有直接和間接電弧加熱兩種。直接電弧加熱的電弧電流直接通過被加熱物體,被加熱物體必須是電弧的一個電極或是媒質。間接電弧加熱的電弧電流不通過被加熱物體,主要靠電弧輻射的熱量加熱。電弧加熱的特點是:電弧溫度高,能量集中,煉鋼電弧爐溶池的表面功率可達560~1200千瓦/平方米。但電弧的雜訊大,其伏安特性為負阻特性(下降特性)。為了在電弧加熱時保持電弧的穩定、在電弧電流瞬時過零時電路電壓的瞬時值大於起弧電壓值,同時為了限制短路電流,在電源迴路中,必須串接一定數值的電阻器。

電子束加熱

利用在電場作用下高速運動的電子轟擊物體表面,使之被加熱。進行電子束加熱的主要部件是電子束發生器,又稱電子槍。電子槍主要由陰極、聚束極、陽極、電磁透鏡和偏轉線圈等部分組成。陽極接地,陰極接負高位,聚焦束通常和陰極同電位,陰極和陽極之間形成加速電場。由陰極發射的電子,在加速電場作用下加速到很高速度,通過電磁透鏡聚焦,再經偏轉線圈控制,使電子束按一定的方向射向被加熱物體。

電子束加熱的優點是:①控制電子束的電流值Ie,可以方便而迅速地改變加熱功率;②利用電磁透鏡可以自由地變更被加熱部分或可以自由地調整電子束轟擊部分的面積;③可增加功率密度,以使被轟擊點的物質在瞬間蒸發掉。

紅外線加熱

利用紅外線輻射物體,物體吸收紅外線後,將輻射能轉變為熱能而被加熱。

紅外線是一種電磁波。在太陽光譜中,處在可見光的紅端以外,是一種看不見的輻射能。在電磁波譜中,紅外線的波長范圍在0.75~1000微米之間,頻率范圍在3×10~4×10赫之間。在工業應用中,常將紅外光譜劃分為幾個波段:0.75~3.0微米為近紅外線區;3.0~6.0微米為中紅外線區;6.0~15.0微米為遠紅外線區;15.0~1000微米為極遠紅外線區。不同物體對紅外線吸收的能力不同,即使同一物體,對不同波長的紅外線吸收的能力也不一樣。因此應用紅外線加熱,須根據被加熱物體的種類,選擇合適的紅外線輻射源,使其輻射能量集中在被加熱物體的吸收波長范圍內,以得到良好的加熱效果。

電紅外線加熱實際上是電阻加熱的一種特殊形式,即以鎢、鐵鎳或鎳鉻合金等材料作為輻射體,製成輻射源。通電後,由於其電阻發熱而產生熱輻射。常用的電紅外線加熱輻射源有燈型(反射式)、管型(石英管式)和板型(平面式)三種。燈型是一種紅外線燈泡,以鎢絲為輻射體,鎢絲密封在充有惰性氣體的玻璃殼內,如同普通照明燈泡。輻射體通電後發熱(溫度比一般照明燈泡低),從而發射出大量波長為1.2微米左右的紅外線。若在玻璃殼內壁鍍反射層,可將紅外線集中向一個方向輻射,所以燈型紅外線輻射源也稱為反射式紅外線輻射器。管型紅外線輻射源的管子是用石英玻璃做成,中間是一根鎢絲,故亦稱石英管式紅外線輻射器。燈型和管型發射的紅外線的波長在0.7~3微米范圍內,工作溫度較低,一般用於輕、紡工業的加熱、烘烤、乾燥和醫療中的紅外線理療等。板型紅外線輻射源的輻射表面是一個平面,由扁平的電阻板組成,電阻板的正面塗有反射系數大的材料,反面則塗有反射系數小的材料,所以熱能大部分由正面輻射出去。板型的工作溫度可達到1000℃以上,可用於鋼鐵材料和大直徑管道及容器的焊縫的退火。

由於紅外線具有較強的穿透能力,易於被物體吸收,並一旦為物體吸收,立即轉變為熱能;紅外線加熱前後能量損失小,溫度容易控制,加熱質量高,因此,紅外線加熱應用發展很快。

介質加熱

利用高頻電場對絕緣材料進行加熱。主要加熱對象是電介質。電介質置於交變電場中,會被反復極化(電介質在電場作用下,其表面或內部出現等量而極性相反的電荷的現象),從而將電場中的電能轉變成熱能。

介質加熱使用的電場頻率很高。在中、短波和超短波波段內,頻率為幾百千赫到300兆赫,稱為高頻介質加熱,若高於300兆赫,達到微波波段,則稱為微波介質加熱。通常高頻介質加熱是在兩極板間的電場中進行的;而微波介質加熱則是在波導、諧振腔或者在微波天線的輻射場照射下進行的。

電介質在高頻電場中加熱時,其單位體積內吸取的電功率為P=0.566fEεrtgδ×10(瓦/厘米)

如果用熱量表示,則為:

H=1.33fEεrtgδ×10(卡/秒·厘米)

式中f為高頻電場的頻率,εr為電介質的相對介電常數,δ為電介質損耗角,E為電場強度。由公式可知,電介質從高頻電場中吸取的電功率與電場強度E的平方、電場的頻率f以及電介質的損耗角δ成正比。E和f由外加電場決定,而εr則取決於電介質本身的性質。所以介質加熱的對象主要是介質損耗較大的物質。

介質加熱由於熱量產生在電介質(被加熱物體)內部,因此與其他外部加熱相比,加熱速度快,熱效率高,而且加熱均勻。

介質加熱在工業上可以加熱熱凝膠,烘乾穀物、紙張、木材,以及其他纖維質材料;還可以對模製前塑料進行預熱,以及橡膠硫化和木材、塑料等的粘合。選擇適當的電場頻率和裝置,可以在加熱膠合板時只加熱粘合膠,而不影響膠合板本身。對於均質材料,可以進行整體加熱。

❺ 380v電加熱管如何接線

380V的電加熱管用的是兩根火線,不用零線。

加熱管是發熱體普通的電線外皮受熱後絕緣容易硬化脫落,容易發生故障。電線與加熱管連接處最好用接線端子,以保證接觸良好不易發熱。電線盡量遠離發熱管,接頭附近的電線應穿一段耐熱套管或者瓷管保護,防止發熱後絕緣損壞。

380V的加熱管也可以接到220V的電源上使用,只是功率變小加熱很慢。好多加熱設備採用三相供電,三組加熱管接成星形不用零線,每根管上的電壓實際也是220V。如果接成三角接法則每根管上的電壓是380V。

功能特性

體積小、功率大:加熱器首要採用集束式管狀電熱元件。熱呼應快、控溫精度高,綜合熱效率高。加熱溫度高:加熱器設計最高任務溫度可達850℃。介質出口溫度均勻,控溫精度高。使用范圍廣、適應性強:該加熱器可用於防爆或通俗場所,防爆品級可達dⅡB級和C級,耐壓可達20MPa。

壽命長、牢靠性高:該加熱器採用非凡電熱資料製造,設計外表功率負荷低,並採用多重維護,使電加熱器安全性和壽命大大提升。可全主動化節制:依據要求經過加熱器電路設計,可便利完成出口溫度、流量、壓力等參數主動節制,並可與機算機聯網。節能效果明顯,電能發生的熱量可100%傳給加熱介質。

❻ 佳先電加熱蒸汽發生器的電路圖

電加熱蒸汽發生器採用三相電源,用U、V、W表示的話,U-V接一組電加熱器;V-W接另一組電加熱器;U-W接剩下的一組電加熱器。通過鍋爐控制器來控制三組電加熱器的投切,如下圖:

揚州康寶電子專業生產鍋爐控制器,歡迎垂詢!

❼ 一自動控制溫度的電加熱器,R1是熱敏電阻,R2是加熱電阻,試說明它是如何控制溫度的

用高中知識,熱敏電阻的電阻隨溫度上升而降低。利用這個性質,把熱敏電阻與電磁鐵相連,控制電磁鐵的開合,從而控制加熱電路的開合。這是最原始的方法,現在可以用數字電路控制。
要是像ls那樣聯,電路就要燒掉了。。。。

❽ 我有個電加熱器,請高手幫我設計一個電路圖,謝謝!

明明用PLC做要快很多,不大量生產用PLC有優勢。
用單片機來做,要做驅動電路,還要測試。

❾ 電加熱器電氣圖形符號

電加熱器電氣圖形符號如下:

(9)電路電加熱器擴展閱讀

功能特點

⒈體積小、功率大:加熱器主要採用集束式管狀電熱元件

⒉熱響應快、控溫精度高,綜合熱效率高。

⒊加熱溫度高:加熱器設計最高工作溫度可達850℃。

⒋介質出口溫度均勻,控溫精度高。

⒌應用范圍廣、適應性強:該加熱器可適用於防爆或普通場合,防爆等級可達dⅡB級和C級,耐壓可達20MPa。

⒍壽命長、可靠性高:該加熱器採用特殊電熱材料製造,設計表面功率負荷低,並採用多重保護,使電加熱器安全性和壽命大大增加。

閱讀全文

與電路電加熱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產西瑪翻新多少錢 瀏覽:228
上海海爾手機維修點 瀏覽:213
邏輯電路or 瀏覽:835
電腦維修用什麼檢測 瀏覽:204
成工售後維修電話號碼 瀏覽:897
舊房翻新申請電力怎麼寫 瀏覽:624
土木工程維修工是做什麼的 瀏覽:651
做屋頂防水的小瓦多少錢一塊 瀏覽:423
買傢具買哪裡的比較好 瀏覽:397
梅州市五金家電商業街怎麼樣 瀏覽:642
國家電網能源集團待遇怎麼樣 瀏覽:776
大家電出口稅一般是多少呢 瀏覽:185
台州傢具阻燃板哪裡有 瀏覽:228
絕地求生國際服為什麼在維修 瀏覽:420
汽車年檢怎麼檢測是不是翻新 瀏覽:21
三層貨梯控制電路圖 瀏覽:897
實木傢具里的木屑如何去除 瀏覽:289
南京天堂傘維修點地址 瀏覽:478
如何學習弱電維修 瀏覽:709
住宅傢具和辦公傢具哪個好做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