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鎖存電路的狀態圖和特性方程
當 B=1 時,A是什麼值都不會影響 (1)(2)都輸出高電平,那麼 Q的狀態是不能確定的;
當回 B=0 時,A=0,那麼 (1)輸答出低電平,而(2)輸出高電平,那麼 Q=1;
當 B=0 時,A=1,那麼 (1)輸出高電平,而(2)輸出低電平,那麼 Q=0;
Q=A'B'
Ⅱ 數字頻率計模擬電路圖的鎖存功能,我用的CD4511,他的鎖存端LE我不知道接什麼,求指導
鎖存端LE直接接電源地,不鎖存,計數器輸入的BCD直接就在4511上顯示出來了。要控制LE端,得有控制的輸入引腳。當LE高電平時,4511顯示的是高電平前LE低電平時輸入的BCD值。
Ⅲ 鎖存器的原理
CMOS反相器的功能是可以使輸出獲得跟輸入相反的邏輯值,那如果把兩個反相器的輸入跟輸出連接在一起會出現什麼情況呢?我們來看下圖,假設某個時刻反向器A的輸入是1,那麼其輸出會是0;因為A的輸出連接到B的輸入端,即反相器B的輸入為0,那麼其輸出會變為1;又因為B的輸出連接到A的輸入端,即B輸出的1反饋回A的輸入,對剛才假設的「A的輸入為1」進行了確認和加強。此時A的輸入確實為1,按A和B的輸入輸出連接關系,又走了一遍剛才的路程,如此循環,結果是反相器A的輸出穩定為0,反相器B的輸出穩定為1。這個結構的電路有兩個穩定的狀態,一般稱之為雙穩態電路。可見類似的雙穩態電路可以穩定地保持其節點中的值(數據),具有記憶功能,這就是鎖存器工作的原理。
從上面介紹可看出,首尾相接的兩個反相器構成了互相反饋耦合的形態,這就是鎖存器的基本電路結構。但是這里是基於一個假設,假設反相器A的輸入為1,那麼它的輸出為0,兩個反相器連在一起通過互相反饋加強,則能保持0和1兩個值。如果沒有這個假設,它能保存的值將是不確定的。這類似於「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謎局,要將此電路當鎖存器使用,就必須打破這個「是輸入先有0,還是輸出先反饋回1」的僵局。於是給它加了兩個輸入端,由於反相器只有1個輸入,因此改用或非門來代替。電路結構如下圖,根據或非門「只要有一個輸入為1,其輸出就為0」的特性,當R為1時,雖然有反饋存在,也可以強制輸出Q=0;當S為1時,則強制輸出Q=1。這就是R-S鎖存器,R意為Reset,清零的意思;S意為Set,置1的意思。
R-S鎖存器的結構是最基本的鎖存結構,實際應用中一般會進行各種改造和擴展,至少會加一個輸入端作為控制信號,該信號有效時,鎖存器能持續地輸入、輸出數據。其控制信號一般為高電平,因此鎖存器是一種對脈沖電平敏感的存儲單元電路,可以在特定輸入脈沖電平作用下改變狀態。鎖存器的最主要作用是緩存,除了特殊用途如非同步電路或很簡單的邏輯,其他場合已經很少直接應用鎖存器,因為其結構簡單而且對電平敏感,不適合在主流的對時鍾敏感的集成電路中應用。一般都是使用以鎖存器為基礎的觸發器或寄存器。
Ⅳ sr鎖存器的工作原理
鎖存器概述
鎖存器(Latch)是一種對脈沖電平敏感的存儲單元電路,它們可以在特定輸入脈沖電平作用下改變狀態。鎖存,就是把信號暫存以維持某種電平狀態。鎖存器的最主要作用是緩存,其次完成高速的控制器與慢速的外設的不同步問題,再其次是解決驅動的問題,最後是解決一個 I/O 口既能輸出也能輸入的問題。鎖存器是利用電平控制數據的輸入,它包括不帶使能控制的鎖存器和帶使能控制的鎖存器。
鎖存器的工作原理
鎖存器原理圖
鎖存器作用
鎖存器是一種對脈沖電平敏感的存儲單元電路,它們可以在特定輸入脈沖電平作用下改變狀態。鎖存,就是把信號暫存以維持某種電平狀態。鎖存器的最主要作用是緩存,其次完成高速的控制其與慢速的外設的不同步問題,再其次是解決驅動的問題,最後是解決一個 I/O 口既能輸出也能輸入的問題。
鎖存器應用場合
所謂鎖存器,就是輸出端的狀態不會隨輸入端的狀態變化而變化,僅在有鎖存信號時輸入的狀態才被保存到輸出,直到下一個鎖存信號到來時才改變。
鎖存器多用於集成電路中,在數字電路中作為時序電路的存儲元件,在某些運算器電路中有時採用鎖存器作為數據暫存器。
封裝為獨立的產品後也可以單獨應用,數據有效延遲於時鍾信號有效。這意味著時鍾信號先到,數據信號後到。
在某些應用中,單片機的I/O 口上需要外接鎖存器。例如,當單片機連接片外存儲器時,要接上鎖存器,這是為了實現地址的復用。假設,MCU埠其中的 8 路的 I/O 管腳既要用於地址信號又要用於數據信號,這時就可以用鎖存器先將地址鎖存起來。
8051訪問外部存儲器時P0口和P2口共同做為地址匯流排,P0口常接鎖存器再接存儲器。以防止匯流排間的沖突。而P2口直接接存儲器。因為單片機內部時序只能鎖住P2口的地址,如果用P0口傳輸數據時不用鎖存器的話,地址就改變了。
Ⅳ 請問下面這個電路圖的工作原理,為什麼前8位地址需要鎖存一下,而後5位卻不用,整張電路圖左邊連接的是MCU
前8位通過鎖存器573過來的,後5位直接與IO口連接
Ⅵ 鎖存器觸發器寄存器的區別
寄存器顧名思義,就是保存數據的地方。不同的環境下有不同的解釋,這個我就不介紹啦~~~打字怪累的。
鎖存器是用於存儲數據來進行交換,使數據穩定下來保持一段時間不變化,直到新的數據將其替換。
寄存器與鎖存器都是用來暫存數據的器件,在本質上沒有區別,不過寄存器的輸出端平時不隨輸入端的變化而變化,只有在時鍾有效時才將輸入端的數據送輸出端(打入寄存器),而鎖存器的輸出端平時總隨輸入端變化而變化,只有當鎖存器信號到達時,才將輸出端的狀態鎖存起來,使其不再隨輸入端的變化而變化。
擴展
1.寄存器主要由觸發器和一些控制門組成,每個觸發器能存放一位二進制碼,存放N位數碼,就應有N位觸發器。為保持觸發器能正常完成寄存器的功能,還必須有適當的門電路組成控制電路
2. 鎖存器是由電平觸發器完成的,N個電平觸發器的時鍾端連在一起,在CP作用下能接受N位二進制信息。圖1是一個四位鎖存器的電路,圖中四個電平觸發的D觸發器可以寄存四位二進制數。當CP為高電平時,D1~D4的數據分別送入四個觸發器中,使輸出Q1~Q4與輸入數據一致,當CP為低電平時,觸發器狀態保持不變,從而達到鎖存數據的目的。集成鎖存器大多由電平式D觸發器構成,為便於與匯流排相連,有些鎖存器還帶有三態門輸出。
從寄存數據角度看,鎖存器和寄存器的功能是一樣的,其區別僅在於鎖存器中用電平觸發器,而寄存器中用邊沿觸發器。
移位寄存器。它是由 RS觸發器和一些門電路所構成的 。
Ⅶ 數字電子技術中 鎖存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要詳細的!!!
鎖存器就是把單片機的輸出的數據先存起來,可以讓單片機繼續做其它事..
比如74HC373是一種CMOS電路8D鎖存器
74LS373是一種TTL電路 8D鎖存器
74LS74 是一種TTL 帶置位復位正觸發雙D觸發器
它的LE為高的時候,數據就可以通過它.當為低時,它的輸出端就會被鎖定,即為剛才通過的數據,這樣,就可以保持這個狀態.D鎖存器 鎖存器對時鍾脈沖電平(持續時間)敏感,在一持續電平期間都運作
Ⅷ 單片機做四位數碼管靜態顯示實驗時要不要鎖存器呀,最好發一張電路圖解釋一下鎖存器作用,不太懂鎖存器
用鎖存器主要是方便IO口復用
四位數碼管靜態顯示實驗時要不要鎖存器,是根據你的硬體決定的,如果你的4個數碼管各佔一個完整的埠,就不用鎖存器,但需要佔用32個IO口,一般單片機的IO引腳被用完了
如果你用4個鎖存器,它們就可以共用1個8位IO口,另外用4個引腳控制哪個鎖存器打開
總之,靜態顯示浪費硬體資源,四位數碼管要麼占單片機32個IO口,要麼需4個鎖存器,因此單片機系統中多用動態顯示方式
鎖存器就是能將輸入數據鎖存的器件,如74LS273,有8 個輸入端(D0-D7)和8個輸出端(Q0-Q7),另有一個控制端LA,當LA為高電平時,輸出端和輸入端的數據是相同的,輸入端數據變化,輸出端也跟著變化,當LA出現低電平(下降沿)時,輸出數據就鎖死了,無論輸入端數據怎麼變化,輸出端保持原數據
驅動4位數碼管時,這4個數碼管可以共用單片機的一個埠,如P0,4個鎖存器的D0-D7都接單片機的P0.0至P0,7,Q0-Q7分別接4個數碼管的8個陽極(稱為段,共陰極),P0口先輸出數據給第一個數碼管的鎖存器,經鎖存後,再用P0口給第二個數碼管送數據,不影響第一個數碼管的狀態,再鎖存後,P0口繼續給第三個第四個數碼管送數據,這就是IO口的分時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