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溫濕度感測器SHT10與51單片機連接電路
SHTl0的供電電壓為2.4~5.5 V。感測器上電後,要等待11ms,從「休眠」狀態恢復。在此期間不發送任何指令。電源引腳(VDD和GND)之間可增加1個100 nF的電容器,用於去耦濾波。
為避免數據發生沖突,MCU應該驅動DATA使其處於低電平狀態,而外部接1個上拉電阻將信號拉至高電平。
㈡ 溫濕度感測器需不需要放大電路
◆通常感測器是用來對微弱的采樣對象進行反應的,所以輸出都比較小,多數還要對輸出信號進行變換或整形處理,所以是需要後加放大器來放大或其他電路的。
●以ADS90感測器為例:
AD590是集成溫度感測器,輸出為電流,相當於恆流源,若要對此進行放大需先轉換為電壓,可在其迴路串入電阻,根據歐姆定律,電阻上電壓的大小可反映電流的大小,也就是溫度的高低。圖2是溫度感測器AD590的信號調理變換電路。
㈢ 有沒有基於51單片機的DHT11感測器和LCD12864顯示器來實現溫濕度控制的電路原理圖,在protel 99中繪制的。
你是做基於單片機的溫濕度採集系統吧?如果單純要顯示溫濕度,用LCD1602就可以了的。我有一些類似的設計,不知道是否適合你,需要直接找我吧,在線等待,不在的話可以給我留言,看到後馬上回復。
㈣ 溫濕度感測器電路圖
說的太籠統了,
感測器幾十種,不太可能都提供應用電路。
濕度:
干濕球、毛發、電阻法、版有機膜電權容、氧化鋁電容、電解法(五氧化二磷)、露點法、吸附法、色譜法、紅外吸收法、核磁共振法,等都可以說是「濕度感測器」
溫度:熱敏電阻、熱電阻、熱電偶、熱釋電、隱絲法、紅外輻射法等等都可以稱「溫度感測器」
對於常用的熱電阻、熱電偶、濕敏電阻、濕敏電容,網上都可搜到相應的使用電路
僅供參考
㈤ 溫濕度對電壓的影響有哪些
對產生電壓的電路會有影響,尤其是溫度,一般電路在200ppm/℃以上。也就是說,溫度變化1度,會影響萬分之二。
㈥ 12V溫濕度兩線制4-20mA輸出變送器原理圖
原理圖:
電流型變送器將物理量轉換成4~20mA電流輸出,必然要有外電源為其供電。最典型的是變送器需要兩根電源線,加上兩根電流輸出線,總共要接4根線,稱之為四線制變送器。
當然,電流輸出可以與電源公用一根線公用VCC或者GND,可節省一根線,稱之為三線制變送器。其實大家可能注意到, 4-20mA電流本身就可以為變送器供電。變送器在電路中相當於一個特殊的負載,特殊之處在於變送器的耗電電流在4~20mA之間根據變送器輸出而變化。顯示儀表只需要串在電路中即可。這種變送器只需外接2根線,因而被稱為兩線制變送器。
工業電流環標准下限為4mA,因此只要在量程范圍內,變送器至少有4mA供電。這使得兩線制變送器的設計成為可能。在工業應用中,測量點一般在現場,而顯示設備或者控制設備一般都在控制室或控制櫃上。兩者之間距離可能數十至數百米。按一百米距離計算,省去2根導線意味著成本降低近百元,因此在應用中兩線制變送器必然是首選。
所以變送器在選擇的時候一般都是4-20ma信號輸出,這樣信號不容易受干擾而且安全可靠,兩線制4-20ma輸出更可以節省感測器成本,這些原因使得變送器在工業上普遍使用的是兩線制4-20ma輸出。當然現在很多變送器還有其它樣式的輸出例如0-5V,RS485/RS232等,這些都是為了能夠很好的處理變送器信號。
㈦ 光照溫濕度感測器的信息採集電路在哪
感測器的輸出來信號自有電壓型、電流型。
傳輸方法有頻率和485數字信號傳輸。
1、電流信號R1焊0歐,R7焊100R。
2、2、電壓信號R1和R7焊240K和200K分壓。
3、平率信號R1焊0R,R7焊200K,C7不焊接。
用485信號就用下面的電路圖。
㈧ 溫濕度感測器的原理
溫度和濕度是分開的感測器,你看到的帶感測器的,一般裡面會有兩個元件分別測量溫度和濕度。
溫度一般有鉑電阻、熱電偶等
濕度有電容法、電阻法、氧化鋁、陶瓷、冷鏡法、干濕溫度法等原理
㈨ 求基於AT89C51/2單片機紅酒櫃溫濕度控制電路原理圖
20分有點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