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路中某點的電位,就是該點與( )之間的電壓。
電路中某點的電位,就是該點與參考點之間的電壓(電位差)。
公式:ε=qφ(其中ε為電版勢能,權q為電荷量,φ為電勢),即φ=ε/q。
在電場中,某點的電荷所具的電勢能跟它的所帶的電荷量之比是一個常數,它是一個與電荷本身無關的物理量,它與電荷存在與否無關,是由電場本身的性質決定的物理量。
靜電場的基本性質是它對放於其中的電荷有作用力,因此在靜電場中移動電荷,靜電場力要做功。但靜電場中沿任意路徑移動電荷一周回到原來的位置,電場力所做的功恆為零,即靜電場力做功與路徑無關,或靜電場強的環路積分恆為零。
(1)電路中電位擴展閱讀
等量同種點電荷電勢(電位)分布:
(1)正點電荷連線上:中點電勢最低,從中點向兩側電勢逐漸升高;
(2)連線中垂線上:從中點向中垂線兩側電勢降低,直至無限遠處電勢為零;
(3)負點電荷的情況正好相反。
等量異種點電荷電勢(電位)分布:
(1)點電荷連線上:沿電場線方向,電勢從正電荷到負電荷依次降低;
(2)連線中垂線上:中垂線上任意兩點之間電勢差為零,即中垂線上電勢為零。
Ⅱ 普通電路中電位是由什麼決定的
電位,實際上就是該點對地的電壓,因此根據U=I/R公式,電位與電流和電阻有關.當然與電源的電壓也有關.
Ⅲ 電位的概念在電路中如何知道某一點的電位是多少
電路中電位的概念及計算
1.電位的概念
電位:電路中某點至參考點的電壓,記為 「 V X 」 .通常設參考點的電位為零.
某點電位為正,說明該點電位比參考點高;
某點電位為負,說明該點電位比參考點低.
電位的計算步驟:
(1)任選電路中某一點為參考點,設其電位為零;
(2) 標出各電流參考方向並計算;
(3) 計算各點至參考點間的電壓即為各點的電位 .
結論:
(1)電位值是相對的,參考點選取的不同,電路中各點的電位也將隨之改變;
(2)電路中兩點間的電壓值是固定的,不會因參考點的不同而變,即與零電位參考點的選取無關.
藉助電位的概念可以簡化電路作圖
Ⅳ 如何確定電路中某個點的電位
首先選擇一個相對基準電位,通常是以地為基準,把電壓表的一端接到地上,另一端接到要測量的電路中的某一個點,該電壓值就是相對與地的電位,也是通常指的某點的電位。有正負電源時,通常把顯示的負電壓也表述為負多少伏。
Ⅳ 什麼是電位它的公式是什麼(請舉例)
靜電場的標勢稱為電位,在電場中,某點電荷的電位能跟它所帶的電荷量(與正負有關,計算時將電勢能和電荷的正負都帶入即可判斷該點電勢大小及正負)之比,叫做這點的電位,通常用φ來表示。電位也被稱為電勢。
電位的公式為:ε=qφ(其中ε為電位能,q為電荷量,φ為電位),即φ=ε/q
在電場中,某點的電荷所具的電位能跟它的所帶的電荷量之比是一個常數,它是一個與電荷本身無關的物理量,它與電荷存在與否無關,是由電場本身的性質決定的物理量。
一、電位的物理意義:
1、由電場中某點位置決定,反映電場能的性質。
2、與檢驗電荷電量、電性無關。
3、表示將1C正電荷移到參考點電場力做的功。
二、大小判斷
1、場源電荷判斷法:離場源正電荷越近,試探正電荷的電勢能越大,試探負電荷的電勢能越小。
2、電場線法:正電荷順著電場線的方向移動時,電勢能逐漸減小,逆著電場線的方向移動時,電勢能逐漸增大,負電荷順著電場線的方向移動時,電勢能逐漸增大,逆著電場線的方向移動時,電勢能逐漸減小。
3、做功判斷法:無論正負電荷,電場力做正功,電荷的電勢能就一定減小,電場力做負功,電荷的電勢能就一定增加。
Ⅵ 電路中電位和電壓的的關系是怎樣的
電位,與高度類似。電壓類似於高度差。
一個電路中當確的了參考點後(相當於高度中的海平面)電路中的電位就確定了。
任意兩點間的電壓就是兩點間的電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