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數字電路的原理是什麼數字電路原理圖
⑵ 急求模擬電路課程設計
模擬電路課程設計
The Outline of Analog Circuits Course Project
一、 目的與任務
模擬電路課程設計是模擬電子技術課程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對學生學習模擬電子技術的綜合性訓練,這種訓練是通過學生獨立進行某一個或兩個課題的設計、安裝和調試來完成的。
通過模擬電路課設要求學生:
1、 根據給定的技術指標,從穩定可靠、使用方便、高性能價格比出發來選擇方案,運用所學過的各種電子器件和電子線路知識,設計出相應的功能電路。
2、 通過查閱手冊和文獻資料,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了解常用電子器件的類型和特性,並掌握合理選用的原則。
4、 學會電子電路的安裝與調試技能,掌握電子電路的測試方法及了解印刷線路板的設計,製作方法。
5、 進一步熟悉電子儀器的使用方法。
6、 學會撰寫課程設計總結報告。
7、 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二、 內容、要求與安排
1、內容:
課題名稱:
(1) 多路輸出直流穩壓電源的設計與製作
(2) 波形產生電路的設計
(3) 高保真音頻功率放大器的設計與製作計
(4) 函數信號發生器的設計與製作
(5) 水溫控制系統的設計與製作
(6) 設計並製作音頻頻譜柱狀顯示器電路
2、要求: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課題的設計,安裝和調試並獨立完成總結報告。
3、進度安排及方式:(以四學時為一個單元)
第一單元:集中講課,主要內容如下:
(1)課程設計的目的與要求
(2)課程設計的教學過程
(3)課程設計的評分標准
(4)課程設計題目介紹
(5)學生自由組合,選擇題目。
第二單元:確定題目,教師就題目的基本要求答疑。學生討論、查資料。
第三、四、五單元:查資料、設計、EDA模擬。
學生根據課題要求,獨立完成課題的設計方案,並可以運用MULTISIM軟體在微機上完成對所設計電路的模擬。
第六單元至第八單元:組裝、調試、寫報告。
第九單元:完成收尾工作,清點材料、工具。准備課設報告。
最後考試:分組答辯。
三、 場地與設備
1、 實驗室場地:實驗中心。
2、 實驗所用設備:示波器、函數發生器、毫伏表、萬用表(指針、數字)、直流穩壓電源、實驗箱。
四、 考核內容與成績評定
1、 考核內容:
(1) 設計能力
(2) 組裝或焊接調試情況
(3) 解決問題的能力
(4) 總結報告情況
(5) 出勤情況、工作作風和科學態度。
2、 成績評定:
設計的正確性、合理性和EDA模擬情況 20分,實際操作,調試、效果 40分,
總結報告 20分,口試 20分。
課題一 多路輸出直流穩壓電源的設計與製作
一、設計目的
1、學習直流穩壓電源的設計方法;
2、學會選擇變壓器、整流二極體、濾波電容及集成穩壓器來設計直流穩壓電源;
3、掌握直流穩壓電源的主要性能參數及其測試方法;
二、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務
(1)設計任務
根據技術要求和已知條件,完成對多路輸出直流穩壓電源的設計、裝配與調試。
(2)設計要求
① 要求設計製作一個多路輸出直流穩壓電源,可將220V/50Hz交流電轉換為多路直流穩壓電源
輸出:±5V/1A,一組可調正電壓+3~+18V/1A。
② 選擇電路方案,完成對確定方案電路的設計。計算電路元件參數與元件選擇、並畫出總體電路原理圖,闡述基本原理。(選做:用PSPICE或EWB軟體完成模擬)
③ 安裝調試並按規定格式寫出課程設計報告書。
初始條件:
可選元件:變壓器/15W/±12V;整流二極體或整流橋若干,電容、電阻、電位器若干;根據
需要選擇若干三端集成穩壓器;交流電源220V,或自備元器件。
可用儀器:示波器,萬用表,
3、方案選擇與論證
直流穩壓電源總體功能框圖如圖下1所示。
參考電路圖:
變壓器根據所需電流決定功率,可用220V輸入、輸出15V/1A左右的。如沒有合適的找個12V幾瓦的也能用
課題二 波形產生電路的設計
一、設計目的
1、掌握波形發生電路的設計方法;
2、學會選擇合適的器件來設計波形發生電路;
3、熟悉非正弦波產生電路調整與測試的基本方法;
4、提高應用集成運放的能力及獨立進行電路設計的能力。
二、 設計要求和技術指標
1、技術指標:要求信號頻率f=1 kHZ, VOm=0.2V.輸出端不採用穩壓二極體。
2、設計要求
(1)採用集成運放自己設計一個簡單的方波產生電路,要求:f=1 kHZ, VOm=0.2V;
(2)要求繪出原理圖,並用Protel畫出印製板圖;
(3)根據設計要求和技術指標設計好電路,選好元件及參數;
(4)擬定測試方案和設計步驟;
(5)撰寫課程設計總結報告,要求有電路設計過程,調整測試內容、方法、步驟,測試記錄及結果分析。
課題三 高保真音頻功率放大器的設計與製作計
一、設計參數:
1. 採用全部或部分分立元件設計一種音頻功率放大器。
2. 額定輸出功率
3. 負載阻抗 。
4. 失真度
5. 設計放大器所需的直流穩壓電源。
二、設計要求:
要求設計製作一個高保真音頻功率放大器,輸出功率10W/8Ω,頻率響應20~20KHZ,
效率>60﹪,失真小。
三 設計方案圖
音頻放大器的目的是以要求的音量和功率水平在發聲輸出元件上重新產生真實、高效和低失真的輸入音頻信號。音頻頻率范圍約為20 Hz~20 kHz,因此放大器必須在此頻率范圍內具有良好的頻率響應。音頻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向負載提供功率,要求輸出功率盡可能大,效率盡可能高。非線性失真盡可能小。
輸入級 ――→ 中間推動級 ―― → 輸出級
負反饋線路 ← ―― 互補對稱功放
課題四 函數信號發生器的設計與製作
一. 任務與要求
(1)要求能產生三角波、正弦波、方波;
(2)要求函數信號發生器能夠實現頻率可調
二. 設計目的
(1)學會用簡單的電子元器件及晶元製作簡單的函數信號發生電路,鍛煉實際動手能力;
(2)學會調試電路與分析電路
三. 技術指標
要求設計製作一個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發生器,頻率范圍10~100HZ,100HZ~1KHZ,1 KHZ~10 KHZ;正弦波Upp≈3V,三角波Upp≈5V,方波Upp≈14V,幅度連續可調,線性失真小。
課題五 水溫控制系統的設計與製作
一. 設計要求
(1)設計製作可以測量和控制的溫度控制器
測量和控制的溫度范圍:10°—60°
精度:±1°
控制對象:繼電器或晶閘管
繼電器或晶閘管觸電連接:一組轉換接點為市電220V,10A
(2)選擇電路方案,完成對確定電路方案的設計。計算電路元件參數與原件選擇,畫出原理圖。
(3)進行安裝和調試
二.設計任務
根據技術指標選擇合適的溫度感測器,選擇合適的晶閘管或繼電器,完成對水溫控制系統的設計、裝配和調試。
三.具體技術指標
室溫~600C,控制精度± 10C,控制通道輸出為雙向晶閘管或繼電器,一組轉換接點為市電220V,10A。
課題六 設計並製作音頻頻譜柱狀顯示器電路
一、 設計任務
設計並製作音頻頻譜柱狀顯示器電路。示意圖如下:
二、設計要求
(1)音樂輸入:0~1.5Vrms;單聲道。輸入端採用蓮花座和Q9座並聯形式,蓮花座用於音樂輸入,Q9座用於測試。將柱狀顯示的LED集中布置於一個15cm×10cm的面板上。音頻功放可使用現成有源功放,功率大於1W。
(2)製作5路帶通濾波器,分別對應中心頻率為:60Hz、250Hz、1kHz、4kHz、16k(1)Hz;濾波器Q值約為1.5。
(3)條狀顯示採用10個發光二極體顯示電壓高低,1~10個發光二極體點亮的閾值電壓分別為:60mV、80mV、110 mV、160 mV、220 mV、320 mV、440 mV、630 mV、890 mV、1.25V,可用運放或專用集成電路製做。例如LM3915條狀指示集成電路。
⑶ 近代物理實驗都有什麼
第一單元原子物理 1-1塞曼效應 1-2黑體輻射 1-3原子光譜 第二單元核探測技術 2-1蓋革一米勒計數器及核衰變的統計規律 2-2驗證快速電子的相對論效應 2-3物質對β射線的吸收 2-4物質對γ射線的吸收 第三單元微波實驗 3-1微波系統中電壓駐波比的測量 3-2微波光學 第四單元磁共振 4-0磁共振基礎知識 4-1核磁共振 4-2微波電子順磁共振 4-3微波鐵磁共振 4-4光泵磁共振 第五單元激光與光學 5-1氦氖激光器的模式分析 5-2晶體的電光效應與電光調制 5-3橢偏法測量介質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 5-4單光子計數 5-5邁克耳孫干涉法測量氣體折射率 5-6空間單點光學相干層析技術 第六單元光通信技術 6-1音頻信號在光纖中的傳輸 6-2數字信號編碼及在光纖中的傳輸 第七單元真空與低溫 7-1真空的獲得及其測量 7-2高溫超導體的零電阻現象 第八單元固體材料參數測試 8-1熱波法(動態法)測熱導率 8-2閃光法測熱導率 第九單元電路與物理測量 9-1非線性電路混沌 9-2鎖相放大器
⑷ 哈爾濱工業大學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的教材目錄
模擬電路的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半導體器件
第一節 半導體基礎知識
第二節 半導體二極體
第三節 半導體三極體
第四節 聲效應晶體管(FET)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二章 基本單元電路
第一節 放大概念及放大電路的性能指標
第二節 放大電路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第三節 放大電路的分析方法
第四節 工作點穩定電路
第五節 放大電路的三種組態及其性能比較
第六節 場效應管基本放大電路
第七節 差動放大電路
第八節 電流電源電路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三章 多級放大電路與頻率響應
第一節 多級放大電路的一般問題
第二節 直接耦合放大電路
第三節 阻容耦合多組放大電路
第四節 放大電路頻率響應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四章 集成運算放大器
第一節 集成運放簡介
第二節 通用型集成運算放大器
第三節 集成運放的主要參數
第四節 集成運放使用的一些實際問題
第五節 理想運入及三種基本輸入方式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五章 功率放大電路
第一節 功率放大電路的特點及分類
第二節 基本OCL電路與交越失真
第三節 無失真的OCL電路
第四節 OCL電路簡介
第五節 互補對稱功放分析計算舉例
第六節 集成功率放大電路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六章 放大電路中的反饋
第一節 反饋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反饋放大電路的方塊圖及閉環放大倍數的一般表達式
第三節 負反饋放大電路的四種組態
第四節 負反饋對放大電路性能的改善
第五節 正確引入負反饋的原則
第六節 深度負反饋放大電路的計算
第七節 負反饋放大電路的計算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七章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應用
第一節 基本運算電路
第二節 集成模擬乘法器
第三節 有源濾波電路
第四節 開關電容濾波器
第五節 電壓比較器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八章 信號發生電路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RC正弦波振盪電路
第三節 LC正弦波振盪電路
第四節 石英晶體振盪器簡介
第五節 矩形波發生電路
第六節 三角波發生電路
第七節 鋸齒波發生電路
第八節 集成函數發生器8038簡介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九章 直流穩壓電路
第一節 整流電路
第二節 濾波電路
第三節 穩壓電路
第四節 開關穩壓電源電路(SMR電路)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參考文獻
數電的沒找到
電路基礎
目錄
第—章 電路模型和電路定律
1—1 電路和電路圖
1—2 電流、電壓及其參考方向
1—3 電功率
1—4 電阻元件
1—5 電容元件
1—6 電感元件
1—7 電壓源和電流源
1—8 受控源
1—9 基爾霍夫定律
1—10 電路的拓撲圖基爾霍夫定律的矩陣形式
習題一
第二章 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和化簡
2—1 電路等效的概念
2—2 電阻的串聯和並聯
2—3 電阻的Y—△聯接及其等效互換
2—4 電源的串聯和並聯
2—5 有源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
2—6 簡單電阻電路的分析
習題二
第三章 網路分析方法和網路定理
3—1 支路電流法
3—2 迴路電流法
3—3 節點電壓法
3—4 含受控源電路的分析
3—5 疊加定理
3—6 替代定理
3—7 戴維南定理與諾頓定理
3—8 特勒根定理
3—9 互易定理
3—10 對偶原理
習題三
第四章 正弦電路的基本概念
4—1 正弦量的有關概念
4—2 用相量表示正弦量
4—3 電阻感和電容元件在正弦電路中的特性
4—4 基爾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4—5 復阻抗和復導納
習題四
第五章 正弦電路的穩態分析
5—1 串並聯電路的分析
5—2 復雜電路的分析
5—3 正弦電路中的功率
5—4 最大功率傳輸
習題五
第六章 三相電路
6—1 對稱三相電源
6—2 對稱三相電路的計算
6—3 不對稱三相電路的概念
6—4 三相電路的功率及其測量
習題六
第七章 互感電路
7—l 互感系數和耦合系數
7—2 互感電壓及同名端
7—3 互感元件的聯接去耦等效電路
7—4 具有互感的正弦電路的分析
7—5 空芯變壓器
習題七
第八章 諧振電路
8—l 串聯電路的諧振
8—2 串聯電路的諧振曲線和通頻帶
8—3 並聯電路的諧振
8—4 互感耦合電路的諧振
習題九
第九章 周期性非正弦電路
9—l 周期函數分解為傅里葉級數
9—2 周期性非正弦電壓、電流的有效值平均功率
9—3 周期性非正弦電路的計算
9—4 濾波電路的概念
習題九
第十章 —階電路
10—l 電路的初始條件
10—2 零輸入響應
10—3 零狀態響應
10—4 全響應
10—5 三要素法
10—6 階躍響應和沖激響應
10—7 卷積積分
10—8 電容電壓和電感電流的躍變
習題十
第十—章 二階電路
11—1 RLC串聯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ll—2 RLC串聯電路對恆定輸入的響應
習題十—
電路2種,還有就是電路理論基礎
目錄
第一章 電路的基本概念
1.1 實際電路與電路模型
1.2 電路中的物理量
1.3 電路結構
習題一
第二章 電路的基本定律和基本元件
2.1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
2.2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
2.3 二端電阻元件
2.4 獨立電源
2.5 二端電容元件
2.6 二端電感元件
2.7 雙口電阻
2.8 互感元件
2.9 受控電源
2.10 理想運算放大器
習題二
第三章 線性直流電路的網路方程分析法
3.1 電路的線圖
3.2 獨立的基爾霍夫定律方程
3.3 電路完備的數學模型及支路法
3.4 獨立而完備的電路變數
3.5 節點法
3.6 割集法
3.7 網孔法和迴路法
3.8 [A]、[B]、[C]矩陣之間的關系
習題三
第四章 電路定理及電路的等效化簡
4.1 疊加定理與齊性定理
4.2 置換定理
4.3 特勒根定理
4.4 互易定理
4.5 等效網路及等效變換
4.6 無獨立源一埠網路的等效化簡
4.7 含源一埠網路的等效化簡及等效電源定理
4.8 無獨立源二埠網路的等效參數
4.9 無獨立源雙口網路的等效電路
4.10 互聯雙口的等效參數
4.11 對偶原理
習題四
第五章 線性正弦電流電路穩態分析的相量法
5.1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5.2 正弦量與相量的變換
5.3 相量形式的基爾霍夫定律
5.4 相量形式的電路元件約束方程
5.5 復阻抗與復導納
5.6 正弦電流電路穩態分析的相量法
5.7 含互感元件的電路
5.8 正弦電流電路的功率
習題五
第六章 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
6.1 非正弦周期量的諧波分析
6.2 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中的有效值和乎均功率
6.3 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的分析
習題六
第七章 頻率特性和諧振
7.1 頻率特性及濾波
7.2 串聯諧振電路
7.3 並聯諧振電路
習題七
第八章 三相電路
8.1 三相電路的基本概念
8.2 對稱三相電路的電壓、電流、功率
8.3 對稱三相電路的計算
8.4 不對稱三相電路的概念
習題八
第九章 動態電路暫態過程的時域分析
9.1 動態電路的暫態過程及其電路方程
9.2 動態電路暫態過程的初始值
9.3 一階電路的微分方程及其解的普遍形式
9.4 一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9.5 一階電路的零狀態響應
9.6 一階電路的全響應
……
第十章 動態電路的復頻域分析
第十一章 簡單非線性電阻電路
第十二章 Pspice分析電路
部分習題答案
主要參考書目
⑸ 空調器電路板維修完全圖解的目錄
目錄
第1章定頻空調器主板基礎知識1
第1節主板分類及形式1
一、主板分類1
二、常見主板設計形式1
第2節主板方框圖及單元電路5
一、主板電路方框圖5
二、單元電路作用8
第2章整機不工作故障10
第1節變壓器降壓形式的電源電路故障10
一、變壓器初級繞組開路,整機不工作10
二、更換主板後壓縮機繼電器端子引線插反,整機不工作15
三、變壓器初級繞阻串接PTC電阻開路,整機不工作18
四、壓敏電阻擊穿損壞,整機不工作20
五、7812損壞,整機不工作21
六、7805損壞,整機不工作25
七、整流硅橋損壞,整機不工作27
第2節開關電源電路故障29
一、開關電源限流電阻開路,整機不工作29
二、開關電源電路損壞,使用電源模塊代替32
三、開關電源電路損壞,使用變壓器代替36
第3節CPU三要素電路故障38
一、CPU電源引腳對地短路,整機不工作39
二、晶振損壞,整機不工作41
三、復位電容損壞,整機不工作42
四、CPU損壞,整機不工作45
第3章遙控信號和感測器電路故障48
第1節遙控信號電路故障48
一、遙控器電池倉彈簧接觸不良,顯示屏不顯示48
二、發射二極體損壞,遙控器不發射信號51
三、接收器引腳受潮輕微短路,不接收遙控信號53
四、接收器損壞,不接收遙控信號56
五、接收器損壞,使用其他型號代換57
六、按鍵開關損壞,使用按鍵不能開機59
七、應急開關漏電,不定時開關機62
八、按鍵電路損壞,加裝接收器65
第2節感測器電路故障67
一、感測器供電電感開路,室外機不工作67
二、室內溫度顯示「?9」℃,環溫感測器開路71
三、管溫感測器損壞,室外機不工作74
四、分壓電阻開路,上電報管溫感測器故障78
五、管溫感測器損壞,開機報管溫感測器故障81
六、管溫感測器阻值變大損壞,室外機工作5min後停機84
七、管溫感測器阻值變小損壞,制熱開機無防冷風功能86
第4章繼電器驅動和其他常見電路故障89
第1節繼電器驅動電路故障89
一、繼電器線圈開路損壞,壓縮機不運行89
二、繼電器觸點損壞,壓縮機不運行92
三、反相驅動器損壞,室外風機不運行94
四、反相驅動器損壞,使用NPN型三極體代替96
五、反相驅動器損壞,壓縮機不運行99
六、降壓電阻開路,壓縮機不運行101
七、繼電器線圈損壞,櫃機左右導風板不能運行103
八、驅動三極體損壞,輔助電加熱裝置不工作107
第2節其他常見故障111
一、步進電機線圈開路,導風板不能運行111
二、溫度開關開路,輔助電加熱裝置不工作114
三、美的三相櫃機上電顯示「E6」,調整電源相序117
四、美的空調器顯示「室外機保護」的檢修方法120
五、相序保護電路基礎知識123
第5章室內風機電路和室外機故障127
第1節室內風機電路故障127
一、過零檢測三極體損壞,室內風機不運行127
二、過零檢測二極體開路,室內風機運行很慢131
三、可控硅擊穿,室內風機通電後以高風運行134
四、光耦可控硅初級側開路損壞,室內風機不運行135
五、光耦可控硅損壞,使用其他型號代換138
六、電機線圈開路,室內風機不運行140
七、霍爾反饋輸出電壓不正常,整機運行約30s停機141
第2節室外機故障143
一、連接線接錯,室外風機不運行144
二、啟動電容損壞,壓縮機不運行148
三、壓縮機卡缸,空調器不製冷151
四、壓縮機線圈對地短路,上電空氣開關跳閘154
五、壓縮機內部線圈開路,空調器不製冷156
六、外置過流保護器開路,壓縮機不運行158
七、壓縮機閥片竄氣,空調器不製冷160
八、電機線圈開路,室外風機不運行163
九、室外風機線圈短路,開機燒保險管166
十、風機電容損壞,室外風機不運行168
十一、四通閥線圈開路,空調器不制熱171
十二、交流接觸器線圈開路,壓縮機不工作173
第6章變頻空調器電控系統基礎知識176
第1節電控系統組成及特點176
一、電控系統組成176
二、室外機電控系統特點178
第2節單元電路180
一、控制電路方框圖180
二、室內機單元電路對比181
三、室外機主板對比187
第7章變頻空調器常見故障195
第1節室外機強電電路引發的通信故障195
一、濾波板線圈開路,報通信故障195
二、15A保險管開路,報通信故障200
三、濾波電感插頭接觸不良,報通信故障207
四、模塊P、N端子擊穿,報通信故障211
五、硅橋單臂擊穿,報通信故障217
第2節開關電源電路引發的通信故障220
一、開關管擊穿,報通信故障220
二、開關電源啟動電阻開路,報通信故障224
三、開關電源檢測電阻開路,報通信故障227
四、分離元器件型開關電源故障,使用電源模塊代替235
五、集成電路型開關電源故障,使用電源模塊代替238
第3節通信電路引發的通信故障240
一、24V降壓電阻開路,報通信故障241
二、室內機和室外機連機線接錯,報通信故障245
三、室外機通信電路電阻開路,報通信故障247
四、室外機接收光耦損壞,報通信故障250
五、室內機發送光耦損壞,室外機不運行253
六、室內機接收光耦損壞,室外機運行2min停機256
⑹ 鎮江市的物理中考指南的答案你有吧急!!!!
物理中考指南答案
第一單元 聲現象參
1.空氣 振動 2.振動 真空中 3.聲源 人耳 傳播過程 4.高 定向性好 穿透性 5.(d) (a)(b) (b)(c) 6.次聲波 20 7.C 8.D 9.A 10.C 11.D 12.D 13.D 14.聲音的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頻率有關,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 15.⑴空氣 ⑶入射角 能 ⑷強
第二單元 物態變化
1.凝固 熱量 降得太低 2..38.2℃ 38.4℃ 3.室溫 熱島 4.升華和凝華 5.液 固 6.蒸發 7.液化 放出 上 汽化吸熱 8.汽化 液化 9.C 10.B 11.C 12.C 13.A 14.C 15.D 16.B 17.D 18.乙 甲 ⑴98 ⑵當地大氣壓低於一個標准大氣壓 19.⑴是 凝固過程中有一段時間溫度保持不變 ⑵固液共存 ⑶凝固前溫度降低的比凝固後降低的快 20.因為冰花是由室內的水蒸汽劇烈遇冷凝華形成的 21.小紅的想法更加合理,因為液體沸騰後只要能吸熱溫度就能保持在沸點不變,小紅的想法能更加節省燃料 22.因為體溫表的最大測量值只有42℃,如果放在水中煮,則會爆裂
第三單元 光現象
1.太陽,點燃的蠟燭,螢火蟲 2.紅橙黃綠藍靛紫 紅綠藍 白 紅黃藍 不相同 3.紅外線 熱 紫外線 熒光物質 4.漫反射 各種 5.50° 左 6.光在同種均勻物質中沿直線傳播 7.C 8.A 9.C 10.D 11.A 12.C 13.B 14.C 15.略 16.略 17.⑴紅橙黃綠藍靛紫 ⑵無色透明 七色光帶只剩下紅色 插入藍色玻璃後七色光帶只剩下藍色 ⑶七色光帶在綠色紙上只能看見綠色 ⑷透明物體只能透過跟本身顏色相同的色光,不透明物體只能反射跟本身顏色相同的色光 18.⑴較黑暗 B蠟燭 ⑵重合 相同 垂直 相等 ⑶不能 ⑷B ⑸物 ⑹玻璃板沒有跟桌面垂直
第四單元 透鏡及其應用
1.凸透鏡對光線起會聚作用 2.乙 凹 3.不是 高於 折射 4.二倍焦距點 焦點 5.凸透鏡 虛 6.EO AB面的左方 7.C 8.B 9.C 10.B 11.A 12.D 13.作圖略 暗一些 14.⑴下 ⑵7.5 ⑶左 縮小
第五單元 物體的運動
1.1mm 2.57cm 2.3.0×108 1.5×103 3.乙 4.7.5 5.能量 動能 6.運動 7.8.0 8.B 9.A 10.A 11.D 12.A 13.D 14.B 15.⑴不是 在相同的路程中所用時間不相等 ⑵3 28.57 16.⑴1.7 物理處於靜止
第六單元 物質的物理屬性
1.物體 物質 質量 2.t(噸) kg/m3 cm3(mL) 3.1.0×103 1.0 每立方米水的質量是1.0×103千克 4.2.7×103 鋁 5.硬度 導電性 導熱 6.不變 變小 7.0.8×103 32 8.D 9.B 10.A 11.D 12.B 13.A 14.B 15.B 16.A 17.C 18.C 19.D 20.B 21.將平衡螺母向右移動 增加砝碼或移動游碼 22.⑴52.2g ⑵20mL ⑶2.61g/cm3 ⑷20.88t 23.2.5×105
第七單元 從粒子到宇宙
1.分子 分子 10-10 2.氣體,液體,固體 固體,液體,氣體 3.分子運動 升高 4.原子核 電子 質子 中子 5.長度 8.7 6.A 7.D 8.A 9.D 10.A 11.B 12.D 13.A 14.A 15.C
第八單元 力
1.重力 8 豎直向下 2.壓力 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使用軸承 加潤滑油 3.相互 運動狀態 形狀 彈性勢 4.方向 作用點 5.B 6.A 7.B 8.A 9.C 10.D 11.CDABE 12.⑴在一定的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外力成正比 ⑵B ⑶製做彈簧測力計 13.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⑵力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變化 14.①0.75kg ②7.5N
第九單元 壓強
1.壓力 受力面積小壓強大 2.⑴拔出一隻腳 ⑵鋪上木板 平躺在泥沼上 3.液體密度不變,深度增加 4.瓶子對桌面的壓力不變,受力面積減小 5.減小 大於 6.C 7.D 8.D 9.B 10.A 11.B 12.C 13.D 14.B 15.D 16. 針筒中空氣沒有排凈 活塞與針筒之間摩擦力太大 17.⑴甲 乙 ⑵乙 丙 18.⑴因為坦克的壓強小於冰能承受的壓強所以能通過冰面 ⑵人行走時的壓強小於冰面能承受的壓強,所以人能在冰面上行走(注意坦克是雙履帶,人行走時是單腳著地)
第十單元 力和運動
1.慣性 慣性 2.600 600 平衡 重力勢 3.增大 增大 4.靜止 2 5.不變 不變 變大 6.變小 不變 變大 7.大於 小於 8.D 9.C 10.B 11.B 12.B 13.D 14.A 15.B 16.B 17.C 18.D 19.D 20.A 21.略 22.二力平衡 2.7 截去一半後,壓力也變為了原來的一半,沒有注意到變數的控制 23.520N 24.⑴1900N ⑵100N 25. ② 1.6×105N
第十一單元 簡單機械答案
1.動力乘動力臂等於阻力乘阻力臂 大於 小於 等於 2.等臂 改變力的方向 省力 省力 省力 改變力的方向 3.省力 A D 4.由大變小,再變大 5.增大 減小 6.C 7.D 8.D 9.A 10.B 11.C 12.B 13.C 14.C 15.B 16.略 17.略 18.⑴調節杠桿平衡 左 左 否 ⑵1 小 ⑶動力乘動力臂=阻力乘阻力臂 ⑷實驗只測出了一組數據,結論具有偶然 19..8N ⑵6s
第十二單元 功 功率 機械效率
1.力的方向 距離 2.某機器每秒鍾做功80J 機器做功時有用功占總功的80% 3.1200 0 4.水 水桶 水桶 水
5.
第十三單元 機械能和內能
1.少 高 2.內 機械 排氣 3.做功 內 機械 4.做功 升高 5.做功 熱傳遞 6.熱值高 污染小 0.0126 7.40 10 8.C 9.C 10.B 11.C 12.B 13.D 14.B 15.⑴木塊被推的距離大小 ⑵在相同高度釋放銅球和鋼球 ⑶動能的大小與速度的關系 16.⑴物體的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⑵在單擺左右擺動和滾擺上下往復運動的過程中,由於摩擦等阻力機械能的總量會減少 17.⑴裝入等體積的水和煤油 裝入等質量的水和煤油 ⑵吸收相同的熱量 ⑶溫度升高的度數或溫度變化 18.熱機是利用燃料燃燒產生的內能來做功的,而月球上沒有空氣,就不能提供燃燒所需要的氧氣,所以不能用熱機驅動 19.⑴0.375 ⑵清潔,無污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等 20.83.4km
第十四單元 電路初探
1.4.5 2.電流表 電壓表 電流表 3.0.5 1.5 4.C 5.A 6.D 7.D 8.C 9.A 10.圖略 11.圖略 12.⑴6V 6V 6V ⑵0.24A 0.96A
第十五單元 歐姆定律
1.0.6 25 2.4.5 3.(1)斷開 右 (2)滑動變阻器接了下邊的兩個接線柱滑動 變阻器接了上邊的兩個接線柱 滑片P的接觸不好 4.(1)杠桿 (2)滑動變阻器 (3)電流表 (4)減小 減小 增大 5.變小 變大 6.C 7.B 8.A 9.B 10.D 11.A 12.D 13.①小 ②I=5P —150 不甜 14.(1)圖略 (2)0.3 8.3 (3)較小 時大時小 溫度 15.4—6Ω 16.100Ω 150Ω 60 kg
第十六單元 電功和電熱
1.斷開總開關 開關 金屬體 火線 2.4:1 4:1 L1 1:4 L2 3.電能 1.44×107
4.9 4.5 5.75 丙 6.(1)2 (2)0.11 3.96×105J 7.8 8.9 13.5 9.B 10.B 11.B 12.A 13.A 14.A 15.B 16.C 17.B 18.D 19.C 20.圖略
21.(1)氣球膨脹大小 (2)c (3)小明 探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阻的關系時要控制電流相等 22.(1)圖略 (2)小燈泡斷路(3)滑動變阻器接線柱接錯(4)0.55
(5)燈泡的亮度與加在它兩端的電壓有關 (6)燈泡電阻的平均值這一欄不妥,因為燈泡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23.10V 10W 24.(1)內 機械 (2)7.2×104J (3)4.4 (4)電動自行車更經濟 25.⑴A ⑵36000J ⑶ 1000W 26.(1)大於 電開水壺消耗的電能不可能完全被水吸收(2)1.68×104J 56W (3)56W 864.3Ω
第十七單元 電磁轉換與現代通信
1.磁感應線 北 南 2.磁體 不是 3.切割磁感應線 電磁感應 4.平衡位置 電流 電 機械 5.電磁感應 電 6.b 變亮 上 7.L2 8.D 9.C 10.C 11.A 12.A 13.B 14.A 15.B 16.圖略 17.圖略 18.⑴圖略 ⑵B ⑶N ⑷①左 變大 (右 變小) ②變大 ⑸越強 多 強 19.⑴3 ⑵5.6×105m
電學綜合
1.A 2.D 3.B 4.D 5.B 6.C 7.D 8.B 9.D 10.D 11.L2 0.5 912.1.1 5 13.15 1.5 13.5 14.0.2 0.1 15.3.6 16.0.6 1.5 17. A 不可以 18.圖略 19.⑴小燈泡斷路 0.75 ⑵ ①圖略 ③I1R/( I2- I1) 燈泡的電阻變化了 開關S拔到位置1,移動滑片P至電流表示數I=2.5/R 20.(1)0.136A (2)40.3Ω (3)93.3% (4)圖略 21.(1)10.0 (2)37J (3)1.625W
⑺ 五年高考三年模擬高一物理答案p26-46
這書很好,你還是買一本做做吧,不差那幾個錢。每頁都要做
北京市語文特級教師徐克興如此評價:5·3實為高考科學備考領軍之作,集學考之精粹,成名世之奇書,有助於迅速提高高考試成績。
北京市數學特級教師喬家瑞如此評價:誰選用了5·3,誰就選擇了一條正確的復習道路;誰選用了5·3,誰就掌握了科學的復習方法;誰選用了5·3,誰就會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績。
5·3金典,挑戰高考極限。
考綱解讀——最新考試大綱權威性解讀,五年高考——最新高考試題麻雀式解剖,三年模擬——最新模擬試卷淘金式精選,規律方法——一線專家前瞻式總結預測,知識清單——千位名師習題式完全歸納,智力背景——萬篇素材發散式全面拓展。
目錄
第一單元 力 物體的平衡
第一講 三種常見性質力
第二講 力的合成與分解
第三講 受力分析物體的平衡
第二單元 直線運動
第一講 質點的基本概念勻速直線運動
第二講 勻變速直線運動
第三講 運動圖象追及、相遇問題
第三單元 牛頓運動定律
第一講 牛頓運動定律
第二講 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
第三講 超重和失重連接體問題
第四單元 曲線運動
第一講 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平拋運動
第二講 圓周運動
第三講 萬有引力定律
第五單元 機械能
第一講 功功率
第二講 動能動能定理
第三講 機械能機械能守恆定律
第六單元 動量
第一講 沖量動量和動量定理
第二講 動量守恆定律及其應用
第三講 動量和能量的綜合
第七單元 機械振動和機械波
第一講 機械振動
第二講 機械波
第八單元 分子熱運動氣體
第一講 分子動理論
第二講 物體的內能能量的轉化和守恆
第三講 氣體的狀態和狀態參量
第九單元 電場
第一講 電場強度電勢
第二講 電容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
第十單元 恆定電流
第一講 電路的基本概念和規律
第二講 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第三講 電路的分析和計算
第十一單元 磁場
第一講 磁場及磁場對電流的作用
第二講 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
第三講 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的運動
第十二單元 電磁感應
第一講 電磁感應現象楞次定律
第二講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自感
第三講 電磁感應的有關規律的應用
第十三單元 交變電流電磁場和電磁波
第一講 交變電流的產生及描述
第二講 變壓器遠距離輸電
第三講 電磁場和電磁波
第十四單元 光的傳播
第十五單元 光的波動性
第十六單元 量子論初步和原子核
第一講 光電效應能級
第二講 原子核式結構原子核天然放射現象
第三講 核反應核能質能方程
第十七單元 物理實驗
第一講 常用儀器的使用
第二講 力學實驗
第三講 電學實驗
第四講 熱學、光學實驗
答案全解全析
⑻ 近代物理實驗的目錄
第一單元原子物理
1-1塞曼效應
1-2黑體輻射
1-3原子光譜
第二單元核探測技術
2-1蓋革一米勒計數器及核衰變的統計規律
2-2驗證快速電子的相對論效應
2-3物質對β射線的吸收
2-4物質對γ射線的吸收
第三單元微波實驗
3-1微波系統中電壓駐波比的測量
3-2微波光學
第四單元磁共振
4-0磁共振基礎知識
4-1核磁共振
4-2微波電子順磁共振
4-3微波鐵磁共振
4-4光泵磁共振
第五單元激光與光學
5-1氦氖激光器的模式分析
5-2晶體的電光效應與電光調制
5-3橢偏法測量介質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
5-4單光子計數
5-5邁克耳孫干涉法測量氣體折射率
5-6空間單點光學相干層析技術
第六單元光通信技術
6-1音頻信號在光纖中的傳輸
6-2數字信號編碼及在光纖中的傳輸
第七單元真空與低溫
7-1真空的獲得及其測量
7-2高溫超導體的零電阻現象
第八單元固體材料參數測試
8-1熱波法(動態法)測熱導率
8-2閃光法測熱導率
第九單元電路與物理測量
9-1非線性電路混沌
9-2鎖相放大器
附錄常用物理基本常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