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教下,關於計算機主板上晶振起振的條件有哪些 需要供電 還是需要一個完整的迴路
你說的都需要。需要一個可行的完整電氣或電子迴路,此迴路當然需要供電才能動作。
以上都是基本的條件。
就理論上來說,一般說的發振條件,是指振盪電路要滿足巴克豪森穩定性准則 (巴克好森穩定性准則,Barkhausen stability criterion) 等數學條件。
❷ 大家好,我是個電子愛好者,現在需要做個無源晶振電路 但總是不起振。不知道什麼原因,在網上也看了很多
導致晶振停振的幾個要素:
1,在封裝時,晶體內部要求抽真空充氮氣,如果發生壓封不良,即石英晶體的密封性不好時,在酒精加壓的條件下,其表現為漏氣,稱之為雙漏,也會導致停振,
2,由於晶元本身的厚度很薄,當激勵功率過大時,會使內部石英晶元破損,導致停振;
3,在焊錫時,當錫絲透過線路板上小孔滲過,導致引腳跟外殼連接在一塊,或是晶體在製造過程中,基座上引腳的錫點和外殼相連接發生單漏,都會造成短路,從而引起停振;
4,由於石英晶振在剪腳和焊錫的時候容易產生機械應力和熱應力,而焊錫溫度過高和作用時間太長都會影響到晶體,容易導致晶體處於臨界狀態,以至出現時振時不振現象,甚至停振;
5,有功負載會降低Q值(即品質因素),從而使晶體的穩定性下降,容易受周邊有源組件影響,處於不穩定狀態,出現時振時不振現象;
6,當石英晶體頻率發生頻率漂移,且超出石英晶體頻率偏差范圍過多時,以至於捕捉不到石英晶體的中心頻率,從而導致晶元不起振。
當遇到以上情況時的正確處理方法:
1,嚴格按照技術要求的規定,對石英晶體諧振器組件進行檢漏試驗以檢查其密封性,及時處理不良品並分析原因;
2,壓封工序是將調好的諧振件在氮氣保護中與外殼封裝起來,以穩定石英晶體諧振器的電氣性能。在此工序應保持送料倉、壓封倉和出料倉干凈,壓封倉要連續沖氮氣,並在壓封過程中注意焊頭磨損情況及模具位置,電壓、氣壓和氮氣流量是否正常,否則及時處理。其質量標准為:無傷痕、毛刺、頂坑、彎腿,壓印對稱不可歪斜。
3,由於石英晶體是被動組件,它是由IC提供適當的激勵功率而正常工作的,因此,當激勵功率過低時,壓電晶體不易起振,過高時,便形成過激勵,使石英晶元破損,引起停振。所以,應提供適當的激勵功率。另外,有功負載會消耗一定的功率,從而降低晶振Q值,從而使晶體的穩定性下降,容易受周邊有源組件影響,處於不穩定狀態,出現時振時不振現象,所以,外加有功負載時,應匹配一個比較合適有功負載。
4,控制好剪腳和焊錫工序,並保證基座絕緣性能和引腳質量,引腳鍍層光亮均勻無麻面,無變形、裂痕、變色、劃傷、污跡及鍍層剝落。為了更好地防止單漏,可以在晶體下加一個絕緣墊片。
5,當晶體產生頻率漂移而且超出頻差范圍時,應檢查是否匹配了合適的負載電容,可以通過調節晶體的負載電容來解決。
❸ 晶振如何起振
1.無源晶振是有2個引腳的無極性元件,需要藉助於時鍾電路才能產生振盪信號,自身無法振盪起來
2.有源晶振有4隻引腳,是一個完整的振盪器,其中除了石英晶體外,還有晶體管和阻容元件主要看你應用到的電路,如果有時鍾電路,就用無源,否則就用有源
無源晶體需要用DSP片內的振盪器,無源晶體沒有電壓的問題,信號電平是可變的,也就是說是根據起振電路來決定的,同樣的晶體可以適用於多種電壓,可用於多種不同時鍾信號電壓要求的DSP,而且價格通常也較低,因此對於一般的應用如果條件許可建議用晶體,這尤其適合於產品線豐富批量大的生產者。
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內部振盪器,信號質量好,比較穩定,而且連接方式相對簡單(主要是做好電源濾波,通常使用一個電容和電感構成的PI型濾波網路,輸出端用一個小阻值的電阻過濾信號即可),不需要復雜的配置。電路有個點標記的為1腳,按逆時針(管腳向下)分別為2、3、4。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腳懸空,二腳接地,三腳接輸出,四腳接電壓。相對於無源晶體,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號電平是固定的,需要選擇好合適輸出電平,靈活性較差,而且價格高。
❹ 電路板中的icl8038 不起振怎麼處理
1,電路虛接。
2,頻率太低,調節電位器。
❺ 示波器如何測量晶振是否起振
示波器負探頭接地,正探頭接晶振的正端,示波器會有相關頻率的正弦波和頻率值。晶振兩端接在那邊沒有區別。
探棒的電容會影響振盪,要用對探棒。至少要用 10X 探棒,以減少影響。但有時可能連 10X 探棒也會影響,需要用合適的主動探棒,或是測量系統其他輸出作間接判斷,又或是用個邏輯閘作緩沖器,又或在探棒輸入串個小電容等等,以減輕測量的影響。
同樣的探棒,接 OSCOUT(OSC2,XTAL2) 時的影響較小, 接 OSCIN(OSC1,XTAL1) 時的影響較大,更容易造成停振。因此,不要碰 OSCIN,只要測 OSCOUT 有信號就可以了。
(5)電路板起振擴展閱讀:
1、總頻差:在規定的時間內,由於規定的工作和非工作參數全部組合而引起的晶體振盪器頻率與給定標稱頻率的最大頻差。
說明:總頻差包括頻率溫度穩定度、頻率溫度准確度、頻率老化率、頻率電源電壓穩定度和頻率負載穩定度共同造成的最大頻差。一般只在對短期頻率穩定度關心,而對其他頻率穩定度指標不嚴格要求的場合採用。例如:精密制導雷達。
2、頻率溫度穩定度:在標稱電源和負載下,工作在規定溫度范圍內的不帶隱含基準溫度或帶隱含基準溫度的最大允許頻偏。
fT=±(fmax-fmin)/(fmax+fmin)
fTref =±MAX[|(fmax-fref)/fref|,|(fmin-fref)/fref|]
fT:頻率溫度穩定度(不帶隱含基準溫度)
fTref:頻率溫度穩定度(帶隱含基準溫度)
fmax :規定溫度范圍內測得的最高頻率
fmin:規定溫度范圍內測得的最低頻率
fref:規定基準溫度測得的頻率
說明:採用fTref指標的晶體振盪器其生產難度要高於採用fT指標的晶體振盪器,故fTref指標的晶體振盪器售價較高。
3、頻率穩定預熱時間:以晶體振盪器穩定輸出頻率為基準,從加電到輸出頻率小於規定頻率允差所需要的時間。
然而在某些應用中晶體振盪器需要頻繁的開機和關機,這時頻率穩定預熱時間指標需要被考慮到(尤其是對於在苛刻環境中使用的軍用通訊電台,當要求頻率溫度穩定度≤±0.3ppm(-45℃~85℃),採用OCXO作為本振,頻率穩定預熱時間將不少於5分鍾,而採用DTCXO只需要十幾秒鍾)。
❻ lc振盪電路是如何起振的
我們知道電容有充放電的蓄能特性!電感則因通過電流的變化能產生自感電勢!
在電路接通電源的瞬間,電容會有一個充電的浪涌電流!而這個浪涌電流會使與電容相連的電感電流也發生變化!電干因此而產生了感應電勢!這個電勢又反加在電容兩端使它原本已結束的充電電流產生了波動!這波動又推動了電感電流的變化!如此往復下去,振盪就產生了!
這里有兩個要點!一是這個振盪會因元老和電路的阻抗損耗會衰減至消失!因而稱衰竭振盪!若要將振盪維持下去就必需有能量補充!這就是為何振盪電路會有放大電路相輔的道理!
二是這個振盪其頻譜很寬!為使其能有一個主頻率就必需有一個定頻槽路!也就是選頻迴路!
❼ 什麼是電路起振起振的條件是什麼
就是電路工作於振盪狀態,條件是電路有放大作用,有正反饋諧振迴路,加有工作電壓,有選頻網路。
❽ 電路板是怎麼運行的
不同的電路有不同的作用,電路板是用一層很溥的銅鉑導通的,手工電路板是用導線製作的
❾ 請問怎麼判斷電路板上的晶振是否起振如果不起振該如何解決
測量晶振腳上的電壓就可以知道了,起振以後的晶振兩腳對地電壓都在2v左右。如果不起振就更換它。
❿ 3842電源不能正常起振的原因
UC3842是一種高性能的小功率開關電源晶元,由於其管腳效應少的同時外圍電路簡單,所以其被大量應用到電子電路設計當中。隨著使用量的增多,UC3842的檢修也成為了設計者們較為關心的話題,本篇文章將為大家介紹基於UC3842的開關電源維修經驗,並進行總結。
UC3842晶元作為小功率開關電源的PWM脈寬調制晶元,在進行開關電源維修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由於故障引起的uc3842/uc3844不能正常工作,現將電源不能起振或輕微起振(測量輸出端電壓低),但沒有正常工作(表現為8Pin無5V)可能的原因作如下總結:
1、首先檢查7Pin所連接的電解電容(或者反饋線圈所連接的電解電容),查看其容量是否符合要求,如該電容容量明顯減小,更換後應該不起振的故障就能恢復;如該電容正常,進行下一步檢查。
2、在電路板上單獨給uc3842/uc3844的7Pin加16V電壓,測量其8Pin是否有5V,如果測量8Pin有5V電壓存在,則說明此晶元沒有問題;如沒有5V電壓,須將uc3842/uc3844拆下來單獨加電16V至7Pin,測量8Pin是否有5V,如果仍然沒有5V,則可證明晶元已經損壞。如果測量8Pin有5V存在,則應該是與8Pin相連接的外圍元器件與地之間有短路存在。此步驟主要是檢測c3842/uc3844晶元本身是否損壞,如果晶元沒有損壞,基本可以排除故障出在初級部分,可以進行下一步檢查。
附:檢測uc3842/uc3844晶元損壞與否的另一種方法為:在檢測完晶元外圍元器件(或更換完外圍損壞的元器件)後,先不裝電源開關管,加輸入電測uc3842/uc3844的7Pin電壓,若電壓在10—17V間波動,其餘各腳分別也有電壓波動,則說明電路已起振,uc3842基本正常,若7腳電壓低,其餘管腳無電壓或電壓不波動,則uc3842/uc3844已損壞。
3、檢查次級側,推測應該是次級由於輸出過載或短路,導致電流增大,進而反映到初級側使uc3842/uc3844晶元的3Pin實現保護,這就需要對次級側實現過流保護功能的電子元器件進行逐一測量,直至查出故障。
現將uc3842/uc3844晶元正常工作時主要引腳電壓列於下面:
1Pin:1.5V;2Pin:2.5V;3Pin:0.005V;6Pin:1.05V;7Pin:14.1V;8Pin:5V;
這里我們以西門子的一款75KW的驅動板電源為例,主訴為電源有尖叫聲,開關管發燙,而次極電壓「正常」。電路板幾乎已被同行「通掃」。接手後初步檢測整個電路無大問題,通電後果然聽到有尖叫聲,不到1分鍾開關管散熱片就已燙手。
開關電源有尖叫聲一般為兩種情況:一是開關頻率低,二是次極有短路。再次通電測量C3844「VCC」「Vref」等電壓正常,斷電後手摸變壓器無任何溫升!
因變壓器無發熱現象,排除次極短路情況。而開關頻率低的話一般不會引起開關管發熱如此之快甚至根本沒過熱。那麼必定是開關管及其外圍驅動電路異常引起開關管的損耗增大。換開關管試機,情況依舊。當測量UC3844驅動腳到開關管G極電路時發現22Ω電阻變值。換一新的貼片電阻試機,開關電源工作正常。
回過頭來再測量原來的電阻發現阻值已變大為8.45KΩ。當它變值後和開關管G-S極27KΩ的電阻「分壓」導致開關管實際驅動電壓幅度下降,驅動波形前後沿變形,而這是場效應管所不能容忍的,故而發現強烈的尖叫聲。
該電源板從接手到排除故障費時不過十來分鍾,其中一共使用了「幾板斧」?開關電源UC3842檢修流程使用外圍大同小異,檢修方法基本一樣,以下流程檢修的前提:開關管無短路,開關管對地限流保護電阻無開路,在通電時開關管不會馬上擊穿,切記:先測UC3842。
7腳的15V供電是否正常:沒有電壓,就檢查啟動電阻,或啟動電路(部分機型7腳供電使用單獨的一個二極體整流),或7腳對地穩壓管短路;有電壓但是高,換7腳對地濾波電容,100UF/50V;有電壓但是電壓低且波動,3842的調整電路故障。7腳電壓正常;關機測300V電壓消失速度:能很快消失,那電源起振,檢查3腳對地1K電阻和對地穩壓管電壓不消失,故障點為3842未起振,檢查3842的1、2、腳外圍電阻、電位器和更換UIC3842自身。3、7腳電壓低且波動:重點檢查FBT同步反饋電路的二極體;有光耦的機型檢查後級光耦輸入端,重點檢查IC(LM431)周邊。
UC3842的引腳介紹及好壞判斷1腳誤差信號放大輸出2腳反饋輸入3腳開關管過流檢測4腳震盪電路時間常數5腳地6腳開關管驅動脈沖輸出7腳電源8腳5V基準電壓好壞的簡單判斷用47型萬用表Rx1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