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安全教案《安全用電器》
、通過閱讀幼兒用書,知道家用電器工作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2、能根據教師的提問從安全形度思考回答問題。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准備:
1、各種常用的家用電器圖片。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出示電器的圖片引出活動。
2、幼兒觀看掛圖嘗試自己講述圖中的內容,了解電器工作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1)觀察第一幅圖,知道工作中的電風扇很危險,不能隨便觸碰。
教師:①請小朋友看第一幅圖,圖中的人在干什麼?
②電風扇工作時會有危險嗎?為什麼?
③電風扇的插頭拔下來,電風扇就怎麼樣了?
教師小結:媽媽告訴小朋友,工作中的電風扇很危險,不能碰它們。
2)觀察第二幅圖,知道不能趴在洗衣機邊上,否則會發生危險。
教師:①洗衣機在干什麼?這位小朋友想干什麼?
②這時媽媽會對小朋友說些什麼?
教師小結:媽媽告訴小朋友洗衣機工作的時候,不能趴在洗衣機邊上,因為這樣容易發生危險。[屈.老師.教案網出處]媽媽為什麼這么說?趴在洗衣機邊上,會發生什麼危險?
3)觀察第三幅圖,知道工作匯總的電熨斗很燙,不能隨便碰觸。
教師:①媽媽在干什麼?
②媽媽用電熨斗熨衣服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些什麼?
教師小結:媽媽告訴我們,工作中的電熨斗很燙,不能用手碰。
3、幼兒閱讀家用電器圖,了解其他家用電器工作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教師:(1)圖上還有哪些家用電器?他們有什麼用?
(2)這些電器在工作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什麼呢?
(3)小朋友家裡還有哪些電器?說一說他們的安全注意事項。
『貳』 誰有歐姆定律和安全用電的教案
歐姆定律和安全用電
教學目標:
1.會用歐姆定律解釋安全用電的道理。
2.知道什麼是斷路、短路。
3.知道怎樣防雷。
教學重點:會用歐姆定律解釋安全用電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學生看書,思考下面問題
1.為什麼說電壓越高越危險?
2.什麼是通路、斷路和短路?
3.照明電路中的斷路故障分別應該怎樣處理?
4.雷電是怎麼回事?怎樣防雷?
二、師生共同討論,解決上述問題
(一)電壓越高越危險
我們在有些地方會看到「高壓危險」的標志。這是什麼意思呢?
歐姆定律告訴我們,導體中的電流的大小跟加在這個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人也是導體,電壓越高,通過人體的電流就會越大,大到一定的程度就有危險了。
經驗證明,只有不高於36V的電壓才是安全的。
干電池的電壓只有1.5V,對人不會造成傷害;家庭電路的電壓是220V,就很危險了;高壓輸電線路的電壓高達幾萬伏甚至幾十萬伏,即便不直接接觸,也到使人致命。所以說,電壓越高越危險。
(二)通路、斷路和短路
1.通路——正常接通的電路,即用電器能正常工作的電路叫做通路。
2.斷路——斷開的電路叫做斷路。用電器不能正常工作。
家庭電路中,燈泡不亮常常是由於斷路引起的。
讓學生看書P32燈泡不亮的常見故障表。
3.短路——由於某種原因,電路中不應該相連的兩全點連接在一起的現象叫做短路。
(三)注意防雷
雷電是大氣中的劇烈的放電現象。放電的雲層之間、雲層和大地之間的電壓可達幾百萬伏至幾億伏,放電時的電流可達幾萬安至十幾萬安,產生很強的光和聲。
在雲層和大地之間的放電如果通過人體,能夠立即致人死亡,如果通過樹木、建築物,巨大的熱量和空氣的振動都會使他們受到嚴重的破壞。所以人們會看到樹木燒焦,房屋倒塌的現象。
為了防止雷擊,人們發明了避雷針來防止雷擊。避雷針的頂端做成針狀,通過很粗的金屬線與大地相連。發生雷電時,電流可以順著金屬導線把電流引向大地,避免造成人員傷害和建築物的破壞。高壓輸電鐵塔最上面的兩條導線就是防雷的。
『叄』 如何安全的使用家電幼兒大班教案
活動目標: 1、能正確使用家中常用的、簡單的小家電。 2、知道按照電器的使用要求操作,未學會使用前不亂動電器按鈕。 3、感受家電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 活動准備:小家電(台燈、小型風扇等)幼兒用書、多 媒體教學資源《我可不能這樣做》 活動過程: 1、分組觀察、嘗試操作小家電,了解家電都有開關。 小結:很多家電都有開關,通上電源後只要正確打開開關,電器就開始工作了。 2、由案例《風扇打壞幼兒手指》幫助幼兒了解面對運轉的電器應注意的事項。 (1)教師講述案例,請幼兒說說小波的手指為什麼被打壞? (2)說一說還有哪些電器會運轉,它們在工作時可以觸摸嗎? 3、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豐富幼兒安全使用電器的常識。 (1)教師情境講述 (2)請幼兒介紹自己知道的電器和安全使用的方法。 4、請幼兒操作使用小電器,提醒幼兒安全使用。
『肆』 幼兒園大班用電安全教育教案
1
幼兒園大班用電安全教育教案:《安全用電》
活動要求:
1、使幼兒了解安全使用版電器得粗淺知識。
2、培養幼兒的權安全意識。
活動准備:
各種用電設備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找一找教室中的電源插座或插頭在什麼地方?
2、討論:幼兒園班級里的插座為什麼都要安裝得這么高?(讓幼兒知道電插頭、電源插座都是很危險的東西,如果手碰到插孔內,人就會觸電,會有生命危險。)
3、請幼兒看教師拿插頭時手的姿勢和抓的位置,讓幼兒知道插孔里有電,插頭上的小銅片能把電通過電線傳給錄音機,所以手不能碰到銅片,更不能把手伸插孔內。
4、組織幼兒討論:用電時要注意什麼?知道潮濕的東西不能靠近電器,這樣會漏電,電器不能和與紙、布等易燃物品放在一起,不然可能引起火災。
5、讓幼兒說說在家中用電器時要注意什麼?
活動延伸:
散步時。可以帶幼兒從遠處觀察高壓電的標記,教育幼兒高壓電很危險,一定要遠離高壓電。
1234
『伍』 家庭電路和安全用電調查報告 急需!!
一、探究過程調查家庭配電線路結構,調查農村安全用電隱患,發現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
二、進行實驗主要活動過程如下:
1.調查收集資料階段利用一周的時間,統計自己家及鄰居家所用的電器種類,調查家庭配電線路結構;利用一周的時間,利用兩周的時間,調查農村安全用電隱患。(1)調查家庭配電線路結構是單迴路,還是多迴路。舊的配電線路,負載功率小,所有插座和燈具均接在同一迴路中,稱為單迴路配電線路,這種簡單的配電線路常明敷在牆面上。目前各種家用電器大量湧入家庭,負載功率大增,單迴路小負載功率配電線路已不合實用。現已採用較大負載功率的多迴路配電線路,有兩個分支迴路,一個分支迴路供照明用電,由一個斷路器單獨控制;另一個分支迴路供插座用電。接插座的用電設備發生故障,不會影響照明用電。還有的空調機和洗手間插座分別單獨成一迴路,形成多迴路(四迴路或更多)配電線路,所有戶內配電線路已不再採用明敷,而採用鋼管或塑料管在牆、地、天花板內暗敷。(2)調查家庭配電線路中的電能表、控制電器和保護電器。現在家庭電路中用的電能表大體上有三種型式:a.傳統的感應式電能表;b.預付費電能表;c.電子式電能表。控制電器和保護電器有老式的閘刀開關和熔斷器(俗稱保險盒),還有新式的小型斷路器(空氣開關)和漏電保護器。對以上兩項調查還可以做些分析,分析新舊的比例,以及城鄉的差異。
2.通過多種途徑學習安全用電知識階段通過教師講解、查閱圖書資料、上網查詢、請教專家、請教電工師傅等途徑學習安全用電知識。初步了解:家庭電路的組成,其中包括電能表,控制電器和保護電器,保護措施,如閘刀開關和斷路器(空氣開關)、熔斷器(保險盒)、漏電保護器;保護接地措施的應用及其作用。
三、進行實驗通過實驗,探究為何不能用濕手接觸電器。我們可以通過萬用表、裝有水的茶杯來進行實驗探究,首先將萬用表撥到R×10k擋,測你手指的電阻(兩表筆相距3cm);然後將手指沾水浸濕,稍微擦拭以後,再測手指電阻;最後用萬用表測茶杯中水的電阻。邊實驗邊把數據記錄在事先設計好的表格中。實驗完畢,對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結論。找課本,查資料了解安全用電的常識,特別是絕緣體在安全方面的運用。了解地線的作用。
四、分析與論證1.總結出農村安全用電注意事項。2.系統地了解「家庭電路與農村安全用電」的知識。3.宣傳「農村安全用電」問題的重要性。一定要把安全用電問題放在首位,為提高全民的安全用電意識做出自己的貢獻。
五、小結與反思物理從生活中來,我們學到的知識要為生活服務,對鞏固課本的知識有幫助,但我們現有的知識水平有限,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此次活動,還未真正我們自己探究,但我們清楚探究學習的方法,收獲良多,獲取課本里沒有的知識,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從事有益的活動,研究和解決問題,結論不是很完美,本著學習知識的目的,探究活動可能存在不妥當的地方。在上述活動中,教師始終以一個平等的參與者、交流者的身份加以引導,強調一種主動探究式的學習,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一種新的嘗試和實踐。
『陸』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育安全用電教案
第-一z課件b網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電的知識,並通過實驗知道什麼東西容易導電,什麼不能導電。 2、培養幼兒獨立思考能力和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3、教育幼兒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用電。活動准備:干電池,1.5V電一珠、長木片、銅絲、鐵釘、塑料袋、布條、紙條、橡皮管、塑料管、毛線、...分類盒等,數量與幼兒數相等。幼兒已有關於電池正、負極的知識。活動過程:1、出示材料,引起幼兒動手操作的興趣。2、幼兒動手操作,探索其中的秘密。 (1)講解操作的方法。幼兒邊操作邊探索,把每樣東西一端放在電池的負極處,另一端在電池正極處小燈泡上,看看哪些能使燈泡亮起來,哪些不能。想一想為什麼,將得出的結果用分類盒分開。 (2)幼兒自由研究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3)請幼兒互相討論操作結果。 (4)請每組選出幼兒代表說說自己的操作情況。3、教育幼兒安全用電。人的身體可以導電,插插頭時,手不能碰插頭的金屬片,不能把手伸到插座內,更不能隨便碰電源、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