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實驗簡單電子門鈴電路求助!!
C1起到充、放電作用,R1起限流作用,當電源接通時電流通過喇叭向C1充電,這時回C1的電壓很快上升。當答C1的電壓上升至ⅤT2的工作電壓時(一般0.7Ⅴ),ⅤT2得電導通電壓加至VT1基極,VT1也得電導通,電壓又從VT1的集電極加至喇叭,喇叭得電工作發出嘟聲。喇叭得電工作的同時電壓也加到了C1上,使C1進速放電,這時C1的電壓進速下降,當電壓降至VT2絕止電壓時(低干0.7),VT2停止工作,VT1也跟著停止工作,喇叭因此失壓也不再發聲。電路完成了一次充放電周期。周期完成後電路又進入第二次充放電周期。C1又回到原來繼續充電,電壓升至VT2導通電壓時,VT2得電工作,VT也得電工作……。每一周期喇叭只發出一聲 嘟 聲。當周期不斷也循環喇叭就發出 嘟 嘟 嘟……聲了。這就是頻率。改變R1的阻值可改變頻率(也就是改變喇叭 嘟 嘟聲的間隔時間)。
② 雙音電子門鈴電路的工作原理介紹
【導讀】門鈴在我們看來,已經是再尋常不過的東西了。基本家家都會有這樣的東西。就目前來看,它已經與防盜門聯系在一起了,成為了防盜門的配件。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門鈴的發展是多麼的迅速。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電子門鈴電路,因為電子門鈴種類頗多,因此小編就以雙音電子門鈴電路為例,談一下它的工作原理。
電子門鈴大家都了解,那麼雙音電子門鈴又是怎樣的呢?其實簡單的講雙音電子門鈴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它能依據按動按鈕時間的長短,來發出相應的兩種不同的聲音。一旦當我們按門鈴比較短促的時候,門鈴就會發出一種鳥叫聲。如果較長時間按動門鈴,那麼門鈴就會發出叮咚聲音。一般所安的時間在1.5s以上才行。
電子門鈴
這個時候,主人完全可以依據不一樣的門鈴聲來區分是不是家人。怎麼樣?是不是覺得很有趣?它到底是怎麼實現的呢?小編來分析它的原理。
所有的疑惑都在電子門鈴電路中了。雙音電子門鈴電路是利用一種叫做輸入觸發電路還有一種音效輸出電路兩個部分有效組合而成的。我們通過圖中可以看到,這個輸入觸發電路的組成部分有門鈴按鈕S、電阻器R1一R3、晶體管V1、電容器C1和雙D觸發器集成電路ICI(A1、A2)。
電子門鈴
對於音效輸出電路的組成則是音效集成電路IC2、電阻器R4、R5、電容器C2、晶體管V2和揚聲器BL這幾個部分。每次當我們按下按鈕S後,ICI的D2端就會變成低電平。於此同時VI就會截止,IC1的CPI端的相應電位就會升高。電位升高以後就會促使觸發器A1受觸發翻轉,於是就會在IC1的A2端產生一個低電平觸發脈沖信號。
當我們短促按動S的時候,那麼如果松開S後,IC1的D2端即由低電平恢復為高電平。在CP2端未加人觸發脈沖信號之前,這個觸發器A2就已經輸出了觸發脈沖到IC2的TRIG1端,從而促使IC2受觸發而輸出鳥叫聲這樣的電子信號。這個輸出的信號經過V2放大之後,驅動揚聲器BL就會發出鳥叫聲了。
電子門鈴
一旦長時間按下S,一般超過1.5s的時候,那麼IC1的D2端就會一直保持一種低電平,相應的觸發器A2因CP2端加人觸發脈沖信號而翻轉,就會為IC2的TRIG2端提供觸發脈沖,這個時候BL就會發出「叮咚」聲了。
電子門鈴
上面我們介紹了電子門鈴電路的工作原理,對你來說是不是感覺到不可思議呢?其實相類似的電子門鈴電路有很多種,在這里小編就不一一介紹了。喜愛的朋友可以多搜索相關的信息。
③ 變音門鈴電路設計
你說的變音抄門鈴是屬於多音門鈴類,給你一個電路圖作為參考圖中的IC便是時基電路集成塊555,它構成無穩態多諧振盪器。按下按鈕AN(裝在門上),振盪器振盪,振盪頻率約700Hz,揚聲器發出「叮」的聲音。與此同時,電源通過二極體D1給C1充電。放開按鈕時,C1便通過電阻R1放電,維持振盪。但由於AN的斷開,電阻R2被串入電路,使振盪頻率有所改變,大約為500Hz左右,揚聲器發出「咚」的聲音。直到C1上電壓放到不能維持555振盪為止。「咚」聲的餘音的長短可通過改變C1的數值來改變
④ 電子門鈴電路設計原理
1、室外機的工作原理為:
(1)利用麥克風採集語音和攝像頭採集圖像信號,並將採集的模擬信號進行模數轉換為數字信號。主處理器對語音和數字圖像信號進行壓縮和增強等處理,然後將壓縮好的信號通過無線信號發射器發射出去;
(2)將外設比如門鈴按鈕等產生的控制信號,通過無線信號發射器發射出去;
(3)無線信號接收器接收室內機發射過來的無線語音信號,主處理器將接收的語音信號進行解壓縮處理,然後數模轉換為模擬信號,通過揚聲器播放出來;
(4)無線信號接收器接收室內機發射過來控制信號,主處理器將接收的控制信號轉換為鎖控制命令,並通過短距離的無線發射器(通常採用Zigbee協議)發射給開鎖控制器。
2、室內機的工作原理為:
(1)無線信號接收器接收來自室外機的無線語音或視頻信號,主處理器對接收的信號進行冗錯和解碼等處理,然後將解碼的視頻信號通過顯示屏顯示出來,而解碼的語音信號經D/A轉換為模擬信號,通過揚聲器播放出來;
(2)將室內機的各種外設比如通話、開鎖等按鈕產生的控制信號,通過無線信號發射器發射出去;
(3)利用麥克風採集語音信號,並將採集的模擬信號進行模數轉換為數字信號,主處理器對語音信號進行壓縮處理,然後將壓縮好的信號通過無線信號發射器發射出去。
開鎖控制器主要用來實現無線遙控開鎖。開鎖控制器內嵌入各種智能鎖(電控鎖、磁力鎖、靜音鎖、指紋鎖和密碼鎖等)的控制器。當開鎖控制器接收到來自室外機的無線控制信號後,通過解密和解碼產生是否開鎖的信號,從而遙控開鎖。
(4)門鈴電路擴展閱讀
常見的門鈴有普通無線門鈴、不用電池的無線門鈴和有線門鈴。
1、無線門鈴
不用電池的無線門鈴是指發射器採用能量捕獲技術,可收集用戶按動門鈴按鈕時的能量轉換為電能驅動門鈴發聲器響鈴。其室內機也就是門鈴發聲器需要接市電。門鈴按鈕產生的控制信號,通過無線信號發射器發射出去,室內機的無線信號接收器接收這一無線信號,進而響鈴。
2、有源門鈴
有源無線門鈴即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門鈴,其發射器依靠12V電池供電,接收器依靠電池供電或者接市電。門鈴按鈕發射無線信號,室內機的無線信號接收器接收這一無線信號,進而響鈴。
無線門鈴從傳輸的內容來分,可分為無線非可視門鈴和無線可視門鈴。
3、有線門鈴
發射器與接收器之間是依靠電線連接,發射器發出的信號是通過電線傳輸至接收器,因而信號比較穩定,也不會發生誤響,但是布線比較麻煩,很可能需要鑿牆等,因而近幾年逐漸淡出市場。
⑤ 三極體門鈴電路原理 求解
電路分為兩個部分,C3構成延時,其它構成音頻振盪。開關SB接通後,電路產生音頻振盪,揚聲器把振盪電流轉換為聲音。開關剛斷開的一小段時間里,C3的存電繼續維持振盪,過一小段時間後,C3的電能放完,振盪停止。
電路有誤:Q1的E極與C2、R3不接通。
具體原理:
1、R1、R2組成Q1的偏置電路,開關接通後,R1向Q1的B極供電壓,Q1有了偏置而導通。
2、Q1構成Q2的偏置電路,Q1導通引起Q2導通(此時是淺導通)。
3、Q2導通後,BL得電,上端有電壓,此電壓經R3、C2送到Q1的B極,Q1的偏置得到加強而進一步導通。
4、Q1使Q2也進一步導通,BL電流進一步加大。BL上端電壓進一步升高。
5、上述的3、4如此形成循環,使Q2由淺導通到完全導通(即飽和)。使BL的電流由小變大。
6、當Q2飽和後(等於3V電源直接加給BL),BL上的電壓就是不變的了,此時因為C2的隔離作用,BL上的穩定電壓就不會再通過R3、C2加到Q1的B極。Q1的B極電壓就要下降,Q1的導通程度就要變弱,
7、Q1使Q2的導通程度也變弱。
8、Q2導通程度變弱使BL電流變小,BL上的電壓降低。
9、BL上降低的電壓經R3、C2使Q1的B極電壓進一步降低,Q1導通程度更弱,使Q2導通程度也更弱,形成循環,最終使Q2截止。
10、Q2截止後,BL上無電壓。整個電路回到第一步重新開始形成上述的兩個循環。上述兩個循環合起來是一個大循環,這就是振盪。振盪的結果就是喇叭BL中的電流由無到有到大,再由大到小到無,不斷循環,喇叭發出聲音。
所有元件都影響到這個振盪電路的頻率,即影響發聲的音調。特別是C2、R3。
Q2其實就是BL的電源開關,但Q2對BL的控制不是簡單的通或斷,而是由逐漸通到完全通,斷時也是由逐漸斷到完全斷的,就是說BL的電流是由零逐漸變大最後變為最大,然後逐漸變小最後為零,然後重復。
按下開關後,電源向C3充電,放開開關後,C3向R1供電一段時間直到把電放完,這就是延時。
電路停振後,Q2是截止的,只有極其微小的完全可不計的漏電流,所以電路無需電源開關。
⑥ 電子門鈴電路講解
很簡單的放大電路,按鈕被按下後,三極體q2接通正電壓,導通電流,經過電阻r1第二個三極體也導通,經過放大後的電流驅動揚聲器發聲!
⑦ 急急急!!!門鈴電路圖詳細講解
這是阻容移相振盪器電路。
電容的電壓電流相位關系是90度,電阻的電壓電流關系是0度,RC組合後,在一定頻率下可以形成60度的相位關系。
C1R1,C2R2,C3R3組成3個60度移相電路。最終形成180度反饋。
上電瞬間,VT瞬間導通,包含豐富的頻譜,經C1R1-C3R3選頻後,符合180度相位條件的頻率被篩選出來,形成自激振盪。最終的聲音由喇叭發出。更改聲音頻率的方法是同時改變C1R1-C3R3的數值。
詳細原理參考: http://wenku..com/link?url= 。
⑧ 電子門鈴的電路圖
我也是8年級的,跟你做同樣的作業。電子門鈴的電路圖就是最普通的電路圖,只要把用電器換成電鈴就行了!你是金瑩吧?
⑨ 誰有門鈴電路圖詳細
你是要自己動手做門鈴,還是買來了門鈴不會裝?
市面上的門鈴有使用交流電的交流門鈴,有使用電池的用接線的電子門鈴,有不用接線的電子門鈴。
不知你的門鈴是那一種?
明天我再來。
⑩ 初中物理簡易門鈴電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