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蜂鳴器驅動電路的原理是什麼
叮咚門鈴
下圖是一種能發出「叮、咚」聲的門鈴的電原理圖。它是利用一塊時基電路集成塊和外圍元件組成的。它的音質優美逼真,裝調簡單容易、成本較低,一節6V迭層電池可用三個月以上,耗電量較低。
圖中的IC便是時基電路集成塊555,它構成無穩態多諧振盪器。按下按鈕AN(裝在門上),振盪器振盪,振盪頻率約700Hz,揚聲器發出「叮」的聲音。與此同時,電源通過二極體D1給C1充電。放開按鈕時,C1便通過電阻R1放電,維持振盪。但由於AN的斷開,電阻R2被串入電路,使振盪頻率有所改變,大約為500Hz左右,揚聲器發出「咚」的聲音。直到C1上電壓放到不能維持555振盪為止。「咚」聲的餘音的長短可通過改變C1的數值來改變。
不用電池的雙音門鈴
隨著電話機的普及率越來越高,擁有住宅電話的家庭也越來越多,但大多數住宅電話使用率很低,利用電話入戶饋線提供的48V(60V)直流饋電作電子門鈴的工作能源是經濟實用的。現介紹一款不用電池的雙音門鈴電路。電路原理如圖所示,不難看出,圖中電路是常規的電話機振鈴電路的變型。a、b分別是電話機入戶線的正、負兩端。AN為常開型門鈴按鈕,在電話機候機時,按下AN,程式控制交換機提供的48V(或60V)電壓,直流饋電經VD1、R1對電容C1充電,當C1端電壓Vc達到IC1的起控電壓時,IC1起振送出雙音電子鈴流使蜂鳴器B發聲,告知主人有客來訪。而當電話機正在使用時,則圖中a、b之間的電壓較低達不到IC1的起控電壓,此時,即使按下AN門鈴按鈕也不工作,這是因為由於R1取值較大,遠大於電話機的阻抗。故AN按下時對電話機的正常通話無影響。也對程式控制交換機無不良影響,僅在使用門鈴時對其間打入的電話遇忙。
一種對講門鈴的剖析及改進
有一種對講門鈴的電路如圖,其工作原理如下:平時掛機時叉簧開關HS的1、2觸點接通,用AC220V供電,V1有直流輸出,此電壓既對電池充電,也加到音樂IC的③腳。如按一下S,則音樂IC的②腳受觸發,④腳有音樂信號輸出,經V2放大後推動揚聲器發聲,同時經R5推動Y2、Y3。摘機後,叉簧開關HS的1、3接點接通,通話電路接通電源,這時可進行對講。
本對講門鈴由於音頻放大器IC2(LM386)的增益很高,容易使Y2、Y3產生嘯叫聲。經筆者實際驗證,只要在Y2、Y3兩端並聯一隻幾pF的小電容,嘯叫聲即可消除。
不用按鈕的音樂門鈴
本文介紹一種不用按鈕的音樂門鈴,來人只要站在門鈴前,便可自動發出門鈴聲。
該音樂門鈴電路原理如附圖所示。IC1等元件組成紅外發射電路,由IC1、RP、R1、C1構成多諧振盪頻率,按圖示元件數據,振盪頻率約40kHz,輸出電流為100--200mA,可驅動紅外發光二極體D1發射出40kHz調制紅外脈沖。IC2是紅外接收晶元,靈敏度高、增益高、輸出波形好,並具有鑒頻功能。紅外接收管D2接收到40kHz頻率的紅外脈沖後,轉換為電信號,送入IC2第⑦腳,經放大和C5、L調諧以及IC2內部電路檢波、整形後,由第①腳輸出脈沖信號。
平時,IC2第①腳輸出低電瓶,D3截止,音樂集成電路IC3無觸發脈沖,不產生音樂信號輸出,揚聲器B不發聲。當有人站在門前遮擋D1發射的紅外信號時,IC2第①腳電位瞬間由低電平變為高電平,經D3觸發IC3輸出音樂信號,由V放大推動揚聲器發聲。
IC1選用NE555,IC2為μPC1373,IC3選用9300系列音樂集成電路。D1可用SE303A或LM66R型
5mm圓形紅外發光二極體,D2可用PH302方形紅外接收二極體。V為9013NPN管,β≥100。B選用YD58--1型、8Ω/0.25W小口徑揚聲器。L用?0.08mm高強度漆包線,在小型晶體管收音機的中頻變壓器骨架上密繞30匝即可。
兩種無按鈕音樂門鈴
門鈴均需安裝按裝,因而存在著安裝麻煩和易於丟失損壞等問題。用復合開關管代替機械觸發開關製作的音樂門鈴,即可克服上述弊端。
圖1為振動式。當有人用手敲門時,安裝在門內側的壓電陶瓷片YD受到振動而產生相應的音頻電壓,使復合管開關BG1和BG2導通,音樂電路CIC受到觸發即演奏一段樂曲。壓電陶瓷片以採用直徑較大的為宜,用502膠水
B. 蜂鳴器驅動電路的原理是什麼
蜂鳴器發聲原理是電流通過電磁線圈,使電磁線圈產生磁場來驅動振動膜發聲的,因此版需要一定的電權流才能驅動它,單片機IO引腳輸出的電流較小,單片機輸出的TTL電平基本上驅動不了蜂鳴器,因此需要增加一個電流放大的電路。S51增強型單片機實驗板通過一個三極體C8550來放大驅動蜂鳴器。
蜂鳴器的正極接到VCC(+5V)電源上面,蜂鳴器的負極接到三極體的發射極E,三極體的基級B經過限流電阻R1後由單片機的P3.7引腳控制,當P3.7輸出高電平時,三極體T1截止,沒有電流流過線圈,蜂鳴器不發聲;當P3.7輸出低電平時,三極體導通,這樣蜂鳴器的電流形成迴路,發出聲音。因此可以通過程序控制P3.7腳的電平來使蜂鳴器發出聲音和關閉。程序中改變單片機P3.7引腳輸出波形的頻率,就可以調整控制蜂鳴器音調,產生各種不同音色、音調的聲音。另外,改變P3.7輸出電平的高低電平占空比,則可以控制蜂鳴器的聲音大小,這些都可以通過編程實驗來驗證。
C. 8550驅動蜂鳴器電路
因GPIO口輸出電流有限,但是蜂鳴器在蜂鳴時需要較大的電流,GPIO輸出口無法滿專足要求,而三極體屬8550最大可提供1A的輸出電流,足以驅動蜂鳴器。故我們用GPIO口來控制8550的導通與截止,從而來控制蜂鳴器。
當向P0.7寫入邏輯1時,P0.7輸出高電平(+3.3V),三極體8550的基極電流為0,此時三極體Q1處於截止狀態,電源不能加到蜂鳴器的正極上,蜂鳴器無法發聲。
當向P0.7寫入邏輯0時,P0.7輸入低電平(0V),三極體8550的發射極和基極之間產生電流,此時Q1導通,蜂鳴器開始發聲。
注意:三極體飽和導通的條件:在電路中ce兩端電壓接近0V且小於eb電壓。
D. 無源蜂鳴器驅動電路怎麼畫!
不好畫圖,不過元件也不算多,講講你一定會明白的.
1:無源蜂鳴器無正負極之分(這個回你是知道的),這是很好裝接答(如果要動手),用三極體推下一下信號.
2:NPN管子直接串入集電極,基極加一個電阻既可.
2:pnp管子直接串入發射極,基極加一個電阻既可.
E. 單片機驅動蜂鳴器電路
單片機驅動蜂鳴器電路如下:
蜂鳴器經常用於電腦、列印機、萬用表這些設備上做提示音,提示音一般也很簡單,就是簡單發出個聲音就行,我們用程序簡單做了個 4KHZ 頻率下的發聲和 1KHZ 頻率下的發聲程序代碼如下:
#include
sbit BUZZ = P1^6; //蜂鳴器控制引腳
unsigned char T0RH = 0; //T0 重載值的高位元組
unsigned char T0RL = 0; //T0 重載值的低位元組
voidOpenBuzz(unsigned int frequ);
void StopBuzz();
void main(){
unsigned int i;
TMOD = 0x01; //配置 T0 工作在模式 1,但先不啟動
EA = 1;
while(1){ //使能全局中斷
OpenBuzz(4000); //以 4KHz 的頻率啟動蜂鳴器
for (i=0; i<40000; i++);
StopBuzz(); //停止蜂鳴器
for (i=0; i<40000; i++);
OpenBuzz(1000); //以 1KHz 的頻率啟動蜂鳴器
for (i=0; i<40000; i++);
StopBuzz(); //停止蜂鳴器
for (i=0; i<40000; i++);
}
}
/* 蜂鳴器啟動函數,frequ-工作頻率 */
void OpenBuzz(unsigned int frequ){
unsigned int reload;//計算所需的定時器重載值
reload = 65536 - (11059200/12)/(frequ*2); //由給定頻率計算定時器重載值
T0RH = (unsigned char)(reload >> 8); //16 位重載值分解為高低兩個位元組
T0RL = (unsigned char)reload;
TH0 = 0xFF; //設定一個接近溢出的初值,以使定時器馬上投入工作
TL0 = 0xFE;
ET0 = 1; //使能 T0 中斷
TR0 = 1; //啟動 T0
}
/* 蜂鳴器停止函數 */
void StopBuzz(){
ET0 = 0; //禁用 T0 中斷
TR0 = 0; //停止 T0
}
/* T0 中斷服務函數,用於控制蜂鳴器發聲 */
void InterruptTimer0()interrupt1{
TH0 = T0RH; //重新載入重載值
TL0 = T0RL;
BUZZ = ~BUZZ; //反轉蜂鳴器控制電平
}
F. 蜂鳴器的驅動電路
由於蜂鳴器的工作電流一般比較大,以致於單片機的I/O 口是無法直接回驅動的*(但AVR可以答驅動小功率蜂鳴器),所以要利用放大電路來驅動,一般使用三極體來放大電流就可以了。
蜂鳴器驅動電路一般都包含以下幾個部分:一個三極體、一個蜂鳴器、一個續流二極體和一個電源濾波電容。
1.蜂鳴器
發聲元件,在其兩端施加直流電壓(有源蜂鳴器)或者方波(無源蜂鳴器)就可以發聲,其主要參數是外形尺寸、發聲方向、工作電壓、工作頻率、工作電流、驅動方式(直流/方波)等。這些都可以根據需要來選擇。
2.續流二極體
蜂鳴器本質上是一個感性元件,其電流不能瞬變,因此必須有一個續流二極體提供續流。否則,在蜂鳴器兩端會產生幾十伏的尖峰電壓,可能損壞驅動三極體,並干擾整個電路系統的其它部分。
3.濾波電容
濾波電容C1的作用是濾波,濾除蜂鳴器電流對其它部分的影響,也可改善電源的交流阻抗,如果可能,最好是再並聯一個220uF的電解電容。
4.三極體
三極體Q1起開關作用,其基極的高電平使三極體飽和導通,使蜂鳴器發聲;而基極低電平則使三極體關閉,蜂鳴器停止發聲。
G. 蜂鳴器驅動電路
可以直連 但是聲音很小
加個 pnp npn 三極體 即可
常用是9014 8050
H. 單片機驅動蜂鳴器的電路分析
你所說的情況並不限制與蜂鳴器的驅動,包括常用的繼電器,指示燈等很多情回況(布爾控制器件)都會遇到答。
設計這種電路,首先是要考察驅動的對象,看其正常工作的額定電流和電壓。根據電流和電壓參數選擇三極體的,一般要保證三極體的最大Ic要大於等於1.5倍驅動對象的額定電流,Vce要大於等於1.2倍驅動器件的額定電壓,如果是感性負載(如繼電器),還必須在負載上反向並聯吸收二極體,以防止感生電壓過高損壞三極體。
選擇好三極體後,根據三極體手冊給出的最小放大倍數和驅動器件的最大工作電流計算所需要的Ib,根據這個Ib查詢三極體數據手冊,看看是否在三極體的安全工作范圍中,如果超出就必須要重新選擇三極體,如果合用,則計算Rb。
三極體的Vbe基本上可以取一個定值0.7V,查詢單片機手冊在既定工作電壓下IO埠的高電平輸出電壓,用此電壓減去0.7V,再除以之前所得的Ib,得出所需的Rb,這個Rb可能不是標准電阻,取最接近的標准電阻,記住,只能取小值(以保證三極體能處於飽和狀態),驗算實際Ib是不是在三極體的安全范圍之內。
I. 壓電蜂鳴器的驅動方式電路
我的理解,供參考:
你可以把壓電式蜂蜜器理解成一個小電容(電容值與回蜂蜜器規格相關,答大概幾個nF),要在電容上有交替變化的電壓就可以發聲,並上電阻一是給集電極迴路,二是給電容(壓電式蜂蜜器)放電。直接串電阻接IO其實就可以工作,電阻應該是防止IO口上驅動電流太大,通常不要在IO輸出口接容性負責。電磁式則電流驅動,有ON/OFF變化的電流就可以引起振動片振動發聲。
J. 怎麼接5v有源蜂鳴器的驅動電路
這樣肯定有問題嘛....電流不夠的說,蜂鳴器的電流還不小呢。
你按我的版提示接電路:
IO口輸出權後接一個1K電阻,到PNP三極體(S8550)的基極,PNP三極體的發射極接一個10歐電阻到5V電源。三極體的集電極接蜂鳴器的正極,蜂鳴器負極接地,用一個1N4007二極體反向並聯在蜂鳴器正負極之間(1N4007的正極接地,負極接蜂鳴器正極)。
說明一下:
PNP三極體做驅動,1K電阻做基極限流,10歐電阻(其實5-10歐都可以,電阻大會降低蜂鳴器的發聲功率)做限流和保護。由於蜂鳴器內有電感線圈,所有要並聯一個反向的1N4007二極體做反峰保護。IO口以低電平方式,啟動蜂鳴器發聲。
這種電路我做過很多次了,非常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