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路分析二埠網路Z參數
迴路電流方程中,I1和I2的系數就是Z參數矩陣。
對於線性R、L、C元件構成的任何無源二埠,Z12=Z21總是成立的。這段話後面還有「對於含有受控源的線性R、L、C二埠.........Z12不等Z21」。列埠的伏安關系式,經過整理可得出Z參數矩陣。再設定伏安關系式中的參數值,又能得出戴維南等效電路。
(1)電路分析z擴展閱讀:
迴路電流法中列寫方程的依據仍然是基爾霍夫定律和支路性質對支路電壓和支路電流的約束。
①選定各支路電流和支路電壓的參考方向,並對節點和支路進行編號;根據規定選出電路的一組基本迴路並對它們進行編號;最後,規定各迴路的繞行方向,同時把這個方向也作為迴路電流的方向。
②對基本迴路列寫出 KVL方程。
③寫出表達支路電流與迴路電流之間關系的方程。這種方程亦稱 KCL方程。
② 電路分析,請問這里為什麼去掉Z1Z2不影響電流
這里說的是不影響I1、I2和I3,這是流入三角形聯接的對稱負載Z3的電流,電壓始終是220Ⅴ,電流當然不變。而去掉Z1Z2,對總電流IA、IB和Ic還是有影響的,總電流減小了。
③ 電路分析:圖示電路中,求:負載Z為何值時其可獲得最大功率,並求此功率
1) Uab=200(1+j) v,Z=Zab=2k(1+j) Ω,Pmax=(Uab/2)²/Z=5(1+j) W
④ 電路分析基礎
由相量法可知,R=10歐,ZL=j10歐,ZC=-j10歐,故電路總阻抗Z=j10+10//(-j10)=5+j5歐,故IL=60(45度)/Z=6根號2,所以,iL=12cos100t A。
⑤ 在電路中Z代表什麼意思
在電路中Z代表阻抗。
具有電阻、電感和電容的電路里,對交流電所起的阻礙作用叫做阻抗。阻抗常用Z表示。阻抗由電阻、感抗和容抗三者組成,但不是三者簡單相加。
對於一個具體電路,阻抗不是不變的,而是隨著頻率變化而變化。在電阻、電感和電容串聯電路中,電路的阻抗一般來說比電阻大。也就是阻抗減小到最小值。在電感和電容並聯電路中,諧振的時候阻抗增加到最大值,這和串聯電路相反。
阻抗是表示元件性能或一段電路電性能的物理量。交流電路中一段無源電路兩端電壓峰值(或有效值)Um與通過該電路電流峰值(或有效值)Im之比稱為阻抗,用z表示,單位為歐姆(Ω)。在U一定的情況下,z越大則I越小,阻抗對電流有限制的作用。
(5)電路分析z擴展閱讀
阻抗的運用:
阻抗匹配是無線電技術中常見的一種工作狀態,它反映了輸入電路與輸出電路之間的功率傳輸關系。當電路實現阻抗匹配時,將獲得最大的功率傳輸。
反之,當電路阻抗失配時,不但得不到最大的功率傳輸,還可能對電路產生損害。阻抗匹配常見於各級放大電路之間、放大器與負載之間、測量儀器與被測電路之間、天線與接收機或發信機與天線之間,等等。
如果揚聲器的阻抗遠小於擴音機的輸出阻抗,擴音機就處於過載狀態,其末級功率放大管很容易損壞。反之,如果揚聲器的阻抗高於擴音機的輸出阻抗過多,會引起輸出電壓升高,同樣不利於擴音機的工作,聲音還會產生失真。因此擴音機電路的輸出阻抗與揚聲器的阻抗越接近越好。
⑥ 電路分析
先把Z折算到原邊, Z'=ZL/4,也就是說ZL=4*Z'
要想Z'獲得最大功率,要求Z'=2+j2
所以,ZL=8+j8歐
⑦ 「|Z|」在電路分析實驗中有什麼含義
那個是阻抗的阻抗模,大小是實部和虛部的平方根,其與阻抗角的餘弦值之積是電阻分量,與阻抗角的正弦值是電抗分量!
⑧ 模擬電路運放電路中z域是什麼,怎麼算啊,電路中分析z域有什麼意思
模擬電路分析參數中,一個由差分方程所描述的系統在Z平面原點有二階零點,在實軸 1/2,-1/2處各有一階極點,已知它對cos(nπ)的響應為cos(nπ),求其系統函數H(z)叫Z域,分析的意義就是了解模擬模塊可控制實現的功能。
⑨ 電路分析,對稱三相電路中Z =10∠30°,A相相電流Iab=22∠-30°,求Ia,Uab=
解:(1)根據三相對稱電路的線電流和相電流的關系,線電流為相電流幅值的√3倍,相位滯後於相電流30°,所以:
Ia(相量)=22√3∠(-30°-30°)=22√3∠-60°(A)。
根據對稱性:Ib(相量)=22√3∠-180°(A),Ic(相量)=22√3∠60°(A)。
(2)三相負載作△連接,因此相電壓=線電壓。
UAB(相量)=IAB(相量)×Z=22∠-30°×10∠30°=220∠0°=220(V)。
根據對稱性:UBC(相量)=220∠-120°(V),UCA(相量)=220∠120°(V)。
⑩ 電路分析怎麼做
解:似乎電路圖和原題目沒有任何關系。
(1)接於直流電源上,電路中只有電阻起作用,因此電感線圈的電阻為:R=Ur/Ir=6/0.2=30(Ω)。
交流電源電壓:U(相量)=25∠0°(V),ω=314(rad/s)。
電流有效值為I=0.5A,設其相量的相位角為φ,則其相量為:I(相量)=0.5∠φ A。
所以電路阻抗為:Z=R+jXL=30+jXL。
同時:Z=U(相量)/I(相量)=25∠0°/0.5∠φ=50∠φ=50cosφ+j50sinφ。
所以:50cosφ=30,cosφ=0.6,sinφ=√(1-cos²φ)=0.8。
所以:XL=50×0.8=40(Ω)。
L=XL/ω=40/314=0.1274(H)。
(2)交流電路中電流有效值為I=0.5A,因此有功功率為:P=I²R=0.5²×30=7.5(W)。
視在功率為:S=P/cosφ=7.5/0.6=12.5(VA)。
無功功率為:Q=S×sinφ=12.5×0.8=10(var)。
線圈功率因數為:cosφ=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