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物理電路圖的畫法講解
看電路圖首先是要整體的了解電路,電路圖其實就是看看串聯還是並聯。然版後再順著電源正極走權
第1步:所有電壓表以及它左右兩邊直至節點的導線遮去不看。
第2步:尋找有沒有其他節點,如果有再看兩兩節點之間的東西,比如電流表測什麼電流(與之串聯)之類的。(電源到節點的電阻或者電流表是在幹路上的,這點要明白,先用鉛筆描幹路)
第3步:復查,重新走一遍電路,還是電壓表遮掉。
第4步:看電壓表兩端導線「抱」著哪(幾)個用電器或者電阻,就是測哪個的電壓。
結束
2. 初三物理電路圖講解
電路圖其實就是看看串聯還是並聯。
第1步:所有電壓表以及它左右兩邊直內至節點的導線容遮去不看。
第2步:尋找有沒有其他節點,如果有再看兩兩節點之間的東西,比如電流表測什麼電流(與之串聯)之類的。(電源到節點的電阻或者電流表是在幹路上的,這點要明白,先用鉛筆描幹路)
第3步:復查,重新走一遍電路,還是電壓表遮掉。
第4步:看電壓表兩端導線「抱」著哪(幾)個用電器或者電阻,就是測哪個的電壓。
結束。(PS. 這都是我當初學電路初探時候的心得,但願對你有用)
3. 初二物理電流與電路 講解一下!!!!!!!
1.電路
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用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叫做電路。從電流的角度看,電源是提供電流的裝置,導線是傳導電流的裝置,開關是控制電流的裝置,用電器是利用電流的裝置。 電源、用電器、開關和導線是組成電路不可缺少的四個部分。缺少任何一部分,如沒有導線就不能稱之為電路,沒有用電器稱電路錯誤,沒有開關電路則不完整。
圖06-1所示的電路雖然由電源、開關S、電燈L和導線四部分組成,但當開關S閉合後,就將電源的兩極用一條導線直接連接起來,構成了短路,這時由於通過電源的電流過大,會將電源燒壞,這種現象一定要避免。
2.短路
通路、開路和短路是電路的三種狀態。其中短路又可分為電源短路和用電器短路兩種情況。用一根導線將電源的兩極直接連接起來,叫做電源短路。此時電路中的電流很大,會把電源燒壞,因此必須避免電源短路的情況發生。用導線把用電器的兩端直接連接起來,叫做用電器短路。常把連在用電器兩端的這條導線叫做短路導線。用電器短路時,電流不通過用電器而直接從短路導線中通過。用電器短路的情況,有的時候可以被利用。為了與電源短路相區別,用電器短路也常常被稱為短接。
檢查電路是否電源短路,可以用「電流流向法」。即按照電流的方向尋找電流的通路,只要其中有一條電流的路徑中沒有用電器,這個電路就是電源短路。
3.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識別
串聯電路是指將所有用電器逐個順次連接在電路的兩點間而組成的電路。並聯電路是指將所有用電器的一端連在一起,另一端也連在一起,再連入電路的兩點間而組成的電路。當電路中有n個用電器時,串聯電路中的電流只有一條路徑,而並聯電路中的電流卻有n條路徑。
識別電路是連接電路、進行電路分析和計算的基礎,它包括許多的方面。而識別串、並聯電路,在初中物理范圍內非常重要。
識別串.並聯電路,可以採用以下方法。
(1)電流分路法
此方法的要點是:從電源的正極出發,順著電流的方向找,直到電源的負極為止。不管電路如何彎曲,只要是電流不分路,即電流從一個用電器流向另一個用電器,一直流下去,那麼用電器就是串聯接法,組成的就是串聯電路。如果電路在某點出現分路,表明這個電路中既有幹路,又有支路,那麼電流通過支路上的用電器後將在另一點匯合,在回到電源的負極。當幹路上沒有用電器,而每條支路上只要一個用電器時,這些用電器就組成並聯電路。
(2)節點法
對於具有串.並聯電路初步知識的同學來說,從規范的電路中看出用電器的接法是很容易的。但當面對的是一個不規范的電路,特別是電路中的導線在多處交叉相連時,初學者往往會感到困惑。
識別這種電路可採用「節點法」。所謂節點指的是電路中那些「導線交叉相連」的點,包括分流點和匯流點。
利用節點法識別電路的具體步驟是:
a.先找出電路中的所有節點,並分別用字母(或數字)表示。如圖06-2.
b.將所有用一根導線直接相連(不經過用電器)的節點視為同一節點。並改用同一字母(或數字)表示。圖2中的節點C和D分別改為A和B。
經過以上兩步的處理,從圖06-2中不難看出,燈L1、L2、L3的兩端,都是一端接在電路的A點上,另一端接在電路的D(B)點上,因而燈L1、L2、L3是並聯的。在圖2所示的電路中,電流的流向是:
關於節點法的理論根據,同學們將在高中物理課中學習。
4.連接電路
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是同學們應該具備的一種電學的實驗技能。連接電路通常採用以下三種方法。
(1)電流流向法
從電源的正極開始,沿著電流的流向依次連接實物,直到電 源的負極。連接串聯電路時採用這種方法既快捷又准確。
(2)先支路後幹路法
顧名思義,這是連接並聯電路常採用的一種方法。其過程是:先從電路圖中找出電路的分流點和匯流點,視它們為各個支路的「頭」和「尾」;把各個支路上的元件按電流流入方向連好,電流流入端是支路的「頭」,電流流出端是支路的「尾」,並將各個支路 的「頭頭」相接,「尾尾」相連;再把幹路上的元件按電路圖中的順序接在分流點和匯流點之間;最後把各個支路的「頭」和「尾」分別與分流點和匯流點相連。
(3)先通後補法
從電源的正極開始,沿著電流的流向,將幹路中的元件和某一支路的元件用導線接通,先形成一條電流的路徑,找出分流點和匯流點的位置;然後將其他各個支路中的元件連好,補接在分流點和匯流點之間,再形成所有電流的路徑。
三、實驗:組成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
4. 初中物理怎樣用節點法簡化理解電路啊最好和圖一起講解,請求大神!!
(1)不要設太多的節點,以免復雜化,把電路的首尾兩端設出來版例如為A、B,
(2)然後權由於導線上的電阻為零,所以導線兩端為等位點,即相同點,並設為C
(3)最後根據電阻串、並聯特點,判斷電阻的聯接關系。
串聯電路至少有三個聯接點,例如A、C、B;
並聯電路只有兩個不同的聯接點、例如A、C或B、C或A、B
舉例說明:求ab間的等效電阻
向左轉|向右轉
望採納
5. 視屏講解初三物理學怎樣認識和測量電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流的方向和電流的單位。
2.認識電流表,會正確使用電流表測量電流。
過程與方法
3、通過學習了解類比法在物理中的應用。
情感態度價值觀
4、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電流的單位及正確使用電流表。
教學難點:電流表的讀數。
器材准備
兩節干電池、開關一個、小燈泡一個,導線若干、示教板(插件)、
演示電表、教學用軟體(初中電學實驗室)。電學實驗室授課。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學生活動:完成實驗1 引入電流
生活中我們經常提到「電流」一詞,那麼什麼是電流?怎樣才能
知道電路中電流的大小?這節課我們來研究這些問題。
二、新課教學
(一)檢查課前預習 ,發現問題。
(二)知識精講
1.與水流類比,介紹什麼是電流。
2.電流是有方向的:
(1)實驗演示:
將指針居中的演示電流表、小燈泡、電池、開關連成一個電路。
閉合開關,小燈泡發光,讓學生觀察電流表指針偏轉的方向;將
電池的正負極調換,閉合開關,小燈泡發光,再讓學生觀察電流表指
針偏轉的方向。啟發學生認識到電流是有方向的。
(2)電流方向規定。
(3)電路中的電流方向:
①結合串聯電路的實物圖,分析說明電流的方向和路徑;
②讓學生在電路圖上獨立畫出並聯電路中電流的方向,並具體
說明電流的路徑。
③板畫一實際的電路,讓學生找出電池的正負極,標電流的方向。
3.電流強弱:
演示活動1。啟發學生發現問題,意識到電流是有強弱的。
4.電流的符號和單位。
閱讀課本,熟悉電流的符號和單位。熟練掌握電流單位的換算關系。
(三)怎樣測量電流
1.對照實驗台上的實物,閱讀「實驗室常用電流表使用說明書(節選)」,
認識電流表,並完成教材上的填空。
2.交流電流表的接線柱、刻度盤和使用方法。
3.電流表的接法與讀數:
(1)「會讀」:
讀數的方法:
一看量程,二算分度值,三讀數。
利用自製的表盤模型訓練讀數。
(2)「會接」:
①電流表必須串聯在電路中;
②使電流從電流表的「+」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
③通過電流表的電流不能超過其量程;
④嚴禁將電流表與電源或用電器並聯。
4.練習使用電流表,分別用電流表的不同量程測量電路中的電流,
練習讀數,並比較兩次測量結果,認識合理選擇量程的必要性。
注意:
(1)在不超過最大測量值的情況下,應盡量使用較小的量程測量,
對於同一個電流表來說,量程越小測量結果越精確;
(2)在不能估計被測電流大小的情況下,可先用最大的量程試觸,
根據情況選用合適的量程。
三、鞏固練習
四、交流展示
小結
1.電流的方向規定和電流的單位。
6. 有老師在線講解物理電路圖嗎
要想光復靠技巧是不行的,好好制補習吧,還有100多天還來得及的。不過你一定要把所有的公式背熟了,考試時解答題要是真不會做就把相關的公式都寫上去,有的已知量都帶進去做出來,會給步驟分的。物理其實是一門很簡單的課。關鍵是明確每一個公式的含義。不能找錯量。還有電路圖的就是要聽老師講的重點了。多聽幾遍,聽不懂也能默出來了
7. 物理電阻知識講解
1、電阻串聯電路:幾個電阻依次相連,中間無分支的連接方式,叫做電阻的串聯。串聯電路內的特點:A、電路容中各處的電流程度相等;B、電路的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壓之和;C、電路的總電阻等於各分電阻的和。串聯電阻的作用:A、串聯電阻用於限流;B、串聯電阻用於分壓;C、串聯電阻用於多量程的電壓表擴大量程。
2、電阻並聯電路:幾個電阻相應的兩端分別聯接在一起,叫做並聯。並聯電路的特點:A、電路中各電阻兩端的電壓都相等;B、電路的總電流等於通過各支路的電流之和;C、電路的總電流等於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支路電阻的倒數之和。並聯電阻的作用:A、並聯電阻多用於多量程的電流表中,以達到擴大量程的目的,分流電阻或越小,擴大的量程越大。B、並聯電阻用於精密電路,達到微調效果。
8. 物理電路課程詳細講解
基本問題
串聯
,總電壓=分電壓之和
電流處處相等
,總電阻=分電阻之和
並聯
,電壓處處相等
幹路電流=支路電流之和
總電阻=分電阻之和的倒數
9. 物理電路圖的畫法和講解
畫電路圖題型大約可分為以下幾種:
1、看實物畫出電路圖。2、看圖連元件作圖。3、根據要求設計電路。4、識別錯誤電路,並畫出正確的圖。一般考試就以上四種作圖,下面就它們的作圖方法詳細說明。
(一)看實物畫電路圖,關鍵是在看圖,圖看不明白,就無法作好圖,中考有個內部規定,混聯作圖是不要求的,那麼你心裡應該明白實物圖實際上只有兩種電路,一種串聯,另一種是並聯,串聯電路非常容易識別,先找電源正極,用鉛筆尖沿電流方向順序前進直到電源負極為止。明確每個元件的位置,然後作圖。順序是:先畫電池組,按元件排列順序規范作圖,橫平豎直,轉彎處不得有元件若有電壓表要准確判斷它測的是哪能一段電路的電壓,在檢查電路無誤的情況下,將電壓表並在被測電路兩端。對並聯電路,判斷方法如下,從電源正極出發,沿電流方向找到分叉點,並標出中文「分」字,(遇到電壓表不理它,當斷開沒有處理)用兩支鉛筆從分點開始沿電流方向前進,直至兩支筆尖匯合,這個點就是匯合點。並標出中文「合」字。首先要清楚有幾條支路,每條支路中有幾個元件,分別是什麼。特別要注意分點到電源正極之間為幹路,分點到電源負極之間也是幹路,看一看幹路中分別有哪些元件,在都明確的基礎上開始作電路圖,具體步驟如下:先畫電池組,分別畫出兩段幹路,幹路中有什麼畫什麼。在分點和合點之間分別畫支路,有幾條畫幾條(多數情況下只有兩條支路),並准確將每條支路中的元件按順序畫規范,作圖要求橫平豎直,鉛筆作圖檢查無誤後,將電壓表畫到被測電路的兩端。
(二)看電路圖連元件作圖
方法:先看圖識電路:混聯不讓考,只有串,並聯兩種,串聯容易識別重點是並聯。若是並聯電路,在電路較長上找出分點和合點並標出。並明確每個元件所處位置。(首先弄清楚幹路中有無開並和電流表)連實物圖,先連好電池組,找出電源正極,從正極出發,連幹路元件,找到分點後,分支路連線,千萬不能亂畫,順序作圖。直到合點,然後再畫另一條支路[注意導線不得交叉,導線必須畫到接線柱上(開關,電流表,電壓表等)接電流表,電壓表的要注意正負接線柱]遇到滑動變阻器,必須一上,一下作圖,檢查電路無誤後,最後將電壓表接在被測電路兩端。
(三)設計電路方法如下:
首先讀題、審題、明電路,(混聯不要求)一般只有兩種電路,串聯和並聯,串聯比較容易,關鍵在並聯要注意幹路中的開關和電流表管全部電路,支路中的電流表和開關只管本支路的用電器,明確後分支路作圖,最後電壓表並在被測用電器兩端。完畢檢查電路,電路作圖必須用鉛筆,橫平豎直,轉彎處不得畫元件,作圖應規范。
(四)識別錯誤電路一般錯誤發生有下列幾種情況:
1、是否產生電源短路,也就是電流不經過用電器直接回到電源負極;
2、(串聯)是否產生局部短接,被局部短路的用電器不能工作;
3、是否電壓表、電流表和正負接線柱錯接了,或者量程選的不合適(過大或過小了);
4、滑動變阻器錯接了(全上或全下了)。
10. 初中物理電學哪個機構講解得比較好
學好初中物理電學的方法如下:學會分析電路圖,電流從正極出發,回到負極,這是最內基本的。 要學會挖容掘物理電學題目中所隱含的條件,在解題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善於發現隱含條件。物理電學中,當電鍵斷開或者閉合上的時候,電路的狀態會發生一定的變化,這個時候,構建變化電路中的方程思想的構建是非常重要的。要分清楚電路在不同狀態下會有哪些結構,要針對不同的狀態勾畫出電路圖,還要以「不變數」為中心寫出關於電路的方程公式。在電流表有顯示數據的時候,就是某一個地方出現短路,如果沒有顯示任何的數據,就一定是電路的故障。如果大家想要准確的去測試,可以使用電筆去試探,在試探過程中,如果測試的部位電筆發光了,就是零線斷掉了,如果電筆沒有發涼,那就是火線出了故障。基本上只要熟悉公式,學會理解,而不是死記硬背,多買些題,從實際運用中去聯系,去習慣,那麼物理電學,就會變得跟身邊的花花草草一樣,信手拈來,能夠學習得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