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容電感在交流電路和直流電路中各起什麼作用
1,電感有鎮流作用,對交流電有阻礙作用。還可以利用感應電動勢獲得較高的電壓(日光燈里有用的)
2
,電容通交流,阻值流,電子電路中長用它來濾波,濾去直流成分,保留交流成分。
電容還是提高功率因數常用的元件。
下面是一些詳細的介紹
電感和電容理想情況下都不消耗電能,是儲存能量的元件。這因為有這個特點,才有了很多性質。
1.電感,電感儲存能量的大小是
w
=
0.5l*i^2
.由於能量不能突變,所以電感線圈的電流不能發生突變,就有了鎮流的作用。
同時,電感的感抗(類似於電阻)
xl
=
wl
=
2πfl,所以,頻率f很大時,感抗會很大,所以電感對高頻交流電由阻礙作用,而對低頻電,尤其是直流電,電感相當於一跟導線。
2.電容,電容儲存能量的大小是
w
=
0.5c*u^2,由於能量不能突變,所以電容兩端的電壓不能發生突變。電路換路的一瞬間,電容可以當做一個電壓源看待。同時,電容的容抗
xc
=
1/wc
,頻率很大時,容抗很小,所以電容可以通過交流電,而對低頻電由阻礙作用,尤其是對直流電,相當與斷路。
⑵ 把電容器接在交流電中,電容器能起到什麼作用
1、「電容通過交流電時只是在一直充放電」 的結論是正確的:因為電容器在交流電中存在容抗,容抗為:1 ÷ (2 × π × f × C),所以,電容器在交流電中是有電流通過的。
2、「怎麼就能起到濾波的作用呢」 首先, 交流電是不需要濾波的,再者,電容器接在交流電中(例如:連接在交流電中的補償電容器)也沒有絲毫的濾波作用,交流電的波形不會改變的。
3、只有在直流電路中,電容器才具有濾波作用。
⑶ 電容在電路中的作用
電容在電路中的作用:
1)旁路
旁路電容是為本地器件提供能量的儲能器件,它能使穩壓器的輸出均勻化,降低負載需求。就像小型可充電電池一樣,旁路電容能夠被充電,並向器件進行放電。為盡量減少阻抗,旁路電容要盡量靠近負載器件的供電電源管腳和地管腳。這能夠很好地防止輸入值過大而導致的地電位抬高和雜訊。地電位是地連接處在通過大電流毛刺時的電壓降。
2)去耦
去耦,又稱解耦。從電路來說, 總是可以區分為驅動的源和被驅動的負載。如果負載電容比較大, 驅動電路要把電容充電、放電, 才能完成信號的跳變,在上升沿比較陡峭的時候, 電流比較大, 這樣驅動的電流就會吸收很大的電源電流,由於電路中的電感,電阻(特別是晶元管腳上的電感)會產生反彈,這種電流相對於正常情況來說實際上就是一種雜訊,會影響前級的正常工作,這就是所謂的「耦合」。
去耦電容就是起到一個「電池」的作用,滿足驅動電路電流的變化,避免相互間的耦合干擾,在電路中進一步減小電源與參考地之間的高頻干擾阻抗。
將旁路電容和去耦電容結合起來將更容易理解。旁路電容實際也是去耦合的,只是旁路電容一般是指高頻旁路,也就是給高頻的開關雜訊提供一條低阻抗泄放途徑。高頻旁路電容一般比較小,根據諧振頻率一般取0.1μF、0.01μF 等;而去耦合電容的容量一般較大,可能是10μF 或者更大,依據電路中分布參數、以及驅動電流的變化大小來確定。旁路是把輸入信號中的干擾作為濾除對象,而去耦是把輸出信號的干擾作為濾除對象,防止干擾信號返回電源。這應該是他們的本質區別。
3)濾波
從理論上(即假設電容為純電容)說,電容越大,阻抗越小,通過的頻率也越高。但實際上超過1μF 的電容大多為電解電容,有很大的電感成份,所以頻率高後反而阻抗會增大。有時會看到有一個電容量較大電解電容並聯了一個小電容,這時大電容濾低頻,小電容濾高頻。電容的作用就是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頻阻低頻。電容越大高頻越容易通過。具體用在濾波中,大電容(1000μF)濾低頻,小電容(20pF)濾高頻。曾有網友形象地將濾波電容比作「水塘」。由於電容的兩端電壓不會突變,由此可知,信號頻率越高則衰減越大,可很形象的說電容像個水塘,不會因幾滴水的加入或蒸發而引起水量的變化。它把電壓的變動轉化為電流的變化,頻率越高,峰值電流就越大,從而緩沖了電壓。濾波就是充電,放電的過程。
4)儲能
儲能型電容器通過整流器收集電荷,並將存儲的能量通過變換器引線傳送至電源的輸出端。電壓額定值為40~450VDC、電容值在220~150 000μF 之間的鋁電解電容器是較為常用的。根據不同的電源要求,器件有時會採用串聯、並聯或其組合的形式, 對於功率級超過10KW 的電源,通常採用體積較大的罐形螺旋端子電容器。
電容(Capacitance)亦稱作「電容量」,是指在給定電位差下的電荷儲藏量,記為C,國際單位是法拉(F)。一般來說,電荷在電場中會受力而移動,當導體之間有了介質,則阻礙了電荷移動而使得電荷累積在導體上,造成電荷的累積儲存,儲存的電荷量則稱為電容。
⑷ 電容電感在交流電路和直流電路中各起什麼作用
電容是通交流隔直流,主要起濾波抗干擾作用。電感式通直流對交流有感抗,起穩定電流作用。
⑸ 電容在電路中的作用
電容在電路中的作用:
1)旁路
旁路電容是為本地器件提供能量的儲能器件,它能使穩壓器的輸出均勻化,降低負載需求。就像小型可充電電池一樣,旁路電容能夠被充電,並向器件進行放電。為盡量減少阻抗,旁路電容要盡量靠近負載器件的供電電源管腳和地管腳。這能夠很好地防止輸入值過大而導致的地電位抬高和雜訊。地電位是地連接處在通過大電流毛刺時的電壓降。
2)去耦
去耦,又稱解耦。從電路來說,
總是可以區分為驅動的源和被驅動的負載。如果負載電容比較大,
驅動電路要把電容充電、放電,
才能完成信號的跳變,在上升沿比較陡峭的時候,
電流比較大,
這樣驅動的電流就會吸收很大的電源電流,由於電路中的電感,電阻(特別是晶元管腳上的電感)會產生反彈,這種電流相對於正常情況來說實際上就是一種雜訊,會影響前級的正常工作,這就是所謂的「耦合」。
去耦電容就是起到一個「電池」的作用,滿足驅動電路電流的變化,避免相互間的耦合干擾,在電路中進一步減小電源與參考地之間的高頻干擾阻抗。
將旁路電容和去耦電容結合起來將更容易理解。旁路電容實際也是去耦合的,只是旁路電容一般是指高頻旁路,也就是給高頻的開關雜訊提供一條低阻抗泄放途徑。高頻旁路電容一般比較小,根據諧振頻率一般取0.1μF、0.01μF
等;而去耦合電容的容量一般較大,可能是10μF
或者更大,依據電路中分布參數、以及驅動電流的變化大小來確定。旁路是把輸入信號中的干擾作為濾除對象,而去耦是把輸出信號的干擾作為濾除對象,防止干擾信號返回電源。這應該是他們的本質區別。
3)濾波
從理論上(即假設電容為純電容)說,電容越大,阻抗越小,通過的頻率也越高。但實際上超過1μF
的電容大多為電解電容,有很大的電感成份,所以頻率高後反而阻抗會增大。有時會看到有一個電容量較大電解電容並聯了一個小電容,這時大電容濾低頻,小電容濾高頻。電容的作用就是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頻阻低頻。電容越大高頻越容易通過。具體用在濾波中,大電容(1000μF)濾低頻,小電容(20pF)濾高頻。曾有網友形象地將濾波電容比作「水塘」。由於電容的兩端電壓不會突變,由此可知,信號頻率越高則衰減越大,可很形象的說電容像個水塘,不會因幾滴水的加入或蒸發而引起水量的變化。它把電壓的變動轉化為電流的變化,頻率越高,峰值電流就越大,從而緩沖了電壓。濾波就是充電,放電的過程。
4)儲能
儲能型電容器通過整流器收集電荷,並將存儲的能量通過變換器引線傳送至電源的輸出端。電壓額定值為40~450VDC、電容值在220~150
000μF
之間的鋁電解電容器是較為常用的。根據不同的電源要求,器件有時會採用串聯、並聯或其組合的形式,
對於功率級超過10KW
的電源,通常採用體積較大的罐形螺旋端子電容器。
電容(Capacitance)亦稱作「電容量」,是指在給定電位差下的電荷儲藏量,記為C,國際單位是法拉(F)。一般來說,電荷在電場中會受力而移動,當導體之間有了介質,則阻礙了電荷移動而使得電荷累積在導體上,造成電荷的累積儲存,儲存的電荷量則稱為電容。
⑹ 電容與一個交流電源串聯在電路中起什麼作用電路如何實現通路的嗎
要看具體用在什麼位置。
如果是單相電機的話,電容在這里的作用是提供啟動轉矩。如果是並版聯一個電阻之後權直接接負載的話,作用就是降壓。
電容的性質是通高頻,阻低頻(LS錯了,電感才是通低頻阻高頻)。電容在交流電路中會產生容抗,容抗會抑制電流和電壓,可以起到降壓的作用,效率比純電阻降壓高,但比變壓器低,而且整個電路是非隔離的。
如果是在風扇電機上的,那電容的作用就是配合啟動繞組產生電機啟動所需的啟動轉矩。
風扇電機上有兩個繞組,一個是主繞組,一個是啟動繞組。
單相電機是無法自行啟動的,你可以把風扇的電容拆了,再開風扇(控制在10秒內),風扇是不轉的,你用手撥動扇葉的時候風扇才轉,但轉速相對低一點。
啟動繞組和主繞組是並聯的,啟動繞組上的電容可以使啟動繞組和主繞組得電的時間存在差異,這樣可以產生一個不平衡的磁場,電機就啟動了。
原理是電容在接上電源的時候必須先充電,充電的時候電流很大,電壓會被拉低,等到電壓上升的時候,主繞組已經比啟動繞組先得電了。
⑺ 電容器在直流電路中和交流電路中的作用有什麼不同
大體上說:
在穩恆電路中,電容器隔斷了電流通路;
在單向脈沖電路中,電容器有限制電流大小、濾波、改變相位等作用;
在交流電路中,電容器提供了電流通路,還有限制電流大小、濾波、改變相位等作用。
⑻ 電容在交流電路中起什麼作用
電容:
一、電容的分類和作用
電容(Electric capacity),由兩個金屬極,中間夾有絕緣材料(介質)構成。由於絕緣材料的不同,所構成的電容器的種類也有所不同。
按結構可分為:固定電容,可變電容,微調電容。
按介質材料可分為:氣體介質電容,液體介質電容,無機固體介質電容,有機固體介質電容電解電容。
按極性分為:有極性電容和無極性電容。 我們最常見到的就是電解電容。
電容在電路中具有隔斷直流電,通過交流電的作用,因此常用於級間耦合、濾波、去耦、旁路及信號調諧。
二、電容的單位
電阻的基本單位是:F (法),此外還有μF(微法)、pF(皮法),另外還有一個用的比較少的單位,那就是:nF(納法),由於電容 F 的容量非常大,所以我們看到的一般都是μF、nF、pF的單位,而不是F的單位。
他們之間的具體換算如下:
1F=1000000μF
1μF=1000nF=1000000pF
三、電容的耐壓 單位:V(伏特)
每一個電容都有它的耐壓值,這是電容的重要參數之一。普通無極性電容的標稱耐壓值有:63V、100V、160V、250V、400V、600V、1000V等,有極性電容的耐壓值相對要比無極性電容的耐壓要低,一般的標稱耐壓值有:4V、6.3V、10V、16V、25V、35V、50V、63V、80V、100V、220V、400V等。
四、電容的種類
電容的種類有很多,可以從原理上分為:無極性可變電容、無極性固定電容、有極性電容等,從材料上可以分為:CBB電容(聚乙烯),滌綸電容、瓷片電容、雲母電容、獨石電容、電解電容、鉭電容等。
五、特點
無感CBB電容 2層聚丙乙烯塑料和2層金屬箔交替夾雜然後捆綁而成。 無感,高頻特性好,體積較小 不適合做大容量,價格比較高,耐熱性能較差。
電解電容 兩片鋁帶和兩層絕緣膜相互層疊,轉捆後浸泡在電解液(含酸性的合成溶液)中。 容量大。 高頻特性不好。
電解電容其作用是:
隔直流:作用是阻止直流通過而讓交流通過。
旁路(去耦):為交流電路中某些並聯的元件提供低阻抗通路。
耦合:作為兩個電路之間的連接,允許交流信號通過並傳輸到下一級電路。
濾波:將整流以後的鋸齒波變為平滑的脈動波,接近於直流。
儲能:儲存電能,用於必須要的時候釋放。
1uF/100V,0.1uF/100V,0.01uF/100V,0.0033uF/100V。以上為無感CCB電容。作用如下:
隔直流:作用是阻止直流通過而讓交流通過。
旁路(去耦):為交流電路中某些並聯的元件提供低阻抗通路。
耦合:作為兩個電路之間的連接,允許交流信號通過並傳輸到下一級電路。
濾波:將整流以後的鋸齒波變為平滑的脈動波,接近於直流。
⑼ 電容在電路中起什麼作用
電容在電路中的作用:具有隔斷直流、連通交流、阻止低頻的特性,廣泛應用在耦合、隔直、旁路、濾波、調諧、能量轉換和自動控制等。
1、濾波電容:它接在直流電壓的正負極之間,以濾除直流電源中不需要的交流成分,使直流電平滑,通常採用大容量的電解電容,也可以在電路中同時並接其它類型的小容量電容以濾除高頻交流電。
2、退耦電容:並接於放大電路的電源正負極之間,防止由電源內阻形成的正反饋而引起的寄生振盪。
3、旁路電容:在交直流信號的電路中,將電容並接在電阻兩端或由電路的某點跨接到公共電位上,為交流信號或脈沖信號設置一條通路,避免交流信號成分因通過電阻產生壓降衰減。
4、耦合電容:在交流信號處理電路中,用於連接信號源和信號處理電路或者作為兩放大器的級間連接,用於隔斷直流,讓交流信號或脈沖信號通過,使前後級放大電路的直流工作點互不影響。
5、調諧電容:連接在諧振電路的振盪線圈兩端,起到選擇振盪頻率的作用。
6、襯墊電容:與諧振電路主電容串聯的輔助性電容,調整它可使振盪信號頻率范圍變小,並能顯著地提高低頻端的振盪頻率。
7、補償電容:與諧振電路主電容並聯的輔助性電容,調整該電容能使振盪信號頻率范圍擴大。
8、中和電容:並接在三極體放大器的基極與發射極之間,構成負反饋網路,以抑制三極體極間電容造成的自激振盪。
9、穩頻電容:在振盪電路中,起穩定振盪頻率的作用。
10、定時電容:在RC時間常數電路中與電阻R串聯,共同決定充放電時間長短的電容。
⑽ 電容在電路中起的作用是什麼
電容器的種類很多,不同種類的電容器其作用也不同。在中央空調系統中,常采版用電解電容器作為控制電路中權的濾波元件,用無極性的電容器串聯在壓縮機(單相非同步)電動機的繞組中,使電動機啟動繞組在啟動時,電流領先運行超過啟動電流一個相位角,從而得到啟動轉矩,使電動機容易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