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歐姆電阻表內部原理
歐姆電阻表內部原理如下:
被測件兩端使用單獨的恆流源(Drive)流過被測電阻再通過測試端(Sense)得到兩端電壓,利用電壓除以電流,最後得到電阻值;開爾文四線檢測被用於一些微歐計和數字電橋上,並在精密應變計和電阻溫度計的接線配置。也可用於測量薄膜的薄層電阻。四線檢測的關鍵優點是分離的電流和電壓的電極,消除了布線和接觸電阻的阻抗。
一般對測試准確度要求比較高的場合通常選擇開爾文測試夾測試。ATL501,ATL501A,ATL501B,ATL501C都屬於四端開爾文測試夾,使用兩端測試時,恆流源和檢測端使用的是同一迴路,而測試線本身並非超導體,因此用兩端測試出的電阻值除了被測件本身的電阻還包含測試導線的電阻和測試端接觸部位的接觸電阻,導致誤差增大;而四端測量電流Is基本上流向被測電阻R,儀器內部電壓檢測端輸入阻抗較大,通過測量被測電阻R兩端的電壓差,受測試線自身電阻和接觸電阻的影響,使誤差減小,所以四端測試相比傳統的兩個終端(2T)感測能夠進行更精確的測量。
歐姆表內部原理圖如下:
歐姆表的刻度特點與電流表和電壓表不同,歐姆表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1)電流表和電壓表刻度越向右數值越大,歐姆表則相反,這是因為Rx越小I越大造成的.當Rx=∞時(斷路電路),I=0,則在最左端;當Rx=0時(兩表筆短接)I為Ig,電流表滿刻度處電阻為「0」在最右端.
(2)電流表和電壓表刻度均勻.歐姆表刻度很不均勻,越向左越密.這是因為在零點調正後,E、R、Rx都是恆定的,I隨Rx而變.但他們不是簡單的線性比例關系.所以表盤刻度不均勻.
(3)電流表和電壓表的刻度都是從0到某一確定值,因此,每個表都有確定的量程.而歐姆表的刻度總是從0→∞Ω.這是否說明所有歐姆表都有相同的刻度?是否歐姆表不存在量程的問題?不是的.下面會對這兩個問題分別進行分析.
(4)電流表和電壓表在使用時都需要電路連接(即串聯或並聯),但歐姆表可以不用連接電路而直接讀取其示數。
參考:http://ke..com/view/1342889.htm
B. 這是一個歐姆表內部電路圖,我想問一下紅、黑表筆那裡為什麼各有一個電阻不清楚者勿答
紅、黑表筆上的兩個小長方形不是電阻的符號,它代表的就是表筆。
C. 中值電阻等於電阻表內電阻嗎
中值電阻是指使電表讀數居中時候的外接電阻阻值。歐姆表的內阻指內部電源內阻r與內部電阻阻值R1之和。
歐姆表是直接測量電阻值的儀表。它是根據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製成的。
直接測量電阻值的儀表。它是根據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製成的。如圖所示,Rx是被測電阻,G是表頭,內阻為Rg,ε是干電池,其端壓為U,RΩ是電阻。當被測電阻Rx接在A、B兩端時,表頭電流為I,當U、RΩ、Rg一定時,I只隨Rz變化,對應於每個Rz總有一個確定的I值,由I值就可求出Rz。把Rz的數值刻在刻度盤的相應位置上,則可直接讀出被測電阻的歐姆數。歐姆表的刻度特點是:①電阻數值越大,在刻度盤上所對應的刻度越靠左。這是因為Rz越大,I就越小。②刻度的劃分不是均勻的,越向左邊越密。這是因為I與Rz的關系不成正比。③當Rz=RΩ+Rg時,I/Ig=1/2(Ig為表頭的量程),這時指針恰好指在刻度盤中間,(RΩ+Rg)叫做歐姆表的中值電阻。中值電阻唯一地決定了歐姆表的刻度。採用不同的中值電阻,歐姆表有不同的量程。在萬用表中,測量電阻的部分叫做歐姆檔,一般有3~4個量程。歐姆表還設有調零電阻。
D. 電阻表如何設計分檔電路
電阻測量一般常用方法:
R1和Rx串聯,由直流電源供電。R1為已知電阻,Rx為待測電阻。
分別測量R1和Rx兩端的電壓U1和Ux,由於串聯電路電流相等,根據歐姆定理:
Rx=Ux*R1/U1。
只需改變R1的電阻值,即可設置不同的量程。R1越大,量程越大。
可以採用多個固定電阻,通過開關切換的方式切換測量檔位。
E. 急求!!~~電壓/電流/電阻表在電路中...
電阻表相當於一個電源與電流表串聯,
說清楚點,
F. 歐姆表和電阻表和萬用表的符號 在電路中怎麼表示
歐姆表和電阻表是一種,萬用表是人們為了方便,把電流表,電壓表,電阻表等集成到一起,好像沒有專用的符號,
測電阻時,是不能通電的,所以電路圖中,也不會出現電阻表,所以,好像也沒有符號,
G. 萬用表內部電路主要原理有哪些
萬用表又稱為復用表、多用表、三用表、繁用表等,是電力電子等部門不可缺少的測量儀表,一般以測量電壓、電流和電阻為主要目的。萬用表按顯示方式分為指針萬用表和數字萬用表。是一種多功能、多量程的測量儀表,一般萬用表可測量直流電流、直流電壓、交流電流、交流電壓、電阻和音頻電平等,有的還可以測交流電流、電容量、電感量及半導體的一些參數(如β)等。
萬用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一隻靈敏的磁電式直流電流表(微安表)做表頭。
當微小電流通過表頭,就會有電流指示。但表頭不能通過大電流,所以,必須在表頭上並聯與串聯一些電阻進行分流或降壓,從而測出電路中的電流、電壓和電阻。
數字萬用表的測量過程由轉換電路將被測量轉換成直流電壓信號,再由模/數(A/D)轉換器將電壓模擬量轉換成數字量,然後通過電子計數器計數,最後把測量結果用數字直接顯示在顯示屏上。
萬用表測量電壓、電流和電阻功能是通過轉換電路部分實現的,而電流、電阻的測量都是基於電壓的測量,也就是說數字萬用表是在數字直流電壓表的基礎上擴展而成的。
數字直流電壓表A/D轉換器將隨時間連續變化的模擬電壓量變換成數字量,再由電子計數器對數字量進行計數得到測量結果,再由解碼顯示電路將測量結果顯示出來。邏輯控制電路控制電路的協調工作,在時鍾的作用下按順序完成整個測量過程。
H. 中值電阻是否就是多用表內電路電阻
中值電阻與多用表內電路電阻是兩個不同概念,但兩者的大小相等。解釋如下:
1、何謂中值電阻
中值電阻是分析多用表問題時常提到的一個概念,多用表表盤上中間的數值就是中值電阻值。含義是當測量的電阻值等於多用表的內阻時,電流為滿偏電流的一半。因為指針在中間,所以叫中值電阻。用公式表示:R中=R內=E/Ig=Rg+r+R0,其中,Rg——電流表內阻,r——電源內阻,R0——調零電阻 。
2、中值電阻與多用表內電路電阻的關系
如果指針在正中央(中值)就說明通過的電流恰為量程的一半,短接(直接把兩表筆接通)時,迴路中只接入了內部的電阻此時指針指向最大量程,接入外電阻後,如果指針指向半量程,則說明通過的電流只有短接的一半,由歐姆定律可知此時的總阻值為短接時的2倍,所以外阻和內阻此時相等。
I. 內電路內電阻是什麼 詳細
指內阻,一般指電池內部電路的電阻,即電池的電阻~
安培表也有
1.對於電源回,有內電阻r,內阻答同樣消耗電能,(以熱能的形式),和外電路串聯,(有分壓作用),外電路用電電流越大,內電阻耗能就越大,電壓下降也就越大。
2.對於儀表,如電流表的內阻很小,因為串聯使用,分壓極小,通常不計; 如電壓表內阻很大,並聯使用,分流極小。通常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