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CB板中Prepreg和Core的區別
Prepreg和Core的區別如下:
Core則是製作印製板的基礎材料。Core又稱之為芯板,具有一定的硬度及厚度,並且雙麵包銅。所以,多層板其實就是Core與Prepreg壓合而成的。
兩者的區別:
1、Prepreg在PCB中屬於一種材料,前者材質半固態,類似於紙板,後者材質堅硬,類似於銅板;
2、Prepreg類似於粘合劑+絕緣體;而Core則是PCB的基礎材料,兩種是完全不同的功能作用;
3、Prepreg能夠捲曲而Core無法彎曲;
4、Prepreg不導電,而Core兩面均有銅層,是印製板的導電介質。
B. 我現在的工作是做電梯維保的,但是電路圖我看不懂,求高人發一本電路圖講解大全,最好帶圖的,PPT什麼
讀圖就是要看懂一個電原理圖,即弄清電路由哪幾部分組成及它們之間的聯系和總的性能(如有可能,還要粗略估算性能指標)。電子電路的主要任務是對信號進行處理,只是處理的方式(如放大、濾波、變換等)及效果不同而已,因此讀圖時,應以所處理的信號流向為主線,沿信號的主要通路,以基本單元電路為依據,將整個電路分成若干具有獨立功能的部分,並進行分析。
具體步驟可歸納為:了解用途、找出通路、化整為零、分析功能、統觀整體。
看電路圖的方法與步驟:
1、根據由大到小,由粗到細的順序識讀各種電路圖
所謂「大」和「小」,是指整機或系統的大體結構,還有信號的主要處理過程;所謂「小」和「細」,是指具體的電路、元器件和連線等,具體到上述各種電路圖來講,基本順序應是整機方框圖―→系統方框圖―→板塊原理圖―→系統原理圖―→印製電路板圖―→整機連線圖,最後是整機電路原理圖。
2、根據基本電路程式可以識讀電路方框圖(系統、板塊或整機)
組成方框圖是其它類型電路圖的基礎,也是識讀電路圖的基礎。方框圖又有整機簡化方框圖、整機詳細方框圖、板塊組成方框圖及系統方框圖等類型。有時,讀者手邊資料不全,可能沒有上述各種方框圖,或者方框圖類型不全,為了正確、深入地讀圖,可以根據基本電路程式,可畫出電路方框圖。
3.直觀入手,選好入口。
先看電路邊緣處最直觀、易識讀的元器件和電路,作為讀圖的入口。由這些外圍易認件沿信號線向內(可能與信號流向反方向)可以找到一批電路或集成塊。
4.打開缺口,聯系前後。
任何一種電路圖內部都有些識讀的薄弱環節。各部分電路的繁簡、難易程度總有些不同,或者某些元器件的圖形、符號不同於一般元器件,這些地方都是讀圖的內部薄弱環節,是易讀環節,它們可作為看圖的內部突破口。電路圖中還有一些易識讀,易記憶的內容,也可以作為電路內部的突破口。
5.難點分析,放在最後。
在實用電路圖上,難於看懂的地方經常表現在兩個地方,一個是某些集成電路內部的信號流通處理過程,由於這些內容看不懂,因而其外接引出腳功能無法理解;另一個是某些外圍分立元件電路,不了解設置該電路的目的意義,不知道信號處理過程。
對於這些難點電路,依據整機方框圖,根據各個部分電路的功能和相互聯系,通過邏輯分析,試探功能與信號流程等分析方法,總可以看懂這些難點電路。
C. 線路板顯影培訓心得體會怎麼寫
一、機會難得,學習氣氛濃厚。
參加這次培訓的同志們都很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學生的角色轉換,認真、虛心、誠懇地接受培訓,態度端正、學習專注,從教育局領導到學校校長都能專心致志,全神貫注,認真的聆聽和記錄,及時完成作業,如飢似渴地接受著新鮮的理念。大家都覺得機會是如此的難得,學習氣氛十分濃厚,彷彿回到了學生時代。
二、異彩紛呈,講座全面系統。
專家、教授的講座就象是一頓豐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各位專家、教授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在學習和工作中的經驗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深入淺出,可謂是異彩紛呈。劉華蓉教授報告:教育管理中的危機和輿論應對和李雯教授的「學校安全工作理論、政策與實踐」,對指導實際工作有較大幫助,使我們不僅了解了全國學校安全的現狀,也對如何做好學校的安全管理有了新的思路。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處理校園突發事件和應對各種媒體,理解什麼叫「媒治」。做好學校安全工作,需要腳踏實地,持之以恆,不能心存僥幸。余祖光副所長的講座,使我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影響因素及改革走向有了新的認識,理解了什麼叫「工業文化缺失」。聆聽了孫霄兵副部長對《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綱要》的解讀,明白了基礎教育改革的重點,知道了做為一個人才,不只要懂外語,更要懂國際規則、懂中國國情。
三、學無止境,更新學習觀念。
聽專家、教授們滔滔不絕、揮灑自如的講座,心中十分佩服他們的口才,佩服他們的自信,佩服他們的敏銳,佩服他們知識的淵博。想想如此才氣從何而來?所有人都是走著同一條道,那就是不斷的讀書學習,關注專業知識,關注國家大事,日復一日,永無止境。就像聽課時孫部長說過的一句話:「人生是一個長跑,要一直堅持下去。」學習也是如此,要讓讀書學習已像吃飯睡覺一樣,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我雖然不能教育教學的專家,但我可以從現在起就行動起來,像專家一樣投入到讀書學習的活動中去,讓讀書學習也成為我生命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照自己的工作實際,將所學知識為我所用。
培訓學習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學習和工作任務在後面。思想在我們的頭腦中,工作在我們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讓我們借市教育局開展「學習工程」的東風,重新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努力學習,為培養出更多創新人才努力工作。
人要走進知識寶庫,是一輩子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們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網路教育,給了我們一把學習的鑰匙。這是一把增長知識才乾和提高思想素質的鑰匙。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社會,世界已經開始全面信息化、全球化。所以,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我們教師必須首先牢固樹立信息化、全球化的思想,積極參加培訓學習,緊跟時代脈搏,做一個E環境下的新型教師。通過此次培訓,我收獲很多,體會深刻。具體想就有關網路學習淺談幾點體會:
1、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保證質量
大家知道,經濟發展狀況可以促進教育的發展,影響教育的規模,一般地,教育受經濟的影響是從二個方面展開的。一是從教育設施上,教育技術和設施的改良,提高了教育的效益。二是從教育的規模上,麥克風和音響可以讓幾百人聚集在一起上課。但是,這種教育模式實踐證明是不可取的。網路學習可看做是一種在教育領域內擴大勞動規模的典型形式,勞動力因素(教師)被網路所替代,並不意味著教師作用是多餘的,相反,作為指導者的教師或設備維護者,其作用也在逐步提升。
2、自我決定學習時間和地點
網路學習不是讓學生,而是讓課堂從一個地方轉向另一個地方。這種學習方式下是適應了成人的特點,它為學員節省了很多時間。比如,我們現在的培訓就可以通過網上課件自由回家抽時間進行網路學習。
3、按需進修
網路學習最大的特點是成人能根據自身發展需要進行選擇性地學習。在網路社會中,人的學歷已不顯得多麼重要,替代的是人的學術水平和真實本領。一個人在工作之餘要不斷地了解新技術,掌握新技術,網路社會需要的是有多個學位、多張資質證書的人才。
網路學習還有一個特點是每個學員能與優秀教師開展互動。傳統教育教師在課堂中與學生面對面講課,教學質量很大程度依賴教師個人的素質和能動性。然而,好的教師是極少的,如果教師缺乏能動性或素質不高,傳統教育的優勢將消失。遠程式學習中,每門課程一般由優秀教師主持(現在多數採用課程主編與主講教師合一的模式),教師在教學中能把握好課程的精髓。學員在選擇課程的同時也選擇了教師。
網路學習對我們教學觀念,思想模式的轉變很大,在傳統教育模式中,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通過講授、板書及多種媒體的輔助,把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或灌輸給學生。老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宰,學生則處於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在這樣一個模式下老師是主動施教者,學生是被動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輸對象,媒體是輔助老師向學生灌輸的工具,教材則是灌輸的內容。表面上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但這是一種被動的參與。它的優點是有利於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有利於教師對課堂教學的組織、管理與控制;但是它存在一個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視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能力的培養,不能把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很好地體現出來,學生缺乏主動的思考、探索能力,其自主性、積極性難以發揮,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不利於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創造性人才的成長。
在信息時代,教師既不會被技術所替代,也不應該再作為傳遞知識的權威。教育技術的發展永遠不會替代教師角色,教師之所以是教師,在於教師能在智力、情感、個性、精神和人格等方面全面培養和塑造學生,教育的根本特性是以人育人。有了信息技術,教師將會從廣播知識的繁重任務中解脫出來,有精力和時間真正進行以人育人的活動。現代教育技術進入到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由原來的處於中心地位的知識權威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合作夥伴、設計者、開發者、社會文化的詮釋者、教育的研究者,更多關注學生學習活動的設計和開發。特別在網路環境中,教師會自然而然地專注於對信息教學系統的設計、監控、研究和評價。在信息技術的環境中,學生應該被看作為待點燃的火把,學生地位應該由被動的知識容器和知識受體轉變為知識的主宰、學習的主體,成為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和知識的積極建構者。
夜深人靜時,我坐在電腦前,登上繼續教育網,已成為多年來的一種自然習慣。「繼續教育網」像一本磁力很強的教科書,裡面共享信息內容豐富,各類課件製作精良。網上資源中,不只是知識的儲存和播放,更為我們提供了旨在提高實踐能力的諸多方法。而且,這里有著良好的互動交流的學習氛圍。比如在線答疑、教師論壇、等欄目,讓我們的協同學習和自主學習相得益彰。
對知識的貧乏,就會產生對知識的無知。一位名人說:「認識到我們知識上的不足,便向成功走了一大步。」懶漢最容易做出的辯解,是沒有時間學習。其實這不過是一種托辭罷了。有一個著名的「三八理論」說,八小時睡覺,八小時工作,這個人人都一樣,非常公平。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在於業余時間怎麼度過。
當今社會的生活,豐富多彩。人們選擇生活的方式,也變得千姿百態。就說網路吧,有人藉助這一現代科技手段,學知識,用信息,長才幹,出成果,助推了自己的事業。可是也有不計其數的人,把大好時光「網」費了。有的長期沉溺於虛擬的「網戀世界」,有的徹夜迷失在所謂「新新人類」的網路游戲之中,有的熱衷於與天下網友「狂聊」得天昏地暗,有的甚至「借網」實施各類違法犯罪。這些不是網路本身的錯,錯的是「入網者」把握不夠好。
我把網上學習當作了一種生活方式。再忙再累,每天都要抽點時間光顧繼續教育網,或調閱課件,或與人交流,或完成作業,或自我檢測,或搜尋信息。網路學習的關鍵還在與相互的參與。我們都知道現代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強調自主學習和討論式的學習,網路就給我門這樣一個機會,今天在坐的老師們能在網路上自由地發表自己的對網路環境下教師專業發展的思考與體會,這本身就已經體現了網路環境下的教師這個團隊的協作學習精神。
D. 電路板測試需要學些什麼
Diva 驗證工具使用說明 [圖文] 2006-3-11
運算放大器的主要參數 2006-3-11
什麼是SMT技術 2006-3-11
紅外通訊協議在嵌入式系統中的實現 2006-3-11
Altera的Quartus II 4.2版提升FPGA和CPLD性能 2006-3-11
Delphi編程技巧集 2006-3-11
可預置可逆4位計數器 2006-3-11
單片機編程經驗 2006-3-11
如何讓單片機輕松讀寫U盤 2006-3-11
什麼是嵌入式系統? 2006-3-11
Cadence ic5033安裝方法 2006-3-10
ANALOG EDGE 2006-3-10
CMOS資料(全) 2006-3-10
CMP機械研磨-麻省理工大學課件(2) 2006-3-9
CMP機械研磨-麻省理工大學課件(1) 2006-3-9
集成電路測試-麻省理工大學課件(1) 2006-3-9
IC packaging(集成電路封裝)-麻省理工大學課件(1) 2006-3-9
IC design -麻省理工大學課件(6) 2006-3-9
IC design -麻省理工大學課件(5) 2006-3-9
IC design -麻省理工大學課件(3) 2006-3-9
IC design -麻省理工大學課件 2006-3-9
Diffusion(擴散工藝)by 麻省理工大學 2006-3-9
Semiconctor 麻省理工大學課件(22) 2006-3-9
Semiconctor 麻省理工大學課件(15) 2006-3-9
Semiconctor 麻省理工大學課件(9) 2006-3-9
Semiconctor 麻省理工大學課件(2) 2006-3-9
Semiconctor 麻省理工大學課件(3) 2006-3-9
Semiconctor 麻省理工大學課件(2) 2006-3-9
麻省理工大學半導體器件物理共享課件下載(4) 2006-3-9
省理工大學半導體器件物理共享課件下載(3) 2006-3-9
麻省理工大學半導體器件物理共享課件下載(2) 2006-3-9
英特爾發布全新Logo,「超越未來」取代Intel Inside 2006-3-9
啼鎬汞表面氧化特性的光電子能譜研究 [圖文] 2006-3-7
Cadence 使用參考手冊 2006-3-1
結構描述 2006-2-28
行為描述 2006-2-28
自調諧VCO頻段選擇技術比較與設計 2006-2-7
多層陶瓷封裝外殼的微波設計 2006-2-7
JSR184規范封裝照相機的lookat方法 2006-2-7
半導體IC清洗技術 2006-2-5
TC4/SiC擴散焊接工藝研究 2006-2-4
如何做電視游戲機的程序? 2006-2-4
低壓保護復位的干擾該如何處理? 2006-2-4
電話IC卡讀錢程序 2006-2-4
會議專家答復列表 2006-2-4
在CPLD管理下實現高效多串口中斷源 2006-2-4
基於TRAC器件的鎖相環設計研究 2006-2-4
會議專家與工程師問答記錄 2006-2-4
可變格式和可變速率的通信數字信號源 2006-2-4
基於EPM7128 設計的數據合並轉換器 2006-2-4
用PowerPC860實現FPGA配置 2006-2-4
如何將編程文件燒到PLD晶元中去 2006-2-4
可編程邏輯器件應用前景探討 2006-2-4
用XC9500 CPLD和並行PROM配置Xilinx FPGA 2006-2-4
在PLD開發中提高VHDL的綜合質量 2006-2-4
乘積項結構PLD的邏輯實現原理 2006-2-4
電路排版時在MAP時產生失敗現象 2006-2-4
用C/C++語言開發大規模FPGA 2006-2-4
ispPAC10在系統可編程模擬器及其應用 2006-2-4
I2C器件介面IP核的CPLD設計 2006-2-4
錯誤檢測與糾正電路的設計與實現 2006-2-4
用增強並口EPP協議擴展計算機的ISA介面 2006-2-4
用FPGA在數字電視系統中進行級聯編碼 2006-2-4
用PowerPC860實現FPGA配置 2006-2-4
Altera 如何令邏輯設計在新一代CPLD中盡顯優勢 2006-2-4
用SoC實現視頻圖形引擎功能的研究 2006-2-4
低電壓PLD/FPGA的供電設計 2006-2-4
VHDL設計中電路簡化問題的探討 2006-2-4
PSD813器件在單片機系統中應用 2006-2-4
MPEG-2編碼復用器中的FPGA邏輯設計 2006-2-4
Verilog討論組精彩內容摘錄(一) 2006-2-4
Lattice公司的系統內可編程PLD [圖文] 2006-2-4
有利於驗證未測試功能的RTL緩沖器插入和故障分級技術 2006-2-4
狀態機舉例 2006-2-4
中文版Verilog HDL簡明教程 2006-2-4
DSP+FPGA實時信號處理系統 2006-2-4
ALTERA CPLD器件的配置與下載 2006-2-4
了解今天的可編程振盪器 2006-2-4
用在系統可編程模擬器件實現雙二階型濾波器 2006-2-4
可編程模擬IC之考慮 2006-2-4
可編程邏輯器件的發展歷程及概述 2006-2-4
基於FPGA的FIR濾波器的實現 2006-2-4
上海集成電路行業協會會員名單 2006-2-4
一種簡單實用的FLEX 10K系列晶元並行載入電路 2006-2-4
從P4看CPU 30年――歷程篇 2006-2-4
東芝購買高性能ARM內核授權,用於客制化片上系統業務 2006-2-2
集成電路測試員成產業支撐 2006-2-2
電容器的型號命名方法 2006-2-2
電容的類別和符號 2006-2-2
電容的類別和符號 2006-2-2
二極體 三極體 MOS器件基本原理 2006-2-2
常用電工維修工具及使用 2006-2-2
錫和零件的短路 2006-2-2
繼電器基礎 2006-2-2
常用電阻的技術特性 2006-2-2
變壓器的基本知識 2006-2-2
PLC軟元件在電氣系統可靠性設計中的應用 2006-2-2
江蘇省集成電路測試服務中心在園區成立 2006-2-2
復旦大學<集成電路測試和可測試設計>課程要求 2006-2-2
測試硬體簡介---探針卡(prober card) 2006-2-2
測試硬體簡介---測試手臂(handler and prober) 2006-2-2
共231條 頁次:1/3 9 1 2 3 :
E. 開關電源pcb設計的ppt 怎麼寫
開關電源PCB設計可以從以下方面考慮:
一、從原理圖到PCB的設計流程
建立元件參數->輸入原理網表->設計參數設置->手工布局->手工布線->驗證設計->復查->CAM輸出。
二、參數設置
相鄰導線間距必須能滿足電氣安全要求,而且為了便於操作和生產,間距也應盡量寬些。最小間距至少要能適合承受的電壓,在布線密度較低時,信號線的間距可適當地加大,對高、低電平懸殊的信號線應盡可能地短且加大間距,一般情況下將走線間距設為8mil.焊盤內孔邊緣到印製板邊的距離要大於1mm,這樣可以避免加工時導致焊盤缺損。當與焊盤連接的走線較細時,要將焊盤與走線之間的連接設計成水滴狀,這樣的好處是焊盤不容易起皮,而是走線與焊盤不易斷開。
三、元器件布局
實踐證明,即使電路原理圖設計正確,印製電路板設計不當,也會對電子設備的可靠性產生不利影響。例如,如果印製板兩條細平行線靠得很近,則會形成信號波形的延遲,在傳輸線的終端形成反射雜訊;由於電源、地線的考慮不周到而引起的干擾,會使產品的性能下降,因此,在設計印製電路板的時候,應注意採用正確的方法。每一個開關電源都有四個電流迴路:
(1)電源開關交流迴路
(2)輸出整流交流迴路
(3)輸入信號源電流迴路
(4)輸出負載電流迴路輸入迴路通過一個近似直流的電流對輸入電容充電。
建立開關電源布局的最好方法與其電氣設計相似,最佳設計流程如下:
1.放置變壓器
2.設計開關電源電流迴路
3.設計輸出整流器電流迴路
4.連接到交流電源電路的控制電路
設計輸入電流源迴路和輸入濾波器設計輸出負載迴路和輸出濾波器根據電路的功能單元,對電路的全部元器件進行布局時,要符合以下原則:
(1)首先要考慮PCB尺寸大小。PCB尺寸過大時,印製線條長,阻抗增加,抗雜訊能力下降,成本也增加;過小則散熱不好,且鄰近線條易受干擾。電路板的最佳形狀矩形,長寬比為3:2或4:3,位於電路板邊緣的元器件,離電路板邊緣一般不小於2mm。
(2)放置器件時要考慮以後的焊接,不要太密集。
(3)以每個功能電路的核心元件為中心,圍繞它來進行布局。元器件應均勻、整齊、緊湊地排列在PCB上,盡量減少和縮短各元器件之間的引線和連接,去耦電容盡量靠近器件的VCC。
(4)在高頻下工作的電路,要考慮元器件之間的分布參數。一般電路應盡可能使元器件平行排列。這樣,不但美觀,而且裝焊容易,易於批量生產。
(5)按照電路的流程安排各個功能電路單元的位置,使布局便於信號流通,並使信號盡可能保持一致的方向。
(6)布局的首要原則是保證布線的布通率,移動器件時注意飛線的連接,把有連線關系的器件放在一起。
(7)盡可能地減小環路面積,以抑制開關電源的輻射干擾。
F. 模擬電路中最基本用的電路及原理
最基本的電路就是一個電壓源串一個電阻.都能用到.因為電路都得有電源,電源都有內阻,哈!
G. 參加電子設計大賽做電路板一般是自己用萬用板焊接還是自己用protel設計好後做成PCB板啊
很簡單啊,
自己做印刷電路板,得分高,是最後確定線路和參數後才能夠定局。中國人的模擬電路水平十分垃圾,沒有幾個人能夠直接一次,不修改,就做到最佳狀態。
用萬用板,得分地,快捷,方便調試,用於開頭工作。
用萬用板,切記,一定要采購雙面孔金屬化的!!!!!!而且是進口基板,就是環氧樹脂浸漬壓制的玻璃纖維板,進口板的基板是白色的,略微帶藍色,
國產板都泛黃。
生產雙面孔金屬化萬用板的工廠很少,市場上也很少出售,你的學校如果錢多的話,最好預先定製!!!
普通的萬用板是單面的,焊盤一拉就掉了,甚至烙鐵一上去,焊盤就脫落了,就更不要說焊接元器件和導線了。
導線應該用進口的!!!高檔的店鋪才有進口導線出售。
可以到香港去購買,也可以到有洋垃圾線材的店鋪購買。
進口線材的銅材質量好,容易上錫,
不少進口線材是鍍銀的,甚至有純銀導線。
有條件的學校,應當向天津709廠訂購,或者向蕪湖特種電纜廠訂購。
前者是改革開放前,四機部最重要的軍工材料生產企業,就是生產7專產品的企業。
蕪湖廠,是這幾年才崛起的新廠,也是向軍工企業供貨的。
好的線材,就要配套好的剝線鉗,起碼要台灣生產的剝線鉗。
進口的普通塑料絕緣導線,塑料層的軟化溫度比國內的線材的塑料層要高許多,
不適合用烙鐵去燙去線頭的塑料絕緣保護層。
焊錫也要用好的,一般挑選香港企業生產的,最好是進口的。
不要用環保焊錫的,其熔點高,浸潤性很差,焊點也不美觀。
那些專業的人士,都用「電解錫」(實際熔煉工藝絕大多數不是電解提純的),不用從電子整機生產企業焊接工作台上廢棄的錫渣、拆解洋垃圾剩下的焊錫而回爐熔煉的焊錫。
烙鐵頭也要用進口的,現在大學和電子整機生產企業、維修手機的店鋪、維修平板計算機主板的店鋪、維修筆記本計算機主板的店鋪、維修台式計算機主板的店鋪,他們的烙鐵頭都十分垃圾,
尤其是那些號稱「長壽命。確保焊接百萬焊點」的國產烙鐵頭和焊接工作台成套設備。
進口烙鐵上,所有的配件質量都十分高,有條件就整套購買。
我 國 的 教 育 體 制 是 個 垃 JI 嗎 ?
各國有自己的環境和文化傳統,不能一概而論。美國麻省理工的教材、課件在網上無償公布,全球華人也義務在翻譯,誰都可以去學,可以考試合格的人呢就多了去啦,有幾個國家能像他那樣呢?
本人過去經常深入學生宿舍,免費指導學生學習模擬電路,並且自費購置元器件、材料、液晶顯示板、計算機給他們進行實驗,免費輔導他們建立數學模型,免費指導他們撰寫發明專利文件。
一般的實驗問題,當場指導他們自己動手解決。即使對於家境過得去的學生,也曾經提供不需償還的現金支持。
如果學生是真的是對這行感興趣,有什麼想知道的,有什麼疑惑,遇到什麼無法解決的問題,只管來問我,只要本人知道的、有親身經歷經驗的,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我都毫無保留地立即予以解答。
一直想開個免費視頻網站,免費指導全國同學,校方嚴格禁止本人使用計算機、示波器、伺服器,完全沒有工作空間。
因此而得罪了胡蔣軍述,
被迫下**崗後依然堅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