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路中電容器的電壓怎麼確定
電容器必須在外加電壓的作用下才能儲存電荷。不同的電容器在電壓作用下儲存的電荷量也可能不相同。國際上統一規定,給電容器外加1伏特直流電壓時,它所能儲存的電荷量,為該電容器的電容量(即單位電壓下的電量),用字母C表示。電容量的基本單位為法拉(F)。
在1伏特直流電壓作用下,如果電容器儲存的電荷為1庫侖,電容量就被定為1法拉,法拉用符號F表示,1F=1Q/V。在實際應用中,電容器的電容量往往比1法拉小得多,常用較小的單位,如毫法(mF)、微法(μF)、納法(nF)、皮法(pF)等,它們的關系是:1微法等於百萬分之一法拉;1皮法等於百萬分之一微法,即:
1法拉(F)=1000毫法(mF);1毫法(mF)=1000微法(μF);1微法(μF)=1000納法(nF);1納法(nF)=1000皮法(pF);即:1F=1000000μF;1μF=1000000pF。
(1)電路中電容器擴展閱讀
超級電容器使用的注意事項包括:
1)超級電容器具有固定的極性。在使用前,應確認極性。
2)超級電容器應在標稱電壓下使用。當電容器電壓超過標稱電壓時,將會導致電解液分解,同時電容器會發熱,容量下降,而且內阻增加,壽命縮短。
3)超級電容器不可應用於高頻率充放電的電路中。高頻率的快速充放電會導致電容器內部發熱,容量衰減,內阻增加。
4)外界環境溫度對於超級電容器的壽命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超級電容器應盡量遠離熱源。
5)當超級電容器被用做後備電源時,由於超級電容器具有內阻較大的特點,在放電的瞬間存在電壓降。
6)超級電容器不可處於相對濕度大於85%或含有有毒氣體的環境中,這些環境下會導致引線及電容器殼體腐蝕,引起斷路。
7)超級電容器不能置於高溫、高濕的環境中,應盡量在溫度-30~50℃、相對濕度小於60%的環境下儲存,且應避免溫度驟升驟降,因為這樣會導致產品損壞。
8)當超級電容器用於雙面電路板上,需要注意連接處不可經過電容器可觸及的地方,由於超級電容器的安裝方式,會導致短路現象。
9)當把電容器焊接在線路板上時,不可將電容器殼體接觸到線路板上,不然焊接物會滲入至電容器穿線孔內,對電容器性能產生影響。
10)安裝超級電容器後,不可強行傾斜或扭動電容器,這樣會導致電容器引線松動,導致性能劣化。
11)在焊接過程中應避免使電容器過熱。若在焊接中使電容器出現過熱現象,會降低電容器的使用壽命。
12)在電容器焊接後,需要清洗線路板及電容器,因為某些雜質可能會導致電容器短路。
13)當超級電容器串聯使用時,存在單體間的電壓均衡問題,單純的串聯會導致某個或幾個單體電容器過壓,從而損壞這些電容器,整體性能受到影響,因此在電容器串聯使用時,需得到廠家的技術支持。
14)在使用超級電容器的過程中出現其他應用上的問題,應向生產廠家咨詢或參考超級電容器使用說明的相關技術資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超級電容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容器
『貳』 電容器連在電路中相當於什麼
電容器在普來通直流電源路中相當斷路。
主要的作用是存儲和釋放能量。電容器的作用還要區分在不同的電路類型中。在直流電路中,電容器的主要作用是為電路儲藏電荷,可以看成斷路的狀態。通電後,極板帶電,形成電壓,但是由於中間的絕緣物質,所以整個電容器是不導電的。
然而在交流電路中,電容器的作用又有一定的變化,其具體作用是:耦合、濾波、退耦、高頻消振、諧振、旁路、中和、定時、積分、定時、微分、補償、自舉、分頻、負載電容。
(2)電路中電容器擴展閱讀
電容在電路中的充放電過程:
充電時,使電容器帶電(儲存電荷和電能)的過程稱為充電。把電容器的一個極板接電源的正極,另一個極板接電源的負極,兩個極板就分別帶上了等量的異種電荷。充電後電容器的兩極板之間就有了電場,充電過程把從電源獲得的電能儲存在電容器中。
放電時,使充電後的電容器失去電荷(釋放電荷和電能)的過程稱為放電。例如,用一根導線把電容器的兩極接通,兩極上的電荷互相中和,電容器就會放出電荷和電能。放電後電容器的兩極板之間的電場消失,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叄』 電容器在電路中的作用
電容器的種類很多,不同種類的電容器其作用也不同。在中央空調系統中,版常採用電解電容器權作為控制電路中的濾波元件,用無極性的電容器串聯在壓縮機(單相非同步)電動機的繞組中,使電動機啟動繞組在啟動時,電流領先運行超過啟動電流一個相位角,從而得到啟動轉矩,使電動機容易啟動。
『肆』 電容器接入電路中相當於斷路,為什麼還會有電流呢
通常我們所說的:「電容器接入電路中相當於斷路。」這是對於直流電,但是相對於交流電,那就不是了,我們知道,電容器有通交流隔直流的作用,因為電容器的構造是兩個極板被絕緣介質分開的。如果電容器能通過直流電,說明它早已被擊穿而損壞。
當電容器接在直流電路中時,在接通瞬間對電容器進行充電.電路中有瞬間充電電流產生;而當充電完畢後,電路中電流就停止,這就是電容器隔直流的道理。
當電 容 器 接在交流電路中時,自由電荷實際上也沒有通過電容器極板間的絕緣介質;只不過在幅度和方向不斷變化的電壓作用下,電容器不斷地充電和放電,電路中不斷有變化的充電電流和放電電流。
正是這種交替的充電和放電,使宏觀上表現為交流「通過」了電容器,而實質上交流電沒有通過電容器,只是宏觀上表現為「通過。
(4)電路中電容器擴展閱讀:
電容與電容器不同。電容為基本物理量,符號C,單位為F(法拉)。
通用公式C=Q/U平行板電容器專用公式:板間電場強度E=U/d ,電容器電容決定式 C=εS/4πkd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數碼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以平板電視(LCD和PDP)、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等產品為主的消費類電子產品產銷量持續增長,帶動了電容器產業增長。
定義:是由兩塊金屬電極之間夾一層絕緣電介質構成。當在兩金屬電極間加上電壓時,電極上就會存儲電荷,所以電容器是儲能元件。任何兩個彼此絕緣又相距很近的導體,組成一個電容器。平行板電容器由電容器的極板和電介質組成 。
特點:
1.它具有充放電特性和阻止直流電流通過,允許交流電流通過的能力。
2.在充電和放電過程中,兩極板上的電荷有積累過程,也即電壓有建立過程,因此,電容器上的電壓不能突變。
電容器的充電:兩板分別帶等量異種電荷,每個極板帶電量的絕對值叫電容器的帶電量。
電容器的放電:電容器兩極正負電荷通過導線中和。在放電過程中導線上有短暫的電流產生。
3.電容器的容抗與頻率、容量之間成反比。即分析容抗大小時就得聯系信號的頻率高低、容量大小
根據分析統計,電容器主要分為以下10類:
1.按照結構分三大類:固定電容器、可變電容器和微調電容器。
2.按電解質分類:有機介質電容器、無機介質電容器、電解電容器、電熱電容器和空氣介質電容器等。
3、按用途分有:高頻旁路、低頻旁路、濾波、調諧、高頻耦合、低頻耦合、小型電容器。
4.按製造材料的不同可以分為:瓷介電容、滌綸電容、電解電容、鉭電容,還有先進的聚丙烯電容等等
5.高頻旁路:陶瓷電容器、雲母電容器、玻璃膜電容器、滌綸電容器、玻璃釉電容器。
6.低頻旁路:紙介電容器、陶瓷電容器、鋁電解電容器、滌綸電容器。
7、濾波:鋁電解電容器、紙介電容器、復合紙介電容器、液體鉭電容器。
8.調諧:陶瓷電容器、雲母電容器、玻璃膜電容器、聚苯乙烯電容器。
9.低耦合:紙介電容器、陶瓷電容器、鋁電解電容器、滌綸電容器、固體鉭電容器。
10.小型電容:金屬化紙介電容器、陶瓷電容器、鋁電解電容器、聚苯乙烯電容器、固體鉭電容器、玻璃釉電容器、金屬化滌綸電容器、聚丙烯電容器、雲母電容器。
『伍』 電力系統中常用的電容器有哪些並詳細說明各電容器的作用
電力系統在常用的電容器主要有高壓移相電容器(並聯電容器)、交流濾波電容器(串聯電容 器)、耦合電容器、斷路器斷口均壓電容器等。
(1)移相電容器(並聯電容器)。移相電容器不但並聯於電力線路上,還可以並聯在母線和變 壓器上,以補償無功Q,提高系統的功率因數,因而也稱並聯電容器。它的需要量很大,可達電 力系統發電機裝機容量的一半左右。當感性負荷上並聯電容器後,需由線路供給的電流和相位 角都將變化。這樣,變壓器、斷路器的容量也可減小,而線損、壓降也可 降低。
(2)交流濾波電容器(串聯電容器)。交流濾波電容器與輸電線路相串聯,以補償線路感抗, 從而減小線路壓降、提高穩定性、改進電壓調整率。當線路出現短路故障時,故障電流很大, 將引起串聯電容器的端電壓顯著增高,所以串聯電容器在額定工作電壓下的許用場強比移相電 容器低。有時還用增加電容鐵殼內油的壓力的方法來提高電容器的局部放電起始電壓。
(3)耦合電容器。耦合電容器接在輸電線與地之間,以進行高頻通信或用於測量與保護;它 也要經受線路上出現的各種過電壓。耦合電容器的電容值是高頻電路的參數,故要求其溫度系 數要小。
(4)斷路器斷口均壓電容器。斷路器斷口均壓電容器並聯在交流高壓斷路器的斷口上用以改 善電壓分布、降低恢復電壓上升率。
『陸』 不同電路中電容器起什麼作用
電容器在電路中起什麼作用?
用在電路傳輸時起隔直、耦合作用;用在定時電路時起充電作用;用在濾波電路時起濾波、旁路作用等。還可以提高功率因數。
『柒』 電容器在電路中有什麼作用
電容器在電路中的作用:具有隔斷直流、連通交流、阻止低頻的特性,廣泛應用在耦合、隔直、旁路、濾波、調諧、能量轉換和自動控制等。
1、濾波電容:它接在直流電壓的正負極之間,以濾除直流電源中不需要的交流成分,使直流電平滑,通常採用大容量的電解電容,也可以在電路中同時並接其它類型的小容量電容以濾除高頻交流電。
2、退耦電容:並接於放大電路的電源正負極之間,防止由電源內阻形成的正反饋而引起的寄生振盪。
3、旁路電容:在交直流信號的電路中,將電容並接在電阻兩端或由電路的某點跨接到公共電位上,為交流信號或脈沖信號設置一條通路,避免交流信號成分因通過電阻產生壓降衰減。
4、耦合電容:在交流信號處理電路中,用於連接信號源和信號處理電路或者作為兩放大器的級間連接,用於隔斷直流,讓交流信號或脈沖信號通過,使前後級放大電路的直流工作點互不影響。
5、調諧電容:連接在諧振電路的振盪線圈兩端,起到選擇振盪頻率的作用。
6、襯墊電容:與諧振電路主電容串聯的輔助性電容,調整它可使振盪信號頻率范圍變小,並能顯著地提高低頻端的振盪頻率。
7、補償電容:與諧振電路主電容並聯的輔助性電容,調整該電容能使振盪信號頻率范圍擴大。
8、中和電容:並接在三極體放大器的基極與發射極之間,構成負反饋網路,以抑制三極體極間電容造成的自激振盪。
9、穩頻電容:在振盪電路中,起穩定振盪頻率的作用。
10、定時電容:在RC時間常數電路中與電阻R串聯,共同決定充放電時間長短的電容。
11、加速電容:接在振盪器反饋電路中,使正反饋過程加速,提高振盪信號的幅度。
12、縮短電容:在UHF高頻頭電路中,為了縮短振盪電感器長度而串聯的電容。
13、克拉波電容:在電容三點式振盪電路中,與電感振盪線圈串聯的電容,起到消除晶體管結電容對頻率穩定性影響的作用。
14、錫拉電容:在電容三點式振盪電路中,與電感振盪線圈兩端並聯的電容,起到消除晶體管結電容的影響,使振盪器在高頻端容易起振。
15、穩幅電容:在鑒頻器中,用於穩定輸出信號的幅度。
16、預加重電容:為了避免音頻調制信號在處理過程中造成對分頻量衰減和丟失,而設置的RC高頻分量提升網路電容。
17、去加重電容:為了恢復原伴音信號,要求對音頻信號中經預加重所提升的高頻分量和雜訊一起衰減掉,設置RC在網路中的電容。
18、移相電容:用於改變交流信號相位的電容。
19、反饋電容:跨接於放大器的輸入與輸出端之間,使輸出信號回輸到輸入端的電容。
20、降壓限流電容:串聯在交流迴路中,利用電容對交流電的容抗特性,對交流電進行限流,從而構成分壓電路。
21、逆程電容:用於行掃描輸出電路,並接在行輸出管的集電極與發射極之間,以產生高壓行掃描鋸齒波逆程脈沖,其耐壓一般在1500伏以上。
22、S校正電容:串接在偏轉線圈迴路中,用於校正顯象管邊緣的延伸線性失真。
23、自舉升壓電容:利用電容器的充、放電儲能特性提升電路某點的電位,使該點電位達到供電端電壓值的2倍。
24、消亮點電容:設置在視放電路中,用於關機時消除顯象管上殘余亮點的電容。
25、軟啟動電容:一般接在開關電源的開關管基極上,防止在開啟電源時,過大的浪涌電流或過高的峰值電壓加到開關管基極上,導致開關管損壞。
26、啟動電容:串接在單相電動機的副繞組上,為電動機提供啟動移相交流電壓,在電動機正常運轉後與副繞組斷開。
27、運轉電容:與單相電動機的副繞組串聯,為電動機副繞組提供移相交流電流。在電動機正常運行時,與副繞組保持串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