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全员生产维修的精髓要点是什么
全员生产维修精髓要义:
1、全员生产维修的定义
TPM是全员生产维修英文缩写,即全体人员参加的生产维修、维护体制。TPM要求从领导到工人,包括所有部门都参加,并以小组活动为基础的生产维修活动。TPM涉及到设备终生、各部位的维护保养及整个工作环境的改善,目的是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
2、TPM的五大支柱
(1)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
(2)设备终生全系统的预防维修。
(3)所有部门都参加。
(4)从最高管理层到工人全体参加。
(5)实行动机管理,即通过小组活动推进生产维修。
3、全员生产维修的三个“全”
全员、全系统、全效率。三个“全”之间的关系是:全员是基础;全系统是载体;全效率是目标。还可以用一个顺口溜来概括:TPM大行动,空间、时间、全系统,设备管理靠全员,提高效率才成功。
4、TPM要达到的三个目的
(1)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
(2)建立一套严谨、科学的、规范化的设备管理模式。
(3)树立全新的企业形象。
5、设备的“六大损失”
设备的“六大损失”为设备故障、安装与调整、闲置、空转与短暂停机、减速、加工废品、试运行减产。
6、TPM的“5S”
(1)整理—取舍分开,取留舍弃。
(2)整顿—条理摆放,取用快捷。
(3)清扫—清扫垃圾,不留污物。
(4)清洁—清除污染,美化环境。
(5)素养—形成制度,养成习惯。
7、优秀TPM小组活动的标志
(l)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地提出合理化建议。
(2)每个成员都能自觉、自主地参加"5S"活动。
(3)每个成员都能熟练地掌握设备管理现场标准化作业程序。
(4)每个成员都能自觉地进行自我检查和评估。
(5)小组具有自主维修能力。
8、TPM的三圈闭环循环
TPM活动通过对现行状态的评估,找出问题不足,制定改善措施,建立标准化体系,从而使设备状态不断改进,形成状态循环图。TPM通过设备综合效率的计算,度量管理的进步,形成度量循环图。TPM分析六大损失的程序和专题技术攻关,以求减少六大损失,达到设备最佳运行状态,形成改善措施循环图。
以上三个循环形成一个闭环,使TPM进入一个良性发展,循序渐近。
B. 机械设备上,什么是全员生产维护(TPM)
按照日本工程学会(JIPE),TPM全员生产维护定义:
(1)以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为目的。
(2)确立以设备一生为目标的全系统的预防维修。
(3)设备的计划、使用、维修等所有部门都要参加。
(4)从企业的最高管理层到第一线职工全体参加。
(5)实行动机管理,即通过开展小组的自主活动来进行生产维修。
C. 什么是全员生产保全
全员生产维修(Total Proctive Maintenance,TPM) 全员生产维修(TPM)起源于“ 全面质量管理 ( TQM )”。 TQM是 W·爱德华·戴明 博士对日本工业产生影响的直接结果。 戴明博士在二战后不久就到日本开展他的工作。作为一名统计学家, 他最初只是负责教授日本人如何在其制造业中运用统计分析。 进而如何利用其数据结果,在制造过程中控制 产品质量 。 最初的统计过程及其产生的质量控制原理不久受到日本人职业道德的 影响,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工业生存之道, 这种新型的制造概念最终形成了众所周知TQM。
D. 设备维修制度的全员生产维修制(TPM)
全员生产维修制,又称预防维修制,是日本在学习美国预防维修的基础上,吸收设备综合工程学的理论和以往设备维修制度中的成就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度。我国是80年代开始,引进研究和推行这种维修制度的。全员生产维修制的核心是全系统、全效率、全员。
E. 全员生产维修TPM在企业设备管理中有哪些应用
1、全员生产维修TPM
所谓全员生产维修,它的英文名称为Total Proctive Maintenance,英文简称为TPM。它的含义是指一种以生产设备为核心的设备系统的维护、保养和维修体制,在这种体制中围绕的一个核心目标是设备集成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所谓的“全员”思想则体现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全体人员的参与,这个体制涉及到了从领导到一线的全体员工。
全员生产维修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全效率
所谓全效率也就是追求设备的经济性。全员生产维修的目标是使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从而能够保持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只有设备良好运行,降低设备发生故障的风险,可以提高设备输出产品的精度和有效性,减低废品率,从而获得最高的设备输出,同时使设备支出的寿命周期费用最节省。换句话说,就是要通过对设备的合理管理,来实现最小的投入换来最大的产出,从而保证费用与效果比值的优化。
②全系统
所谓全系统是指设备的管理不仅仅是使用过程中的管理,还包括设备设计制造阶段的维修预防,同时要对设备投入使用后的预防维修、改善维修,也就是对设备的一生进行全过程管理。
③全员参加
所谓全员参与实际上是指设备管理不仅涉及设备管理和维修部门,也涉及计划、使用等所有部门。设备管理不仅与维修人员有关,从企业领导到一线职工全体都要参加,尤其是操作者的自主维修更为重要。
2、全员生产维修在设备管理中实施
对于设备本身来说,要实现全员生产维修的重要核心问题就是机器设备使用者本身具有自主维修的意识,也就是全员生产维修在设备管理中实施的精髓所在。 通常情况下,在企业实施全员生产维修制,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的。一般以现成的班组、部门、车间为单位进行。重要内容是针对所使用设备进行自主的保养和维修工作,确保日常工作中对设备的可持续利用。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①根据企业的年度经营计划和发展目标制定本全员生产维修小组的工作目标,这是一个目标分解的详细过程;
②根据生产管理的统一要求,开展“5S”活动;
③按照检查工作的计划部署,认真记录相关的检查结果,然后根据记录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总结分析,并制定相关修改问题的措施;
④总结成熟的改进措施,对相关成果进行组织教育培训,从而有效全面的提高相关人员的技术和素养水平;
⑤对每项关于设备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规律性的效果评价工作,并制定下阶段的新目标。此外,为了确保整个全员生产维修在设备管理中实施的有效性,我们建立有效的TPM评价和激励体系,以便提高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必须要首先建立透明公开的评价体系,然后才能对活动中的改善课题、优秀班组进行正面激励,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员工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在评价体系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要重视对日常规范行为的评价;
②要重视阶段经济指标的评价,其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对管理部门、办公室的评价和对生产现场的评价也应该有所不同。
评价的结果要与相关为物质或者精神层面的激励进行全面的挂钩,这有这样才能发挥激励约束机制的作用。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培养自我保全意识、建立自主维护体系、建立专业的保全体系以及相应的评价和激励体系,在现有的环境下,对企业的设备管理进行梳理、改善和提升,才能建立完善的TPM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F. 全员生产维护简称什么(大写字母
TPM
G. TPM管理主要内容是什么
TPM管理主要内容是全员生产维修,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生产维修方式,通过建立一个全系统员工参与的生产维修活动,使设备性能达到最优。
H. 全员生产维护简称什么(大写字母)
全员生产维护,是英文Total
Proctive
Maintenance的中文译文,也译做全面生产维护,简称TPM,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护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设备保养和维护管理体系。
I. 什么是“全面生产维护(TPM)”